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祖国统一大家谈

  加速实现两岸直航
张新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普遍关注和拥护,两岸关系发展出现良好势头。但由于李登辉访问美国,公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使两岸关系出现倒退。
我们在批判李登辉分裂活动的同时,坚持贯彻江总书记对台讲话精神,依法保护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权益,加强两岸民间交往交流。所以,在两岸关系急转直下以后,两岸人员往来、经贸合作和各项交流并未中断,相反仍持续发展。因而,与之相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两岸直航的客观需求亦同步增长,两岸航空、航运界的民间交流研讨活动依旧热络不断。“第三届两岸海上通航研讨会”和“海峡两岸民航运输研讨会”于去年8月间分别在大连和北京召开,在以往研讨会的基础上,继续对两岸直航有关技术和业务问题深入探讨,进一步增加了两岸航空、航运界的共识。研讨会后,台湾航空、航运界代表还饶有兴致地分别考察了祖国大陆有关机场、港口。因此,台湾当局在面临海内外同胞政治上同声谴责的同时,继续感受着要求两岸直航的舆论压力。
迫于政治和直航问题上的双重压力,台湾当局不得不在澳台通航谈判中,同意祖国大陆控股51%的澳门航空公司飞台湾,从而使该公司班机以“一机到底、只换航班号”的方式经澳门飞行两岸,既为两岸民众往来增加了又一条较为便利的通道,较目前两岸经香港的间接通航模式前进了一步,又实现了两岸航空关系的初步突破。澳台通航实施后,因参与该航线的台湾有关航空公司不能比照澳门航空公司的模式一机飞两岸,引发了岛内另一波“直航热”。接着,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又于年底指示其有关部门加紧做好两岸通航准备工作方案,并称此项工作结束后,两岸即可就空运直航的技术议题开始讨论;还发表了拟建立特区与祖国大陆直航的言论。
回顾江泽民总书记对台重要讲话发表后的一年,从总的来看,两岸通航形势并没有因两岸政治斗争而停滞不前,相反还是继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并通过澳台通航的方式取得了进展。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的两岸经澳门通航与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直航毕竟还有一段距离,何况台湾当局似有意以实施澳台通航,乃至对两岸直航问题“积极表态”来求得我放松对其进行的政治斗争,并造成两岸关系已经缓和的假象。对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在年底对直航问题突然发表的“积极言论”,我们拭目以待,不但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我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只要台湾当局做出有利两岸直航的举措,我们都乐观其成,积极回应和推动。
江泽民总书记在重要谈话中指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从去年一年台湾当局的表现及两岸通航的进展情况可以看出,台湾当局对江总书记讲话提出的上述倡议并没有做出积极回应。目前随我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日期日益临近,台湾各界人士,特别是航空、航运界要求两岸通航的压力越来越大,这都使台湾当局在两岸直航问题上很难再拖下去。我们早已做好两岸直航的各项准备,两岸有关方面在历次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已对两岸直航的有关技术业务问题多有共识。两岸直航真可谓“万事俱备”,只等台湾当局下决心。在两岸关系发展到目前的关键阶段,台湾当局除了应当回到江总书记讲话所倡导的正确立场上来,停止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外,也应该积极回应江总书记讲话中关于“三通问题”的倡议。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台湾当局一直为两岸直航预设先决条件,虽然在1994年7月第一次提出两岸直航技术规划时间表,后来却又没了下文。去年底,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又重提直航准备工作一事。希望台湾当局不要再停留在“说说而已”的口头宣示阶段,放弃在两岸直航问题上的政治幻想,切实拿出诚意,在两岸直航问题上采取行动,迈出积极步伐。两岸直航的实现,必将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香港经济专家认为
——内地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有利于香港
据新华社香港电(记者庄建民)香港中银集团经济专家指出,1996年内地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改革力度和对外开放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大,这将对香港经济产生多方面的正面影响。
香港中银集团经济专家在分析今年内地经济发展对香港的正面影响时指出,内地降低关税和进口限制减少,有利于香港对内地的转口贸易和港产品的出口。此外,内地改革开放的进展将给香港工商界提供许多新的投资机会,有实力的港商可以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也可以在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找到用武之地。随着内地更多城市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以及其他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香港同内地的金融合作也会进一步扩大。专家预计,今年内地的通胀继续回落,从内地输入香港的商品价格的升幅也将放慢,这将有利于保持香港对外的竞争力。
