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去掉“鱼目” 留下“珍珠”
 坚决取缔不合格药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
目前,中药饮片的生产大都在农户家中进行,因而出现质量差、掺杂使假严重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起草了《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饮片目录》,并正在与卫生药政部门进行讨论。我们已把饮片的管理作为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纳入了议事日程。
 根据国务院领导最近对中药材专业市场整顿的意见和指示,我们与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共同研究商定已上报国务院,全国拟验收15个中药材专业市场,除此以外的其它中药材市场一律关闭和取缔。对拟验收的15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从现在起进一步加强整顿力度,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逐个进行认真验收。凡验收合格的,即可办理核发“三证”。在检查验收中,凡发现有经营中西药品的,出售假劣药材的,经营国家规定不允许上市药材品种的和经营炮制中药饮片以及在中药材专业市场以外仍存在有中药材经营点等五种情况之一者,实行一票否决。凡达不到验收标准的市场,不再限期整改,一律关闭和取缔。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中药饮片当前不宜上市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王孝涛
中医处方和中成药用药,传统是采用中药饮片来调配的。有专家认为,中医用药的疗效也就是中药饮片的疗效。中药饮片有一定的规格标准,不同规格的饮片是具有不同药效的。比如中药半夏就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上海地区还有仙半夏和宋半夏等规格。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很重视中药炮制技术的继承和提高,但至今尚缺乏较为完整统一的全国性中药饮片炮制标准。因此,各地区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各地各法”、“一药数法”的弊端。就此我对中药饮片当前不宜上药材市场提出如下看法:
 一、传统炮制技术难以被非专业人员所掌握。中药饮片炮制是一门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它是在中医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所以炮制的法则是根据中医药理论而制定的,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炮制要求“贵在适中,不及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说明炮制必须严格掌握所规定的法则。就毒性中药而言,若炮制得不合规格,不但难以起到应有的治病功效,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
 近年来我在药市调查时,在中药切制车间中看到用装过化肥硫酸氨的旧编织袋包捆的中药材,连袋整捆浸泡在一大水池中。问操作人员,他们根本不知道中药软化应掌握“少泡多润”、“药透水尽”的原则。有的地区饮片加工厂有2600家,实际上是让农民在家中自行切制中药,根本不懂得中药净制、软化、切制等饮片规格标准,而且院内鸡鸭成群,谈不上卫生标准。在市售饮片中还发现将何首乌、葛根等产地原药材厚块未经加工就充当饮片出售,有的饮片已虫蛀或霉变等等。
 二、中药饮片缺乏全国统一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据部分地区调查了解到,当前中药饮片炮制虽有国家法定的药典标准,但是生产厂家和中药师傅反映,中医常用的中药品种和常用的饮片规格很不齐全,工艺记述简单,有的与当地《规范》规定的标准不同,由此只能按当地规定来执行。而现行各省、市、自治区的《规范》,对同一规格的饮片所采用的炮制工艺又不尽相同。
 三、当前药材市场不具备经营中药饮片的应有条件。近年来,在药材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中药饮片品种,从南北地区所见到的现有药市,可以说都不具备经营中药饮片应有的条件。调查中了解到,药市经营饮片人员大多是由农民或其他行业转业而来,对饮片的规格标准、质量鉴别、贮藏、包装等专业知识一无所知,有的连中药的法定名都不会写。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本该救死扶伤 哪堪假药误人
 警惕伪劣中药材流入医院
北京市中医院院长李乾构
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和资源的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内外销市场见旺,社会需求不断增加,中药材市场产不敷出、供不足需的矛盾日渐暴露,致使药材价格普遍上扬。由于药品价格大幅度上升。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追逐个人经济利益,竟然大量制造伪劣中药材,坑害病人和国家。
 当前,从我院遇到的情况来看,伪劣中药材的主要表现方式及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种:
 1.非药用部位的大量混入:由于中药材多是天然产物,有的含有泥沙等杂质,有的掺有枯朽部分;
 药用植物中,有的部位有毒副作用,有的部位无药效或质量低劣,有的因部位不同则药效亦不同。因此,中药材多须经净制处理后才可入药。一些见利忘义非法倒卖药材的个人或组织,有意不依法净制处理中药材,使价格高或市场短缺品种的中药材中,混入大量植物的非药用部位。
