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诗配画

  阔佬坐牢付费
池北偶诗华君武画
报载,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打算制订新条例,要对有钱的囚犯收取5万澳元的坐牢费。
财主大亨犯法,
也度铁窗生涯,
临时寄居监狱,
好比消闲度假。
管吃管穿管住,
一个铜板不花。
班房岂能白坐,
未免便宜了他。
既有大量钞票,
何不敲他一把。
州长别出心裁,
准备土法上马,
阔佬一律收钱,
按照宾馆计价。
贫富区别对待,
真是巧哉妙也。(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异国风情

  鼓声相伴乐趣多
黄泽全
非洲人的生活离不开鼓。婴儿降生,响鼓报讯;宾客临门,群鼓齐鸣;婚嫁寿庆,喜鼓助兴;死丧归天,单鼓慢击;号令发布,急鼓隆隆……“达姆、达姆”的鼓声,时而震耳欲聋,时而柔似春风。在非洲,男女老幼一听到欢快的鼓声,哪怕是从收音机里传出的鼓声,也会情不自禁地扭动身躯,跳起舞来。
在我们这些外国人看来,那鼓声基本都是一个调,但非洲人可以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这鼓声是什么含义,那鼓声代表什么意思,说得头头是道。我曾经向一位六十开外的老鼓手讨教。他边讲边击鼓:“我只要一听鼓声,马上可以分辨出哪种鼓声是颂扬酋长丰功伟绩的,哪种是在叙说一个动人的故事,哪一种是在宣布社会上某件大事或要闻,或者是在嘲讽某桩不得人心的丑事……至于用鼓传达某种信息,那更是非常容易的小事,如‘房屋着火了,勇敢的人们快来救火呀!’,你就不假思索地敲起‘听听听听!听听听听!’的鼓声,先是低沉,后是激昂,听到鼓声的人们马上就会赶来救火。”
非洲人使用鼓作为特殊的“信号语言”进行联络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据说在白天,鼓声可以传到七八里远的地方,夜间能传出十里开外,如果在河岸边击鼓,那鼓声会在河面上漂得更远。在所有的鼓声中,战鼓声音最威严,战鼓声音一起,其他鼓声立即自动停止,人们立刻做好战斗准备。
非洲的鼓可谓种类繁多。巨型鼓长如小船,要两三个人抬着走,微型鼓巴掌大小,一个人身上同时挂着好多面,既有台柱形、圆锥形、正方形和陀螺形的,也有牛头形状、狮身形状的。鼓面有水牛皮、黄牛皮、马皮、驴皮、豹皮、羊皮、蛇皮、鱼皮、骆驼皮、羚羊皮、狗皮……等等。各种皮面的鼓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其用途更是多种多样。每逢非洲人集会,真是人的海洋,鼓的世界,热热闹闹,壮观异常。
鼓声丰富了非洲人的生活,非洲人从鼓声中得到了许多许多的乐趣。在非洲,一位技艺超群的击鼓手深受民众敬爱,要想成为一位公认的优秀击鼓手并非易事。他要通晓当地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要知道各种礼仪甚至谚语。好鼓手须从幼童时代开始训练,达到既要敲得准确,又要韵律优美。如今非洲许多地方,每年都要举办群众性的击鼓盛会,既活跃民众的文化生活,又从参赛者中选拔优秀的年轻鼓手。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苹果公司三大失策
刘爱成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的象征图案是一只缺了一块的苹果,意思大概是说这只苹果很好,已经被人咬了一口,很受大家的青睐。可是在最近的美国报刊上,这只苹果的缺口已出现了疮孔。
苹果公司最近遇到的麻烦确实不小:其电脑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份额大幅度减少,公司在1996财年首季(1995年10月至12月)亏损6900万美元,其股票跌至18个月来的最低点。一些股东要求现任总裁斯平德勒辞职。有消息说,苹果公司可能要卖给太阳微系统公司(SunMicrosystemsInc.)或其它电脑公司。也有消息说,该公司总裁仍不愿出手。不管何去何从,苹果要收复失地,重振威风,看来非得调整自己不可。因为,苹果目前遇到的问题并非偶然,它是长期以来苹果自身战略上的失误。