中银的经济专家们同时指出,内地经济的发展也对香港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随着内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地对外商投资在科技水平方面的要求会提高;内地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有些是港商的弱项,这对港商也是一个挑战。
经济专家在回顾和展望香港经济形势时认为,1995年香港经济经历周期性调整,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估计5%,比1994年的5.4%略低。预计今年香港经济仍处于调整期,经济实质增长率可保持在5%的水平。专家认为,虽然调整令经济增长难以攀升,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调整有助于消除经济中的“泡沫”成分,改善经营环境,促使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加速经济转型的进程,对香港长远经济发展有利。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
岳苔岩
去年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了海峡两岸,赢得了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拥护。然而,李登辉却不顾民族利益,在分裂祖国,制造“一中一台”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严重地恶化了两岸关系,也对投资广东的台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广东是台胞投资最多的省份,台资已成为广东仅次于港资的第二投资大户,台资企业已达几千家,常住广东的台商及家属达3万多人。广东省各级政府及各级台办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关于“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的讲话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维护台商合法权益的工作,促进粤台经贸发展。
一、整顿社会治安秩序,确保台商生命财产安全。
一段时间以来,广东省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侵害台商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他们注意加大打击罪犯的力度,完善治安管理措施。该省政法部门非常重视涉台案件,一旦发生,全力以赴,尽快破案。东莞市虎门镇发生杀害一名台商的恶性案件后,该市公安局调动大批警力,历时数月,追踪数省,终于把犯罪分子全部捉拿归案。为了有效地保护台商的生命财产安全,省台办与省公安厅于去年7月下旬联合召开了部分重点市“打击、防范侵害台商犯罪活动工作会议”。会后,各市加大了打击罪犯的力度,制定了有效的措施,公安部门还指定专人负责台资企业的治安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台商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台案件大幅度下降。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台商排忧解难。为确保台资企业在广东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意识,为台商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如对台资企业项目申报、审批实行“一条龙”服务,对其内、外销比例实行适当放宽的政策,将台胞多次出入境签证审批权以及台胞换取内地汽车驾驶执照权限,下放到各地级市。对台商反映较多的乱收费、乱摊派问题,各地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制止。惠州市编印了《企业行政性、服务性费用汇编》下发至企业,明确正常收费项目;深圳市对台资企业实行“收费卡”制度,照卡收费,卡外不交;广州市公布了全市统一收费项目及标准,并设立专窗,负责统一收费,企业可以拒交额外收费。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急台商之所急,经常及时地为台商排忧解难。有些地方台办还成立了“台商投诉中心”,专门受理台商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深受台商的欢迎。
三、积极协调解决台资企业中的经济纠纷,保护台商的合法权益。
随着台资企业的增加,发生的经济纠纷也不断增多,仅该省台办每年协调解决的纠纷达几十起。如阳西县某公司和台、港商合作,其公司总经理(私营企业主)在未经董事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从银行提取台商汇入的资金近千万元挪作他用。接到台商的投诉后,台办积极协调,迅速冻结了有关财产并转移到台商名下,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三水市某台资企业(投资3000万美元)因不了解我政策,违规经营被海关查扣,台商拟撤资。为保护台商投资的积极性,他们一方面教育台商要了解政策,守法经营,另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了这一事件,坚定了台商投资的信心。
总之,两岸同胞情同手足,维护台商合法权益,促进粤台经贸发展,完全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尽管去年海峡两岸形势紧张,但在广东投资的台商是稳定的,台资在广东的发展势头很好,凡到收获期的台资企业,大部分是盈利的。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开创历史新页
