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无言的辉煌
马义民
一个秋日的傍晚,夕阳把这里的坡坡梁梁染得通红。山村如同往日一样平静,只有炊烟袅袅升起。60年前,也是这样的傍晚,一支队伍悄悄开进了这里。山民们并没有惊恐,眼前的,和前面经过的队伍一样,他们虽然衣衫破旧,可精神饱满,虽说面带饥色,但无不义之举。他们打开了背包,在巷道里的墙根前、屋檐下宿营,谁也不肯进入百姓家。这里是回族聚居地。在一座古寺前,一支马队过来,几位首长翻身下马,警卫人员报告:这里是单家集的单南清真寺,今晚部队将在这里宿营。寺中的阿訇和村里长老迎上前去,和首长亲切握手。直到有人介绍说,这是我们红军的最高领导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时,单家集顿时沸腾了!乡亲们忙着给红军腾房子,烧茶做饭,将粮食按市价卖给红军。毛泽东在阿訇们的邀请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清真寺,并在寺内的北厢房内和长老们一起吃了晚饭。当晚,毛泽东就住在寺北面的拜文海家。
这里是宁夏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村。
今年8月7日傍晚,我驻足在单家集单南清真寺门前,细细地观察着这里的一切,追寻红军长征途中曾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希望挖掘出那次大迁徙给这里留下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座普通的清真寺,大殿坐东朝西,两侧有南北厢房。感谢单家集的父老乡亲将北厢房一直保存得如此完好,一切都和60年前一样。你看,中间是门厅,左右有两门,从左手门里进去,靠窗户有一大炕,炕上有毛毡、炕桌、油灯,这一切都是西北百姓家常见的。就在这里,毛泽东和当年的长老们共进了晚餐,这一定是顿很丰盛的晚餐,他吃得很香。茯茶、油饼、熬饭端上来了,还端上来了父老乡亲对红军的爱戴和对这位红军舵手的敬意。他一边吃饭,一边宣传党的政策:共产党和红军队伍尊重回族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饭后,阿訇们要毛泽东在这留宿,他严格遵守红军“不准驻扎清真寺”的禁令,说了声“不打扰了”,便从这里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毛泽东走后的第二天,国民党的飞机轰炸了这座清真寺,据说国民党在这里共投下了七颗炸弹,大殿被炸坏了,可这北厢房只伤了点“皮毛”。料事如神的毛泽东,也许此时已登上了六盘山。他仰望长空,俯视群山,正潇洒地吟哦着“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那气壮山河的词章。
与清真寺只有一墙之隔的拜文海家,是座西北高原上典型的农家小院,四棵梨树果实累累,奶牛正卧在槽前悠闲地反刍。院子的北面有两间农家小屋,60年前就在这里,27岁的拜文海接待了42岁的毛泽东。多么平常的小屋,多么平常的土炕!可谁曾想到,半个多世纪之前,领袖的风采曾在这里展示,历史的画卷曾在这里摊开,一位和战士一道用双脚刚刚爬过雪山、越过草地的伟人曾在这里扯起了鼾声。历史在这里留下过辉煌。就在这间小屋里,曾燃亮过一盏革命的灯。在炕桌上、在油灯下,一位曾率领红军队伍呼啸驰骋在万水千山之间的历史巨人,可能又在勾画新的长征,他或许又在翻阅着《资治通鉴》,或许吟咏起他喜爱的“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的诗句。
第二天拂晓,部队出发了,毛泽东也走了。从这片大地上走了过去,走向了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北京城。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曾恩情于革命,但人民却从不言辉煌。60年来,这块土地曾经沧海,然而不管风怎样刮,人民还是照常耕作,不管雨怎么下,葫芦河水依然清澈。打那之后,红军的大队人马曾七次驻扎过这里。唯一值得这里人们自豪的是,革命的惊雷曾从这里滚过,老百姓用自己的粗茶淡饭,为一支支吃草根、穿草鞋的队伍驱走了饥饿,补足了粮草,并把他们送向了远方。(作者单位:青海日报社)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长征中的红军大学
李岱
1935年6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的夹金山胜利会师。在《八一宣言》指引下,为保存和培训军、政干部,提高各级干部的军事政治水平,以便适应抗日救国战争的需要,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应时而生,于1935年11月底在草地松岗四方面军总部所在地成立,校长由当时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担任。
“红大”成立之初,校领导机构只有一个负责行军、宿营、伙食生活管理的行政科(后改为供给科),由校参谋长张宗逊负责,同时调来了原九军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同志任校政治部主任。在学生方面,开始只有一个高级指挥科由部队抽调下来的在职军、师两级干部20余人组成。后来,又集结了团、营两级军政干部300多人,分别组成了上级政治科和上级指挥科两个队。随着学校的扩大,相应地又增设了供应科、卫生科和警卫连。各科(队)班、排的行政组织和党支部、党小组也同时建立起来。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红大”奉命沿金川西岸随军经丹巴县东渡大金川,翻越夹金山(大雪山)南下,在芦山地区的黄岩坝驻了下来,开始按教育计划学习。