首先是技术上的保守。苹果公司于1976年由乔布斯和沃滋涅克(Wozniak)建立。在其初创阶段,尤其是在80年代中期,有过创举,走过辉煌。当时被人们称为“奇迹”,形容为硅谷“年轻的心脏”和“脊梁”。由于技术新、产品好,苹果机的价格高,经济效益好。从1981年到1991年,苹果的毛利从42%上升到53%。
这些成功使苹果坚信自己的信条:唯有技术高,只走自己路。要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在各个电脑公司齐头并进、相互竞争的时代,新技术产品代表着一切。问题是苹果公司这种观念后来发展到“唯有自己高,不愿与人交”的地步,就变成了一种阻力。比如苹果公司早期的麦金托什(Mac)电脑技术先进,很多电脑厂家都想拿到Mac的制作权,苹果就是不给。1985年6月,微软公司的创建者盖茨就写信给当时的苹果总裁,强调让人们了解一下Mac的技术对电脑业的发展以及对苹果本身都有益处。Mac的设计小组设计的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如果能满足许多人的要求,Mac将会更受欢迎。然而苹果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不仅如此,苹果的管理人员越加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别人。甚至对别人的发明创造采取藐视的态度。据说1990年“视窗3.0”出来时,苹果的管理人员们曾嘲笑它不过是“一块笨拙的废物”。
有人说,大概正是苹果的这种保守做法和傲慢态度迫使其竞争对手不断另有创新,并被广为接受。也有人说,苹果不明白,电脑不同于别的产业,它有家族,但更需要社会,独门独户,闭门自守,只能是越来越孤立。
二是销路狭窄。从客观上讲,苹果电脑主要适用于印刷、出版和教育领域,因此它本身的路子就不宽。而它在销售方面又采取保守的做法。上面说过,苹果不愿把自己的技术产品转给别的公司去制作,其中也有这样的顾虑:这些厂家虽然生产了苹果的产品,但也就分享了苹果的市场,苹果公司本身的销售就会减少。而IBM则采取了相反的做法,它同意把自己的专利批给别人去生产,尽管本公司的销量可能减少,但其产品却占领了“市场地盘”。IBM系列、IBM兼容机到处都是,它们之间的操作系统和各种软件又互相通用。而苹果和IBM的产品不能兼容,互不通用。许多美国人会操作IBM系列,不会用苹果机。随着IBM“地盘”的一天天扩大,苹果的“地盘”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在销售战略上,苹果采取了与薄利多销相反的做法:高质量、高价格、高毛利。这也是苹果销量下降的一个原因。尽管人们坚信苹果的Mac比别的个人电脑要精致得多,但由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对许多新的电脑购买者来说,他们觉得Mac与其它个人电脑已没有多少区别,所不同的是Mac比其它电脑要贵得多。消费者的心理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去年圣诞消费旺季尽管苹果公司最后不得不减价,但销量仍然有降难升。
三是内部管理问题。上述许多失策说到底是公司决策者的问题。据说苹果公司由于管理层分歧严重、最高决策者优柔寡断或突然改变政策,坐失了不少良机。如现任总裁斯平德勒,他主管公司后一改前任做法,大抓产品销售,但对新技术开发却重视不够,使公司本来可以抗衡视窗95的Mac操作系统——Copland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年。而产品的销售也因行动太晚没有上去。
而最严重的问题是许多有才干的高级管理人员正在纷纷离开。在45个副总裁中已有14个辞职或被解职,至少还有三个准备离开。
尽管苹果公司目前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它毕竟还是个大公司,它的产品仍然过硬,尤其是技术力量基础雄厚,不管它将来是被别的公司兼并或是自己坚持走下去,只要吸取经验教训,调整策略,它仍应是“电脑社会”令人瞩目的家族。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土耳其不“土”
李新烽
土耳其史称“突厥”,在历史上与中华民族有某种血缘联系。据说有些土耳其人至今以中国人的后裔自居。前往这个“土”字打头的国家之前心里曾有疑问:土耳其土不土?