——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诞生之际
端木来娣
时序跨入199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宣告诞生。这标志着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作的正式开始,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进入实质阶段。在今后的500多天里,筹委会将以出色的工作,为香港的平稳过渡铺平道路,同时,也为“九七”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奠定基础。此时此刻回顾祖国这一块神圣领土被侵占150年的历史,展望它的灿烂光辉的前景,不能不令人心情激动。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是根据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有关决定成立的。按照全国人大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负责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有关事宜,主要是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筹组第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包括第一任行政长官的具体产生办法;组建第一届立法会包括确定立法会产生办法,在第一届立法会产生前设立临时立法会。在这以前,1993年7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成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用两年多的时间,对与香港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有关的事项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为筹委会做了充分的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当然,筹委会与预委会不同,筹委会不但是一个工作机构,也是权力机构,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将完成筹组特别行政区的大量实际工作,其任务是十分繁重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150人,其中,内地委员有56人,主要是负责香港事务、与香港联系密切的人士以及专家学者;香港委员有94人,涵盖了香港各界。社会舆论对筹委会的组成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其中香港委员占63%,大大超过原来全国人大决定的香港委员不少于50%、预委会建议的多于50%的比例,而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照顾到了香港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和各个界别,因此,筹委会将能更好地反映香港的整体利益。舆论还认为,筹委会中有5位香港委员担任副主任,一位担任副秘书长,这表明港人参与香港事务正在逐步深入,逐步扩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都将有利于“九七”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现“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开始运作,但这并不是要在香港设立“第二权力中心”。根据中英联合声明规定,1997年6月30日前由英国负责香港的日常行政管理,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中方并不希望香港政府成为一个“跛脚鸭”。但是,这主要是取决于英国方面是否严格按照中英联合声明办事,与中方合作,实现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任何对筹组特区的事务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甚至乘机干预“九七”后香港特区事务,任何挑拨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极力制造香港不同阶层的对抗和猜疑的言行,都不是在维护香港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既不是中国所希望的,而且归根到底,对英国本身的利益也是不利的。
香港已进入后过渡期的关键阶段,香港政权交接的准备工作是中英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在香港后过渡期,中方多次强调采取“以我为主”的方针,依靠港人,面向港人,同时希望港英当局在中英联合声明的基础上,采取合作的态度,特别是在政权交接仪式、防务移交、过渡期财政预算、政府档案和资产交接等方面,双方通过磋商作出妥善安排,以利于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心细志高
——记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步兵旅排长梁永葆
本报记者李成华
今年1月中旬,记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采访的日子里,有好几位军官向我们介绍梁永葆爱军习武的事迹,于是我便决定采访他。
