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观察家

  从民族艺术中寻求灵感
——一九九六年的中国服装文化
付勇
1996年,是对中国服装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一年。其中最轰动的事莫过于10月份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服装设计大赛”北京巡回展。本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想信条:通过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服装语言,为不同年龄,不同宗教,不同国界及不同年代的人类创造一个联合的世界,来自89个国家1905名设计师为人类的明天设计服装。28个国家50件(套)获奖作品主题鲜明地向各国人民昭示了明天的服装趋势:紧扣强烈的时代脉搏,将浓郁的民族特色融入其中。
令我们自豪的是获奖作品中有两件出自两位中国设计师之手,中国纺织大学青年教师钱欣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肖渝。钱欣的作品取自山东烟台特有的手工花边,在天然中透出新意,拙朴中尽显精巧;肖渝的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彝族火把节的“皇后”。后者在谈到其创作动机时说,“三月三”的火把节是凉山彝族妇女盛装的日子,在这一天,她们可以暂时卸去生活的重担,找回作女人的美丽和骄傲。作为此次国际大赛评委之一的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副主任谭安特别撰文称,中国服装设计的道路已经在民族化与时代感方面跨越了一大步。他强调,将时代感的共性寓于民族化的个性,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福建省出生的纽约FIT服装学院学生王咪咪采掘藏族服装文化精髓的作品也获奖。
翻开1996年的日历,每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历历在目:年初,由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组织的中国历代服饰展赴台湾进行服饰文化交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3月,“蒙妮莎”杯职业女装设计比赛,19岁的刘晋以“古堡风暴”摘取桂冠。源于彝族披风的创意,突出了胸、肩、腰的线条,大下摆则采用国际通用款式,深受评委赞赏。4月中旬,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期间,推出了“黎明之光”服饰文艺晚会、中国历代服装展、韦荣慧少数民族服装展、中国名师联演,其间举行的已在国际服装设计界博得声望的“兄弟杯”青年设计师大赛中,以“剪纸儿”和纳西族“七星伴月”披肩为代表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获得金银等各奖项。9月上旬,“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揭晓,“冬雨”获得非针织类金奖。作者说,他从小生活在东北农村,冰天雪地的厚重感和淳朴的民风诱发了创作灵感,进口压花皮羔毛组合与满族圆顶宝塔帽相辉映,厚与薄,长与短,现代与原始,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有机的结合。9月中旬,上海时装节“中华杯”设计大赛上,渗透唐代诗歌遗韵的“红土遗梦”获金奖,唐俑的神韵、灵芝的冠顶、荷叶的布履以及雕塑般软化的衣衫和裙幔,体现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吸收和对国际时尚把握的独特视角。还有吴海燕、梁明玉、罗亚平……一大批已进入服装生产领域的知名设计师们从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和工艺中汲取创作之源,实现更高层次的回归。
与几年前西风东渐的中国服装设计引导方向相比,近两年来,尤其从1996年的服装设计发展来看,东方服饰,特别是中国地方特色的服饰风格在国内设计师乃至国际时装大师们的灵感思维中得以体现,是东西方服饰文化真正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和所有的精神领域一样,世界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东西方的交流乃是当今时装界的中心课题之一。在1996年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期间,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雅克·穆克里哀先生带来七大世界名牌高级时装,将法兰西文化带给中国,他本人也在《名牌论坛》上阐述了如何运用民族文化优势发展时装的问题。这位法国乃至世界服装界领袖之一的长者说,民族化是物质的内在实质,时代感是外在的形式,本质不可无,但外在形式决定流行与否。服装的本质就是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感融会贯通,才能被本民族以外的人所理解,所接受,所欢迎。民族特色一旦顺应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和溯源寻根的民族意识,便以惊人的速度跨上现代服饰文明的快车道。正因为国际上一些时装大师对中国民族服装理解的日益加深,一种“东方主题”正悄悄在世界推行,从中式门襟到中山装等中国痕迹,都出现在国际流行趋势发布会上。出自大师皮尔·卡丹之手并风靡欧美的各种翘肩女装,美感也是源自夕阳映照下故宫角楼的飞檐。
“把中国文化用西方语言,用国际公认的服装语言表达出来。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谭安这样评论,“今年的这些大事从设计成果讲,的确反映了这方面的认识。但是从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讲,还有待提高。这需要经营者和消费者对服装流行和民族化的正确认识,提高穿着文化素质。设计师队伍整体水平也尚待大步提高。目前的参差不齐表现在有开始迈向国际舞台的名师,有仍在小圈子里打转不得其门而出的设计师,还有热衷于从‘洋’设计扒版的人。从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角度来看,设计师队伍中的那种把握民族性与时代感的思想并未能很好地为企业家所接受,企业欲创名牌却往往打错了‘文化’牌。”
1996年是一个值得在中华服饰史上大书特书的一年。民族与时代的融合升华已从思想发展到了设计成果阶段,迈出可喜的一大步。1996年不是一个句号,“融合”与“升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4版(副刊)
专栏:一周一谈