土耳其不“土”。土耳其跨欧亚两洲,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古老的历史、富有民族特色的肚皮舞、蒸汽浴,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80年代伊始,土耳其实施优惠政策,加速了旅游业发展,曾被世界旅游组织评为“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典范国家”。去年,土耳其的外国游客达到750万,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不仅缓解了国内的失业压力,而且为国家赚回了外汇约50亿美元。然而土耳其人对旅游业另有高见:更重要的是让外国游人目睹土耳其的变化,纠正对土耳其的偏见。
在人们的想象中,土耳其这个伊斯兰教国家,男子大都蓄胡留须,头戴便帽,妇女必定身着罩袍、头裹纱巾。到了土耳其,才知道这一想法太“土”了,土耳其人的装束已经大变样了。近年来,土耳其大力引进现代工艺,服装加工技术不断提高,已跻身于世界十大成衣出口国之列。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大街上,男子大都西装革履,妇女也多穿裙子、涂口红、戴首饰。青年男女大多身穿牛仔服,自然潇洒。土耳其青年服装表演队还曾轰动巴黎。
土耳其企业家高瞻远瞩、舍得花重金进行智力投资更值得称道。土耳其的36位企业家就赞助了前不久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九届世界生产率大会。他们认为今天的投资就是为明天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的新思路和新战略:人、技术、生产率”,来自34个国家的600多名代表参加。与会者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观点:服务是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附属环节,没有相应的服务等于向消费者提供了功能不完整的产品;提出了“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本位战略”的概念,认为生产率不只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还要加上消费者满意程度的因素。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土耳其也确有其“土”的一面。那里的出租车司机“宰”老外,商人“蒙”游人,伊斯坦布尔的某些角落脏乱差……然而,土耳其人已经树立起发展与开放的崭新观念,头脑里已架设起一座新型的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现代化的欧亚大桥。通过这座桥,土耳其将会更加“洋”起来。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五十年前的划时代发明
——首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记
黄晴
1946年2月1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宣布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从此开始把人类社会推向信息时代。
科学家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简称“伊尼亚克(ENIAC)”。过去也有大型计算机,但其运算都是通过机械运动进行,伊尼亚克是首次通过电子管和导线中的电子脉冲进行运算的计算机。
在华盛顿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信息时代展厅,记者看到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部分原型(见上图),一排排今天看来已显笨拙的电子真空管,一排排旋钮,密如蛛网的接线板,这个庞然大物的功能和今天的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相当,使人顿生毫末之为丘山之感,然而,这是一个时代的起点,人们不能不对它表示敬意。
伊尼亚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开始研制的。当时,美国陆军需要一台计算速度很快的计算机来计算炮弹的轨迹。开始时,美国陆军和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州大学摩尔电子工程学院订约,使用微分分析器对火炮射击表进行计算,后来发现微分分析器和机械计算机无法完成这一工作。随着美国日益卷入战争,对火炮射击表的需求更加迫切了。
当时宾州有一位从事气象预报研究的物理学家莫克利,他在工作中日益感到数字计算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1941年,他参加了摩尔学院有关电子线路的课程,并和宾州大学的一位年轻而才华横溢的电子工程师小普雷斯波·埃克特相识。1942年8月,莫克利和埃克特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工程计划,次年6月,美国陆军同意出钱进行这一研制项目。埃克特是这一计划的主要负责人,这个计划的结果就是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伊尼亚克”。伊尼亚克1945年12月研制成功,1946年2月正式对外宣布。伊尼亚克研制成功之时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它的头几次运算被用于设计原子武器和弹道计算。它还被首次用于天气预报的计算工作等。1947年秋,工程师们将伊尼亚克拆装,从宾州大学运至马里兰州的一个陆军试验场。60年代初,伊尼亚克的部分装置被送到华盛顿的历史博物馆。
