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走进华沙大剧院……
苗华寿丁刚
在华沙访问期间,我们应主人之邀去华沙大剧院看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这座气势宏伟的大剧院,和华沙市的大部分建筑一样,也是战后在废墟上建起的。尽管当时生活艰难,可波兰人还是决定,节衣缩食也要重建大剧院,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如今,这家剧院已跻身欧洲十大歌剧院之列。
大剧院的休息厅富丽堂皇,使人有步入王宫之感。猛地,耳畔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笑着、叫着涌进门来。这些穿着牛仔裤、超短裙的孩子们在衣装笔挺华丽的绅士淑女间跑来跑去,一下子就打破了庄重典雅的气氛,这场景令我们颇感惊奇。
灯光渐暗,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坐在我们旁边的那几个孩子好像很快就沉入了剧情之中。他们忽而举起手来拍个不停,忽而又会随着乐曲声摇头晃脑,俨然是一副“老戏迷”的样子。
幕间休息时,一位男孩告诉我们,他们是华沙一所中学的学生。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他们来这里看几次演出。和小男孩的谈话使我们想起了票价。以我们在西欧国家看歌剧的经验,大凡此类演出的票价都比较贵。我从口袋里拿出票来一看,价格却只有25兹罗提(约合9美元)。这不过是波兰人平均收入的1/30,中小学生的票价还要减半。由此,我们想到了波兰政府的文化政策。
在与波兰文化部文艺司司长和大剧院经理的座谈中,司长先生的“票价观”颇具宏观调控色彩。他说,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对文化事业带来消极影响,国家有责任保证文化艺术事业的平稳发展。文化部不希望剧团因缺少资金而把票房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比起司长先生,经理先生的“票价观”更深远一些。他说:“歌剧、芭蕾舞剧是高层次演出,对提高整个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欧洲许多类似剧院不同,华沙大剧院的主要观众除了外国游客,便是波兰年轻人。大、中学生约占观众总数的25%。要使他们能够多看演出,就不能随意提高票价。”
对政府近年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文化开支,司长和经理都有所抱怨。但从他们的介绍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仍能保证两级艺术团体的正常运转。票房收入只占这些团体经费的10%左右。
从司长先生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为了减弱经济转轨对文化事业的冲击,政府还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许多“优惠待遇”。比如,对一些剧团的重点剧目的排演,政府经审批后拨给专款;对没有固定工作、经济困难的艺术家,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这种补贴有时还与选题挂钩。对于一些优秀选题,政府将与作者签订合同,在创作期间提供生活补贴。
其时,正值美国歌星杰克逊来华沙演出,谈起观众多达10万这件事,大剧院的经理说,波兰文化虽已走向多元化,但青年人可以喜欢杰克逊的歌,却不能不了解民族艺术。大剧院有自己的责任。剧院所属的歌剧、芭蕾舞剧、话剧和乐团每年要演出200多场,98%的剧目都是在吸收了波兰民族音乐、歌舞的基础上创作的。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就是自创保留节目,其中有不少片断取自波兰民间歌舞。大剧院还经常为中小学生演出一些小型节目,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观众”。经理先生笑着说,“我希望所有的波兰人都有机会来看演出,来接受波兰文化的熏陶。”
“文化熏陶”,又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我们和一位波兰经济学教授谈起这个话题。他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随着经济转轨的深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旧的价值观念已不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西方文化的涌入对民族文化又形成了强烈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承受力不仅与人们的经济状况有关,也与他们的精神素质有关。”
教授的见解颇为深刻,他使我们能够把观察波兰的视野放得更加开阔:在肖邦公园,每个周末人们都要自发组织音乐会,数十年如一日,许多夫妇带着孩子来这里聆听。在我们走访的两位普通波兰人家中,书架上都摆满了民族和古典音乐的激光唱盘。其中一位主人的孩子还告诉我们,中学里专门设有介绍民族艺术的课程;在民族文化摇篮克拉科夫市,导游告诉我们,二战时,在德军的残暴统治下,许多教授依然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传播波兰文化。就是在这座城市,没有一个波兰人出来为法西斯作傀儡……
