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不用扬鞭自奋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端生
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之初,我就承担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工作,与农广校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近几年来,我既担任系里的行政工作,又教授本科生的课程,还带了几名研究生,本职工作非常繁重,身边的同志劝我:“农广校的工作又不算你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量,还这么累,你干脆推掉算了吧!”说实在的,我也觉得农广校的工作确实很累,编教材,写讲稿,播音录像,还要出考卷等等,比教大学课程复杂多了,可是推掉农广校工作我想都没有想过,因为实在舍不得农广校。我教了30多年书,如果仅局限在农业大学内,弟子不过3000人,可是在农广校兼职10余年,弟子早已过30万,3000对30万,数字何等悬殊!农业远距离教育等于延长了我900年的教学生涯;我的那点知识能够教给几十万渴求知识、需要知识的农民,再苦再累我都认了,我所花费的力量花得值,花得应该,我于心无悔,心甘情愿。
俗话说,教学相长。在农广校的教学工作中,我虽然将科技知识教给了学员,但更多的是从农广校的工作人员和广大学员身上学到了东西。农广校的工作人员艰苦创业,不计名利,心系农业的精神令我感动;农广校学员渴求知识,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事迹更是时刻鞭策着我,激励着我。我常常想起许多远在广阔天地的农民听了我的广播授课之后,身背干粮袋,专程前来求教的情景;常常会想起山东几位农广校学员帮助我们进行农田防护林林网小气候实验研究的情景……如果说农广校的学员从我这里学到了知识,我从农广校的同志们那儿则获得了更重要的精神财富。
作为农业战线上的老兵,我深知,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意义重大。我国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较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只占35%。我们真是心急如焚。我国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但更需要许许多多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现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发挥其费用省,覆盖面广,培训量大的优势,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直接培养农业科技的二传手和实施者,使农业科技成果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使我们这些农业教育工作者的劳动能够很快地得到社会承认。
老牛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已年届六十,即将退休了,但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兼职教师不能退,仍要一如既往地为农广校工作,为培养农村经济建设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编者按: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经过15年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农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上百万实用科技人才,为农村的全面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实践证明,农广校适应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需要,适应了农民素质提高的需要,适应了广大农村青年渴望成才的需要,适应了农民科技致富的需要,因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版今天编发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办好农广校的成功做法,以引起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共同办好农广校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实用人才的摇篮
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国家不可能像经济发达国家那样,拿出很多钱来办普通教育。目前,全国有4.7亿农村劳动力,每年还有近1000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要回到农村,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一大难题。
解决几亿农民的教育问题,一方面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从各方面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现有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效益。另一方面,必须积极开辟新的途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教育的新路子。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15年来,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奔小康服务,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劳动者素质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教育手段,走出了一条穷国办大教育,特别是大范围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15年来,农广校共招收注册中专学员262万人,已毕业100.6万人,单、多科结业和专业证书、绿色证书结业学员200余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为培养扎根农村的技术人才,壮大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农业技术人员队伍,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相比,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农广校将继续发挥覆盖面广、容量大、学员众多的优势,在科教兴农和农民致富奔小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后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农业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技下农户经济上快道
中共河北省迁安县委迁安县人民政府
我县在实施“科教立县”的发展战略中,把发展农广校作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科教兴农,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使农广校真正成了农村人才的培训基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农科教结合基地。
县上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名誉校长,主管农业工作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任校长,组织、劳动人事、教育、宣传、农林水畜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在机构改革中,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大力压缩编制,对农广校却适当增加了编制。从大学毕业生和事业单位中选调8人,充实农广校教师队伍。
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农广校把教学班办到县、乡、村和企业,在抓好中专学历教育的同时,与高等院校合办了大专班。我县成为全国绿色证书试点县以后,农广校不失时机地承担起绿色证书培训任务。目前,我县农广校在校生1300人,已形成中专、大专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农广校教师享受与普教教师同样的待遇,保证人员工资和办学经费。此外,还多次拨付专款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学员奖励、教研活动以及知识竞赛等。到1995年10月底,县级财政已累计为农广校拨付专款150万元,乡财政为农广校投资500多万元。
