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
专栏:专家评说

  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趋势
本报记者董洪亮
不久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学术报告会,中国、美国、韩国以及香港地区的20多位专家学者就21世纪教育的发展各抒己见。另外,参与六国教育研究合作项目的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与瑞士的部分专家日前也就各国教育改革最新动向与下世纪教育趋势发表意见。现将部分专家的观点综述如下。
世界教育在管理体制上近年来出现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趋势。一些原来实行国家集中管理体制的国家正在向地方分权的方向进行改革,而另一些原来实行地方分权管理体制的国家却在寻求向国家级具有一定统一性的方向改革的途径。例如,美国各州的中小学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各州内部实行统一考试。美国部分专家想在各州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国家级指标系统,向中国学习。在教育观念上,西方人认为教育是发展人,学习不好被认为没能力;东方人认为教育是学习知识,学习差被认为没努力,这两种教育观念也在相互融合。
在新的世纪里,终身教育将更普遍,规模更大。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结合。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及其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一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把学校教育与社会上的公共教育机构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群众文化设施,建立社区教育体系。
21世纪,学校的作用应该是对知识的评价、筛选、组织、应用以及开发新知识。专家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学校传授知识的任务可以交给印刷品、广播、信息网、计算机来完成。学校和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性、社会性、艺术性等品质。
世界大多数国家教育经费在削减。如美国伯克利大学,加州政府现在拨给它的经费占开支的37%,而30年前却占到80%。许多专家认为,世界各国的教育下个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就是如何分配教育资源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关于高等教育,专家们认为其趋势之一是国际化,主要标志是教师与学生的国际交流更加频繁。为了寻求国际化的经验与感受,许多国家大批地派遣留学生。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在毕业之前,约80—90%都有在国外学习的经验,他们了解国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高等教育的另一趋势是信息化。信息革命日新月异,Internet(国际网络)进入大学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注册、选修课程。信息高速公路(GII)一旦进入教学过程,传统的课程编制、教材组织、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管理体制都将有根本性的变革。高等教育还要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避免掌握高科技的人成为“经济动物”、“科技奴隶”、“智能强盗”。高等教育又面临着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为了缓解这一趋势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采取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对策。另外,如何让更多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使农村青年能够“上得来,下得去,用得上”,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解决的问题。
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侧重向高中后阶段延伸。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鼓励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纷纷出台有关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及资格鉴定制度。第三,在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上,许多国家存在政出多门的情况,加强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将是共同的趋势。最后,在培训场所上,由正规公立学校向公立和私立的非正规培训机构转移也是普遍趋势。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成功教育”的背后
——记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
金志明
1980年,30岁的刘京海来到上海市闸北区最差的一所学校——闸北八中,担任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学校所处的“大洋桥”是上海闻名的棚屋区之一。这里人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中的大学生和技术人员的比例是全市的最低点,而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比例及犯罪率却最高。
学校招收的学生,37.7%的人在小学留过级,入学考试成绩居全区35所学校的第33位。