我们把这些断断续续的见闻连结在一起,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张更清晰的波兰民族的透视图。背景就是从废墟上耸立而起的大剧院,它衬托出这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附图片)
波兰斯乌帕斯克市古城广场。 朱富贤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踏访埃塞俄比亚“中国路”
陈曼
我刚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时,就听当地的朋友多次谈起北方的“中国路”。最近我有机会踏访了这条闻名遐迩的“中国路”。一上这条横贯阿姆哈拉州的“中国路”,立刻就有一种安全感。因路面比别的公路宽而平整,悬崖上的路边设有栏杆,平缓的路边,种有树木。大部分公路都是盘山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所有的桥梁都具有中国特色。护拦是用刻有中国传统图案的石板砌成的,美观、大方。中国人看到它,倍感亲切;埃塞人看到它,赞不绝口。
“中国路”从沃莱塔到瓦尔迪亚,全长294公里。是中国政府向埃塞政府提供的一个援建项目。中埃两国1970年建交后,中方就开始了该公路的勘探和设计工作。1975年5月1日正式动工,1983年5月20日提前一年竣工。整个公路建有大桥2座、中小桥74座、涵洞571个、挡土墙29281立方米,路基土石方560万立方米,是我援建埃项目中工期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程。
埃塞俄比亚素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中国路”宛如一条银带在裂谷中穿梭,盘山越岭,走悬崖,跨峡谷。这使我想起埃塞朋友对我描述过的当年中国建设者是如何在这高山峻岭面前不畏艰险,劈山开石;是如何在这海拔3000米的平顶山上,忍着呼吸的困难,填谷架桥的情景。他们用八年的艰辛、八年的血汗,使“中国路”终于以它的雄姿展现在埃塞人民的面前。埃塞人为之敬服,为之感动。当时的埃塞国家领导人亲自视察了这条公路,向当时中国的驻埃塞大使赵源一再表示他对中国政府的感谢。一位当地的农民说:“毛驴都上不去的悬崖峭壁,中国人竟在上面修通了公路,难道他们是上帝派来的?!”当然,中国人是人,不是神。为了这条“中国路”,中国专家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有三名专家就长眠在这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我瞻仰了在“中国路”边山岗上中国专家的墓地,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灵魂与这条象征着中埃友谊的公路永远默默作伴。
“中国路”还得到了埃塞现政府总理梅莱斯的高度赞扬。他曾对中国使馆的临时代办刘贵今说:“‘中国路’真棒!我们的坦克就是从‘中国路’上开过来的,很平稳,公路质量很好。”的确,“中国路”的质量无可非议。埃塞每年两次雨季,大部分公路在两三年内就得维修,而“中国路”经过了13年风雨的考验,从未维修过却仍保持平坦的路面,这在埃塞是独一无二的。曾参加过公路建设、现任中国驻埃塞经商处熊静芬参赞告诉我,公路的高质量是与公路的建设者——湖北省交通局专家们的高度责任心分不开的。为了保证质量,他们进行了多次的反复比较、选择、检查、整改。特别是每次雨季过后,他们都进行全线检查,分析水流冲刷走向,查找路面受损原因;渠涵修整了再修整,路基加固了再加固。他们就是这样高标准、严要求,绝不让中国援建的工程留下任何隐患,留下任何遗憾。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路”路面宽、路基高,路两边有排水沟;路基结实,路基下或有固土的堤坝,或有过水的涵洞;路旁山边或砌有挡土墙,或铺有固石坡。这也许就是“中国路”与众不同之处,也许就是“中国路”13年不改面目的原因。
“中国路”不仅是中埃人民友好合作的新的纽带,而且为埃塞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使沿途百姓生活大为改善。在路上,一位名叫阿勒的埃塞人对我说,他曾在建路时当了四年电工,中国的孙先生和李先生对他很好,教会了他电工活。阿姆哈拉州副主席阿耶鲁在与我们交谈中说,“中国专家与埃塞专家的合作长期以来就是友好的,中国专家能吃苦,讲信誉,‘中国路’13年没有维修仍然畅通,就是证明。所以我们愿与中国专家在水利或其他方面再进行合作。”
“中国路”,它的名字,它的影响,它的意义,它为中埃人民带来的友谊将同它一起长久并存,令人难忘。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闲话意大利皮鞋
史克栋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这只是大家熟悉的一句绕口令。
“出牛皮的地方皮鞋不出名,不出牛皮的地方皮鞋倒出了名。”这是我在意大利听到的一种反映现实的说法。
提起意大利,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意大利皮鞋。其实,意大利的畜牧业并不发达,其制革业所需的绝大部分原料都要依靠进口。牛皮大部分是从英国、中国和阿根廷等地进口的。可是意大利人就靠自己的两只手,加工后,制成鞋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历经几十年,世界上穿意大利皮鞋的人越来越多,意大利皮鞋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皮鞋王国”。