 2.正品药材中人为掺入杂质或伪品:如金银花、红花、菊花中的掺糖掺沙,三七中嵌入含铅豆条,甚至沙苑子中掺进有毒的天仙子,冬虫夏草中注入水银等等不胜枚举。其后果不但造成疗效的降低,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有害物质的存在,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3.同名异物、以伪充真的现象:一些非《药典》规定的品种的掺入,如前胡、紫苑中掺入的植物组织等,难以辨明为何物,使用后果难以预料。
 为了防止伪劣中药材进入医院、流入病人口中,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在原有药品管理的基础上,医院必须下大力气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如,为了保证从药房发出的中药饮片的质量,我院特别提出要把住三道关口的检验,即:第一,供货单位审查关:我院长期供货渠道都是证照齐全的国有主渠道,其中从同仁堂集团公司进货的中药饮片占中药饮片总量的1/4,特别是那些有毒品种,全部从国有主渠道进货,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第二,入库验收关:进来的中药饮片首先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药师及聘请的退休老药工负责查验,并设立专职质量检查员,采取一票否决制。对因有争议而无法确定是否合格的中药材一定要送药检所报检,确定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第三,销售流通关:从药品出库上架、调剂查方到发药,层层设立质量监督员,发现问题有奖,漏掉问题受罚。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加工不同法 药性有差异
 药材质量大有讲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绵之
药材用于防治疾病早在西周时期便有了文献记载。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药材,并发展了药材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药理。当今见诸正式文献的药材已达八千余种,临床常用的也在五百种左右,植物药最多,动物药次之,矿物药和化学药又次之。由于药材品种繁多,产地不一,加之采集加工、贮藏保管都有严格的要求,因为药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产地不同,质量不相同。如大黄,产于西宁的,不但有芳香,而且花纹颇美,故称“锦纹大黄”,服后虽泻大便而腹不痛,其它产地的既无此纹理,气味亦不佳,服后腹痛,质次者甚至不能通便。
 品种有差异,则质量有差异。如柴胡,既有南北之分,又有大叶小叶之异。大叶者不可作药用,某研究室曾误购大叶柴胡,结果实验动物都中毒死亡。
 采集时间不同,质量也不同。一般以根入药者,采于二月八月为宜,八月采者尤佳。以苗入药者,当取肥嫩者,如茵陈。以叶入药者,当取老而肥厚者,但桑叶须经霜为宜。以花入药者,当取含苞未放者佳,如槐花、玫瑰。今亦证实,荞麦花绿色时含芦丁成份最多,色白时含量大减。
 贮存保管也影响质量。除矿物和贝甲类药外,都须防止受潮,以免生虫或霉变,尤其是芳香类的植物药如荆芥、薄荷、苏叶、藿香之类,贮存不合理,保管不得法,虽未霉变,其气味消失,功力大减,其挥发性成份可因贮存保管不当而减失。
 此外,将药材加工成饮片时,若不依法炮制,其药效必不能完全。如熟地须九蒸九晒,其味甘而不苦,性温,滋补肾阴之功全。半夏生者有毒,食之呛喉,甚至声带麻痹,炮制后则无毒。这都须按照“炮制规范”加工。否则不仅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药材不同于一般商品,全国各地的药材市场必须由各地主管部门责令专业人员严格管理,不仅要严惩贩卖伪劣药材的人员,还要对饮片加工严加限制,以保证临床疗效,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宁缺勿滥 力求规范
 让主渠道之水畅流
江苏省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尹祥山
改革给中药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前,中药商业传统的优势不断减弱,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在新的形势下,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相继建立了似乎与市场经济较为贴近的中药市场,并将这项措施视为中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环境下,对江苏是否要建狭义上的中药市场,我们进行了反复冷静的思考。我们认为,能否促进中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市场繁荣,不在于是否建狭义上的中药市场,而应当结合各地的实际,通过发挥原有国有中药商业主渠道作用,改善其发展环境,增强其发展功能,创造新形势下国有医药商业新的优势,大力发展广义上的中药大市场。发展中药事业、搞活中药经营,不一定非要建立中药市场,其主要理由有以下方面:
 一、江苏地产的中药品种虽多,但数量不大,资源不足,是一个典型的销地省区,缺乏建立中药市场的物质基础。
 二、50年代初期建立的各级药材公司,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省与省、站与站、产地与销地相互联结的渠道畅通、布局合理、内部管理严谨、商品质量可靠的中药流通体系,同样能够像过去一样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作出贡献。
 三、中药多系农副产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其等级、规格、质量、加工炮制有着严格的要求。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中医对中药的使用习惯各异,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象依然存在,中药市场不能也无法满足各地的需要。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猛药”治假药 效益步步高