被调入“红大”学习的每一位学生都无比地自豪,正如一些老红军回忆时所说:“在那食不果腹、衣难蔽体、几百里内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上,我们这些穷苦农民出身的黄泥巴脚杆,一个大字不识的粗手粗脚的大老粗和地主老财的放牛娃,有机会进‘红大’学习,真是梦想不到的幸福。那时我们既学文化,又学军事、政治知识,自始至终,大家都热情万丈,学到了许多丰富的知识。”
为了配合教育和宣传,“红大”学生利用军事、政治学习的业余时间创办了墙报——《战火》,墙报内容都是大家学习、生活与思想的反映,大家都喜欢看,写稿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在红岩坝时,“红大”校部还创办了《红炉》校刊,刘伯承同志亲自书写刊头并题词。题词大意是说:我们学校就是一个“红炉”,我们学习军事、政治、文化,以及向一切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克服一切困难,就要在这个“红炉”中来锻炼。坚强的革命意志就是在通红的炉火中锻炼出来的。
1936年3月初,“红大”奉命撤出红岩坝,再次翻越夹金山进驻丹巴西北革什扎河的红光、大嗓,然后沿河而上,翻越了海拔5470米的党岭雪山,经道孚进驻炉霍。
“红大”进驻炉霍后,又继续招收军、师两级干部。这时,“红大”学员连同校部领导机构共约1500人,与总部同驻炉霍庙内。
在炉霍期间,《红炉》校刊办得十分活跃。刘伯承同志不但号召全体学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他还亲自为校刊撰写稿件。“红大”一边教学,一边举行各种学习比赛和表演,方式方法和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在炉霍期间,是“红大”的黄金时代。
炉霍地处草地,气候恶劣,经济条件很差,粮食被服奇缺,为了解决缺衣问题,整个部队在朱总司令的发动下,普遍学习打毛衣、毛裤、毛袜等各种防寒毛织品。并且向当地少数民族学习烧牛粪,解决烧柴问题。这一切,为“红大”克服生活上的许多困难起了不小的作用。
从1936年3月下旬到8月初离开炉霍继续长征北上,经过艰难跋涉和浴血奋战,“红大”终于同部队一道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胜利通过草地,于9月下旬翻越了天险腊子口。
“红大”自8月初由炉霍北上,经过草地到陕北与一、二、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会师,这期间,由于当时的险恶环境,根本不可能进行有计划的教育了。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与饥饿、疲劳、疾病作斗争。“红大”的学员们在这个特殊的“红炉”中经受了千锤百炼,并成长为我党我军的中坚力量。
“红大”进驻洪德城的当天晚上,周恩来副主席就代表党中央来看望和慰问“红大”全校干部和学员。周副主席在当晚“红大”举行的全校大会上,对长征的胜利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称“长征是我们党的胜利,是全中国人民的大胜利!”,并对“红大”师生卓有成效的教育学习、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不屈不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赞扬。他号召大家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准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周副主席的讲话,使“红大”师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红大”的创办,正值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日子,在环境极为险恶、战斗极其频繁的情况下,“红大”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党和红军培养了3000多名干部,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成长为我党我军的精华。建国后的许多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都是“红大”培养出来的学生。
历史随风去,但红军大学是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的一面光辉旗帜,“红大”和“红大精神”将永远放射着光芒。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政治部)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感受辽阔
赵发元
一场骤雨后,晚霞绚丽灿烂,云朵飘逸变幻。空气如洗,凉风习习,野花喷芳香,草浪似绿缎。我和几位新结识的报界同仁,漫步在一条弯曲的小路上,四望如一,绿野无涯,不见天边。
这是什么地方?惹得红男绿女如此心醉神迷,如此舒心欢畅!
