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当好国企“清道夫”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书记侯本立一席谈
本报记者武卫政
侯本立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泸州市计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室工作。1994年12月任纳溪县委书记。1996年7月,纳溪撤县建区,任泸州市纳溪区委书记。
纳溪境内的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合成氨、尿素和油脂化工的生产厂家。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院、火炬化工厂、七化建公司、省建五公司等又是国家以及部属、省属的重点科研单位和大中型骨干企业。这些单位驻在纳溪,多年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很大,是一笔花钱也买不来的无形资产,我们有责任做好服务员,当好“清道夫”,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拿解决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来说吧,泸天化厂区前的李子林街,是进出泸天化的必经之路,每天有近万人来来往往。80年代中期,这里成了个体市场,以街为市,秩序混乱,给泸天化对外交往和职工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由于区划关系不顺,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纳溪建区后,我们下决心彻底整顿李子林街,一下子引来了不少非议,矛头直指区委、区政府。解决矛盾难度虽大,但为国有大企业服务,我们理直气壮。大家分工协作,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一方面顶住压力,现场办公,摆事实讲道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商户到其他商业区摆摊设点,比如提供优惠条件,吸引个体户到位于城区中心地带的纳溪商城集中营业。
为了开发纳溪丰富的林木资源,火炬化工厂和区林业局共同投资建一个年产3万平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的加工厂,需征用大渡镇的土地,起先怎么也谈不下来。我们和大渡镇的干部共同算帐:从长远考虑,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这个项目必将促进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大渡镇顾全大局,干部深入群众做工作,最后达成协议,既照顾了农民的利益,又为企业提供了优惠和方便。(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作为一级行政执法管理机关,怎样认识手中的权力并用好它?湖北省仙桃市工商局为此进行了多种有效的探索——
  威信从服务中来
权威不是单靠权力就能取得并维系的,只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心
来到仙桃市采访,记者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广泛接触,感受最深的是,仙桃市工商局有威信!
仙桃毛毯集团公司送来锦旗,衷心感谢工商人员为他们扫除了省外的假冒产品窝点;市卫生材料厂送来感谢信,因为工商干部远涉千里,为企业兑现合同挽回了损失;谢场乡阎王滩村200多户农民的代表,涌进工商局点燃鞭炮:要不是工商局替他们打赢官司,假种子造成的绝收“苦果”只得自己咽下……
同样是仙桃市工商局,四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1990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千人大会上,批评工商局便有8次!
握有权力的工商局为何没有威信?
问题的症结在于自身:拖拉扯皮、办事马虎、态度生硬以至吃拿卡要、徇私枉法。1991年,陈祥新就任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他一头扎进基层,跑乡镇、跑企业、跑工商所……强化管理队伍的改革措施接连出台: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撤销作风漂浮、工作疲沓、执法不公的8个工商所正副所长的职务;实施优化组合,17名有能力的人被聘为工商所或科室负责人,11名基层副职被淘汰,33名较差的干部成为待岗者。
评优评差。每年两次在评比先进的同时评出后进。第一次被评差者,扣发奖金5%;两次评差者,待岗半年,发70%基本工资;连续三次被评差者,自谋职业。制度出台后,当年评议结果:42个“差”。
一纸决定,令系统内800多号人悚然惊醒!由此,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变了,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公司法》规定,审批公司的期限是一个月,目前仙桃市工商局办理公司登记不超过6天,办理商标注册核转不超过两天。
服务不能停在嘴上,挂在墙上,而要倾注在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仙桃市工商局每一间办公室里,都悬挂着一条同样的横幅:“真诚服务,马上就办”。
“三角债”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1995年初,市工商局合同科对全市企业进行了调查,5823家企业中,存有“三角债”的超过90%。工商干部对欠债情况逐家逐项进行登记,集中“梳辫子”,对清收对象逐一排队。当年派出干部187人次,行程12.8万公里,清收债款454.23万元。
仙桃市钙塑材料厂至1994年底,尚有100多万元的货款无法清收,生产陷于停顿。该厂最大的债务人是湖南省一家农药厂,欠债54万元。工商干部根据两厂供销合同专程赶赴该厂督促履行合同,经协商,以农药按厂价抵债。工商局又为钙塑材料厂办理了“农药一次性经营许可证”,得到销货款67万余元。
