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世界银行看中国经济
——《1996财年中国国家经济报告》提纲摘要
编者按:1995年11月,世界银行派团来我国进行经济考察,提出了一份《1996财年中国国家经济报告》提纲,对我国1994—1995年的宏观经济情况进行了评述,并对我国今后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现摘要如下:
一、总评价
由于中国政府能够把握经济改革的方向和对总需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使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的阶段。因为采用了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对投资进行了行政干预以及对一些重要商品提供了价格补贴,因而通货膨胀在1994年从最高峰降下来,而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也降低到可持续的水平。近两年来,中国对需求总量的管理日臻纯熟,并与持续推进的改革和新的政策措施相得益彰。只要继续采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在1996年实现“软着陆”(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低于10%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8—9%之间),使中国经济在“九五”计划之初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中期看,应当强调保持改革的势头和提高投资的效率。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是能够取得潜在效率的最重要的改革领域。政府已开始在这三个领域实施其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完成这些计划对中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至关重要。
二、宏观经济状况和主要问题
中国在1994年和1995年的稳定政策很有成效,通货膨胀和增长率都降至可承受的水平。1994年10月以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开始稳定下降,1995年9月已降为11.2%。宏观经济政策、农业生产和产品流通的改善以及推迟物价的进一步上调都对通货膨胀的下降作出了贡献。
1.对经济增长的分析
通过压缩新投资和对计划外投资的信贷限制,1995年的总需求增长得到控制。1995年前三季度,国有企业的投资实际增长率是上年同期的一半。根据1995年前三个月的数据推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低于1994年的36.4%。企业间拖欠的积累,股票及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反映了国内需求紧缩的状况。
过去几年投资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1995年已被净出口和消费所取代。1995年前三季度的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34.7%,意味着贸易余额增长较大。1994—1995年出口增长的原因是:汇率统一、出口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出口市场的强劲需求、出口退税和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2.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1995年经济看来已经走上正轨,通货膨胀率可望降到15%,经济增长率也减为9—10%。但是,通货膨胀的下降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价格监控和地方政府对重要商品的零售价格补贴。这关系到通货膨胀的下降是否能够持续。在这一点上没有骄傲的余地,特别是由于投资需求、以及一些重要商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采取了行政干预手段人为地进行了压缩。从货币政策看,M1和M0的增长缓慢,有助于压低通胀,但M2增长仍然偏高。
3.预算
和过去几年一样,单纯的预算赤字本身并不是货币过度膨胀的原因。事实上,在过去三年中,政府预算赤字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在1995年前三季度,政府总收入增长26.7%,而政府支出占25%,表明赤字减少了。
从支出来看,预算仍然包括了1994年公务员增加工资额的30%。对国有企业的名义补贴从1989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5%降为1994年的3.1%。
三、对结构调整与改革的看法
中国自从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一方面是因为高储蓄和高投资,另一方面是稳定地推行了经济改革。对过去15年的增长分析表明,增长的30%可归功于改革导致效率的提高,其余则来自生产要素的积累(主要是投资的积累)。
1.国有企业的改革
改革国有企业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中国政府从两方面改革国有企业,首先是减少通过预算和通过金融部门间接对企业提供的补贴;其次,通过改变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层有更大的决策权,调整业务和改革管理办法。
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吸收国有企业中的富余工人再就业是个难题。然而,工业中的非国营部门以及服务业的增长,为减少终身就业和通过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来鼓励国有企业的合理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2)企业提供社会服务使企业改革更加复杂化,并妨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将通过提高房租逐渐放弃住房补贴,应通过提高工资和购买住房产权进行弥补。
(3)国有企业债务调整的进程及做法不确定,这与金融部门改革的进展密切相关。
2.税收改革
1994年税收改革有了很好的开端。但要改进征税工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公共设施收费标准,对公共设施价格制定一个总体框架(主要是水、交通和电力等);增收排污费,这不仅能增加税收,同时还可解决环保问题;将增值税扩大到服务业;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待遇;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积极开征房地产税和土地租赁费;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方式等增加非税收收入。
3.金融部门改革
金融部门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减少政府在干预资金使用方向和确定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方面的作用;加强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的管理;加快国营商业银行向真正的商业银行的转变;将政策银行与金融部门和国家财政的目标协调一致;将非金融机构从银行体系分离出来并加强管理和监测;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稳定性和透明度,并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政治上一定要头脑清醒
钮茂生
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讲政治是我们党三代领导核心一贯的思想。在战争年代,全党坚定地贯彻执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路线,从而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夺取了全国政权。建设时期,讲政治,保持了政令畅通,保证了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使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幻想一次次落空,巩固了人民政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要讲政治。经济建设必须有政治保证。列宁曾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是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具备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经济,越不能迷失政治方向。
第一,讲政治,就要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是最大的政治,是党和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一个拥有5500多万党员、几百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来讲,只有自觉服从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要确保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国的贯彻执行,就必须加强政治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决不能有半点含糊。
第二,讲政治,就要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家日益富强,民族更加团结,关键在于我们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但同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政治保证。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绝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际上的反共、反华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政策不会改变,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决不能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经济私有化,西方政治自由化、民主化的模式,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
第三,讲政治,就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能否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我们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当前,一些地方出现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一些腐败、丑恶现象重新滋生蔓延,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等等,这既毒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也败坏社会风气。如不采取坚决措施及时解决,势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第四,讲政治,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江泽民同志强调,讲政治不仅要体现在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国家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等大是大非问题上,还要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任何时候,都必须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我们伟大的时代涌现出孔繁森、李国安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人民解放军学习。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努力拚搏,无私奉献,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浪费、以权谋私等歪风。
第五,讲政治,就要坚持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像孔繁森、李国安等党的好干部那样,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任何时候都要提醒自己,参加革命为什么?手中有权干什么?人生哲学是什么?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特别是对近年来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必须在政治上加强培养,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政治上更快地成熟起来,以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张全景
最近,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重要讲话,这是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重要时期,我们党面临着严峻考验的情况下,党中央又一次向领导干部提出的郑重要求,对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保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只有讲政治,才能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团结一心,战胜艰难险阻,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个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就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做合格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无法辨别是非,无法前进,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指出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常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大胆吸收、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同时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学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毫不动摇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就要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群众观点淡薄,同群众感情疏远,严重脱离群众。有的私欲膨胀,整天想的是个人的名利权位;有的追求虚假“政绩”,热衷于作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有的贪图享乐,沉醉于酒楼舞厅,甚至贪污受贿,千方百计谋取私利;有的不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是“大款”家里的常客。凡此种种,都严重败坏了领导干部的声誉,损害了党的形象。应当明了,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牢记党的宗旨,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勤政廉政,真正做到尊重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就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保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就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全局观念,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事情中央三令五申,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我行我素;有的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不惜损害国家的全局利益。还有的沾染上了严重的市侩习气和政客作风,言行不一,热衷于串门子,打听小道消息,并且津津乐道,到处传播。所有这些,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严重违背了党的政治纪律,必须坚决反对。
