1996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农民不忘老大哥
戴鹏于冰
这是一个令人动情的场面:富裕后的河南省巩义市丁烟村村民,为了让城里特困企业的职工过好春节,慷慨解囊,一次向郑州市针织厂等22家特困企业的6000多名职工捐助46万元现金和20万公斤面粉。
2月14日上午,寒风凛冽,气温零下七八摄氏度。当满载面粉的车队从地处深山的丁烟村驶往郑州市区时,丁烟村党支部书记胡光周和郑州市橡胶厂岳厂长的眼圈都红了。
“丁烟丁烟,穷得叮当响,旱得直冒烟”,胡光周说,“那是过去的丁烟村。”如今,丁烟村步入了小康,去年工农业总产值2.3亿元,创利税16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680元。“咱们农民日子好过了,咋也忘不了城里特困企业的工人老大哥。工人农民是一家,不帮助特困工人兄弟过个好年节,咱心里咋也过意不去!”
巩义市和小关镇的领导介绍说,从去年元旦以来,丁烟村已拿出280多万元现金和80多万公斤面粉支援特困企业和贫困群众。
郑州橡胶厂岳厂长的话说出了特困职工的共同心声:“困境见真情,滴水报涌泉。丁烟村的义举使我们感到农民兄弟的深厚情谊,感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只有把农民兄弟的情谊化作动力,找差距,想办法,尽快摆脱困境,才算真正领了情、收了谊。”


第2版(要闻)
专栏:

  满城月月秋
本报记者何伟李济国
杀猪、宰羊、办年货的节前,我们来到太行山下的河北满城县。倍感意外的是,北国苍凉,这儿的田野这么绿,草莓这么红;休闲时节,这儿的村子这么静,农家这么忙。
在韩佐村口,不见往日晒太阳唠嗑的人堆,推门进舍,不闻筹备过年的炊烟饭香。村长一旁解惑释疑:都在大棚里忙呐。
“一年四季,顶数冬季忙。”刚从地里回来的韩福坤老汉来不及擦拭一头的汗珠、满手的泥巴,就接过了我们的话茬。他种的半亩草莓牵扯不少的精力。早起掀帘通风,晌午修枝摘果,黑天盖棚,匆匆扒拉几口饭,还要赶到夜校听农大来的教授讲科技。
被誉为“白色革命”的温室大棚,对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满城有着生动的体现,我们爬上山岗,只见田野上大棚如层层白浪,据称有5万亩。钻进大棚近瞧,烟霭升腾之中,嫩绿的秧苗缀着红红的草莓。正在施肥的女主人介绍,早晨刚刚摘走一茬,今年靠这个大棚可以赚上近万元。
小小草莓,竟能成为兴县的支柱产业、富民的“摇钱树”!说起这个话题,满城人一开口就刹不住闸,且不说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种最优,是全国唯一的草莓基地县,单说围绕草莓形成的长链条、多枝杈的产业体系,就让人欣喜不已。种草莓的高兴,与草莓沾“亲”带“故”的行业也就“发”了。运输业、冷藏业、餐饮业、塑料制品业,以及上百家草莓深加工企业群的兴起,草莓酱、草莓汁、草莓露、草莓酒……挑起一个龙头,带活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满城曾是个“卖儿、鬻女、饿死人”的穷地方,并无发展草莓的悠久历史和独厚条件,为何却能独步天下、富裕一方?县委书记游江把数年的心血、全部的奥秘浓缩为科技和服务。
说起这,种果能手韩老汉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诠释。山里人,播种看黄历,秋收择吉日,科技,能吃能用么?这是他以前的信条。90年代初,河北农大的师生把草莓带到韩佐村,推广大棚种植,老汉在一旁连连摇头:这白布布不把绿苗苗捂死才怪哩。
当时造一个像样的大棚,至少需要6000元。为了打消农民“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理,县里出台的政策很优惠:提供无息贷款,免费赠送1000棵秧苗,并宣布:赚了,算个人的;赔了,算政府的。8户农民半信半疑当上了“示范户”。
自然,绿苗苗没有被捂死。相反,把草莓的结果期从5月拉长到“四季有鲜果”。当老汉的草莓地进入冬眠时,“示范户”的草莓在价位最高的春节前后上市了。当年一次性收回成本,还赚了不少。决心一比高低的老汉呢?起早贪黑,粪大水足,却只有人家的一个零头。翌年,韩佐村呼啦啦建起了300多个大棚。那年,都说韩佐发了财,要不,平时冷清的储蓄所怎么门庭若市?
农大的老师从此被奉若“财神”,成为农家的座上宾,科技热也悄然升温。一听说科技人员下乡讲课,人们得早早抢座位。课堂挤不下,就站在门窗外,蹲在走廊里,吸取知识的养分。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凭着科技之肥的浇灌,满城草莓红透了春夏秋冬,农民们喜不自禁:我们月月都有秋。
好酒还得勤吆喝。曾有过这样的教训:响应政府号召的莓农把积压在手的鲜果倒在政府的门口,以泄怒气。如何引导农民进入风云变幻的市场?满城县的领导四闯京城,在北太平庄和水碓两个农贸市场划出草莓销售保护区,开辟便捷的草莓专运线。同时,在十几个中心城市设立信息站。满城电视台每晚在黄金时间发布全国草莓市场的行情。通过这条“高速公路”,满城草莓占领了国内市场,并走向国际市场。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与观众见面
本报讯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近期制作完成了大型系列动画片《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的《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春节期间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电视台播出。这部系列动画片从先秦神话“开天辟地”写起,一直写到近代辛亥革命。(王欣)