身着迷彩服的梁永葆站在我面前,给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大声说道:“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步兵旅装甲步兵营一连二排排长梁永葆少尉到!”我笑着请他坐下来,并仔细地打量他。这是位身体壮实、浑身上下充满朝气的棒小伙子。看得出,他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少尉排长,在人民解放军军官序列里,是最低的一级。但是,从一名战士成为少尉排长,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梁永葆的经历足以证明这一点。
1972年出生的梁永葆,高中毕业后报名服役,于1991年12月入伍,成为人民解放军一名列兵。1993年3月,开始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时,他被调到香港驻军步兵连当班长。
他入伍后一直在炮连当炮手,现在让他到步兵连当班长,不说班里的战士们,就连他自己也怀疑能否当好这个班长。但是,向来心细志高的梁永葆,思考了几天后认为,只要自身素质高,就能带好这个班。为此,他苦练步兵技术。为了练好5公里武装越野,他自制沙袋、沙背心,绑在腿上、背在身上,坚持天天早晨长跑。训练中,他用烂了4个沙袋、两个沙背心,拉坏了两个拉力器。
为了练好400米障碍这个课目,梁永葆一有空就泡在障碍场,攀高墙,绕木桩,钻铁丝网,过独木桥。一次穿矮墙洞,用力过猛,他的背部被划掉一块皮,鲜血浸透了衣服。他一声没吭,继续把课目练完。
苦练出成果。梁永葆多次在各级比武中夺魁,成为400米障碍、5公里越野的训练尖子,还以优异的成绩打破了广州军区5公里越野的纪录,成为一名优秀班长。
就在梁永葆取得军事训练优秀成绩的1994年底,一年一度的老兵复员开始,他却面临着重大人生抉择。他的服役期已满,是留在部队继续干,当超期服役的老兵,还是回到家乡帮助父亲经营农场?梁永葆的家在富裕之乡广东省三水市,父母亲经营着一个农场,有着几十万元的固定资产。他的妹妹还在学校读书,父母亲很需要他回去做帮手,并多次来信让他退伍返乡。与此同时,部队领导征求他的意见,问是否愿意留队当骨干。梁永葆回答得很干脆:同意留队超期服役。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了留队?他说,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在“九七”之后能成为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地区的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的一员。
去年7月,经过桂林陆军学院5个月的培训回到部队驻地后,梁永葆又一次要接受新的锻炼,领导让他到装备了国产新型装甲车的装甲步兵营一连担任代理排长。排长要指挥3辆装甲车,而这种国产新型装甲车,梁永葆过去连看都没看到过,不要说指挥了。为了尽快掌握新型装备的性能,梁永葆除了靠自己较高的文化素质认真阅读装甲车的说明书外,还向技术员陆斌(现已担任副连长)、老排长杨明请教。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梁永葆不仅能够熟练地驾驶装甲车,而且还能熟练地使用车上的通讯设备,进行指挥。水到渠成。去年12月,上级正式任命他为一连二排排长,授予少尉军衔。
梁永葆无论是在代理排长期间,还是正式担任排长之后,他除了带领战士们努力掌握现代化装备外,还视战士为兄弟,时刻关心他们,经常帮助他们学习文化,找他们谈心。就在他被正式任命为排长不久,有一次在训练时发现班长王业刚驾驶装甲车离指定地点相差十多米,小王在过去训练中没出现过这种现象。训练结束后,梁永葆找王业刚谈心。小王说:“梁排长,实不相瞒,我的服役期已满,家中的老母来信,说很想我,让我回家看望她。”王业刚的家在山东省蒙阴县,虽有哥哥、姐姐,但他们都结婚成家另过,家中只有老母一人。小王家里这种情况,梁永葆是了解的,平时在经济上曾帮助过他。梁永葆说:“你母亲想念你,这是人之常情,我很理解。我的父母也很想念我,我从入伍以来也没探过家。不是为别的,是为了掌握过硬的军事技术,‘九七’之后不辱使命……”一席话,说得小王心服口服,把精神又集中到军事训练当中。
同梁永葆交谈后,他带我到排里看看。先观看了停在车库里的装甲车,然后参观了战士宿舍。一切都是那么的井井有条,样样都是那么的整齐干净。这一切都说明这位排长“治军有方”,也都说明排长本身素质的优良。
握手告别之时,我问他:“‘九七’快到了,你有什么想法呢?”他说:“‘九七’时,我将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一名下级军官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感到十分自豪,到那时我肯定比接受你的采访更为激动!”
我相信这是他的真心话。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海峡情

  三舅在台湾
黄玫菊
三舅是母亲的三哥。听母亲说,几兄妹中三舅长得最英俊,且聪明伶俐,心地善良,深得外公和外婆的喜爱。
日本人攻克吴淞口后,外婆携几兄妹内迁。几年后,三舅从军了。最先还与母亲联系,后来便不再有信来,只是听上海的一位同乡说三舅去了台湾。从此,母亲便把这份手足情悄悄地珍藏在心底。清贫的岁月,每年中秋,母亲总忘不了用那做工低劣的薄饼遥寄相思。渐渐地,母亲头上添了许多白发。
海峡两岸通邮后,母亲的眉头舒展开来了。一天,邮递员辗转送来一封航空信,那信封在小镇显得很特别。母亲接过信,看着那红、蓝、白三色镶边的信封,用颤抖的手抚摸了许久,才小心翼翼地把信拆开。泪水顺着母亲的脸颊悄然而下。我们几兄妹站在旁边默默地看着母亲,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惊扰了她。过了好一会,母亲抬头含泪笑道:“你三舅的来信……”,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从那时起,多年不提笔的母亲每月必定按时给三舅写信,并且每月初一一定会收到三舅的来信。偶尔也有延误的,而每当这时,母亲便会寝食不安。忙于生计的父亲,此时并不多言,只是抽时间阅读有关海峡两岸的新闻报道。中央电视台的“天涯共此时”成了我们家的必看节目。看到电视中寻亲访友的信息,母亲总是全神贯注,那神情似在咀嚼自己的相思之苦、手足之情。报上刊登某某台胞回祖国大陆省亲的消息,会令全家兴奋不已。悄悄地,我心里升出一个愿望:三舅什么时候也回来看看呢?
