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闻背景分析

  警惕宗族势力复活
王宏治
近年来,宗族势力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方又重新抬头。
所谓“宗族势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共同利益的宗族性团体。宗族是以本宗族内共同的男性祖先作为各家庭共同的崇拜对象,祭祀祖先也就成为宗族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族长由本宗族推举出来主持祭祀及宗族日常事务。在旧中国,宗族势力往往与地方政治势力结为一体,成为国家基层政权组织的一部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就是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解放以后,宗族势力在很长时间内随着地主阶级的消灭而销声匿迹。
分析宗族势力在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复活的原因,可以看到,它以亲缘纽带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在市场经济的发育初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它的“向心力”对稳定社区秩序也确能显示出特殊的力量,以至于有些地方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以宗族出面,修祖坟,建祠堂,续宗谱;更有一些“超级村庄”以“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为幌子,将早已扫入历史垃圾堆的“家法”、“族规”抬出来,作为“乡规民约”,使宗族势力披上合法的外衣。
宗族依赖小农经济的基础而存在,当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使农民感到势单力薄时,能够保护小生产者利益的宗族团体便成为天然依靠的大树。凡那些宗族势力盛行的地区,计划生育的国策往往难以执行;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往往打击不力;有的还发展为鱼肉乡民,与地方政府相对抗的恶霸势力。更有甚者,极少数基层政权组织已蜕变为宗族势力的工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在对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渗入保持警惕的同时,还要对本土封建文化的沉渣泛起有清醒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最近一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政治的核心是政权。唯其如此,才更有必要对宗族势力的复活提高警惕。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研究员)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鳖王
范海庭
本报记者何伟
如今,靠鳖发财已不稀罕。但“龙头”老大是贫困山区一位土生土长的庄稼汉,还真让人想探个究竟。
他叫范海庭。未见其人,倒先听过他的一则挺让人心动的趣闻。数年前,鳖这玩意儿养在深水人不识。将它奉若美味佳肴的是日本人,所以,养鳖“高手”多在东瀛。某日,有位“高手”来华传技授艺,一进范海庭的养殖场,就叽哩呱啦问上了。
“鳖池有多大?”“30来亩。”
“养多少鳖?”“50万只上下。”
“高手”似乎不信,于是钻进一眼望不到头的塑料大棚,左看右察,出来的时候,不吱声了,还频频鞠躬。显然,眼前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中国同行才是“高手”。
入冬,我们走进河北省平山县东冶村范海庭的“甲鱼王国”,黑乎乎的鳖群,令人叹服。现在,这个国内较大甲鱼养殖场的销售业务已拓展到39个国家和地区,可谓“纵横四海”。
养鳖成专业户,并非范海庭的初衷。不过,与鳖有缘倒真真切切。60年代初的小海庭,常常是放学之后一头扎进村外的河坑里,捉些圆滚滚笨乎乎的玩物,到药材站换点救命钱。这大概是范海庭商品意识的萌芽。不久,父母双亡,撇下3个弟弟。贫困山区致富的门路本来就窄,一个农家子弟驰骋的天空更是有限。挑起全家生活重担的范海庭依靠的依然是鳖。他租来村里的废窑坑,放水养鳖。
酷夏寒冬,栉风沐雨,范海庭蹲在池塘边,痴痴地看,迷迷地想,这种冷血动物的喜怒哀乐和作息规律了然于胸。
范海庭的最大成功是利用太阳的光热和锅炉加温之法,控制鳖池水温,延长甲鱼掇食时间,达到速长的目的。这种被专家命名为塑料大棚养鳖法的功效有二。一是使幼鳖成活率由25%提高到75%,二是缩短生长期,长成一斤重的商品鳖只需14个月。
让人佩服的是,喝墨水不多的范海庭不仅会养殖,还懂经营。有一年,甲鱼市场火爆得不行,一斤“个头”的鳖涨到35元,孰料下半年,一斤二两个头的连20元也卖不上,坑得不少养鳖户“破产”,范海庭却游刃有余。他的经营哲学是:别人越是不养,我越要养。他以最低价收购别人处理掉的好鳖,又筹集巨资图谋规模效益。
他不光为钱。对慕名而来的求师学艺者,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来访者,他承诺:谁真心养鳖,我就传给谁技术。若问图啥,答曰: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国家才能强盛。(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一日不缺抓信访
中共江西省鹰潭市委书记刘祖三
刘祖三,1940年生。曾任景德镇市委副书记,赣州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92年11月调任鹰潭市委书记。
要说信访,有件事还真在我市产生过“轰动效应”。去年春天,农民杨春茂来信反映,他一家人被逼进山洞做了3年的“穴居人”。了解情况后,我先后两次致信县领导,10多次过问,并责成市新闻单位跟踪报道。如今,杨春茂一家欢天喜地搬进了新房,但我认为事情并没有结束。我们抓住这个典型,提出应注意农村地区出现的宗族矛盾抬头的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开展文明乡村建设活动。
这件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信访工作是反映世情民意的“晴雨表”,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是为民办实事、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手段,是制定和完善决策的重要参照。作为市委书记,工作的确千头万绪,但我一日不缺天天必做的事情是处理信访,每年的群众来信来访1000多件,从来不敢马虎了事。我反感那些对群众来信原件照转,对群众来访空说干讲,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人。对待信访的态度本身就是检测真假公仆的试金石!