据意大利制鞋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字,目前,意大利全国有鞋厂近9000家,职工人数12万余人。1995年共生产皮鞋4.76亿双,其中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达4.26亿双。出口创汇12万亿里拉。意大利皮鞋的名气为什么会这样大呢?简而言之,就是穿着舒适、样式新颖、质量有保证。这几个条件,说起来简单,也就那么十几个字,可要真正做到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意大利皮鞋穿在脚上十分贴体,而且很轻,走起路来绝不会累脚。其原因之一是“量脚裁鞋”。几十年来,他们始终两眼盯着顾客的脚,进行市场调查。如:他们发现欧洲人与美国人的脚形不同,美国人的脚比欧洲人的要瘦。为此,销往美国市场的鞋与销售在欧洲市场的鞋的尺寸不同。另一个原因是,皮革加工技术非常先进。意大利对猪皮、牛皮、羊皮的加工,视不同的皮种和产地而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加工后的皮可劈成数层使用。因此,表面柔软,而且很轻。现在,不少厂家都有自己的专卖店,特别是电脑联网后,每天都能将遍布在世界各国的市场信息及时地传回总部,为总部制定生产计划起到了“高参”作用。
意大利皮鞋不仅以柔软舒适闻名遐迩,且以设计独特享誉全球。这一特点与意大利民族超凡的审美观密切相关。如意大利人所说,可以把意大利皮鞋生产的硬件(设备)全部买去,但是软件(设计思想和文化修养)是买不去的。意大利拥有世界上近3/4的艺术珍宝。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们在对鞋形和色彩进行深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利用这笔宝贵的历史财富源源不断地设计出匠心独具的样鞋。近年来计算机的使用更使他们如虎添翼。电脑中可储存上千万种鞋形、颜色、附件和饰品,设计师们对它们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后即可产生出无数种变化。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样鞋图案极为逼真,仿佛是将设计师头脑中的鞋直接拍摄下来而成。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
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技术先进,是保证皮鞋质量的关键因素。意大利皮鞋厂的规模都不大。平均每个工厂的职工人数只有14人,二三百人的大厂寥寥无几。在全国的9000余家鞋厂中,工人在10名以下的工厂有5000多家。意大利有句名言,“好酒装在小坛子里”。不少名牌就是这些小厂生产的。小企业是意大利经济的顶梁柱。小鞋厂的产量占意大利制鞋总产量的2/3。在位于亚德里亚海滨的马尔凯大区,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皮鞋三角洲。这里的鞋厂都是家庭式企业,分工很细,有的生产鞋带、有的生产鞋跟、有的生产衬垫、鞋底或包装盒。相互分工合作,厂与厂相连,方圆不到20公里。由于分工细致,职工的技术熟练,在皮鞋放样、裁剪、打孔、镶边、装饰、粘底、上跟的每道工序中,认真操作,不仅提高了工效,也保证了皮鞋的质量。佛罗伦萨有一个工厂,只有25个人,每天生产700双皮鞋,人均生产33.1双。其产品85%销往国外。除此之外,一大批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随着制鞋业发展的需求,皮革加工和制鞋设备制造水平也相应提高,成为这些鞋厂在技术上的坚强后盾。它们会根据产品需要,为厂家生产出适合他们需要的设备。
意大利是世界鞋类生产出口大国。鞋类产量占欧共体市场产量的50%。特别是在高档皮鞋的设计与制作方面,意大利一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位于中部的波伦亚市每年要举办两届鞋展,分别推出春夏和秋冬季皮鞋。主办单位、意大利制鞋业联合会官员说,每次展览会就推出1500多个系列、20多万种不同式样的皮鞋。一位商人说,由于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皮鞋寿命缩短,以前人们都是一双鞋穿旧或穿坏了才买鞋,可如今却大不一样。喜新厌旧盛行。人们只要看到市场上有自己喜爱的新产品就买,这样就逼着厂家不断创新,每半年都得推出新产品,暑伏天就要把皮靴的样品做出来,三九天又要把凉鞋样品做出来。否则就会失掉顾客和市场。由此来看,皮鞋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可见一斑。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异国风情

  平凡小事看广岛
王如君
去广岛之前,笔者翻阅了不少有关材料,以为对广岛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到了广岛,还是吃惊不小。广岛的建筑、市容、经济发展以及友好的人民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几件平凡小事,令人难以忘怀。