企业有困难,工商干部责无旁贷。今年初,毛毯集团公司老总叶金堂到工商局来求援:石家庄和保定两地大量的冒牌毛毯冲击市场。工商局即派人北上,在当地工商部门配合下,奋战14天,查获了石家庄、保定两地郊区150多家生产假冒仙桃牌毛毯的企业和个体户。此后,仙桃毛毯的销售迅速恢复,今年1月至9月,销售额已达到了历年最高水平。
维护经济秩序,打击经济违法行为是工商部门重要的管理职能。对企业的违章违法行为,仙桃市工商局高悬“禁止”令。利用经济合同骗买骗卖,曾一度使仙桃人在全国难以抬头。市江汉织布厂等13家过滤布生产企业曾雇推销员外出骗销,造成不良影响。市工商局与有关部门联手,对涉嫌生产企业一律关闭,冻结银行帐户,吊销营业执照,审查法人代表和行骗人员。1995年,市工商局处理骗买骗卖案件结案102起,退还现金614万元。
不为管理而管理,不为部门而管理,管理应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捆在一起
在仙桃市毛嘴镇,农民一直有养母猪、卖仔猪的习俗,90年代初,毛嘴镇自发地形成了仔猪市场。1992年,工商部门因势利导,因场建市,与镇政府联手建成了全国第一大仔猪交易市场。1995年,市场成交仔猪100多万头,交易额1.5亿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收入5000万元。
钱沟村与仙桃市城区紧邻,以前建有一个客运站。1991年,客运站南迁,空出了1.98平方公里的场地。市工商局看准了这是一块建设副食品批发市场的“风水宝地”,三番五次找到钱沟村支书黄先科,言之凿凿论证建设市场的优势。在工商干部的说服下,钱沟村投资900万元,建起副食品批发市场。场内首次投入使用的377间门面不到10天被租售一空,很快便形成了仙桃市副食品交易中心。如今市场商品成交额突破5亿元。
依托副食品批发市场,周围一批副食品生产企业活了;市区及近郊一批闲散人员忙了,近千人在市场里找到了岗位;村民们富了,全村每年仅租金收入就达150万元。今年,钱沟村又要工商局帮助建设一个大型建材批发市场,8月初这个建材专业市场已进入试营业。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跳出部门的圈子,仙桃工商局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开拓施展拳脚的舞台,既活了经济,富了群众,也为工商行政管理赢得了广阔的天地。
到1996年,全市建起各类市场68个,总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吸纳了10.8万农民转入第三产业,每年向国家提供税金2500万元。如今,仙桃的仔猪市场、渔网市场、水产市场均排在全国同类市场前列,成为江汉平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附图片)
仙桃市工商局干部深入市场调研。杜若原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选好“领头雁”
——宁夏盐池县委书记蔡明一席谈
本报记者胡继鸿
蔡明,1957年生,大学文化程度,历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灵武县委副书记,1994年1月任盐池县委书记。
盐池是个小县,人口仅15万。战争年代,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重大贡献。然而,由于干旱少雨,严重缺水,盐池经济发展缓慢,直到今天仍然是宁夏的八个贫困县之一。
如何使盐池人民早日过上好日子,是摆在我们县委一班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上任伊始,我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深入调查研究,认识到:要改变盐池面貌,首先要下大力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群雁欲高飞,须有领头雁。只有广大干部党员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和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强有力地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为此,我提出了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思路。
我们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实行干部任职交流。县委陆续制定了《领导干部换岗交流办法》和《村干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作条例,并付诸实施。自1994年以来,我县对科局级干部进行了大范围的交流,从县里各部委局优选了一批年轻、素质高、有事业心的干部,派到一些乡镇任职,这些干部很快就表现出良好的开拓精神,工作局面迅速得到改观。
与此同时,县里还广泛开展农村党员科普教育,使许多党员成为科技致富的领头人。目前,全县60%以上的农村党员掌握了一两门农业实用技术,1000多名党员掌握了两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建立党员科技示范户、党员联系户和党员实用技术推广户2000多个。农村党员科技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两年多来,各级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县经济呈现良好势头。1995年虽遭受百年不遇的灾害,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达到820元;预计1996年可达到千元以上。(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名誉村长”
本报记者胡跃平
到今年,贵州省农业厅信息中心副主任郑传楼在正安县安场镇志强村已担任了整整八年的“名誉村长”。
志强村是郑传楼的家乡。1980年,传楼从贵州大学毕业后分到农业厅工作。他身在省城,却与志强村的父老乡亲有着割不断的亲情。一股强烈的冲动撞击着他:“那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不能眼看她穷下去!”