这是内蒙古腹地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这是“花的草原”,是千千万万情侣“敖包相会”的地方,是“一代天骄”弯弓射大雕的广袤原野,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的仙境……
看惯了人挤人、车挤车、楼挤楼的都市景观,听惯了车间厂房、基建工地、车站港口各种刺耳揪心的声音,离开了争名争利的是非之地,摆脱了躬身斗室、雕虫小技、壮夫不为、夜郎自大的羁绊,逃离了连续36摄氏度的炎夏酷热,来到这幽静舒畅的所在,那感觉,凭谁体验了都会是终身难忘的。
我曾经去过甘肃河西走廊的大戈壁,也去过榆林和内蒙古比邻的毛乌素大沙漠,那感觉是奇而壮,宏而阔,虽然雄浑壮美,但毕竟十分荒凉。漫天的沙石和极端的缺水,很难让动植物活命,也不适于人的生存生活。我曾指着这两地戏问同行者:“给你划一块地方,让你到此为王,你来不?”答曰:“不来。”而且说:“这地方,一次足矣。”这次,我以同样的问题,问一位纤弱漂亮的温州小姐,她说了一句令我吃惊的壮语:“我来。不要说当女王,让我承包千万亩草原,来当牧场主,一定井井有条,游刃有余。”
是呀,这是一块多么美丽辽阔人见人爱的绿洲,这是一座水草丰茂,野花盛开的天然大花园。这座花园有多大?20万平方公里。从张家口到锡林浩特,再到西乌珠穆沁旗,我们的汽车疯跑了整整两天,走了尚不足1/3。就说东乌珠穆沁旗吧,面积4.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万,人均草场近万平方公里。辽阔的草原,养育了牧民广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这里有一位全国劳模叫小伊达木,他连续三年饲养牲畜超过3000头,去年他自费到澳大利亚考察牧场。今年他拿出25万元,举办了家庭那达慕盛会。据东道主介绍,去年这里人均纯收入3068元,小康户占到了66%。难怪,从富贵乡繁华地来的温州小姐,要在此一试“牧场主”的身手。
放眼望去,小丘起伏,湖泊如镜,内蒙古最长的内陆河——乌拉盖河汩汩地流淌。兰州来的常女士采摘了一大把叫不出名的各色野花献给了我,我一闻好香好香。都说家花没有野花香,家花要人浇水,要人施肥,娇生惯养,还常常枯萎,而野花,什么要求都没有,任狂风吹,暴雨淋,烈日晒,却那么自由地开着,峥嵘地活着,怎么不让人迷恋呢。
真正的草原,往往是走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见不到一顶帐篷,一户人家。草原上本无路,也没有明显的标记,一到阴雨天,“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四顾一个样儿。外地的司机,若没有当地人向导,往往迷路。我们去的那天,先晴后阴转小雨,加上薄雾,能见度仅几十米。前边的车子开得快,后边的没跟上,迷了路,在草原上兜圈子,两个小时后,雨停雾散,才找到了跟踪的目标。据锡林郭勒日报社的同行讲,先一天报社派车给我们去的白音格勒苏木(乡)送蔬菜,晚上汽车迷了路,不敢走,只好在原地等待“东方红,太阳升”。
草原虽阔,牧民们却爱草如命。我问当地苏木(乡)的一位书记:“这地能长草,能不能长庄稼,长绿树。”他指着远方一条茂密的林带说:“这是文革后栽的,如今直径有一尺多。”“为什么不大量栽种?”“为了保护植被和地貌,为了保护这天然的草场。”“可以农林牧全面发展呀?”我对此不以为然。衡阳来的许睫不同意我的观点,她说:“那就不叫大草原啦,那我们还来这儿干什么?”
难怪芳草萋萋,宽阔得一望无际,依然有铁丝网圈的地界,牧民们依然是各自在自家的草场内放牧,虽然这地界绝不是关中道的数以丈计,它可以纵马飞奔一天两天而不得到边。
施小姐把蒙古族人的祝酒歌词抄在了一张硬纸卡片上,递给了我:“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奶茶炒米手把肉,让你喝个够喝个够,这酒醇香,这酒绵厚,让我们肝胆相照,在这辽阔的草原上,共度春秋。”我虽然素不饮酒,更喝不惯马奶子酒那味儿,却已经醉了,感受这辽阔,感受这美好,感受这深情……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东风芳土花雨情
钱玉新
盐阜平原坦荡如砥。她是一块不断生长的陆地。她是江河大海的儿女,是奔腾不息的江河大海的波涛,造就了这一块曾是荒凉贫瘠如今变得美丽丰腴的土地。
盐城,是一座历史古城,从近年对阜宁陆庄和东台开庄古文化遗址挖掘、考古证实,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从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县至今也已有2114年的历史了。古盐城濒临黄海,以煮盐名世。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挟大量泥沙入海,从而加快了陆地向外扩展的速度。是的,辛勤的江河不断搬运金沙玄土,至今海岸线仍以每年近半华里的速度继续向东延伸,一片片富饶的五色土被大海托出波涛。天南地北的饥民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烧盐,垦殖,以自己的血汗浇灌每一寸土地,期待它生长财富,生长五谷,繁衍生息。“盐场处处有,盐商灶民多”,是它的历史写照。“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傍,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这是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笔下盐城灶民的生活剪影。
盐城历史上有一条横贯南北的大堤范公堤。堤下便是串连成百上千灶户盐场的人工运河串场河。为了防止海水倒灌,北宋时著名大臣范仲淹在担任盐城西溪盐官时带领先民修造了这一堤一河,人们怀念范公的功德,便将这捍海大堤名之曰范公堤。然而,在封建剥削惨重、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这一堤一河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祉,却成为贪得无厌的官僚、盐霸、兵匪吸血的孔道。那时候,河中的浪头是苦涩的,因为它掺和了善良先民太多的血泪。那时候,堤上的手推车、牛车卷着黄尘,却驮不完人民的苦难。如今的204国道,就大体修在当年的范公堤原址上,与串场河平行。看到眼前这千车奔流、万笛齐鸣的繁华景象,我怎能不赞叹盐城变化的神速?!