 振兴中医药须激浊扬清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坚
针对当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过多、过滥的状况,广东省各级医药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紧急通知》规定,加强药品生产经营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为防止规模过小的小企业出现,我省对兴办药厂规定四条标准:一是投资3000万元以上;二是占地1万平方米;三是取得两个三类以上新药生产权;四是设计要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从定性转向定量,省内新建药厂由“七五”时期的年平均10个减少到3-4个,刹住了滥办药厂歪风。企业结构得到了调整,省内大中型药厂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上升到6.5%和25%,分别比“七五”时期增加4个和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下降7个百分点,1995年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有31个,其中中药生产企业有8个。
 为了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按照《紧急通知》的要求,我们认真清理整顿了医药市场。据15个市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共出动检查人员6500多人次,检查6727个单位,依法取缔无证或证照不全非法经营的1200多户,使混乱的医药市场有所好转。省政府还要求,有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市县严格按国家四部局颁布的《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标准》,自查自纠,认真整改,并制定了一系列市场管理制度,规范了经营行为和经营秩序,市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如普宁市政府为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督管理,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卫生、医药、工商、公安、物价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中药材市场管理规定》等五项制度,并组建了8人的专业督查队,专门负责对全市经营药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效果;广州市清平药材市场为防止假冒伪劣中药材进入市场,投资两万多元,在市场中心地段设置了“真假中药材鉴别橱窗”,陈列了150多种真假样品,受到群众欢迎。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不倒的金字招牌
——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侧记
本报记者艾笑
去年6月的一天,一位山东老汉乘火车、倒汽车,费尽周折于凌晨5时来到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药店。他不知道这里24小时服务,就一直站在店外等到8点钟开门。进店后老汉说:“俺就吃在同仁堂里抓的药才管用!”事很凑巧,一位专程从台湾来同仁堂买药的顾客在一旁搭话说:“其实,我要的药在别的地方也买得到,可我奶奶嘱咐我,一定要买同仁堂的药。”
 产品质量过硬疗效显著
 1976年夏,24万唐山人在大地的震撼中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可女工芦桂兰在震后14天被人们抢救出来了。然而,劫后余生的芦桂兰20天高烧不退深度昏迷不醒。医护人员在彷徨中把一丸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研成药汁灌进她的嘴里。两小时后,高烧奇迹般地退去,芦桂兰从此逐渐康复了。在同仁堂集团公司,6000多位职工都熟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积跬步以至千里,320多年来同仁堂一如既往地把质量看做企业的生命。同仁堂的处方,既有民间验方、家传秘方、宫廷太医良方,也有现代名医新方。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为求一个“效”字,药材选用极为挑剔。白芍只用杭白芍,郁金只用黄郁金,肉桂只用甲级金边桂,16头人参绝不能以32头小参顶替,僵蚕绝不用僵蛹代替。安宫牛黄丸中的黄连,只用四川一块产地的出品,否则宁可不配制。
 中药的炮制过程极其讲究。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每每都要经过上百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如天然牛黄、珍珠等要研成最细的粉末并灭菌等。“修合(配制时)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相信:以根入药的远志是一种草本植物,是安神类中成药的一味主药。但远志的芯却性烦热,与其根的功用正好相克,因而加工中要抽芯。药工们真是在一丝不苟地将根粗如筷、芯细似牙签的远志用水闷湿后,再经碾裂、挑拣、筛簸,一点点地将芯仔细剔除干净……
 “患者第一”的“药德”始终不渝
 前几年因我国南方一些城市流行“甲肝”,一时板兰根冲剂的需求量猛增,有些不法厂商就趁机抬价。到同仁堂制药厂拉板兰根冲剂的汽车也排起了长队,有人议论:这下同仁堂可发大财了!然而,尽管当时他们生产板兰根冲剂的白糖没有库存了,只好使用高价糖,可药品仍一律按原价售出。只有同仁堂的职工们心里明白,他们春节也不休息,是在加班加点做赔钱买卖呢!
