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为防止伊重返石油市场后油价下跌
阿联酋敦促欧佩克限产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阿拉伯联合酋长国8日敦促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国家遵守原油生产配额,以防在伊拉克重返世界石油市场后油价下跌。
阿联酋石油和矿产部长拉卡德在对《海湾报》发表的谈话中说,所有欧佩克国家都应遵守生产配额。他说,目前有一些成员国国家在超配额生产,这些国家应该意识到,违反规定、超额生产会对世界市场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油价下跌。他指出,所有欧佩克成员国都会为此付出代价。
最近几年,欧佩克的原油产量一直高于其确定的生产限额。目前,该组织的生产限额为每天2503.3万桶,但上个月欧佩克每天超产近100万桶。
尽管由于季节性原因,世界市场的石油需求量将要上升,但是由于伊拉克已经接受了联合国提出的“石油换食品”协议,从而将增加世界原油出口量。
拉卡德说,欧佩克相信,维持现行原油生产限额及各成员国配额符合各国的利益。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保护大型国有企业
大宇集团兼并汤姆逊多媒体公司被中止
据新华社巴黎12月8日电(记者沈孝泉)前不久,韩国大宇集团准备以自身雄厚的实力兼并法国的汤姆逊多媒体公司。法国政府听取来自社会舆论和经济界专家的意见,最终作出了中止这一计划实施的决定。法国在引进外资改造本国企业方面采取的慎重作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汤姆逊多媒体公司所属的汤姆逊集团是法国电子行业中最大的国有企业,年营业额达700亿法郎(1法郎约合0.19美元)以上,在欧洲电子工业领域名列前茅。但是这个集团却因经营不当连年亏损,至今已欠债220亿法郎。今年2月,法国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改造,控股权出让给法国的拉格代尔公司。拉格代尔公司又将这个集团的民用电子产品生产部分,即多媒体公司转让给了韩国大宇集团所属的大宇电子公司。由于法国国内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或有实力兼并汤姆逊多媒体公司,而在法国投资和经营已有9年、信誉较高的大宇公司又提出了优厚的兼并条件,法国政府也就对此明确表示了认可。
大宇公司看中汤姆逊是因为这个公司在数控电视图像、显像管制作工艺等方面具有世界领先的优势,而且“汤姆逊”这个名牌在欧洲和北美也享有极高声誉和广大市场。大宇公司提出在兼并这个公司后将投资50亿法郎创建一个新型电子集团,占领整个欧洲市场,同时还许诺这一计划将为法国创造5000个新的就业机会。显然,大宇集团准备以这一兼并为契机进一步打入法国和欧洲的产品和投资市场。
然而,这一兼并计划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舆论认为,“汤姆逊”代表了法国先进电子技术的“精粹”,事关国家主权,不能廉价卖给外国。汤姆逊公司的职员甚至还走上街头以示抗议。
根据专家的论证和否决,法国政府收回了成命,决定重新规划汤姆逊集团的改组问题。有关负责人指出,政府出让这一国有企业股份的决心没有改变,但在引进国外资本对其进行改造的问题上需要采取谨慎态度,以防止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就业形势
本报记者蒋千红实习生汪游
11月26日,国际劳工组织(ILO)发表了题为《全球背景下的国家政策——1996/1997》的世界就业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混乱情况并不是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转的,充分就业仍应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
世界就业报告发表的背景是全球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1996年的经济统计数字表明,世界经济正处在稳定增长的时期,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全球性的就业危机在持续加剧。据报告称,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数已接近10亿,约占全世界劳动人口的30%。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的经合组织目前有3400万人失业。今年7月,欧盟成员国的平均失业率已达11.3%,有近一半的成员国背负着两位数失业率的沉重负担。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失业率分别由8.4%和3.2%上升到8.7%和3.3%,加拿大的失业率则仍然保持在9.8%,美国的失业率则从5.2%下降到4.9%。中、东欧国家的失业率略有下降,但仍停留在两位数字。俄罗斯和一些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失业率在继续上升。过去20年中,除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外,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就业增长普遍缓慢。亚、非、拉的城市地区失业增加,低收入、不充分就业和贫困现象始终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普遍的忧虑和悲观主义的情绪,认为是世界经济中日渐显著的全球化趋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从而使得失业率居高不下,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已不再具有可行性。
ILO在报告中以大量事实说明,上述悲观情绪大大夸大了现实中的困难。诚然,世界经济一体化无论对世界经济还是一国经济政策的调整都是一种挑战,然而具有活力的亚洲经济显示,正确的国内经济政策与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吸引国际资金都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充分就业在新时期应被赋予新的意义。今天,工作的形式和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自我雇佣、兼职以及其他非标准就业形式的出现极大地繁荣了劳动力市场。ILO指出,尽管目前就业率的提高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但事实上当前的经济复苏仍然有利于增加就业,在过去35年的大部分时间中,新增工作机会并没有明显减少。
ILO指出,造成当前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自1973年以来经济增长缓慢,劳动力市场僵化,工资水平不能进行及时的调整。70年代世界油价两次大幅度上涨和80年代的利率上调是造成失业率上升的潜在原因。因此,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解决失业问题的首要途径是通过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须抑制通货膨胀并赋予劳动力市场更多的灵活性。经济转轨国家失业问题的解决应以发展竞争力强的市场经济为基础。发展中国家则应将发展战略转向世界,并加强国际竞争力。