刘京海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几乎绝望了。一个偶然的事件,震撼了这位热血青年的心。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替人打抱不平,用刀刺死了他人,法律无情地结束了这位刚刚成年的孩子的生命。作为师长的刘京海久久不能平静。
为什么十多年的教育,换来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能将这些孩子教得更好一点呢?
刘京海第一次认真思考起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深层次问题来了。
1983年,刘京海带着众多的问号被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深造。
两年后,带着上千张差生研究的卡片,刘京海回到了闸北区教育局,负责联系区内12所薄弱学校的工作。
此时,区教育局决定,在闸北八中开展以改变薄弱学校面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改革试点,刘京海挑起了课题组的重担。从此,刘京海和课题组的同志一头扎进了实验之中。
差生,像一个身患多种疾病的病人,既有学业上的困难,又有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的毛病,还交织着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转变差生,人们往往习惯于在整体上“加班加点教学,管头管脚教育”。然而,其效果往往是只管住了一时一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在艰苦的探索、深刻的思考后,教改的主题渐渐凸现在刘京海和课题组面前——“成功教育”!
既然差生的病因是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失败而形成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思路,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变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为反复成功的良性循环,即通过帮助学生反复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刘京海和他的同事们进而提出,“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作为观念,它主张人人可以成功,主张成功是多方面的,主张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目标。作为方法,成功教育强调从外压式的强制教育转变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通过成功提高自信心、发展积极性,最终形成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
成功教育的实验效果不同凡响。参加试验的两个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两年后已从入学时的全区倒数第三名上升到中等水平,心理素质的提高尤为明显。
那年的一次全区外语朗读比赛,闸北八中派出了自己的代表队,硬是从高手林立的兄弟学校手中夺来一个三等奖。学生们拥抱着老师的高兴劲,真不亚于获得了世界冠军。带队教师也激动得流出了泪水,因为在她的记忆中,前一次英文打字比赛,临上场时,她手下的“兵”竟然溜得一个不剩。
两年的时间,730天,还是这所学校,还是这些老师,还是这些孩子,但奇迹产生了。
1994年,当“成功教育”在闸北八中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刘京海卸下区教研室主任的职务,返回八中担任校长。八中生源差、师资弱、创收少的基本“校情”摆在了刘京海的面前。不久学校规模又从16个班扩大到24个班。为了使八中的改革真正具有推广价值,区教育局没有给学校任何优惠。
在众多的困难面前,刘京海与领导班子反复研究,寻找突破口。他们发现,学校“管头管脚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教学”现象仍然存在,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已成为“成功教育”扩大试验的一大制约因素。
刘京海提出,要让学生成功,必须先使教师成功。要用成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训和提高教师。学校作出规定,取消大面积补课,寒暑假学生一个不留。取而代之的是,加强了教师的进修学习。双休日实行后,全校每月有一个休息日为教师进修时间。刘京海请来了上海最有名的老师为教师辅导。一整套让教师“成功”的计划,逐一实施。师徒制,让能力强的带能力差的,而不论他们年龄谁大谁小;为每位教师实录一堂课,让教师通过录像定格来仔细研究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骨干教师中开展“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主题活动,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特色和发掘潜力。
当了校长,刘京海脑子里不光有学生和教师,他还想到了家长。为了使家长成功,刘京海从南京请来了全国十佳好少年周婷婷父女到校作报告。身患残疾的周婷婷在父亲的帮助下,重返普通学校就读的事迹,打动了许多家长的心。许多家长对照周婷婷父亲将哑女培养成一个正常人的事迹,都后悔自己关心子女做得实在太少太差,主动向老师提出要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成功教育”成功了!
闸北八中的生源没变,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没变,但学生变了,教师变了。
或许数字是片面的,但我们还是能看出一些实情。这所在九年前毕业生合格率不足30%的学校,如今已连续多年保持合格率、升学率的两个100%。今年学校更是大面积丰收,毕业生优秀率由去年的98.36%上升为100%,普通高中上线率近50%,达到重点录取分数的学生占1/3。学校总体办学水平,已跃居全区上游。
“成功教育”不但已被我国基础教育界广泛接受,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今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秘鲁、奥地利等国派出了专家,前来闸北八中登门取经。今年教师节前夕,刘京海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十杰”之一。


