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孙中山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日前,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上海师大和宝钢集团公司协办的“孙中山与现代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由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和广东省社科联主办的“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广州举行。
在这两次学术讨论会上,学者们就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和革命思想、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设想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与会者从孙中山的近代化方案、近代化的目标设定及对外开放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孙中山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而且也是我国近代化的一位伟大先驱。孙中山对于中国的近代化,曾经有过许多设想,他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以至人的思想行为的近代化方面,都作过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不少详尽的实施方案。例如,他的《实业计划》就是一份中国近代化的蓝图。他强调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应当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但又不能盲目照搬,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历史与现状。这些天才的远见和精辟的论述,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些学者指出,随着对孙中山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孙中山的一些观点有重新审视的必要。例如,过去有人批评孙中山某些建设方案是脱离实际的空想,经过几十年历史的检验,人们就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些颇有价值的成分,不少内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学者们还指出,孙中山不仅想到建设兴利,也不忘除弊防患。比如,他看到资本主义国家两极分化、贫富对立的弊病,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设想。有的学者还探讨了过去研究中未予注意的孙中山近代化计划的地理基础、市场意识,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模式等问题,给人以新的启迪。
与会者还就孙中山对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设想进行了研究,大家认为,孙中山一生的思想和实践,都是为了把一个主权沦丧、封建专制和落后贫穷的旧中国,改造成为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近代化国家,能够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研讨会上,孙中山关于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论述,成了会议的热门话题。与会者指出,孙中山非常重视民众的思想变化、舆论引导对于革命成功的影响,尤其在革命受挫折之后,更深刻地体会到唤醒民众,建立健全国民人格的重要。他在《建国方略》中把心理建设列在第一篇,放在首要地位,强调心性文明的重要,并与物质文明并列。他认为心性文明包括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要建设心性文明,必须重视文化教育,以克服我们国民性格和行为中的一些弱点,建立新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塑造崭新的现代人格。孙中山主张正确对待中西文化,他强调向外国学习,对欧美文明采取开放态度,但又不能全部照搬;强调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根据时代特点、形势需要,作出新的阐释,提倡爱国、合群、以天下为己任,使中国成为讲文明、重道德、有礼貌的国家。孙中山的这些思想遗产,对于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朱杰军)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未竟的浪潮》简评
韩震
齐振海主编的《未竟的浪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一书,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追踪当代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步伐,探索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在这一领域形形色色的理论观点,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
该书论述了科学技术的物质功能和文化功能,全面把握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影响,认为科学技术的突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日常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该书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管理方式、教育模式、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几个侧面,分别探索了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新见解。该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作出了辩证的和令人信服的论述。该书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的,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革命力量;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会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而克服了片面的唯科学主义。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伦理道德与社会文明》简评
陈宗泽王易
许启贤撰著的论文集《伦理道德与社会文明》一书,已由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不同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科学的反思,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做出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该书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全书用大量篇幅深刻而透彻地对社会道德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其历史发展作了阐述;系统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经验,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该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精辟地分析了近些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剖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危害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读来发人深省。
该书说理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通俗易懂;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凝练、主题突出。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慈善事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慈善”研讨会综述
由中华慈善总会和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联合召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慈善”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以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就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慈善事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内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条件下,古老的慈善事业又获得了新的生命。与会代表认为,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已超越了施舍、恩赐的传统含义,而具有了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团结互助、互帮互爱、共同进步的新内涵。慈善事业具有稳定社会生活的补充作用,发展社会道德的基础作用,推动社会进步的载体作用。
与会代表认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努力确立纯真、诚挚、友爱的人际关系,大力培育扶危济困、急人之所急的爱人之心。社会主义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种实践形式。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崔乃夫说,通过慈善活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慈善事业倡导人们爱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命,培养人们的善良意识。慈善事业可以作为落实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载体和基点,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积小善成大德,逐步培育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情操。
与会代表认为,近几年来,我国的民间慈善事业迅速兴起,并在许多地方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是有其必然性的。发展民间慈善事业,合乎我国的国情,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也是时代的要求,是大有可为的。
(丁望季颖)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滕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指引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机盎然,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通过辛勤劳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些成就中也有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劳绩。”这是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辛勤劳动的高度评价。