我觉得,领导干部抓信访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举一反三抓典型。对影响大的“热点”问题,一把手非亲自“一竿子插到底”不可,而且不能就事论事,要触类旁通,推动全局。二是协调八方办“大信访”。信访再多,都得坚持一不怕,二不烦,三不拖,可这单靠自己不行,只靠信访部门也不行,必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这就是办“大信访”。我们曾经组织几十个单位的上百名干部下高楼,出深院,集中调处100个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有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也有改革开放中的新矛盾。三是从善如流促决策。信访当中有不少很有“含金量”的建议,我们当然要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完善决策。前些年,我们结合信访工作,搞了一项“献计献策”活动,鼓励全市群众写信给市委、市政府,出高招,当高参,共收到2000多封,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决策中起了作用。(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绝

  新疆巨报蔚成奇观
本报记者祝谦
最近,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给《新疆信息报》颁发了“最大的报纸”证书,证明新疆信息报制作的第340期报纸为(见左图)“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这张于1995年9月29日“出版”的彩色《新疆信息报》,高38米,宽31米,总面积1178平方米。巨报上最大的字6平方米,最小的字0.5平方米。最大的一幅新闻图片60平方米。巨报材料是重800多公斤的白帆布和400多公斤各色磁漆,总重量超过1.2吨。
为出这张巨报,新疆信息报的编采人员全体出动,找厂家,寻场地,选“张贴”处。首先由乌鲁木齐市帆布厂进行专题技术攻关备好了“料”;在新疆军区卫星地面站找到了室外场地,由警卫、工作人员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为巨报编排“印刷”;新疆电力安装公司克服重重困难,承担了“张贴”任务;消防局负责安全和维修抢险。直到9月30日东方欲晓之时,巨报才“贴”在市中心广场西北角19层高的工会大厦上。在广场晨练的人们最先看到了这一奇异的景观。
去年,这张巨报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活动出了“彩”。
如今,争购巨报的收藏者纷至沓来,新疆信息报社总编辑孙国光表示,愿意卖出这张巨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附图片)
悬挂在19层高楼上的《新疆信息报》孙国光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信江河畔高家村村民杨春茂因是外姓户而遭排斥,居岩洞。经市、县、乡三级干部做工作,他家境遇改变
告别“穴居”喜乔迁
余清楚长龙
1995年10月13日,秋日的艳阳柔和地照耀着信江河畔。320国道旁的江西省贵溪县滨江乡马屋高家村里,年近花甲、老实巴交的农民杨春茂望着刚刚落成的新居,禁不住热泪盈眶。他和儿子们办起了喜酒,盛情邀请全村人来庆贺“乔迁之喜”。
沿着320国道来往奔忙的汽车司机们,听到热烈而嘈杂的阵阵鞭炮声,纷纷打开车窗,伸头探望。他们哪里明白,在这鞭炮声里,杨春茂一家告别的是长达3年的“穴居”生活。
杨春茂一家被迫住岩洞
与贵溪县城隔河相望,有一个不大的村庄,叫马屋高家村,基本上住的是高姓人,他们世代在此劳作生息,视脚下的土地为高家开拓的祖业。
本世纪30年代末,年仅两岁的杨春茂幼年丧父,随母亲改嫁来到高家村,做了高财福的养子。高财福未有亲生子女,1968年将其兄的儿子高伍传过继为子。1988年,高财福去世,高伍传兄弟与杨春茂一家因家产等问题发生摩擦,从此时有口角。
杨春茂一家人口已达20人,住房拥挤不堪。男大当婚。1991年底,杨春茂向村里申请盖房。未料,遭到高姓村民的阻挠。
1992年初,几经周折,乡政府在320国道旁批给了杨家两栋宅基用地。杨春茂一家欢欢喜喜开始动手盖新房。
然而,杨春茂老汉一直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刚挖好的房基被填平;杨家的油菜被一夜拔光;杨家的墙脚被翻掉;20多只鸡被人毒死;10多捆柴被人偷走;年关分鱼分柴山,独杨家没有……