过去,机械计算机每秒只能进行两次加法运算,而伊尼亚克在其20个组件均进行工作时,每秒钟能进行10万次加法运算。伊尼亚克重量达30吨,装置在一个相当于学校体操馆大小的房间中。伊尼亚克共使用了18000个真空电子管,这些电子管常被电流烧坏,只要有一个电子管被烧坏,这个计算机就不能工作了。伊尼亚克上还有3000个小显示灯,向操作者显示计算机的运行情况。
伊尼亚克计算机不能存储程序,从一个程序转入另一程序要用几天时间,需要调整旋钮,拔线插线等许多人工动作。在某种意义上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几乎没有真正完全启动过。如果它的18000个电子管同时启动,则每秒钟出错的机会是18亿次。然而,正是这台好出故障的庞然大物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在某种意义上,伊尼亚克计算机只是第一台通用型电子计算机。在1937年至1942年,衣阿华州立大学的约翰·斯坦纳索夫教授就设计了一台专门解联立方程组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使用了300个电子管,卡片阅读器、记忆鼓等设备,这台计算机已显示了许多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则,如二进位计算、电子真空管逻辑、再生记忆。
1939年至1940年,贝尔实验室的乔治·斯蒂比兹在自己的厨房中造出了一台名为“K型”的计算机,其特点是利用了电磁电话继电器的功能,能够进行相当复杂的计算。上述两种计算机虽然不是通用式的,也存在未能全面运转问题,但他们的设计者为伊尼亚克的成功提供了思路和技术基础,他们在计算机的历史上功不可没。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与法国人共餐
马为民
因工作关系,跟法国人之间的饭局应酬不少。法国人嘴馋、贪杯是出了名的。即使你当面这样讲,他们也决不会视之为揶揄,反而会显出一种沾沾自喜的神色。确实,“民以食为天”,吃喝是生活的应有之义,凡食人间烟火的,谁都离不开。而自以为最懂得生活真谛的法国人,当然就更讲究吃喝了。
可是,如果跟他们来往多了,并且见识过他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之后,你就会产生这样的印象:法国人讲究吃而不铺张。
说法国人爱吃,证据很多。信手举一个吧:巴黎的常住人口不足210万,而各类餐馆却有两万家,单是中餐馆就多达两三千家。晚饭时分,即使偏僻街区的餐馆里也是食客如云。
但是,他们在吃上并不贪多。即使请客吃饭,也不铺张。一般请客除了例行的头道菜(冷食或汤类)和饭后甜食,主菜只有一两道,不过,讲味道,重搭配。有一年,有幸进总统府吃过一顿国宴。主菜也只有两道,远没有做到味列八珍,“海陆空”全部到位的地步。所以,法国人留朋友吃顿饭或度个周末,不至于累得腰痛腿软,更不会有多大的精神负担。
单说不铺张,似乎还不足以道尽他们的全部习惯。在两道菜之间的“休战”阶段,拿着面包块擦盘子里剩余酱汁的不乏其人,有的人甚至把盘子擦得干干净净,锃光发亮。为什么呢?不好一概而论。有的大概觉得把自己负责的“战场”打扫干净,显得雅观;有的则纯属一种习惯,借此消磨那几分钟;也确有人想到了“没有必要无端浪费”。一位朋友亲口对我说过:“要在餐桌上给孩子们做个样子,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而且,有些人擦起盘子来,动作落落大方,是决不会感到“寒碜”的。
有一次,陪同一位法国报业要人夫妇在国内转。每当用便餐时,通常要把上桌的几个菜大体消灭。他夫人饭量小,吃好了就坐等。这时,我这位见识过不知多少大场面的朋友就“率领”我打扫“战场”:“你还要吗?”“好,咱们分掉。”“你不吃了?”“好,我消灭它。”有一次,我俩居然把一盆榨菜汤也给干掉了。固然,他是有副好肠胃,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他就这么个习惯。
看来,真正解决了吃的问题,就不会过分看重吃了。不必把文章全部做到“吃”上,而是吃多少做多少。不用堆上许多以证明不缺吃的;更没有必要糟蹋掉许多好吃的以显示阔气和潇洒。那,可就“俗”了。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书林漫步

  世界的未来在亚洲
——奈斯比特新著《亚洲大趋势》评介
何洪泽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见题图)给我寄来一本他最近在美国出版的新书——《亚洲大趋势》。红色的封面上印着一条生气勃勃、呼啸飞舞的巨龙,象征着亚洲腾飞。他说,这本书稍早在德国、英国和香港出版,立即成为当地的一本畅销书。
他的话我并不感到意外。其一,是奈斯比特的知名度。他以《大趋势》一书闻名全球。仅这本书就在全世界销售了800万本。以后又写了《2000年大趋势》、《全球悖论》等许多著作。他的书一向为人注目。其二,亚洲的崛起乃当今热门话题。奈斯比特以未来学家深邃的眼力和精辟的分析,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具有真知灼见的看法。对某些仍有西方优越感的人来说,不少论断甚至是振聋发聩的。这正是该书的非同凡响之处。