第2版(要闻)
专栏:

  县委书记与灾民共度除夕
刘黔阳吴兴华
大年三十,层峦起伏的湘西山区瑞雪漫天。去年遭受百年未遇洪灾的麻阳苗族自治县兰里镇所住村,一栋栋新房依次建在山坡上,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大红对联,洋溢着节日气氛。一大早,县委书记马中建和6名县领导来到所住村青山嘴组。
马中建一行进了村,就被一名中年汉子领进一楼一底的新居。一进屋,马中建就和中年汉子的母亲黄仄仄拉起了家常:“去年水灾,老人家家里财产损失多少?”老人回答:“两栋十间木房片瓦不存,家里的东西全被洪水冲走了。多亏村里的干部,救了我家5口人的命!灾后,政府给我们送来吃的、穿的、用的,帮我们盖起了新房。”
马中建走到厨房,将几斤鲜肉交给老人家:“今年受灾了,送几斤肉,过个好年!”随后,马中建等把送来的对联贴在门两旁。他们还给老人送一袋化肥和300元生产资金。老人接过钱和化肥,眼里噙着泪花,激动地说:“共产党真好啊!”
村里的灾民听说县委书记来这里过年,一下子把黄婆婆家的堂屋里外挤得水泄不通。马书记诚恳地叮嘱灾民:“如果在生产、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只管找党委、政府,我们一定尽力帮助解决。”在群众的引导下,马中建又一一走访青山嘴组的其他9户灾民,送上过年物资。
山冲响起送旧迎新的鞭炮声。黄婆婆家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山村新居里不断传出县委书记和村民的阵阵欢声笑语……


第2版(要闻)
专栏:

  《甘将生命化清泉》录像带出版发行
本报讯“模范团长”李国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甘将生命化清泉》,日前由长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入这本录像带的报告内容有,李国安所作的《共产党员就要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李国安所在给水工程团工程师李小庄作的《干事业是内行,待部属是兄长》、李国安的妻子郭晓莹作的《生活上的好伴侣,事业上的好榜样》等。(丛正)


第2版(要闻)
专栏:

  辛苦了,首都的“美容师”!
江素枝
大年初一凌晨5时,笔者来到北京长安街上。路灯下,不时有身穿桔黄色背心、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清洁工人在清扫便道和绿地。片片纸屑、塑料袋子,随着她们手中笤帚有节奏的挥动,顺从地归堆。清扫、撮堆、推车,一切都进行得迅速而麻利,再瞧她们的身后,已变得整洁而明净。
5时半,笔者来到天安门广场,这里早已洁净如洗,等待着它的游人。绕广场转一圈,干干净净的马路上,几个身背挎斗的环卫工人正在巡回保洁。
6时10分,笔者在正义路见到了头上冒着热汗、正在清扫路面的刘雪芳。她说,她丈夫也是环卫工人,他们的家庭属“环卫之家”。当问她对环卫工作有何感受时,她说:“领导很关心我们,春节前夕到家里去慰问,我们的工作也逐步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支持。过往行人常向我们点头致意,随手扔垃圾的人少了,还有人主动把地面垃圾捡起投进垃圾箱。看到大家和我们一道努力爱护可爱的北京,我们感到很幸福。”
天刚蒙蒙亮,在建国门外大街,我上了一辆朝阳区第一清洁车辆场的垃圾清运车。开车的林师傅对我说:“我有十几个春节没休息过。北京市每天有垃圾1万吨,春节期间更多,要是不及时运出去,怎么行呢?”
笔者来到了白云观庙会时,虽然8时刚过,这里却早己热闹起来。环卫工人们一手提灰斗,一手握笤帚,不停地穿梭于游人之间,捡起一个烟头,扫走一片废纸。虽游人如潮,地面却保持得清洁如初。庙会卫生负责人吴淑英说,为给游人提供一个干净宜人的环境,环卫工人早6时上班、晚6时下班,全天候工作12小时不下岗。
辛苦了,首都的“城市美容师”!