灾难意识:显而易见
一住进广岛的弥尔帕克饭店,就让笔者上了一课。走进饭店房间,随手关门,发现门后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避难途径”。下面是一幅十分清楚的路线图,告诉你在紧急情况下,应从哪里逃生。当下,笔者心里一热,感佩饭店管理者的精明。不管哪位住客看了这幅路线图,总会觉得这家饭店想的实在是周到。而且,路线图所在位置选择的也十分地道,因为,走进房间,你总是要关门的,关门后,当然就会注意到避难途径了。不过当时笔者以为,也许这只是饭店的管理模式。以后几日,笔者专门留意了一下,在广岛的各种公共场所,诸如商店、饭馆、资料馆、体育场等等,最醒目的莫过于出口标志了。
广岛曾经遭受过原子弹轰炸,时至今日,当地人一谈起无不动容。我们中国人常说“居安思危”,这在广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建筑工地:昼伏夜出
弥尔帕克饭店位于广岛的市中心,到达那里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饭店外面的街道上正在紧张施工,起重机、挖掘机、卡车以及其它机械正在忙碌着。听说那里要建一家地下商店,笔者想:这下可坏了,这么大的工程怎么说也要进行几个月,在广岛一共也呆不了多少时日,以后不是要每天为塞车而发愁。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次日早晨,工地上一片安静,各种施工机械已不知去向,只剩下一部起重机,可能是因为搬运起来不方便,停留在路边,被用隔离墩围起来。街道上又是车水马龙。晚上,笔者专门到工地上探察了一番。只见工地上全部都是机械化运作,主要从路面上挖一缺口,然后向地下作业。更绝的是,建筑公司不仅负责建筑工程,而且要负责维持工地附近的交通秩序。笔者看到,每个路口虽然都设有红绿灯,但建筑公司还是派专人把守、疏导交通,就连人行横道口上都有两名专人负责。在主街道的十字路口上就更热闹了,笔者留心数了一下,共有16人手拿红光闪闪的指挥棒在指挥过往车辆。远远看去,只见一束束红光在不停地起落,真是一处绝好的风景。
两声喇叭响
广岛市并不大,面积只有740平方公里,市内街道也不宽敞。但广岛的车并不少,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出租车以及私人轿车总是川流不息。广岛大街上很难看到警察,但红绿灯设施倒是遍布所有的路口,人行横道上也是如此。所有的过往行人及车辆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汽车绝没有同行人抢道的现象,行人也不会迈方步,而是急匆匆地通过路口。经常会看到,绿灯亮起,斑马线上有不少人是一路小跑。更令笔者惊讶的是,大街上听不到汽车喇叭声,笔者在广岛前后呆了三周,只听到两声汽车喇叭响。一次是在一个小胡同里,一对青年男女站在路中央忘情地聊天,一辆运货小卡车过不去,司机在没有办法绕过去的情况下,只好按响了喇叭。另一次,笔者在日本同行的陪同下外出,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绿灯通过,前面的小车司机可能是因等的时间太长而在打盹,其它车辆早已不见踪影,他仍然没有动静。在此情况下,我们的司机只好按响了喇叭。奇怪的是,这两次喇叭响同样只是轻轻的一声,并不像北京的司机,一不高兴狠命地鸣笛,甚至会甩出一句国骂“妈的”或是“找死”之类。
一声对不起
众所周知,日本人是很讲究礼节的,见面寒暄,分手道别都有一套一套的说法,而且要伴之以不同程度的点头哈腰。到了广岛,笔者也不得不入乡随俗,着实感受了一番点头哈腰的个中滋味。不过,除了觉得有点繁琐之外,也没觉得有什么新奇和难为。让笔者感到难能可贵的倒是一个小孩子的行为。有一次在广岛火车站,我们一行正在候车厅候车,看到有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附近悄无声息地玩耍,其中一孩子倒退着走路,撞到了笔者身上,踩了一脚。为了逗逗那孩子,笔者故意龇牙咧嘴,没想到那孩子出口就是一声“斯维麻塞”(对不起)。这下倒是使笔者有些不自在了。在国内,我们经常听到“快谢谢叔叔”、“快谢谢阿姨”之类的说法。但要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出自本能,说一声“对不起”,委实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后,笔者同日本朋友在闲聊中谈及此事,他说,“你不该惊讶呀,这都是从你们中国传来的,日本人在行为举止方面好多是受孔夫子思想的影响。”闻此,笔者不好意思接着话茬谈下去,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也谈法国的“酒道”
章云
看了杨汝生《法国的“酒道”》一文后,体会多多。因为本人也在法国旅居过数年,对法兰西“酒道”的讲究感触颇深。因此,还想多说几句,以警醒那些至今还在盲目饮酒,甚至用威士忌、白兰地或科涅克(即干邑,如“XO”)佐餐,还自以为在“与国际接轨”的人。
为什么要在这里三番两次地谈论法国的“酒道”呢?首先是因为自我国门大开之后,许多国人一味地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至到了只知买人家的好酒,却不知如何喝和分什么场合喝的地步,最后闹出了许多被人家看成是笑话的事来他自己还不知道。事情虽小,但关系到文明礼仪。这些人虽然富了,却愚妄失态如此,如不给以再三警醒,岂能振聋发聩?!