第11版(教育)
专栏:家教之友

  漫谈请家庭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忠心
唐朝韩愈说过:“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中国古人很重视给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过去,人们给孩子请家庭教师,是因为当时没有学校或学校教育不发达,有钱人家只好花钱聘请家庭教师。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学校教育已经相当发达,孩子们都能入学读书。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请家庭教师问题同过去请家庭教师并不是一回事。因此,究竟要不要给上学的孩子请家庭教师,值得研究,特别是要和孩子“研究研究”。
给孩子聘请家庭教师,有的是为发展孩子的特长,如教孩子学钢琴、电子琴、绘画、外语等,但大多是因为孩子功课不好,请家庭教师辅导文化课的学习。请不请家庭教师要看孩子功课不好的具体原因何在。如果孩子刚刚入学,上课不会听讲,总也听不明白,这样的孩子可以请家庭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如果孩子学习基础不好,理解能力差,思维活动迟钝,在课堂上虽能认真听讲,但思维活动总也跟不上老师的讲解,家长无力或无暇进行具体帮助,也可以请家庭教师开“小灶”。如孩子学习吃力、成绩不佳,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好,厌学或学习习惯不好,贪玩,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认真做作业,马马虎虎,则最好不要请家庭教师。因为给这样的孩子请家庭教师,只会助长孩子对家庭教师的依赖性。
请不请家庭教师,由谁来决定?我认为应首先问一问孩子,孩子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态度应当起决定作用。
要不要请家庭教师,还应该听听孩子学校老师的意见。我认为老师比家长更有发言权。
请家庭教师的目的,不是让家庭教师给孩子在学习上“保驾”,而根本目的应该是尽快摆脱家庭教师的帮助,能够使孩子学会独立学习。
把家庭教师请到孩子家里来,不如带孩子到家庭教师家里去“登门求学”。把教师请到家里来,家长尽管很尊重家庭教师,但家庭教师毕竟还是以“打工者”的身份出现,孩子容易养成“居高临下”的态度,也往往不大珍视这个机会。而到教师家里去“登门求学”,孩子会觉得机会难得,倍加珍视。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让每个学生都成功
毕全忠
上海市闸北八中施行“成功教育”,可以说是把握住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开发人的心智,变不懂事为懂事,变愚昧为聪慧,教以做人的道理,给以知识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懂得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带着自信走向社会。一句话,教育是给人希望、使人成功的事业。当然,要做到这一步,校长、教师要付出辛勤的劳动,真所谓“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正因为如此,教师的职业无比崇高,人们尊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大多数教师恪尽职守,使我们的许多青少年成为人才,带着自信走向社会,并进一步成长为各种各样的人才。广大教师为我们民族的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
然而,我们的学校里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所谓“差生”、甚至学业和思想道德均有毛病的“双差生”。他们并没有从学校里获得成功和自信,而是带着失败和自卑的感觉走出校门。如果教育的结果是使青少年产生失败的感觉,这是失败的教育,是教育的失败,而不是这些孩子的失败。
事情并不就此为止。不少地方的中小学,仍分成得到重点扶持的重点校和没有重点扶持的非重点校。非重点校中还有一部分薄弱学校。这些“差生”当然被集中到了薄弱学校。这就加重了这些学生的失败感和自卑感。
产生“差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这方面讲,现代人,除去脑功能缺陷者,智力是差不多的。但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认知的过程会有差别。大量的调查表明,不少学生学业差,是从厌学开始的。而厌学又往往是从学习中个别难点没有及时弄懂开始的。难点一多,解决起来就困难了,于是学习积极性消退,从一门课扩展到几门课,从而形成了学习兴趣的偏差。厌学又往往引起思想道德发生毛病。从教师这方面讲,没有及时耐心细致地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和发展。因此,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工作。教好“差生”要花费更多的心血和劳动。把较差的学生教成较好的学生或很好的学生,这更能显现教育的作用,这才是真本事,更值得称道。“差生”应该得到更多的爱护与更细心的教导。“差生”集中的薄弱学校,理应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如果要办重点学校的话,薄弱中小学应该是重点办好的学校。这应当说是功德无量的事。
上海市闸北八中是“差生”集中的薄弱学校。该校“硬件”不“硬”,但校长和教师很“硬”。他们一是有强烈的责任感,二是对学生怀着很深的爱心,三是真正懂得“教育”二字,把握住了教育的真谛,善于从教。他们把别的学校不要的学生培养成材,使学生们感到自信,感到自己是成功者。这才是成功的教育,教育的成功。这样的学校是真正的名校,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师和明师。上海市闸北八中不仅是上海名校,中国名校,也是世界名校,很多国家的专家前来考察。刘京海校长说,别的学校办好了,就吸引不少“好学生”来;他这个学校办好了,却吸引了更多的“差生”来就读。这正说明了这所学校的成功。
像上海闸北八中这样的学校,各地都有一些。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名校,有更多这样的名师——也是明师,让我们的青少年个个都感到自己是成功者。


第11版(教育)
专栏:

有着93年办学历史的浙江金华一中,注重办学的规范化、现代化,科学配备高、中级师资力量,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加速培养跨世纪的教师队伍。左图:学生们正在上物理实验课。右图:校长高亚军(中)与英语组的教师探讨英语教材和教学改革。
本报记者迟萍香摄


第11版(教育)
专栏:认真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黑龙江省与16个贫困县(市)签订责任书
日前,黑龙江省与本省的泰来、甘南、克东、依安、拜泉、林甸、杜蒙、桦南、抚远、同江、汤源、青冈、明水、延寿、绥滨、饶河等16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市)签订了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项目责任书。此举标志着黑龙江省落实这项工程的工作已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
黑龙江省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建设共需资金2.59亿元。其中,中央安排的专款0.66亿元,省财政匹配0.66亿元,县(市)财政匹配0.68亿元,各县多渠道筹措0.59亿元。这笔资金将用于2701所小学、301所初中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校长的培训工作。
黑龙江省通过实施这项工程,将建设中小学校舍36.26万平方米;增添仪器设备2463万元,使87%的小学和67%的初中达到三级以上的仪器设备标准;中小学课桌椅配齐率达到100%;购图书289.4万册,使生均图书有所增加;师资合格率达到小学96%,初中83%,校长合格率达100%。通过工程建设将极大地改善贫困县小学、初中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师资水平,达到省定合格小学、初中的要求,到1997年底,除抚远、同江、饶河等几个边境县外,其他13个贫困县基本完成“普九”任务。
为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黑龙江省教委、财政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管理机构,成立了以副省长为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并聘请六名巡查员,专门负责工程项目具体实施与管理。 (宋青竹)