今后五年和下个世纪头十年,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着探索、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抵御国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完成“根本性转变”,全面实现跨世纪“三步走”宏伟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持、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党和国家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的艰巨任务。为了完成这一崇高使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四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是党性很强的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但是它又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哲学社会科学涉及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认识的方法论等内容,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同的世界观,就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评判。因此,以科学、正确的思想为指导,人们就会科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会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严格说来,只有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哲学社会科学才真正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在此之前,尽管哲学社会科学存在众多的形式和流派,但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局限性,它们都不可能指导人们科学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像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样,能够帮助人们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不论是从事社会学科研究,还是从事人文学科研究;不论是从事应用研究,还是从事基础研究,只有努力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如果动摇或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我们的思想和实践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那就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预定目标。
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发展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指针。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应该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以此指导科学研究工作和理论宣传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这决不意味着,它的每一个具体结论都是永远普遍适用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发展,只有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进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用新观点、新结论来充实自己,纠正被实践证明已经过时的某些具体结论,才能永远具有生命力、战斗力,才能掌握群众,成为亿万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我国广大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勇于迎接时代的挑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哲学社会科学要紧紧围绕我国今后1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围绕江泽民同志论述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和下力气解决的重大问题,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矛盾,揭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进跨世纪宏伟纲领的实现。
要加强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各种思潮的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目前,我们除了面临和平和发展两大主要问题之外,还面临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世界资源短缺问题、世界生态平衡问题、世界毒品问题、疾病蔓延问题等,这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抓紧研究的重大问题。这种研究包括对国际形势总体的分析及其发展变化的预测,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的跟踪分析等,尤其要深入研究主要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国际战略、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深入研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的“西化”、“分化”战略,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实践状况,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创造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服务。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当代世界不断兴起的各种学术流派和思潮的研究,要了解它们产生的由来、背景、发展脉络、影响范围、理论依据等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介,以便使人们切实了解外部世界发生的新变化,分清是非界限,得出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我所用。
要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决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是理论工作的任何巨大前进所不可缺少的。”要善于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历史研究与现状研究、国内问题研究与国际问题研究、传统学科研究与新兴学科研究等的关系,注意把现实问题的研究同各学科的基础建设结合起来,在系统性和理论性方面下功夫,促进基础理论研究的协同发展。要加强学科建设,关键要在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素质的基础上,选拔造就一批德才兼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好、学术造诣深的学术带头人。要通过跨世纪人才工程的精心实施,逐步形成一支跨世纪的、高素质的学科骨干队伍。
对重大课题要组织力量攻关,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重大课题研究,积极主动地掌握和应用科研现代化手段,并且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切实开展充分的学术讨论和切磋,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互相弥补、互相促进中寻求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同时也为新的学科的发育寻找新的生长点,在精心培育中促使其逐步成熟。要大力加强和拓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学科,扶持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急需的学科,并尽快形成新的优势。
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双百”方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针。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由于我们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一个时期,“双百”方针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双百”方针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强调:“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允许有丝毫动摇”。“过去那种简单片面、粗暴过火的所谓批判,以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处理方法,决不能重复。无论是开会发言、写文章,都要进行充分的说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绝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对有错误的同志,要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给他们时间认真考虑”,“尤其要欢迎和鼓励他们进行诚恳的自我批评”。正是由于贯彻执行了“双百”方针,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呼唤“双百”方针,“双百”方针促进各学科的繁荣,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提倡科学严谨的学风,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坚持“双百”方针,可以保障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争论。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对自然界、社会的认识,都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向全面的过程,要完整地反映整个事物和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就必须将丰富的感性知识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以总结和研究。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技术条件、自身条件的限制,也受到客观过程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才能逐步达到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有考验的时间。因此,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鼓励独立思考,提倡自由讨论,使各种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决不要轻易地作出结论,更不能用政治的和行政的手段支持或压制某一种学术观点。即使对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只要具有科学价值,同样要给予肯定和吸收,不能因为强调要有正确的理论导向,就轻率地排斥通过研究和探索得出的新观点。
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出现某种失误是难以避免的。在学术研究中,应当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对于不同的学术观点,其正确与否最终由实践去检验,不要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对思想认识问题要积极引导,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全面准确地坚持“双百”方针,应当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以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为前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应该讲政治,重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问题。对于明显的错误观点,对于事关政治方向和重大原则的问题,要注意分清一些基本界限。对一些重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应置之不理,麻木不仁,而应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和立场,批评的武器不能丢。要进行批评和反批评。当然,这种批评和反批评应当是有根据的,充分说理的,不带偏见的,更不能是简单的、粗暴的。
为了正确地贯彻“双百”方针,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进一步学习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有关“双百”方针的一系列论述,总结历史经验,提高思想认识,做到既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保障学术民主、学术自由;既严格区分学术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又对思想认识问题积极引导,不断化解妨碍科研工作的各种矛盾,对科研工作者真正做到从政治上爱护、科研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积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理论工作者和其他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都应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为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造就优秀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环境,为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而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