终于在1992年8月,三舅回来了,并且去小镇看望母亲。那天,当我从朋友家里回来,快到家门时,看到小屋门前挤满了人。走进才知道,是母亲日夜叨念的三舅从台北回来了。两位老人眼中噙着泪花,正低声摆谈着。三舅说,在台湾的岁月,最苦的莫过于相思……两位老人一忽儿流泪,一忽儿笑。
…………
三舅要回台湾了。小镇上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请三舅帮助寻找他们的亲人——那些建国前去台湾的老兵。一位头发花白、佝偻着腰的老人用颤抖的声音不断重复着“那年他才十多岁,老人们都健在。可现在老人们都已去世,仍不见他回来……我们想他。”浑浊的泪顺着饱经风霜的脸无声地流着。我看到三舅眼里也噙着泪,一个劲地点头,哽咽着说:“我理解。我们同样想祖国大陆的亲人。能在有生之年回来看看是我们梦中也希望的事啊!”
现在,小镇通了程控电话。前几天三舅打来电话,说最近准备回来小住。于是,母亲又开始掰着手指头,翘盼他们兄妹团圆的那一天。
团聚着的亲人不知道分离的痛楚。几十年来,海峡两岸有多少亲人一朝分离,天地茫茫,黄玫菊的母亲和舅舅有生之年尚能重逢,比之他们该是多么大的幸运。中国人何罪,要遭受如此的痛苦呢?我们希望每一个有情有义的中国人都来尽一份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使海峡两岸仍然分离着的亲人早日相聚。——编者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香港与内地去年通话12亿分钟
新华社香港电1995年香港与内地通电话的时间超过12亿分钟,其中80%的通话是在粤港两地之间进行的。
香港经济司的负责人说,1989年时,香港与内地通电话的时间还不足3亿分钟。目前,香港和内地有两条各容纳4.6万条电话线的光缆已投入服务。去年11月,珠江三角洲第一个超高速资讯网络形成,接驳了广州、东莞、深圳、惠州与香港之间的光缆环,两万三千条话音线路以每秒二点四千兆比特运作,比一般的光缆快四倍,成为全球采用这样高速传送的数码网络之一。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金币总公司向高校图书馆订赠《统一论坛》
本报讯为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广泛了解祖国统一大业的神圣使命,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念,由中国金币总公司提供经费,向全国2000多所高等院校和成人高校图书馆赠送1996年全年《统一论坛》杂志。《统一论坛》杂志由中央统战部主管,以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介绍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为宗旨。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祖国统一大家谈

  神圣的事业
钱伟长
祖国统一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是缔造世界最悠久的统一国家的伟大民族。
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之绵延不绝,正是统一焕发出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文明之能屹立在世界文明之林,也正是由于统一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统一这个主题构成了华夏文明最重要的价值体系。
现在,华夏民族又一次面临统一祖国的重任。这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神圣而伟大的事业。
以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回归为标志,这个伟大的事业将写下辉煌的一页。唯有台湾,尚待我们再接再厉,众志成城,书写统一大业最完美的篇章。
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书,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港澳地区已经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和荣誉理事,传播他们的业绩,展示他们的风采。
相信一切爱国志士,将会以其所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文是作者为《和平统一——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荣誉理事在港澳》一书所作的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海滨花园式的香港科技大学。新华社记者毕玥年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