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新风貌

王廷江:本色不变眼界宽
本报记者 贾建舟 刘磊
日前又在济南见到了山东临沂市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他是应邀到省城来做事迹报告的。上午做完报告,中午他就匆匆赶回村里了。自从在北京做完事迹报告回来后,王廷江更忙了:应邀去外地做报告、接受新闻单位采访、接待参观来访……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可不论在村里还是在外地,他一天也没有放松村里和公司的工作,口袋里的手机便成了布置工作和听取汇报的“热线电话”。就连应邀到外地做报告,他也总是见缝插针地忙工作。
9月11日,从苏州赶回来已是晚上8时多,像每次出差回来一样,王廷江家没进、饭没吃,直接到了公司。察看过养猪场、冷藏厂后,已是9时,他一边吃饭一边通知他的助手来开会。当结束这一天的工作时,已是深夜时分。
荣誉让王廷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在与记者交谈时,他反复说道:“每当我走进车间看见工人挥汗如雨忙忙碌碌的情景,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内疚。活是大家干的,财富是大家创的,而我只为乡亲们做了一点点事情,荣誉却让我得了。什么时候我也不能忘了农民的本色。我一定要把企业经营得更好,让大伙儿过上更好的日子,来报答党、报答乡亲们。”文化程度不高的王廷江说不出高深的大道理,但朴素的语言坦陈的是他的真实情怀。
和以前一样,如今的王廷江穿的还是那身普普通通的衣裳,蹬的还是一双山里人常穿的那种黑布鞋,神情还是那么憨乎乎的,若不是口袋里的手机不时响起,简直看不出这是一位掌管着数亿资产的董事长。
和以前一样,王廷江还是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每天早晨6时之前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除了外出开会、做报告,其余时间几乎都吃住在公司,一日三餐跟职工一样吃大锅饭。
和以前一样,王廷江每次出差在外,除非业务需要,还是舍不得在宾馆吃饭,总是找个小饭馆下碗面条或是吃上几个包子。
出了名的王廷江依然保持着那份难得的纯朴,可他的眼界更宽阔了。以前,他常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都富起来才算富。”现在,沈泉庄的乡亲们富了,但王廷江并没有满足,他又琢磨出一个理儿:“沈泉庄富了也不算富,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才是真正的富呢!”于是,他主动承担了山东省支援三峡工程的骨干项目——鲁川建陶股份有限公司。这个企业位于四川省忠县,总投资2500万元,一期工程就可解决900多名移民就业。为了让这个厂早日投产,一年里王廷江不知多少次来到这个长江岸边的贫困县,组织施工,培训职工。现在,这个厂已建成投产,忠县县委、县政府送给沈泉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对口支援谱写三峡篇章,鲁川携手共创美好未来”,表达了忠县人民的感激之情。
不久前的北京之行,让王廷江又确立了新的目标。8月中旬在北京参观京郊的韩村河村和窦店村时,王廷江找到了自己村子的差距。回到沈泉庄,立即召开党支部会和村委会,他说:“过去咱总觉得沈泉庄搞得不错了,现在看了人家先进村,才发现差距还大得很呢!咱可不能飘飘然、昏昏然,被成绩蒙住眼睛。”
乡亲们看着王廷江的腰板不如以前了,都心疼地劝他注意休息,可他说:“我是村里的领墒牛,歇不起啊!”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新风貌

田沛发:山村烛光更明亮
本报记者胡跃平
格老村坐落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一条深深的峡谷中。就是这个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的苗族山寨,一个苗家汉子的名字从这里响彻神州大地,他就是山村教师田沛发。
1994年10月14日,在学校财产受到破坏,学生和村干部遭歹徒打杀的危急关头,田沛发父子挺身而出,与歹徒英勇搏斗,田沛发身负重伤,儿子田金定光荣牺牲。之后,田沛发又召回在广东做工的三儿子,接过教鞭完成哥哥未竟的事业。
去年初春,田沛发伤势痊愈,回到了学校。眼下,贵州正在掀起“远学孔繁森、近学田沛发”的热潮,人们在关心着田老师和格老村小学的近况。
不久前,我们进入格老村,几间用民房改成的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一间木板房里,四年级的38名山村娃佩带着红领巾端坐课桌前,田沛发正在领读课文。52岁的田沛发,单薄瘦弱,黑黝黝的脸上至今有一道同歹徒搏斗时留下的疤痕。
下课钟声响了,田沛发走进办公室。这位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过报告,面对掌声、鲜花和各种荣誉的山村教师,依然那么平静、谦和。他说:“在贵州,像我这样的山村教师太多了。人们敬重我,不是我多么了不起,而是通过我表达对教师的尊敬之情。我仅仅是做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做的事情。如果离开了教育事业,离开了格老村,我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
的确,他把生命之根深深地扎进了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出院一年多来,田沛发比过去更忙了。为早日结束格老村点油灯的历史,他同村干部一起翻山越岭选择线路走向,几次去地区水电局争取了6万元专项资金。今年4月,电终于通了,全村人欢天喜地,都说多亏了田校长。村支书田如生说,去年,上面拨款支持村里建幢三层高的教学楼,这下可累坏了田校长。他把自家责任田里的秧子拔掉,取出泥土打了十几万块砖坯,从请城里师傅砌砖窑到搬砖、挑煤、筛煤,他带头干。今年正月初二,镇领导来给他拜年,进家后不见人,原来他悄悄带着全家人在山下挑煤烧砖。镇长见他十个手指全是血泡,心痛得不知说啥好。记者在村里看到,这幢造型别致的教学楼即将装修完工。他还将社会各界的捐款用来建奖学金、打课桌椅和补贴交不起学费的孩子,还建了一座小桥,学生们上学再也不用趟水过河了。
现在,学校建立了教学中心组,每周六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教学心理学、小学教材教法等业务知识和时事政治。田沛发常对大家讲:“学校切不可徒有虚名,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立足之本。”学校如今已走入正规化,除个别残疾儿童外,村里适龄孩子都已入学,全村240多户,家家都有了读书人。邻近五个村的孩子也有不少来此读书。今年学校五、六年级在全镇统考中获第一名,18名毕业生有17人进入中学,其中一名考入了地区重点中学,这在格老村是破天荒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新风貌