第11版(教育)
专栏:校园生活

  大学生“星级寝室”做客记
张国卿
合肥工业大学开展的评比学生“星级寝室”活动吸引了全校的学生。今年4月,全校第一次评出两个“五星级寝室”。
合肥工业大学拥有上万名学生。1987年以来,这个学校一直重视抓学生宿舍的文明建设,定期评比文明寝室、优秀寝室、达标寝室。笔者近日几次来到322和320这两个“五星级寝室”做客,和学生一起交谈,寝室的环境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322室,寝室两旁的墙壁上分别贴有“拼搏”和“奋斗”四个大字。同学们告诉笔者:我们是用这四个字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进取向上的。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交流,使寝室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上学期全班奖学金评出的三个二等奖,全被这个寝室的成员所获得。
“宿舍是第二家庭,几年的生活需要我们营造良好的寝室环境。”在320室的墙上贴有“忍”、“让”、“谦”、“和”四个醒目大字。同学们与笔者交谈时介绍:我们寝室八个同学来自六个省,生活习惯、性格、爱好都各不相同,矛盾是难免的。他们常用这四个字处理好相互关系,使全寝室和睦相处。


第11版(教育)
专栏:校园生活

  首都高校讲政治学理论人数逐年递增
北京大学昌平园区95级有372名学生参加了党校学习,占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海淀校区上党课的教室,已经从能容纳300多人的电教报告厅移到了北大座位最多的大讲堂。这是首都大学生讲政治、学理论热潮的一个缩影。
北京林业大学新一期党校刚刚开学,自愿报名参加学习的学生人数之多,创了党校建校以来学员人数之最。在北京农业大学,学生上党校的人数逐年递增,今年的人数比前两年翻了一番还多。清华大学的学生党课学习小组已多达248个,共同学习探讨政治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成了大学生们课余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北京大学一位学生说:“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专业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崇高的信仰和理想作指导。学习专业知识和深入学政治、学理论,对我们来说同等重要。”在首都高校中,有许多大学生持有相同的观点。在首都高校“要我学”的状态已经逐步被“我要学”的热潮所替代。
据了解,学生自发学政治、学理论活动发展十分迅速。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小组、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已经成为众多群众性学术团体中的佼佼者。这种学习热潮并不局限于综合院校的大学生,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中,学政治、学理论的学生组织也如雨后春笋。在北京农业大学,“人文论坛”、“社会学青年”等社团活动频繁,参加者日增。
首都各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类选修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积极选修50多门课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由之路,理论和政治素养有了显著提高。北方交通大学刚刚开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选修课,有近百名学生选课,其热情之高出乎任课教师意料。 (魏铁才范宝殷)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育动态

  香港中小学全新普通话课程纲要编成
适用于香港中小学的全新普通话课程纲要初稿,已由香港教署课程发展处编写完成,并寄往全港中小学和各教育团体,开始为期半年的公开咨询。这套适用于全港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中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全新普通话课程,强调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认识中国,包括文化传统、国情等。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育动态

  上海二千名优秀大学生成为榜样群体
上海高校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服务和社会活动三大优势,根据21世纪需求,积极推进优秀大学生培养。目前,全市2000多名优秀大学生正成为高校讲政治、有理想、创新风、守纪律的榜样群体。各高校优秀大学生勤奋读书、追求卓越的榜样作用,影响了十多万莘莘学子。(赵学兵刘军)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育动态

  北航聘请郑小瑛为兼职教授
日前,我国著名音乐指挥家郑小瑛,被北航聘为该校兼职教授。67岁的郑小瑛教授早年求学莫斯科,是国内外知名的女音乐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尤其关心高校的艺术修养教育,提倡把严肃音乐带上高校的讲坛。(曹斌)


第11版(教育)
专栏:

北京市首居女教师形象设计大赛近日落下帷幕。来自全市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千余名女教师参赛。图为今年60岁的北师大教授肖晓兰与选手们一起交流。滕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