1988年,传楼借回家探亲的机会,向乡亲们讲了许多山外的新鲜事。他激动地对支书和村主任说:“只要你们带着乡亲们干,我乐意当你们的参谋。”大伙“推举”传楼当上了“名誉村长”。
从1988年至今,郑传楼年年春节都在村里过。平时,他要么挤时间写信,要么请人带口信,与家乡村党支部以及乡亲们联系,从制定村里发展规划和两个五年计划,到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实施,他无不一一记挂在心,献策献力。
说起郑传楼,人们难以忘怀他给村里办的桩桩实事:
祖祖辈辈渴望修一条出山的公路,“名誉村长”为大伙儿实现了。他在省城跑有关部门立项目,落实资金,请工程技术人员来村上搞设计,组织全村劳力上山劈石修路,一条7公里长的公路在1993年修通。
他与父亲、幺叔一起爬山找水源,与物资部门联系水管、水龙头等,于1994年把甘甜的山泉水引入家家户户,结束了祖祖辈辈喝田头水的历史。
过去,村里孩子上学要走10多公里远的山路。郑传楼当上“名誉村长”后,在省城四处奔波求援,得到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赞助和省教委、省民委的支持,去年,村里建起了一个民族希望学校。
志强村多是望天田,1993年,郑传楼与大伙商量,请技术人员来勘测地下水,并组织村里青年在悬崖上打通了一条210米长的隧道,修筑了2.5公里长的水渠,使上千亩稻田旱涝保收。
志强村离贵阳200多公里远,郑传楼往返一趟十分辛苦。但这些年来,他先后在村里组织召开村组长和群众会20多次,为村里的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如今,志强村面貌变了,人均收入比过去翻了番,达1000多元,户户都有余粮。乡亲们感激他,省里领导赞誉他。一些朋友好心地对他说:“如今是什么年代,人家是下海挣钱,你却担任了一个不拿报酬反而付出的名誉村长!”郑传楼笑着说:“我是搞农村工作的干部,帮助父老乡亲发展农村经济,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缕

起身、让座、倒水……这极平常的待人之道,推行于法院接访室,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请看——
  走进“槐法”如到家
贾建舟张坚利
一天,李茂林走进济南市槐荫区法院的大门,从怀里掏出一把斧子往桌上一放,气呼呼地说:“今天不解决问题,俺就死在这里!”
接待人员递过一杯热茶和颜悦色地说:“先喝点水,有话慢慢说。”
李茂林一口水下肚,火气顿时消了许多。
办案人员不愠不火,抓住时机,耐心地对他说服劝导了两个多小时。
李茂林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怪俺太鲁莽,俺回去一定好好活着。”
原来,李茂林因对法院的审理有误解,一时冲动起来,非要讨个“说法”不可。在法官耐心细致的说服下,他终于把斧头揣进怀里。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槐荫区法院司空见惯,人们窝火而来,舒心而归,其中的奥秘在于该法院推行了起身、让座、倒水、听诉、送出的“十字工作法”。
为让当事人满意在法院,他们在宽敞明亮的二楼审委会会议室,添置了沙发、茶几、空调、报架等设施,把它改建成全市法院系统第一个“便民室”,并制定了《敬业爱民公约》和便民措施20条。
过去,当事人来到法院只能在走廊上等候,建起便民室后,不但可以舒适地在室内等候,而且遇到困难也有人管。今年夏天雨水较多,不少当事人没带雨具,法官便将雨衣、雨伞递到他们手中。
济南二建公司的一位当事人在便民室留言簿上写道:“来到法院如到家,服务热情人皆夸。”
在文明接访的同时,槐荫区法院还做到了文明立案,文明送达,文明庭审。
经济庭副庭长朱力生承办济南某汽修厂诉济南某饭店修车欠款一案,当天立案,当天送达,第二天开庭。庭审中了解到被告经营困难,但有一辆汽车被别人长期非法占用,如法院能要回这辆车,可立即还钱。朱力生即刻驱车10余公里,经做工作当时将车开回,被告第二天便偿还拖欠一年之久的修理费。
执行庭关葆纯承办新泰市西张镇老农李淑冉申请执行济南某耐火材料厂拖欠煤款一案时,发现老汉身无分文。他主动安置好老汉的食宿,很快追回部分欠款,并趁出差之机,把老人送回了家。事后,老人专程来到法院,送来一面“秉公执法,为民解难”的锦旗,紧握王建国院长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济南的法官太好了!”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瞥

  峨眉山——群猴大迁移
林立罗茂城