第2版(要闻)
专栏:

  鲜花一篮献润五
本报记者赖仁琼
大年初一上午八时多,一辆标有特快专递字样的墨绿色面包车驶出北京东区邮电礼仪专递服务中心。十几分钟后,两名身披红色绶带的礼仪小姐从车上抬下一个精美的花篮,跟随东区邮局的领导去已故的李润五同志家拜年。
“过年好!”润五同志的妻子丁玉珍热情地招呼大家在客厅落座,并拿出水果招待。“我们代表东区邮局二千六百多名职工给您拜年!”东区邮局党委书记由利颖说:“润五同志担任东城区区长时,对邮局工作十分关心,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润五同志去世后,邮政职工十分怀念他!”
洁白的马蹄莲、金黄的菊花、藕荷色的郁金香,怒放的百合……礼仪小姐将花篮摆放在茶几上,为润五同志家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客厅北墙上挂着润五同志的遗像,环顾家里简朴的陈设,拜年的人都十分感慨。丁玉珍说:“润五生前总是忙,连像都很少照。这张照片还是一次开会时别人偷拍的,拿回来后家里人都喜欢,他也喜欢,但没想到竟成了遗像……”
“前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润五同志的事迹。”由利颖告诉丁玉珍:“大家很受教育。”丁玉珍说:“润五勤政务实,克己奉公。过去家里住房挤,一年前搬到这里。现在房子宽敞了,可润五只在新家住了九个月。”
东区邮局局长赵春原说:“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干部,人民永远怀念他!我们邮政职工要学习润五同志的精神。”接着,他告诉丁玉珍:“职工们得知您家生活节俭,特意让我们送来一台微波炉,请您一定收下。”丁玉珍十分感激:“谢谢大家,请转达我们全家对邮政职工的谢意和节日的问候!”


第2版(要闻)
专栏:

  春联、灯笼,红了申城
本报记者吕网大
长街上几千盏大红灯笼随风摇曳,不见首尾;店堂口春联相毗,妙联相映,构成一幅色彩鲜艳的上海都市迎春图。春联、灯笼,映红了南京路、淮海路、豫园等繁华闹市,让人感受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生活水平提高了,今年我们怎么过年?上海市静安区的干部说,春节应成为宣扬民族文化和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置身静安迎春民俗文化节,人们似荡漾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海洋之中,80多项特色活动,集展、演、赛、游、吃、娱为一体。
节日购物逛街赏春联,也是不少市民的一大乐事。店家撰写的对联还颇有情趣,他们将本店的店名和经营特色藏于联中,构思十分巧妙。你看:“锦绣前程还须强身第一,江山万代争说保健为先”,这是淮海路上锦江大药房的佳作;沪江理发店也有妙对:“沪上名店剪吹梳特色纷呈,江内奇葩新发型百花迎春”;“新春家电质优量丰,歌舞影视气象繁荣”,这是新歌电器公司门口的对联。看儿童用品商店的“六龄童进店样样爱,一片情出门家家乐”。申城除夕的春联,引来人们驻足观赏,一路留下一串笑声。


第2版(要闻)
专栏:

  澳门各界举行春节团拜
马万祺希望利用内外优势努力发展澳门经济
本报澳门2月19日电记者张玉书报道:澳门各界春节团拜会今天上午在澳门中华总商会隆重举行。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顾问柯正平以及澳门各界知名人士何鸿燊、崔世昌等一百多人出席了团拜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在团拜会上致词时说,过去的一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新成就的一年。澳门社会稳定,经济温和增长,虽然各行业仍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大家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寻求办法,打破困局。我们希望在福鼠之年,趁外围经济复苏之机,借内地深化改革之势,乘澳门国际机场通航之利,秉承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努力推动澳门经济向前发展。各界团结合作,共同为澳门的平稳过渡、经济繁荣贡献力量。


第2版(要闻)
专栏:

北京第十三届龙潭庙会今年格外热闹。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的各路民间花会给首都人民带来了异彩纷呈的艺术享受。图为来自西藏高原的民间歌手高唱改革开放给藏族人民带来的新生活并向首都人民祝贺新年。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第2版(要闻)
专栏:

河北省满城县西柳佐乡李家佐村农民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大面积推广大棚草莓种植。图为村民张秀芝、张兰芝在大棚内摘草莓。
张英杰摄


第2版(要闻)
专栏:

江苏省苏州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孤寡老人们一起欢度春节。 
 苏季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