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提供四万余条资料跨入一站多星行列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十年成就卓著
本报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何黄彪、温红彦报道:由国家重点投资建立的我国唯一一座资源卫星地面站,运行十年来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今天,庆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成并运行暨邓小平同志题写站名十周年大会在京举行。荣毅仁、姜春云、温家宝、卢嘉锡、宋健、朱光亚等为地面站成功运行十周年题词,勉励地面站加速发展卫星遥感事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
1979年,邓小平同志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首次访美,与美国当时的总统卡特亲自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的一个合作项目就是在中国建设陆地卫星地面站。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于1986年12月20日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站名。十年来,在国家科委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的直接领导下,地面站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4万多件卫星遥感资料,累计存档TM(主体绘图仪)数据近20万景、SAR(多光谱扫描仪)数据3.5万景,向用户提供磁带7600盘、软盘片1000余张,各类胶片和照片3.5万张,有效地保证了国内外各类用户的需求。在卫星遥感数据产品的数量上,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仅次于美国和欧洲航空局,销售额增长跃居世界第二,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目前,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初步实现了一站多星的目标,从只能接收与处理美国陆地卫星5号,发展为可接收4颗卫星数据的地面站。地面站提供的卫星遥感资料有力地保证了“全国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系统”、“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案”以及“全国荒漠化普查”等国家重大项目任务的完成;先后制作了洪泽湖、洞庭湖、太湖、松辽平原、黄淮流域等地区水灾前、水灾中的影像图,及时报送国家防灾、抗灾部门;及时捕捉到大兴安岭、内蒙古草原等地区的火灾信息,为国务院制定灭火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且为国家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悉,地面站已初步选定国际上5颗地球资源卫星作为“九五”期间发展的接收目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彭珮云在南京考察时强调
计划生育工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本报南京12月22日电记者白剑峰报道:全国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今天在南京闭幕。会议期间,国务委员兼国家计生委主任彭珮云在南京考察时强调,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12月18日至22日,彭珮云在南京深入街道、企业、商场考察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详细了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健全组织网络、加强队伍建设、搞好计划生育全程服务以及做好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计划生育管理的做法。
彭珮云指出,当前,城区职工和居民绝大多数能够做到计划生育。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努力深化宣传教育,逐步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城市计划生育工作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广大育龄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达到稳定城市人口的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为城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的目的。
彭珮云在考察中充分肯定南京市依托社区优势,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经验。她要求各相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在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时,要优势互补、密切协作;根据大中城市医疗、妇幼保健网比较健全和医疗技术力量比较强的特点,今后城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主要依靠医疗卫生机构;城区计划生育部门的服务机构,要着重做好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指导工作,提供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知识和信息,并在医疗卫生机构覆盖不到或比较薄弱的地区和人群中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产学研结合迈开成功一步
南通人“烧炭”烧出国际水平
本报讯记者杨健报道:烧炭也能烧出国际水平,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但随着我国第一条全连续式活性碳纤维生产线日前在江苏南通的投产,包括解放军防化学院陈奂起教授在内的不少国内外专家对此都已深信无疑。这是南通市永通公司与复旦大学的科技人员在产学研结合探索上取得的新成果。
从本质上说,活性碳的生产与烧炭有着相同的机理,但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材料科学新领域,技术难度很高,只有美、日、俄等三四个国家实现了产业化。我国虽然也有一些企业尝试过制备纤维状活性碳,但技术不过关,生产几乎陷于停顿。两年前的永通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直到复旦大学环境系李启东教授等人将他们的科研成果移植到生产线上,才救活了这家亏损额达200万元的公司。如今,该公司优质活性碳纤维的年生产能力达80吨,其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谈到产学研结合方面的经验,永通公司的主管领导南通市交通局局长管贵方指出,以往的合作,生产部门大多只关心效益,而研究部门则更愿追求技术上的突破。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公司原总经理主动让贤,懂技术的李教授当上了总经理,最大可能地做到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储备和市场拓展的兼顾。
复旦大学方林虎副校长则认为,科研主体进驻企业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上海不少国际性大企业都把其研究机构设在高校,这恐怕也是一种适应中国特色的新尝试。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镇长“买戏”
刘杰陈伟
淮北人爱看戏,特别是到了冬春季节,一听说哪村来了戏班子,大的唤着小的,少的搀着老的,大老远赶着听,一跟就是好几个村。
可是这几年稀少啦,老少爷们总是旱天求雨似的常念叨,到头来却是直摇头:没人张罗哇!