 到同仁堂药店抓药,极少出现差错。一次,一位山西顾客来信说,他从同仁堂抓的药中缺了龟板一味药,并附了当地医药部门的证明。同仁堂立即派人带上龟板去了山西。经查验,药中并不缺龟板,而是当地中药里的龟板是块状的,而同仁堂为使药效更好发挥出来,把龟板研成了粉末!误会消除,顾客感动不已。另一次,一位老农到同仁堂买药,接过营业员开出的价单愣住了:0.01元。1分钱?犹犹豫豫的老农只见营业员认真地收钱、用戥子称药,再由另一位药师核对、包好,就试探着问:“我这副药是1分钱吗?”和气的药师说:“1分钱没错。”老农感慨万千:“你们这么大牌子!实实在在名不虚传哪。”
 同仁堂的名牌效应非常明显。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厂家产品,一进同仁堂药店,销售很快就“火”起来。因而,不断有人提出以很丰厚的好处费为代价,让同仁堂代销他们的产品。同仁堂职工则无一动心,坚决回绝:“我们从来不卖假药劣药!”同仁堂人在义和利的天平上摆着自己最为珍惜的信誉砝码,因而他们的金字招牌才愈来愈辉煌。
 “丸散膏丹、神仙难辨”已是历史
 传统中药生产凭借经验,是靠对药物的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的感官鉴别。因而,同仁堂曾造就出贾贵琛、刘振军等一批有“绝活”的“人参王”、“把门神”等老药师。如今,中药要走出国门,让人类共享,这“神秘”的面纱就一层层揭开了。
 走进今天的同仁堂集团的几间药厂和中药研究所,人们会强烈地感触到现代科技与古老的中国文化交融的气息。水丸、水蜜丸、药酒生产过程中的投料、监控早已实现计算机控制;新型胶囊充填机的小时生产能力可达6万粒;口服液生产线1小时出1.2万瓶;蜜丸包装机每小时可吐出光溜溜的等量药丸1万多粒……
 建国初期,同仁堂常年生产的中成药品种是400余种,现在已达800余种。特别是“七五”和“八五”的10年间,研制的新产品就达到103种,其中有55项已成获奖产品。以新产品形成的同仁堂“10大名药”和传统的“10大王牌”一样,蜚声药坛。“八五”初期,新产品年产值为560多万元,新产品产值率6.44%。到“八五”末期,新产品产值增长了10倍,新产品产值率也翻了一番。近年,同仁堂集团公司先后投资1.1亿元,对企业按GMP要求进行技改。1994年就已通过澳大利亚GMP认证的同仁堂生产线,已真正进入了现代化中药生产新阶段。不仅如此,针对外国人曾提出“中药重金属含量超标、有害健康”的问题,同仁堂还在产品质量标准的定性、定量、微生物含量控制标准等方面开展研究,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
 同仁堂像一面镜子,透过它,世人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医药正在走向现代化!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办理一案教育一片 惩处一人教育一群
 令行禁止市场兴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裴松茹
亳州是古今举世瞩目的中药材集散地,自唐代开始就异常繁荣。明清年间商贾云集,“川广云贵浙,西北淮山土”等地道药材源源入城。当时流传着“药不过亳州不灵”之说。目前亳州中药材市场基本上达到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规范,高效统一。
 我们办好中药材市场的体会是:
 办中药材专业市场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做到令行禁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我们于1984年开办了中药材专业市场。同时,我们也牢牢的记住,该法第十五条中明文规定“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不得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和国家有特殊规定的药材”。因此,我们自开办市场第一天起就按照法律,不断地宣传和清理整顿经营范围,使亳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必须与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相结合。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建立健全了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市场设管委会直接领导下的质量检测中心,并设有仪器室、化验室、药材样品和留样观察室,配有与市场相适应的专职质检人员和兼职检查队伍。但因从业人员多,过去经营场所分散,不可避免的有非法经营和伪劣药品出现。我们广泛宣传,深入教育,严打重罚。1995年11月20日召开了伪劣药品公开处理大会,各界人士和药商5000人到会,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公开处理了制售伪劣药品案件,大会实况转播,全市伪劣药品曝光后公开销毁,打击了违法行为,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监督意识,达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惩处一人教育一群的作用。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全,乡村医生经常深入农家诊病。张金杰摄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编者的话

  要向人民负责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方便、及时、安全、有效,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们各级人民政府和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
 日前,本报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就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中药材市场混乱和伪劣中药饮片的危害问题,进行了座谈。今日本报发表了其中的部分发言摘要。为的是扶正祛邪,动员全社会关注。
 我国现有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整顿前的全国100多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绝大部分违犯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出售国家禁止在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的中西药品及其它生物制品。中药材专业市场已经有违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关于开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初衷。中药材专业市场已经成了伪、劣、假药泛滥的集散地,给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程度。
 一年多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各地取得了整顿中药材市场的初步成效,但是整体上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一些非法药品集贸市场没有关闭,有的明关暗开或由集中转为分散,仍旧非法经营中西成药。这与有些地方政府的认识不足、抓得不紧或顶着不办有关。药品管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如果管理者掉以轻心,那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
 当前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暂时的现象。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有能力、有信心解决这一问题。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和协助。只要我们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就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