  恬静也是美
元也
前不久,我去苏州,想在虎丘塔下安静地坐半天。不料这里比喧阗的市区还热闹。塔前是歌舞表演,一位歌手冲着麦克风大唱流行音乐,喊得一山回响;剑池附近是杂技,吆喝声一阵紧似一阵;山下是市声鼎沸,熘炸煎炒烹闹得油烟缭绕。这样的情形现在极其普遍,各地的文化古迹常常钱焰熏天,为了所谓多种经营,广开财路,竟把集市招引进来,不是被店铺摊肆包围得水泄不通,就是干脆化林池廊宇为商业街,兜售的小贩站立一路,买卖人的讨价还价比比皆是。譬如山东的一处被称作“仙境”的地方,沿途几里都是钱的天下,连摄影的好位置都被人切割瓜分;譬如山西的一处名泉旁边,林木间无不有生意人安营扎寨,随时可见游客被人死命纠缠,强行推销。
文化古迹、园林亭池,已成饱经喧嚣的都市居民获取宁静的仅存港湾,是人们劳作之余享受文化的清净所在,假如连这块地方都不放过,还要变成满是赚钱的市场,那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将使人一天到晚都摆脱不了烦躁的利益气氛。当然,我并非责备那些必需的服务设施,只是想说不要把商业利润作为主要追逐目的。
恬静,本来就是自然景观与古典人文景观的魅力之一。人们走近古塔,踏进园林,迈上山丘,散步湖畔,步入遗迹,无非是想求得一份平静恬淡,怡心养性,领略悠远旷达的文化襟抱。如果扰乱了宁静,就是破坏了它们的魅力,背弃了它们的存在意义,它们原本的保存价值也就因而丧失。这些景观之所以延续至今,得到人们的万般珍惜,吸引世界各地的来宾,绝不在于什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它们自身无价的文化性。
恬静也是美。我希望我们的文化所在保持这样一种美。


第4版(副刊)
专栏:

  宣科和纳西古乐
沙蠡(纳西族)
在万古不化的玉龙山下,美称纳西“耶古堆”的一个古色古香的奇特院落里,一群年逾古稀、白发皓首、仙风道骨的老人,刚用香汤沐浴过,梵香阵阵之中,一曲演罢,这个乐队的指挥宣科先生仿佛从古远的历史中直起身,缓缓站立起来,用他自己特有的嗓音,不紧不慢,不高不低地宣布了一段历史的开始!这是八年前的一个晚上,准确地说那是1988年7月21日,由宣科等人率先发起重建了由十几位古稀老人,十几样稀世乐器组成的“大研纳西古乐会”。那时海风吹拂中华大地,全国上下,轰轰烈烈,汇成人才大军,大学生、研究生、歌星、音乐家、企业家、强者英雄都扑向东南,人们只有一门心思,向南、向南。而宣科却在拯救和重建纳西古乐。他把这个将要失传的民族瑰宝发扬光大,而且走向世界。在铺天盖地的向南的交响乐中,宣科带领他小小的队伍,却弹起向北的序曲。这位小小的指挥,想率领小小的乐队去京华,让文化界看看纳西古乐。
半年以后,宣科轰动了四川音乐学院;一年之后,宣科受到了荷兰驻华大使的特别邀请;五年以后,宣科和他的古乐队又惊动了北京、天津的音乐界、文化界和新闻界;七年以后,宣科和纳西古乐去了英吉利海峡……
宣科的命运非常坎坷。1930年的一天,宣科哭着来到尘世。20年后,当宣科潇洒地在昆明成为一名指挥时,昆明城在这个纳西少年面前激情澎湃起来。当陈赓大将率领着他的兵团雄赳赳开进昆明那天,正义路上,一个黝黑英俊的少年激昂地指挥着两个欢迎解放军的合唱团。宣科指挥的是“云南青年合唱团”和“洪流合唱团”。他当时在昆明市委文工团任合唱队指挥。曾在他指挥棒下伴奏的是如今著名钢琴家傅聪。
宣科终于没有成为指挥家,尽管他的细胞充分具备一个指挥家的基因。1957年的不测风云席卷着他。命运要重新锻造宣科。他的命运最后投入在纳西古乐中。
纳西古乐早已在中原内地“失传绝迹”,但纳西人能够完美奇绝地保存了遗音,于是历史造就了个宣科,要他为此做出不同凡响的举动。宣科凭着他对古乐的情爱和灵感,终于在小楼阁演绎出许多奇迹来。
如今,在他那里重重叠叠地挂满了世界各国权威机构或专家名流寄来的贺卡、祝词和邀请书、明信片等。一旦听过纳西古乐,无论地球上再远的角落,似乎都知道有那么个“宣科”,于是辗转千万里跑到丽江来了。找的是宣科,要听的是古乐。
“宣科是怪才”。有人说。(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