没想到,打今年起,鸡鸣听三县的安徽省宿州市大营镇却好戏不断秧呢!市花鼓戏剧团的大演员搭班儿挨着村跑,把戏送到了农民家门口。你看,一入冬,各村又在争剧团啦!
啥原因?老乡说,咱遇上了个知情达理的镇长呗!
“哪里,哪里!”镇长王发堂乐呵呵地直摆手:“搞经济,上项目,是为了富,可好日子不光在于钱多啊!农民富了还想乐,听听大戏,又乐呵又受教育,这不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办法嘛!”王发堂从老百姓的文化渴求中悟出了点道理,进城去找剧团,对团长华立仁说:“老百姓可想你们啦,咋不下乡呢?”华立仁摇摇头:“工资都愁着哪,哪有钱下乡!”王发堂说:“这样吧,咱镇里跟剧团签个协议,你每年为镇上农民演出60场戏,保证每个村一年看上4场戏,镇政府一年付你3万元。”
镇长花钱“买戏”,剧团好不欢喜。花鼓戏剧团精心挑选了革命传统戏《江姐》,科学种田的小戏《喜相逢》,宣传税法、计划生育的《柳凤镇》、《合家欢》,鞭挞歪风邪气的《墙头记》,还就地取材创作了歌颂大营新风的《两年没回家》、《爷俩争夸大营街》等节目,一个村接一个村地演下去,十里八乡的群众简直听入了迷。
自古道,说书唱戏劝人方。乡间许多新鲜事儿,经过剧团一编排,戏台子上一张扬,真比弄几场报告还顶用。镇办公室的同志说,一年来各村打架吵嘴的事少了,偷鸡摸狗的少了,文明户、文明村增多了,镇上的风气好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863”计划十年巡礼

  吹尽狂沙始到金
——记国产射频超导加速腔的研制
周松平
超导加速腔是射频超导加速器的核心部件,是当前世界上加速器技术发展的热点和前沿之一。十年前,我国在这个领域还是一张白纸。
科学家丁渝先生曾在70年代初涉足超导腔领域,他的逝世使超导腔研究停顿了。80年代初,中科院院士,现任北大校长、北大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陈佳洱教授为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提出并安排了在重离子所开展超导加速腔的研究计划,打破了国内十多年来无人问津的局面。
1982—1983年间,陈佳洱教授在美国杨振宁先生的安排与支持下参加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重离子超导加速器的研究和调试工作。1984年他回到北大,着手准备发展中国自己的超导加速器。他先后送出多名技术骨干出国学习超导加速器技术,同时在国内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1988年,“863”计划强激光专家组决定发展超导加速器技术,以得到高品质电子束,产生具有高平均功率的自由电子激光。北京大学重离子所承担了该项高技术跟踪任务。在陈佳洱教授的指导下,一个以中青年为骨干力量的课题组成立了,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国产超导加速腔的研制。
超导加速器超低温技术,涉及领域广,技术要求高,研制的难度相当大。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北大超导腔课题组从一颗螺丝钉开始,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建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射频超导实验室,利用德国赠送的铌腔,成功地进行了1.5GHZ铌腔的射频超导实验研究,改变了我国在超导加速腔研究领域的空白状况。课题组建立了超低温系统,使工作温度可保持在2K左右;独立研究了微波锁相测量系统;发展了一套超导腔表面的物理化学交叉处理技术。虽然时间不长,但这些研究成果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铌腔应该是国产的,只有这样才能立足国内发展我国自己的超导加速器技术,这是“863”计划的宗旨,更是课题组专家们的心愿。1992年,北大超导腔组开始了国产射频超导加速腔的研制。课题组通过努力,先后解决了诸如腔体设计,铌腔冲压模具的研制,腔体的电子束焊接等等技术问题,有些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难技术,而最大的难题是国产铌材的改性。
国内生产的铌板品质只达到了国外商品铌的水平,与超导加速腔所需的高纯铌相差极远。能否将国产铌材改性,使其达到高纯铌的品位,成了国产超导加速腔研制成败的关键。面对这个难题,课题组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攻关,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科研,终于研制出了国产铌材的改性方法,确定了后处理的工艺流程,解决了超导铌腔全部国产化的关键问题,彻底揭开了超导加速腔的神秘面纱。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
本报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艾笑报道: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今天在北京成立。宋平、赵朴初、钱正英等出席了成立大会。
宋平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荣誉会长,赵朴初、杨成武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政府推委会委员何鸿燊、刘皇发、廖烈科、龚如心为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顾英奇当选为基金会会长。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国务院《基金会管理办法》,由中国红十字会创办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为己任,广泛团结海内外同胞、侨胞,为国内外社会救助及和平事业筹集资金,使红十字会的救助工作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用开放机制吸引国际学术前沿带头人
上海生命中心组建国际合作实验室
本报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温红彦报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采用开放的运行机制,吸引旅居国外青年科学家共同组建了分子神经生物学实验室,致力于填补国际空白的神经生长分子机理的研究。