失业是一种无论处于何种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可能患上的通病。不论对人类自身还是经济发展,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所带来的社会弊病都是无法承受的。制定正确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促进充分就业应该被置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贸组织举行首届部长会议
据新华社新加坡12月9日电(记者王发恩、曾虎、李国荣)世界贸易组织首届部长会议9日在新加坡拉开帷幕。这是世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1月1日成立以来,作为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的部长会议举行的第一次大会。有关专家指出,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举行将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这次部长会议为期五天。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致开幕词说,世界贸易组织首届部长会议在新加坡的召开,是对亚太地区经济活力的高度重视。
吴作栋称乌拉圭回合协议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乌拉圭协议的潜力预计将使全球收入到2005年增加5000亿美元,但这一潜力的发挥只有在协议得到彻底履行时才能实现。
关于两年一次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他说,部长会议的定期举行对世贸组织将是一个政治上的推动,世贸组织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使部长会议成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在谈到世贸组织接收新成员问题时,吴作栋说,在提出加入申请的国家和地区中有中国和俄罗斯这样重要的国家,“它们的加入将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产生积极的影响”。他呼吁世贸组织设法加快吸收新成员的谈判进程,不要让申请加入者等待太久。目前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
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求将劳工标准等有争议的所谓“新问题”作为议题塞入部长会议。这一做法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激烈反对。这些发展中国家认为,美国提出劳工标准等所谓“新问题”是试图以此为由设置新的贸易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
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在会上致词说,新加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揭开了世界经济史上又一新篇章。他说,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变化,信息、科学技术和新观念是推动全球经济向前发展的新动力。他还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加强团结。他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以及经济转型国家之间的团结是世贸组织最有价值的财产。
来自世贸组织128个成员和30个观察员的2300多名代表出席本届部长会议。这是新加坡有史以来主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中国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龙永图率团出席会议。
新加坡贸工部长姚照东主持了今天的会议。欧盟、加拿大、美国、英国、古巴、乌拉圭、印度、巴基斯坦等28个国家、地区和区域组织的代表在今天的会议上发了言。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洲科学家确认
类星体是最遥远的天体
据新华社伦敦电(记者姜岩)科学家最近通过射电天文望远镜观测确认,类星体是最遥远的天体,它们距地球达上百亿光年。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一个科研小组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在电磁波的非可见光波段对类星体进行探测,测得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与利用光学手段测得的结果相似。这一结果表明这些类星体是宇宙诞生初期的产物。
类星体是一种距地球非常遥远而向外释放的能量非常大的天体,一些科学家曾怀疑它们到地球的距离并不遥远,之所以在光学望远镜观测下显得遥远可能是被星际尘埃或稀薄的星云遮住造成的。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休斯顿面向世界
本报驻美国记者李云飞
休斯顿是美国的南部重镇,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它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平整宽阔的道路、绿树掩映的宅院,而是该市的人们面向世界的眼光和胸怀。我们一到那里,主人就向我们展示一幅视角新颖的地图,题为:《休斯顿:通向世界的门户》。在这张图上,休斯顿被安排在中心位置,它的北面紧连北美大陆,南面向着墨西哥和南美洲,东面跨大西洋是欧洲和非洲,西面越太平洋则是亚太地区。
休斯顿始建于1836年,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本世纪初,在这一带发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之后。当时资本、人才蜂拥而至,使这个本来是荒漠旷野的地方,一跃成为美国的第四大城市,成为北美采油、石化工业中心。坐落在这里的约翰逊航天中心和得克萨斯医疗中心,无论规模和水平都堪称世界一流。
休斯顿在发展中也有起伏。8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业的不景气,使休斯顿陷于停顿甚至衰退,大批建筑物闲置,失业人数大增。经过艰难的调整后,从80年代末开始休斯顿再度崛起,发展速度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现在,它已不是单一产业的城市了,除了能源业外,其支柱产业还有化工、电子、医疗保健、航空航天以及工程建筑业等。这个人口410万的地区,1995年的年总产值达1465亿美元。1995年美国500家大企业中,休斯顿有16家,全球500家大企业中休斯顿有5家。