杨家势单力薄,只有忍气吞声,一次次向村委会和乡政府申诉,请求上级作主。滨江乡党政领导一直关心着杨春茂一家受排挤一事。乡里派出调查组前往查处,对策划搞宗族排外活动的人给予批评教育。然而,终由于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而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杨家在高家村呆不下去了。本想搬回杨家村,可那里也是人多田少,无法安置。杨春茂含着眼泪举家搬进了离村不远的水仙岩洞内。其间,乡里曾多次做过工作,但却奈何不了高姓家族的“凝聚力”,致使杨家度过了长达3年之久的“穴居”生活。
一封群众来信引起市委书记的沉思
1995年4月10日上午,鹰潭市委书记刘祖三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一封揉得皱巴巴的群众来信吸引了他的目光。这是本市贵溪县马屋高家村杨春茂儿子送来的告状信。
刘祖三逐字逐句读完来信,对杨春茂一家反映的事件,感到十分震惊。渐渐地,他冷静下来了,意识到高姓杨姓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在农村工作中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克服宗派思想,化解矛盾,增强团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是一件事关大局的大事。一定要抓紧抓好。
沉思良久,他提起了笔,给贵溪县委书记刘尧铣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这可能是一起典型的宗族势力破坏经济建设,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望及时而认真地处理。”
在市、县领导关注下,滨江乡党委书记苏春带领乡村干部,冒雨来到高家村做工作,并在320国道旁为杨家规划了540平方米的建房用地。
但是,杨春茂一家仍然顾虑重重,心有余悸,担心过去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如今回去,会不会重蹈覆辙?
他们又一次找到了刘祖三书记。5月15日,刘祖三又一次给贵溪县委领导写了一封长信,建议县乡派出工作组对高家村民小组出现的宗族活动进行有效的整顿,对党员、干部和村民普遍进行教育,对带有封建宗族色彩的行为予以纠正。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举一反三,通报全县,教育更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根绝宗族派性,齐心发展农村经济,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市委书记的多次过问,无疑为高杨二姓矛盾的转化起了“春风化雨”的催化作用。
高杨二姓“化干戈为玉帛”
1995年6月2日,贵溪县根据刘祖三书记的意见,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再次来到滨江乡马屋高家村,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县里特意请来司法局的干部,给全村16岁以上的村民上普法教育课。工作组同志挨家挨户走访,讲法制,讲道理,沟通思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高家村人被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宗族纠纷震动了,清醒了。
在村民小组大会上,高伍传和村小组长高祥传认识到过去搞宗族排外活动是错误的,他们说:“学习了有关法制材料和刘祖三书记的信件,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党员干部要带头听党组织的话,改正错误,将功补过。”
工作组还及时查处了当年错误对待杨家的人和事。村小组补偿了1993年欠杨家的柴和鱼款116元,赔偿杨家宅基损失150元,如数将款送到杨家。考虑到杨家生活困难,县、乡、村补助2000元帮助建房。如今,是是非非的议论少了;办好事、说好话的多了。村民姚爱蓉曾经到水仙岩“杨家”,请杨春茂一家在盖新房期间住到她家去,不要一分钱。建房期间,杨春茂一有困难找村里,村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帮助。杨春茂搬出水仙岩洞时,竟出现了一个长长的搬家队伍。高杨二姓同搬家,捐弃前嫌传佳话。
最近,记者来到马屋高家村采访,杨春茂满怀告别“穴居”生活的喜悦,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乡亲们。要不,我家还住在山洞里呢。”(附图片)
题图:杨春茂全家“穴居”处。
左图:一度孤立无助的杨家人和高高兴兴在新居前打麻糍果的杨家人。
祝云才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守志求本朱培立
本报记者贺广华
老朱,想当初你拥有5项发明专利、8项科研成果,头戴两项桂冠——全国劳模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啥放下公司老板不当,却去当基层领导?