其次是因为法国“酒道”由于其合理性而盛行于世。现在,在各国正式的宴会和大部分家庭的晚宴上,法式的“酒道”实际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将餐桌上的酒严格地分为饭前酒、佐餐酒和饭后酒三种。饭前酒(或开胃酒)即为甜葡萄酒、玛蒂尼酒(马爹利)、杜松子酒(金酒)和威士忌加苏打与冰块等,佐餐酒为法式的干红、干白葡萄酒或度数相当于13度上下的其它酒,饭后酒为(英国的)白兰地或(法国的)科涅克等度数不超过43度的烈性酒。这一不成文的规矩已为众多民族所接受,从欧洲到美洲,从黑非洲到东南亚地区,凡是能够喝酒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即使在日本,他们宴会上佐餐用的清酒,其度数与功能也与法式干葡萄酒和中国的绍兴酒相当,因此,也应属于此习。
此外,法国“酒道”之所以能风靡世界,成为全球性的“酒道”,除了法国菜在西方国家首屈一指这个理由外,主要还因为法国人饮酒的文明程度。他们是根据每一种酒的特性和度数来确定其饮用功能,以便佐餐助兴,绝非以狂饮豪酌某种名贵酒来炫耀财富的。甜酒味甘而腻,且不耐喝,佐餐容易串味。因此,法国“酒道”中是不用甜酒佐餐的,只用于饭前开胃或休闲时随意喝喝。其实,中国古人也是不喜欢用甜酒佐餐的,大诗人白居易就说过“甘露太甜非正味”的话;烈性酒含酒精量高,过多饮用会引发各种事故和疾病,特别是在这个有汽车和高速公路的时代,用它佐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法国人认为随便喝烈性酒是“粗野和不文明”,这同中国古人“酒后无德”的训诫如出一辙。所以,在法国“酒道”中,烈性酒是绝对不佐餐的。即使在饭后,也只是个别人品尝一下而已,绝对没人劝酒灌酒;干红、干白葡萄酒味纯而香,因无糖或低糖而不腻,可以经久耐喝,而且只有十几度,不容易醉,因而是法国人最主要的佐餐酒。其实,中国人很久以前对佐餐酒也是这样要求的。我国明代人谢肇淛在他写的《五杂俎》一书的《物部》中也曾经对各种酒的作用下过定论。他说,“酒以淡为上,苦冽次之,甘者最下”。如此看来,选择低度、低糖、味淳而香、经久耐喝的酒作为佐餐酒是合理的,是符合文明礼仪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最后,还想顺便提一下,法国人在正式宴请时是不上啤酒的,原因是喝了啤酒容易打嗝,这在正式宴请场合有失文明。在西方,啤酒只是一种饮料,是人们在招待会或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喝的。另外,在法国的“酒道”中,正式餐桌上是以上玻璃瓶装的酒和矿泉水为贵重,罐装啤酒(如“易拉罐”)是上不了台面的,视其为轻。因为,罐装啤酒或饮料是人们家庭日常、特别是旅行时用的。之所以是易拉罐装,正是图其轻便。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黎巴嫩南部赛达港的十字军古城堡。 朱梦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