神经生长的分子机理研究,是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基础课题。其中有关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研究,更是国际前沿的高难度研究项目。分子神经生物实验室的建立,将为这方面的研究开辟一条新路。
该实验室的三位旅美青年科学家鲁白、梅林和饶毅研究员,在美国均有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在神经科学前沿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他们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冯林音副研究员在分子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合作,日前被英国《自然》杂志称为“创新性的计划”。中科院已决定将这个实验室作为结构性调整的一个试点,用更加开放的机制吸引国内外在学术前沿工作的科学家到中科院来主持实验室的工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出版
本报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魏玉凤报道: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中文版)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费孝通、雷洁琼出席了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发式。
据悉,这套丛书共四本,包括:《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宣教部门勇当先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我国环境宣教为环保开路
本报厦门12月22日电新华社记者王怡珩,本报记者李新彦、郅振璞报道: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取得重要进展,环境宣传教育已成为我国环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记者从正在厦门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国家环保局介绍,我国的环保事业靠法制、科技、投入和宣传教育“四轮驱动”,宣教是开路的。“八五”期间,特别是1992年11月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环境宣传教育走出了以往那种主要靠环保部门孤军奋战、封闭式的局面,形成了一个由宣传、教育和环保部门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在社会化宣传方面,参与环境宣传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人数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自1990年以来,全国各地每年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广泛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1993年开始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新闻媒介的曝光和舆论监督,使一批久拖不决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党校、干校开设了环境保护讲座和课程,使决策者、领导者加深了对环境的了解,提高了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
环境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已列入国家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育计划。据统计,目前我国开展环境教育的中小学校已达5万所,全国共有14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环境专业;有206个本科专业点、223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部外博士后流动站;还有2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也开设了环保专业课。到“八五”末,全国高校培养环保专业学生8万多人,毕业生2万余人。
为促进环境宣传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环保局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九五”期间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目标:到2000年,在全国初步建成环境宣传教育网络的框架;逐步建立社会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和监督机制,在全社会开始形成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各级决策层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培养出一批跨世纪的环保人才。
为了保证实现这个目标,中宣部、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在这次会议上,国家环保局命名了山西太钢渣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浙江宁波市滕头村、海南省兴隆热带花园四家单位为“全国环境教育基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33岁的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剑平系留英归国博士。十多年来,他在真菌传植物病毒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最近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重大贡献奖”等殊荣。
新华社记者 蔡志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