此书面世不久,好评如潮。评论家说,这是每一个对变化中的世界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它不仅涉及亚洲,而且涉及我们生活着的、正发生巨大变化的整个世界,我们最好了解这些变化。另一位评论家赞扬,奈斯比特掌握了理解90年代全球最重大发展的钥匙。这些都是西方学者的看法,想必不过分。
奈斯比特谈到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时说,尽管亚洲的兴起有目共睹,但并不是所有的西方人都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对亚洲未来的发展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所谓亚洲的经济奇迹是虚幻,其高速发展不能持久,只是一个纸老虎。总之,21世纪不是亚洲的世纪。奈斯比特说,他的这本书就是为了反驳这种论点而写的。“西方人还不太了解亚洲。我要告诉西方人,以前我们一直是用西方人的观点看待东方,现在是用东方人的眼光来看待东方的时候了。”
奈斯比特是西方人,但他对亚洲是相当熟悉的。1967年他第一次去亚洲,担任泰国政府的农业发展顾问,为期一年。从此,他与亚洲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他每年至少去亚洲一次,多时一年五六次。他几乎访遍了亚洲主要的国家,与那里的领导人、学者和普通的百姓交谈。他亲眼目睹了30年来亚洲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写《亚洲大趋势》,一年半来,他又以马来西亚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南京大学为基地,更进一步对亚洲的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因此,这本书的许多看法是他多年观察和研究亚洲的结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奈斯比特高度评价亚洲的兴起。他在书中指出,“亚洲的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150年来,西方享受了进步和繁荣,而亚洲的大部分却遭受贫困。现在,亚洲正走上经济复兴的道路,这将使他们重新得到他们以前的文明所拥有的辉煌和荣耀”,“世界的未来在亚洲”。奈斯比特特别谈到,以前讲到世界就是西方世界,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新的现实:东方的兴起。西方主导世界的趋势在下降,现在是完全承认和接受东方的时候了。他打了一个比喻,接受这种思想的深远影响就像接受地球是圆的一样。
奈斯比特概括了亚洲成功的原因:1.亚洲人的进取精神。此类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2.亚洲智力资源的回流。这在近几年很明显。因为在亚洲的发展机会已比西方更多;3.华人企业家的作用。这包括中国大陆和海外的华人;4.亚洲许多国家是年轻的国家。有的虽有悠久历史,但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新生后朝气蓬勃;5.东方化的现代模式,即找到了符合东方国家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他特别强调“亚洲的现代化并不如某些人认为的亚洲的西方化,而是亚洲方式的亚洲现代化”。亚洲在现代化中保留了自己的传统价值,这些传统价值在亚洲的现代化中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观察无疑是极为深刻的。
谈到亚洲不可能不谈到中国。奈斯比特在书中用不少篇幅谈到了中国的变化。他认为,中国必然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他反驳了西方某些人的“中国威胁论”。他指出,中国的崛起与30年代的日本不同,不会造成对其他国家的威胁。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将不会生效。书中还高度评价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标志着400年来第一次亚洲的每一寸土地都由亚洲人自己控制”。这些看法出自像奈斯比特这样权威的学者,相信会使更多的人信服。
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的结尾告诉他的西方读者:“东方兴起的最有深远影响的后果是出现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亚洲以‘亚洲方式’实现现代化,给西方在进入21世纪时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
《亚洲大趋势》中文版将由北京的外文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和上海远东出版社于春节后联合出版。届时奈斯比特将再访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