“我想试试自己是不是这块料子。”你说得挺轻松。
上任不久,你便遇上了麻烦。那是1991年夏,亏损严重的钢粒厂咬牙搞技改,设备安装后连续7次试车失败,迟迟不能投产,职工有情绪,一直闹到区政府。
你急了,胸脯一拍:“20天内保证投产,不成扣发全年奖金和降一级工资!”职工们不闹了,只等看你出洋相。你四处请高参,吃住在车间,居然十来天就成了。
基层单位的同志说,要的就是你这种负责任的好领导!你说这是溢美之辞,当不得真儿。
如今,你是湘潭市雨湖区副区长,找你办事的人很多。有位小老乡摸上门,求你帮忙进一家企业,并拿出点“小意思”。平常挺和气的你却来了火,很不客气地撵走了人家。
为这种事你得罪了不少人。但你依然故我:“符合政策的事,找不找我都要办;违反政策的事,送我金山银山也不办!”
这两年来,你还“捞”了个肥缺:兼任湘潭市商贸工业特区管委会主任。人们议论,土地出让、工程承包动辄上千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你问心无愧。开发区有数十个工程队,你从没去吃过一顿饭、报销过一张发票,礼物礼金更是一律拒收。
有人说你太小气。去年4月,你们一行5人去深圳出差,为找个每晚只收20元的便宜小旅馆,折腾了半天。区里有那么多幢新楼拔地而起,你却偏要弟兄们挤在破旧小楼里,既不装台空调,也不弄部进口小车,为的是每年省下20万元办公费。
很多人不明白,你才43岁,怎么就额纹迭起了呢?
原来这些年你过得并不顺心:1993年3月10日那起震惊湖南的特大恶性抢劫爆炸案,使你妻子失去了整条右腿,在你心底埋下了永久的创伤。
那天,两名歹徒持枪操刀,怀揣雷管闯进了你家,逼你妻子交出20万元。他们翻箱倒柜搜寻了一个多小时,仅找出500元现金和一个50元的存折。
“你家里就这么点钱?鬼都不信!”丧心病狂的歹徒引爆了雷管……
事后,若非你妻子向人们哭诉,有谁知道你从未为妻买点什么,又有谁知道你当年为了搞发明,曾将家中唯一值钱的手表变卖了,还偷偷卖过血……
不过,人家总以为你发了财。你也承认十几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搞科研发明,各项成果的技术转让费累计起来可达几十万元。但很少有人知道,你无偿转让了一些成果,正当收入也基本捐给了公益事业。
一些人更不了解你的金钱观:钱要用在社会上更需要钱的地方。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交警讲文明市民怎么办
本报记者阎晓明
今年元旦后的一天,一位女出租汽车司机来到太原市交警一大队道歉。原来,前一天她违章停车,交警来纠正时,她态度还不好,可执勤的交警却一连给她敬了十几个礼,给她讲了很多道理。回家后她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做得实在不应该,表示要向交警学习,做个好司机。
无独有偶,一位读者近日投书《山西日报》,提出“交警学济南,市民怎么办?”此话题在太原市民中引起广泛议论。人们从加强管理讲到提倡自觉遵守法规,从尊重自己讲到尊重他人,从交警文明服务讲到全社会加强公德修养。
1月15日,记者乘出租车经过一个路口时,正遇红绿灯变换。要在从前,司机肯定会加大油门冲过去,不想这次司机则把车稳稳地停在停车线前。“原先也不这么规矩,现在,看着交警那么精神,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原先没想通的道理也就想通了。”司机很郑重地说。
太原市很多人说,看到现在的交警,真不好意思再闯红灯了。太原市一中的一位学生有一次闯了红灯,交警过来给他敬了个礼,说:“小同学下次请注意!”这位学生说,这个礼给他的印象太深了。这所中学192班的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篇反映新人新事的自命题作文,全班50名同学有30名写的是交警,可见这件事对人们影响之深。
太原的交警在疏通道路堵塞的同时,也疏通了人们心中的一些堵塞。现在太原的市民说:交警好像换了一茬人。而交警却说,广大市民和司机好像也换了一茬人。
交警身上闪现的光芒激起人们重新关注社会公德这个老话题。交警讲文明,市民怎么办?古城太原的公民正在以自己的实践对此作着令人欣慰的回答,我们期待读者来信谈谈您的看法。——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