我们还大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为农广校建了88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楼,购置了音像设备和全套音像教材,购买微机及附属设备11套。今年,县财政又安排专款,为农广校购置了教学车。
农广校建校15年来,为全县输送各类人才1200名,培训技术骨干6100人。全县19个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中,有80%是农广校毕业生。以农广校学员为骨干,农广校与农技站积极开展站校结合活动,先后完成各类项目314项,其中63项获市级以上奖励,这些项目累计增加经济效益1.35亿元。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杂谈

  让“科技水”畅流农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吴明钟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除靠国家在政策、科技、投入上的倾斜外,加快对农村各种人才的培养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拓宽农业生产领域,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子,不仅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而且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也必须有相应的提高。所以,通过发展农村教育,解决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的问题,是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所关心的,也是全体农业教育工作者一直为之努力的。
由于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即使是基础教育,虽然受到重视,但同城市比起来仍有很大差距。更何况普及专业教育,其难度可想而知。许许多多的农家子女,小学或初中毕业后,不能学到一技之长,就回乡参加了生产劳动或外出做工。一些农村成人也很少有机会再回到学校学习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在客观条件上,农村确实缺乏开展专业技术教育所需的师资、教材等教育资源。从农民角度来讲,其经济承受能力和时间也十分有限。因此,如何解决面向农民的专业教育,既做到“有学上”,又能“学得起”,是加快发展这一事业的突破口。
大规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必须探索适应农村特点的新的教育形式。15年前,在农村改革热潮的推动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诞生了。这所学校,采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突破时空限制,把各种专业知识送到农村千家万户。实践证明,比起其它形式的教育,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手段新,容量大,投资少,见效快;学习费用较低,针对性较强,农民学得起、用得上、效果好。所以,运用广播、电视开展远距离教育,是提高亿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好形式,目前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农民的广泛重视。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插上科技双翅发展农村经济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荣强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广校工作,不断加大对农广校的投入,市、县农广校每年的办学经费一直保持在100万元以上。目前,我市农广校系统固定资产936万元,其中市校248万元。
为切实解决农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市政府明确规定:参加农广校中专学习的农村学员学费,从乡镇教育费附加中解决;参加初等教育学员的学杂费从村公共提留中解决。
为充分发挥农广校学员的作用,市政府又明确规定:凡取得农广校中专文凭的国家正式职工,享受中专待遇并优先提拔重用;乡镇干部取得农广校中专文凭并达到规定年限,可办理家属农转非;对农村毕业学员优先提供农药、化肥、良种,优先承包土地、果园;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充实人员优先从农广校毕业生中选拔、聘用;充实农村基层领导班子,优先从农广校毕业生中选拔。
农广校在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苍山县艾曲镇87级学员、全国劳动模范刘建志,以本村200多名学员为骨干,带领全村群众科学种菜,建起了大棚蔬菜基地,建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村办蔬菜批发市场,蔬菜远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市250个乡镇农业服务站中,站站都有农广校毕业学员,受聘人数达980多人,占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60%。全市有3870多名学员先后承担了种类试验示范项目1380个,其中有245项获得省、市、县科技进步奖。许多农广校学员通过学习成为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全市有3800多人在乡镇企业中任厂长经理或业务骨干。全市目前由农广校学员组成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研究会、学会192个,成员达到4000多人。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教兴农唱主角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张中伟
农业要发展,科技要先行,关键是人才。我省提出,“三育促三高”的农业发展战略,“三高”是指“三高农业”,三育是指育种、育土、育人,其中育人是关键。目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已经成为农业新成果和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大障碍。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对广大农民实施再教育,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具有容纳学员多、施教面广、费省效宏的优点,是其它学校和常规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学员学习不离乡,不离土,能够边学边用,理论联系实际,既不误学习,又不误生产;毕业后也多数留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成为农村“永久牌”的科技人才。四川省自1981年开办农广校以来,已经累计招收了27万多名中专学生,其中取得中专毕业证书的6.6万人,有11万人获得单、多科结业证书。此外,我省农广校还招收岗位职业培训学员1.2万人,已毕业6600人,绿色证书培训1.3万人,已结业1.2万余人。
广大学员活跃在我省农业生产第一线,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省80%左右的乡镇农技站站长是农广校毕业生,几万名毕业生已成为农村致富、种田的能手。省农广校还先后选派了近2000名毕业生到俄罗斯以及日本、东欧国家从事蔬菜生产和农业研修工作,他们在国外都受到好评。
近几年来,我省农广校十分注重发挥自身人才的优势,每年都组织学员参加科教兴农和奔小康活动。199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农广校积极响应省农牧厅组织实施的“百、千、万”科技服务、科技承包活动,动员10万名在校学员和在乡的毕业生,带头搞科技示范,成了这项活动的一支中坚力量。
我省农广校主动配合党委组织部门,积极参与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到1995年底,全省已累计招收干部学员7万余人,超过普通中专招生数的1/4。农广校学员毕业后,为农村基层组织充实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到1993年底,全省已毕业的中专学员中,被录用的达3.9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6.4%。其中乡村基层干部1.64万人,农业技术干部和农业技术员1.4万人,乡镇企业职工和乡村教师6400多人,到省外工作和任职的1000多人。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技兴镇的依靠力量