休斯顿经济再度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的经济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目前,60多个国家在休斯顿设有领事馆。全市有3000多家大型国际贸易公司,其中700多家是外国公司。就业人口中的1/3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贸易有关。它的进出口贸易额在美国城市中占第二位。它不靠海,仅靠着一条50英里长的运河直通墨西哥湾,使之发展成吞吐量世界排名第八的大港。它的出口总吨量在全美是第一,进出口总吨量在全美是第三。由于历史的原因,休斯顿地区的税率较低,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金。在西南部已出现大片大片由外资兴建的住宅和商业区。这些外资主要来自亚太地区。
伴随经济发展的是人口的增加。休斯顿是美国人口增加最快的城市。据估测,到本世纪末,在美国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四个城市中,休斯顿人口增长最快。从该市的人口构成上看,黑人、拉美裔、亚裔等少数民族占1/3以上,有12.3%的人是在国外出生的。多种种族、多种文化的融合,使休斯顿充满活力。
休斯顿十分重视发展与亚太地区,尤其是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休斯顿市与我国的深圳市、休斯顿港与大连港都已建立友好关系。休斯顿有160多家公司从事对华贸易。康柏电脑、安燃公司等许多公司都与我国有大型的合作项目。
为了加强和协调对内对外的联系,这里有一个叫做“休斯顿合作伙伴”的机构,下属包括商会、经济发展和世界贸易三个部门。它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起协调作用,对外则起着沟通联络作用。在它的积极策划和推动下,休斯顿已把南美和亚太作为拓展市场的主要目标,这应该说是很有眼力的。 (本报华盛顿电)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以科技促发展
——印度大力推广农业科技
本报驻印度记者李景卫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6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是印度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内生产总值的29%来自农业。
自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95—1996年度,印度的粮食产量从独立初期的5000万吨上升到2亿吨左右,国家的粮食储备达到3600万吨。印度从过去吃粮靠进口的农业穷国发展为年农业出口额达近800亿卢比(35卢比=1美元)的农业出口国。
印度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始终把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每年投入大批资金,用于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1994—1995年度,政府把用于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投资从1990—1991年度的32亿卢比增加到54亿卢比。政府还多方采取积极措施,争取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全国农业生产更上一层楼。1995年8月,政府特别实施了一项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利用现有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加紧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整个计划的总投资为7420万美元,全部由世界银行资助。
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努力,现在印度除建立了1所全国性农业大学、27所邦级农业大学以外,还建立了49个农业研究所、4个农业研究发展局、30个全国性农业研究中心、10个专题研究协会、90个全印科研项目协作小组,以及16个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站,形成覆盖全国的农业科研、教学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网络。
机构的建立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项目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各农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成长起来。目前,全国已有一支3万人的专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成功地推出了水稻、珍珠小米、玉米、土豆、油菜籽、向日葵和棉花等30多个杂交品种。
当然,停留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还不能取得效益。为了使最新科研成果尽早尽快地走向大田,获取良好效益,印度政府每年拨给农业研究委员会专款1亿卢比。农业研究委员会在全国不同地区设立42个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心,建立了科学家与农民直接联系的有效渠道。科学家们在按照计划,分期分批走出科研机构,到田间地头,亲自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还实地调查农民们的迫切需要,有的放矢地解决他们的问题。每个推广应用中心还负责对1000户农民进行培训,每年受到培训的农民达4.2万户。
除了设立推广应用中心之外,农业研究委员会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000多所地头学校和1300多个田间培训班,专门向农民传授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改良和合理施用化肥等农业科技基础知识。自1992年以来,已有35万农民得到了系统培训。
农业科技在印度的农业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80年代末,粮食单产已从独立初期的每公顷435公斤增加到1349公斤;到1994—1995年度,进一步增加到1547公斤。现在,印度人口比50年代增加了两倍,但由于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食产量不仅满足了快速增长的人口的需求,而且人均粮食日占有量有大幅度提高,从1955年的394.9克增加到474克。
科学技术推动了印度农业的稳步发展,成功地解决了9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印度农业部和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仍感到农业的发展任重道远。(本报新德里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图为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一家电视机厂组装车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