包起帆:新岗位上创佳绩
本报记者钱江
全国劳动模范、“抓斗大王”包起帆,于1994年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职工”的称号。两年来,他一直工作在上海港务局,坚持搞科技发明。今年4月,他的工作有了变动,被任命为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总经理,走上了经济管理第一线。
新岗位是一个拥有8个万吨级泊位、20个500吨泊位,总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国家投资4.2亿元建设的现代化码头。
踏上新岗位,包起帆想到的是什么?
他说:“思绪万千,一言难尽。”然而,加强科学管理、推广新技术,是他的老本行,永远也不会忘。
过去的两年,“成名”后的包起帆继续取得大量科技开发成果。他和同事共同完成的无卸遥控抓斗,在1994年于美国匹兹堡举行的国际发明与新设计展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共有三个项目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奖。今年,他主持的国家“八五”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新型抓斗及吊具系列已向全国20多个行业、800个单位(客户)推广,产生了2.4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来到新岗位,包起帆突出的感受是,科技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他对记者说:“过去,我注重自己干,现在要组织、带领大家干。企业要搞上去,靠一个人不行,要靠群体。这两年我们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较多,但决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重要的是有了好的科技发展机制,有了一支队伍。”两年来,包起帆把因各项科技项目获奖得到的近万元奖金,连同作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每月所得津贴,都分给了搞科研的同事,还有因伤而家境困难的职工。包起帆这样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包起帆忙极了,每天早上6:45离家,晚上10:00后才能回家,每周工作七天,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即便这样,他还是感到时间不够用,再像过去那样伏案画设计图恐怕越来越难了。他将更多地出点子、出思路,组织科研人员一起干。
这两年,包起帆还有一项经常要做的事情——外出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报告,这件事,没有因他工作的变动而放弃。两年来,他先后在30个省市做了220场关于“在岗位尽责,为事业奉献”的报告,听众将近20万人。在各大学、科研单位举行过30多次大型座谈会。包起帆说:“做报告是吃力的工作,你面对数千听众,能不尽力吗?然而我也有收获,就是亲身感受到了广大职工对精神文明的渴望,这对我是很大的鼓舞。”去年,有一次包起帆到福建做报告,洗浴时被脱落的热水管烫伤,受伤面积达身体的30%。但是第二天他坚持做报告,散场后裤腿下滴落了一摊血水,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新风貌

赵雪芳:心中唯独无自己
本报记者刘伟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本报曾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过的“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赵雪芳”近况如何呢?
记者前些天在山西长治市人民医院见到赵雪芳时,她刚给患者做完两个手术。
身材瘦小的赵雪芳,头上戴着蓝色的纸质手术帽,从她接受癌症放疗、头发大量脱落后,她就再没摘下过手术帽。26摄氏度的天气,记者穿着衬衫,她却穿着对襟毛衣。护士长赵挂梅怀着崇敬的心情对记者说:“就这样的身体,赵主任还是满负荷工作,每天都要来科里。许多产妇,尤其是难产的,点名要主任接生。6月30日,我陪赵主任从北京坐长途汽车回长治,半年多的治疗,身子已很虚弱了,可赵主任在第二天就上班了,一个多星期后,亲自给一个病妇做了手术。”
谁又能想到,此时的赵雪芳,已是膀胱癌、直肠癌、肺癌三种癌症集于一身了。
赵雪芳的心里装着的全是病人,唯独没有她自己。
在妇产科主任那间狭小的办公室,赵雪芳轻声细语地对记者说:“我从小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就很深。癌症是无情的,能活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工作一天。”
1996年9月16日,身材瘦小的赵雪芳脸色苍白地走出手术室。这一天,她主刀为一个重病妇做了五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地切除了小南瓜大小的子宫颈肌瘤。
妇产科副主任孙清芳对记者说:“手术中我两次发现雪芳的脸一下子白了,我担心她的身体,因膀胱癌症患者需多喝水,我就让一个医生用管子给她喂水喝,但雪芳摇摇头,全神贯注地做手术。手术结束后,我这个健康人都很累了,雪芳却高兴地说,看来我的体力以后还可以上大手术。”
我们看一看赵雪芳1994年以来的工作记录吧。
1994年:专家门诊1124人次,普通门诊772人次;
1995年:专家门诊313人次,普通门诊253人次;
1996年:专家门诊63人次。
三年共做手术356台次,下乡普查病情918人次。
我们再看一看赵雪芳30多年来的工作量:为几千名妇女做过各种手术,为两万多名患者解除了痛苦,数不清有多少新生命从她手中诞生……
赵雪芳获得“白求恩奖章”以后,李鹏总理为她题词:“救死扶伤,无私奉献”。1995年她又光荣地入选中华十大女杰。记者在采访赵雪芳时,恰逢郊区西北兔乡南村的乡亲送来请柬,邀请赵医生在9月27日参加南村自来水饮水工程纪念碑揭碑仪式。原来,早在1965年赵雪芳就在南村给当地妇女进行过普查和诊治地方病。身为省党代表的赵雪芳,曾直接向省委书记胡富国当面反映过南村拉车取水的情况。现在,自来水接通了,南村的村民当然忘不了赵雪芳。
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医生,人民忘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