  山野之趣
贾方舟
今年初夏六月,北京中国美术馆出现一个从未听说过的画家的作品展。这个画展如山野清风。人们不禁沉思:一个画界外人,何以能创造出这样的佳作呢?杨孟欣是一个无师自通的怪才,这个简单的赞誉无助于问题的追寻。因为杨孟欣所触及的是一个关于艺术的终极命题,即艺术到底是什么?一个表面看来艺术的“局外人”却能一下子攫住艺术中最具价值的部分,这到底是什么因素使然?我以为,这个因素就是作为创造主体的“人”,离开“人”这个命题,永远说不清杨孟欣的画,无论给它多高的评价抑或多尖刻的批评也无济于事。只有先从他的作品转向他这个人,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陆游在临终前劝戒他的儿子说“汝果学作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是什么?我想,就在于全部的人生阅历和不断积累的文化素养。
杨孟欣作画常通宵达旦。他濡笔展纸,顿觉胸中清波激荡,似有百万雄兵铺天盖地,如江河奔泻滚滚而来,燃烧的生命激情形成的种种意象,顷刻间跃然纸上。他作画从不刻意追求什么,见诸于画中的狂放与质朴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流露,是作为一个人的精神体现。
与杨孟欣稍有接触的朋友都会感到他精力旺盛,浑身都充满着生命的激情与内在爆发力,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信心百倍,水到渠成。
杨孟欣从小受过严格训练,兴趣广泛,登山,探险,游历,好思索,对艺术始终葆有兴趣。他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接着又到中国科技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毕业后继续攻读金融专业,曾任几所大学兼职教授与研究员,近十年涉足商海。这种多重经历与生存体验似与艺术无关,却又不期然成了他艺术创造的巨大财富。那酣畅挥洒的笔意,正是他的人生大写意。


第4版(副刊)
专栏:

  中国芭蕾教育受到关注
目前,芭蕾舞在中国演出市场方兴未艾,但是也存在着人才的危机。这危机不仅仅在于人才的外流,更主要的是生产人才的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在师资、生源、办学规模等方面都出现了萎缩的倾向。
北京舞蹈学院已将此问题提出,很快便得到社会各界热情回应,纷纷献计献资献策。ASC公司等就本着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决定向北京舞蹈学院提供帮助,并呼吁实业界人士共同协助,托举中国芭蕾。这一举动获得好评。
(刘文)


第4版(副刊)
专栏:经典唱片

  四相位CD唱片
耿纯
1958年,立体声密纹唱片正式面世。从此录音技术才真正进入了“高保真”时代。由于双声道立体声技术具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声道,依靠这两个声道同时播放出从录制的信息到音乐的相位关系都有所差异的立体声音乐信号;人们端坐在这一对音箱之前,就能体验到具有左右、远近的音乐会现场感。
由于当时的立体声录音技术是一个年轻的技术,所以在早期立体声录音中,存在着乐队中各种乐器的定位和层次不够准确、清晰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问题,英国Decca录音公司于1961年研究开发出四相位录音技术,采用完全独立的四个声道,分别记录两个左声道和两个右声道。这增加的一左一右两个声道,同时记录着强调了的相位信息,然后再把两个左声道合成一个左声道,把两个右声道合成一个右声道。最后用合成好的录音母带制成四相位的LP立体声密纹唱片。
四相位立体声唱片,在当时来讲,是录音质量、重播效果都非常优秀的唱片。
1996年,Decca唱片公司从60—70年代大量的录音母带中,精选出一批演录俱佳的精品,汇编成15张CD,使用London商标再版。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雷斯皮基的《罗马松树》等名曲。由皇家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斯托科夫斯基、多拉蒂、阿瑟·费德勒等指挥家指挥。这是一批既好听,又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


第4版(副刊)
专栏:

  以书法服务于社会
——记书法家李铎
彭利铭
去年7月,“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展”在京展出,成为书法界一大盛事。书坛大家启功先生看完作品后,欣然题诗赞道:“猿臂伸来录异书,淋漓总画古藤粗,鸿都门下中郎笔,视此豪情逊不如。”
在荣誉面前李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军人,是部队的大熔炉炼就了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以书法服务于社会,服务于部队。为了深入部队,激励战士,春节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年三十晚上来到广西边防慰问将士,三天为部队书写作品400余幅,并登上山顶送到每位战士手中,许多战士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今年5月,他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号召,参加了千名文艺家万里采风活动。在受命率团赴大庆采风时,他深入井队,与钻井工人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生活,并先后书写作品300余幅。不久前军事博物馆的许多复员战士,都很想得到他的一幅书法,但担心李铎名气大,不好求。当他得知后,马上找来有关领导,问清人数,为他们每人写了一张。
近日,为迎接香港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李铎先生携作品赴深圳,在深圳博物馆举行书法展,受到广东各界和港澳同胞的好评。


第4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献给草原的祝福
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将迎来成立50周年的庆典。50年中,来自祖国各地的支边建设者与草原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内蒙古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为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内蒙古人民早已开始了紧张筹备工作。与此同时,一群年轻人也在北京奔波忙碌着。他们是大型献礼片《乡情内蒙古》的摄制组成员。据该片策划人李彬介绍,《乡情内蒙古》是由内蒙古50周年大庆办公室呼和浩特市领导小组、呼和浩特电视台与华诚国际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拍摄的。该片将镜头对准那些曾在内蒙古生活工作过的各界杰出人士,通过灵活生动的访谈形式,展现内蒙古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祖国的重要贡献,揭示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主题。
该片监制邹鹏宏激动地说,在拍摄过程中采访了许多领导人,他们虽位居要职,但对内蒙古那份真情厚意,使我们这些北京合作者深受感动,大家力争拍出精品,向内蒙古大庆献一份厚礼。
该片计划1997年5月完成,将在各电视台播放。(文周)


第4版(副刊)
专栏:

  诗吟骨肉情
谢祖才
1992年6月,我与几位同仁征集“神州十大名花颂”吟稿的启事及所附几首小诗传到台湾以后,安徽庐江籍诗人朱常昭显得特别关注。首先,他特地次韵和了我题赠他的族亲、庐江朱咏章先生的一首七律,连同我的原诗,一起发表于6月13日报端,并对余作了简介。因感诗短情长,言犹难尽,第二天,他又发表了叠韵续和的两首七律。第三天,则刊登了我们的征稿启事。在一家报上,连续三天刊发与我们有关的诗作和启事,并向台湾读者介绍了我这名普通知识分子,其情义之深是不言而喻的。
见到6月15日报纸的当天,诗人陈无藉欣然为我们撰稿,并另赠一首诗曰:
“湖海优游契鹭鸥,同声相应气相求。
忽闻隔岸传诗讯,吟得梅花一曲酬。”
在经历长期阻隔之后,忽然得到祖国大陆传去的文化信息的那种惊喜之情溢于诗表。
收到他们寄来的函稿和报纸,我也感到很高兴,便立即写了三首感谢诗奉酬。这三首诗也很快见报。
在此后与陈翁的鸿雁传书中,我曾说:“中秋明月通声气,牵动江山一统心。”陈翁则酬答:“交流文化敦风谊,两地诗心一样闳。”“一旦直航通两岸,烟波放棹欲当头。”其思乡欲归之情、切盼祖国统一之心显而易见。
至于张铁民教授的赠诗,则说得更加明白。他说:
“文化交流结善缘,中华一统大团圆。
安乐共存民主日,和平相处自由天。”
在众多来函来稿的台湾诗人中,有一位名叫柯逸梅的教授,是安徽无为人。我在赠他的拙词中,抒发了“隔岸尤珍骨肉亲”的真实感受,他则赋诗以言情许诺:
“?年难断乡关梦,一水偏教道路封。
辗转已堪寻捷径,言归必定约君逢。”
还有一位蜚声海内外的桐城老词家邓璧,我见他思乡情切,就写诗劝慰道:“江淮拭目迎归棹,两岸通途信有期。”收到拙诗以后,他也当即次韵酬和一律,并发表出来。


第4版(副刊)
专栏:

由江苏省京剧院扬子江药业青年京剧团一班二十来岁的青年演员排演的新编历史剧《西施归越》,于12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这部戏初排于1995年初,一年多来,该剧在宁、沪、津等地上演,并在去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荣获“程长庚铜奖”。
《西施归越》(编剧罗怀臻),把西施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身世命运置于中国社会传统政治、道德的交错作用之下。吴国灭亡后,西施回到故国,因怀有吴王夫差遗腹子,为越王勾践、情人范蠡及家乡人所不容,最终婴儿夭折,自己也溺水而亡。年仅24岁的梅派青衣李洁饰演的西施艳丽而哀婉。该剧的音乐、舞美、灯光也都着意创新。
下图为《西施归越》剧照。 张懋盛摄


第4版(副刊)
专栏:

●老元奇遇记(四十二) 白条 方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