国家级风景区峨眉山,山峦叠翠,风景秀丽,素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称。山上动物多达2300多种,但最受游人喜爱的,莫过于那成群的猴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峨眉山群猴的生活习性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来生活在峨眉山半山的群猴,而今则迁移到上至金顶接引殿,下到清音阁、一线天等景区,游人不用攀登羊肠小道,就能一睹“猴居士”的风采,享受戏猴之乐,使旅游生活平添一大乐趣。
峨眉山猴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现有6群约400多只,栖息在洪椿坪至洗象池20多公里的旅游线上,纵横30多平方公里的山岩林泉之间。峨眉山山势险峻,溶洞暗布,植物茂密,野果丰盛,是群猴生存繁衍的理想乐园。过去,峨眉山猴主要以野果充饥。1979年峨眉山正式对外开放,当地旅游部门专门为峨眉山猴配了口粮,寺庙僧众也常向群猴喂食,过往游客更是慷慨。天长日久,群猴不愿再攀崖采果,却守候在山道上或聚集在寺庙附近,与游人共尝美味佳果,直养得膘肥体壮,皮光毛亮。
随着峨眉山旅游公路的建成和客运架空索道的开通,大多数游客从山下乘坐旅游汽车上山至接引殿和金顶,使原来拦路索食的猴子得到美食的机会越来越少,只好逐渐向游人聚集地和新开辟的旅游线靠近。一支长期居住在海拔1800米仙峰寺附近的猴队,约30余只,起初迁移到1100米的中山风景区洪椿坪,如今继续向下迁移,到了海拔700米左右的清音阁、一线天一带。它们在游人面前不惊不慌,坦然自若,或围着游人索食,或挨着游人拍照。
峨眉山群猴大迁移,游客与群猴相亲相戏,已成峨眉山又一奇观。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竞争见精神
东方峻
结束对海南台资农业企业的采访已经颇有些日子了。那些躬耕不辍,面庞黝黑的台商,一直难以从我的脑海里消失。他们中,既有古稀之年的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在没有水、电、路的荒原上,与员工一道起早摸黑,挥汗苦干,历经数年拼搏,开垦出千百亩瓜田菜园鱼塘。每当想起他们,我都要感受一次精神的震撼。他们带着资金、技术跨越海峡来琼创业的勇气,他们身体力行承受酷暑垦荒种植的作风,他们败而不馁再接再厉的意志,使我领略了成功者的精神力量。
比起他们,看看身边那些巴望着子女觅一清闲高薪职业的人,那些辞了工作整天盯住电视荧屏盼望股指飙升的人,那些不愿染指实业、削尖脑袋炒作批文地皮房产的人,那些忘了基础产业、群众疾苦,朝思暮想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招商引资的个别领导干部,我看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一些人只盼着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只愿意做一本万利的买卖,还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矢志不渝的精神准备。这是一种缺乏奋斗意识的“精神短缺症”。与资金、技术、人才的短缺相比,这种短缺更加令人忧虑。
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矢志不渝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败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更需要倡导这种精神。任何生产者,不务实吃苦、爱岗敬业,其物质精神产品就难以在竞争中取胜。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商品竞争,实际上是以艰苦创业的精神竞争作基础的。我们要让祖国早日繁荣富强起来,必须有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拼搏精神。听任“精神短缺”,只能贻误时机。让我们自警自强,把“没有成本的午餐”、“不需付出的侥幸”全部逐出精神字典,心无旁骛,艰苦创业,用汗水换来美好明天。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11月26日,西安市79岁的蔡吉祥(右)老人照例来到专营秦腔音带的陕西省秦腔艺术中心门口,欣赏他酷爱的唱段。几年来,蔡吉祥老人每天来听戏,风雨无阻,秦腔艺术中心工作人员深受感动。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