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就要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新时期的用人标准。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全面考查了解干部,正确识别和选拔使用干部,有的领导干部往往以个人的好恶、亲疏取人,甚至搞小圈子,培植个人势力;也有的把德和才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忽视干部的政治素质。应该看到,用人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整个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因此,选人用人必须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既要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努力造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又要坚持党的选贤任能的原则和标准,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事,坚决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凡是思想政治素质不好的,不得提拔重用。对于那些不择手段跑官要官或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的,要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
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就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目前,某些地方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忽视党的建设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的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有的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原则,不相信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和作用。各级党委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牢固树立“两手抓”的意识,切实负起“两手抓”的责任,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同时,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从而形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同步进行、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政治责任感
刘江
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讲政治,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2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是头等大事,必须稳定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这样才能为抑制通货膨胀、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作贡献。作为一名经济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像小平同志讲的那样,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和处理问题,靠政治来保障经济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这根弦要始终绷得很紧。
讲政治,就要具备比较高的政治素质。提高政治素质,做到十四届四中全会对党的高级干部提出的五条要求,首要的是学好理论。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要学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新时期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他关于农业的思想也是博大精深的。比如,关于农村稳定与国家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农业首先要增产粮食的思想,关于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的思想,关于“两个飞跃”的思想,关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思想等,都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依据。对党的基本理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从理论体系上准确把握,在工作实践中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大思路,正确地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讲政治,要讲政治立场,在这个问题上,就是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对党负责,就要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党中央、国务院政令在农业系统畅通无阻。对人民负责,从农业部来说,首先是对农民负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9亿农民。党的利益和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考虑和处理问题。为了增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农业部党组提出农业系统的干部要在整个农村经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来考虑农业问题,站在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考虑农业问题,部门工作要服从全局工作,同时,要做到时刻“心系9亿农民”。9亿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在农村工作中,讲政治,就是要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问题解决好,团结带领农民一心跟党走,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样,我们的政权才有稳固的基础。当前,解决农民问题,最迫切的是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在政治上充分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尊重他们的物质利益。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强调的那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农民呼声,了解农民疾苦,减轻农民不合理的负担,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讲政治,就要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在遵守党纪国法上当表率。当前最迫切的是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搞好廉洁自律。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农业部党组根据实际情况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这些都要模范地遵守。要坚定信心,加大力度,使反腐败警钟长鸣。各级领导干部要首先管好自己,同时带好队伍。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意识,正确运用权力,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总之,我们一定要认真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去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搞好,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发展经济必须讲政治
程维高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从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看,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好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经济必须讲政治这一指导原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矛盾,确保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实现今后15年的宏伟目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经济必须讲政治,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同志多次提醒我们要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现在,江泽民同志之所以再次强调这个问题,是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的。我们党内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现在的中心任务既然是发展经济就不需要怎么讲政治了,甚至把经济与政治对立起来,以至埋头经济工作,不重视党风和廉政建设,不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有些领导干部以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权增大了,可以不讲政治纪律,以至各行其是,对待中央和上级的决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滋长了本位主义、地方主义;有的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漠了,追逐名利、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作风等脱离群众的现象有所发展;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缺乏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甚至是非不辨、美丑不分,迷失方向。这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已经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影响和损害,如果再不认真加以解决,其后患将是无穷的。
我们强调发展经济必须讲政治,是因为从来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经济与政治是辩证统一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我们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护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因而也就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建设任务。特别是当前,在国际上我们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竞争中占优势的压力,而且面临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和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在国内,我们不仅经受着执政的考验,而且经受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意讲政治,讲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讲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否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和目标是难以如期实现的。
高级领导干部坚持在经济建设中讲政治,最重要的是对上要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权威,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对下要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做到永远不脱离群众。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前提下,提出了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条重要方针;江泽民同志在五中全会的讲话中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着重阐述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个重大关系,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是防止我们在经济工作中产生绝对化和片面性的有力思想武器。当前,我们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强调的“三个基本”、“九条方针”和正确处理“十二个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改善和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党的建设中,特别要重视加强干部的宗旨观念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教育。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内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归根到底,是党的宗旨观念淡薄,脱离群众的结果。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克服那些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把广大群众团结起来,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我们“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基于这样的考虑,河北省正在组织实施“鱼水工程”,力图使这项“工程”真正成为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工程,成为凝聚人心,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动力工程。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学习,努力实践,既做一个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又做一个会抓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的实干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