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党委书记李新民
我于1992年2月担任旧城镇党委书记。当时全镇731名党员中,文盲433人,23个村党支部书记中文盲、半文盲16人,全镇青壮年文盲6022人。1991年全镇农业产值500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2元,镇财政收入38万元,要靠国家财政补贴50万元才能发齐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
我来旧城镇之前,曾在县农业局分管农广校工作。因此,我一到旧城镇,就调查了该镇农广校1988年毕业的20多名学员的情况。结果发现不少农广校学员利用所学的技术致了富,成为全镇的佼佼者。事实使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识到,农广校是培养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的阵地,是走科技兴镇之路的依靠力量。
为了办好农广校,建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政、经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抽调专职人员办学。镇里为农广校投资24万元建了二层16间教学楼,添置了彩电、录放机、录像带和教学桌椅,还划拨了120亩土地作为农广校的实验实习场地。镇党委、政府动员全镇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农广校学习,并制定了七条优惠政策。四年来先后招收学员550人,已毕业368人,现有在校生182人。
四年来,我镇扎扎实实抓农广校教育,结出了丰硕之果。一是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在500多名农广校学员的带动下,1995年2万亩小麦攻关田亩产402公斤,比传统种植方式亩产增收100公斤,生产成本降低25元。全镇每年套种棉花1.5万亩,亩产值1500元以上。二是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全镇黄牛饲养量3.1万头,户均3头多,生猪饲养量3.5万头,户均3.5头,比1991年增长三倍以上,产值达3300万元。三是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1995年乡镇企业产值达4.1亿元,财政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0元。
如今,全镇有幼儿园,小学24所,中学3所,8480名中、小学生上学全部免交学杂费。我镇建立了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开通了500门程控电话和寻呼台,村村通车,镇上14条街道和工业区全都铺了柏油路面。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图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辅导老师在上辅导课文兴供稿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小资料

  新颖灵活的“空中课堂”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面向农村的远距离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全国有省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7所,地(市)级分校337所,县级分校2239所,乡镇教学班1.7万个,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五级办学实体组成的办学网络。目前,已开出农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畜牧、淡水养鱼、林业、财务会计、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机电、市场营销、会计统计审计、贸易经济等专业,基本覆盖了农村各个经济领域。招生主要面向乡村基层干部、农村服务体系人员、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村回乡知识青年。运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多种教学媒体,采用业余、半脱产、脱产等形式办学。学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七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及部分省广播电台定时播出教学节目,并发行录音、录像教学节目带进行教学。由各省级学校统一组织招生和教学管理,县级分校直接招收学生入学,进行学籍注册、面授辅导和安排实验实习。学生在当地参加由中央农广校或省级农广校统一组织的课程考试,学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由省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颁发经教育部门认可的中等专业学历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刘永泉)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智慧甘泉入心田
山东省聊城市许营乡农广校学员武长仕
1981年我高中毕业之后,以两分之差未进入大学。当时心情十分沉重和矛盾,是继续复习求学,还是留在家乡务农?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留在农村,在农业上闯一闯。作为尝试,我承包了村里的16亩荒地,向老农民学习,向有技术的人求教。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成了全村第一个万元户。
但是,我也知道,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没有坚实的农业技术知识是不行的。于是,1986年我跨入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大门。从此,无论田间地头,还是吃饭晚歇,收音机成了我的知心朋友,乡里的农技站教学班成了我经常出入的场所。从此,农广校像智慧甘泉,一滴滴地注入我的心田,使我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为我开展科技应用和推广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我从改变当地传统的种植模式入手,开始试验“麦棉大垄套”,但连续两年都失败了。乡里说风凉话的有了,打退堂鼓的有了,爱人也劝我别玩悬的了。这时农广校班主任魏老师找上门来,帮助我分析原因,想办法、出主意。在学校的帮助下,第三年我终于获得了成功,亩产小麦270公斤,皮棉90公斤。1989年我又成功地完成了麦、棉、菜间作套种试验,现在一年三种三收,平均亩产小麦305公斤,皮棉105公斤,蔬菜2000公斤,亩创效益2500元。1989年以来,我家共向国家贡献籽棉27500公斤,小麦1600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000元。就是在国家收购棉花最困难的1994年,我家的棉花也全卖给了国家。
我除了经常对有困难的棉农进行技术指导外,还主动将自己的存款拿出来,帮助困难户购买农药、化肥、良种。我还在村里专门设立了农民技术夜校,及时向棉农传授新知识、新技术,解答他们的疑问。1990年我将自己繁育的2500公斤鲁棉11号良种全部平价供给了全村棉农,仅此一项我就少收入1万元。面对众人的不解和疑惑,我坚定地回答:“为了群众,党员不吃亏谁吃亏,我就是要把自己的责任田变成群众致富的试验田。”我以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人员为基础,吸收管区和村里的技术员、村委负责人以及本村有志青年,成立了聊城市长仕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定期开展研讨,举办讲座,服务全乡。近几年,我向本村村民免费提供良种1500多公斤,向村小学、敬老院、困难户捐款1400元,向兄弟乡镇提供优良品种2.25万公斤。我的汗水没有白流,几年来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1993年被地委、行署评为百强村。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我乡视察工作,听完我的汇报后兴奋地说:“全国农民都像你这样就好了!”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图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学员正在考试卫东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