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宋代的岳飞韩世忠抗金、明代的戚继光抗倭均在盐城留下了不朽的遗迹。尤其值得大写特写的一笔是盐城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在烽火抗战的日月,盐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在如今建军路与解放路交叉的市中心广场,还矗立着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的纪念碑。纪念碑由当年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书碑名,背后镌刻着歌颂新四军业绩的碑文,碑文颂诗中有“皖南奇冤,蒋日猖狂,重建军部,誓缚天狼。莽莽海疆,浩浩串场,将星云集,万众慨慷。政委少奇,勋业辉煌,雄才大略,陈毅军长。江淮河汉,纵横决荡,砥柱华中,铁壁铜墙”的名句,令人神往、浩叹。碑端铸一铜雕,雕塑着一匹铜马昂首向东奔驰,那骑在铜马上的铁军勇士正挽缰策马,好不英武,表现了当年铁军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如今,它已成为盐城的城标,成为改革开放时代的盐城人的精神和风格的写照。
盐城历史上留下了几个有名的景点,明清诗人曾留下了一些吟咏景点的诗篇,其中较著名的有“登瀛晚眺”、“范堤烟雨”、“杨楼翠霭”、“铁柱潮声”、“瓜井仙踪”等八景诗。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景点除“登瀛晚眺”、“瓜井仙踪”外,多已不存。然而,今日盐城岂是昔日可以匹比的!表现盐城这座新兴城市风景名胜的,岂是八景、十景可以概括的!且不说盐城海边国家珍禽保护区的丹顶鹤,大丰麋鹿保护区的麋鹿群,盐城郊区便仓的枯枝牡丹,就市区而言,那栉比的高层楼群,宽阔的柏油马路,串场河新洋河穿梭不息的船队,以及盐城机场起落不停的喷气式客机,连同那愈来愈近的新长铁路的列车的隆隆之声,通榆运河的轮船的高亢的汽笛强音,不都应该列入诗人吟咏的题材吗!范仲淹在初至今东台西溪为盐官时曾赋五绝一首云:“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这里说的参知两丞相是指晏殊、吕夷简。盐城历史上是名人荟萃的古城,从三国时的陈琳到南宋的陆秀夫、明末清初的吴嘉纪以及当代不少著名政治家,都在他们生活的时代为历史留下了不同凡响的著作和声音,为人们称颂和怀念。面对盐城今日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我们相信新一代的诗人、文学家也一定会留下自己的卓越的诗篇和华章。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绿丹兰杯征文

草地临时党支部
段耀辉 肖昌琦
茫茫草地,沼泽密布。深秋的风,夹杂着凄冷的秋雨,抽打着广袤的死寂的草地。
濛濛雨帘中,走出一个人,只见他两颊消瘦,面色憔悴,手拄一根木棍,蹒跚地向前挪动着脚步。受伤的右腿上,不时渗出一股股殷红的鲜血。他,就是红四方面军十师二十八团三连党支部委员、副连长李玉胜。他因受伤掉了队,已在这无边的草地上走了整整七天七夜了。饥饿、寒冷、疲劳、伤痛,像无数条吐着红信的毒蛇,一齐向他袭来。他实在支持不住了,重重地摔倒在地,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久,雨水把李玉胜从昏迷中浇醒,一种生的欲望促使他竭力爬起来,拄起木棍,艰难地向前挪动着双腿。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咬牙挺出草地,追上红军主力。
“副连长,副连长!”忽然,一个还没完全脱离童音的惊叫声,从他左前方五六米远的地方传来。
李玉胜循声望去,原来是连队的通讯员小王。小王才14岁多点,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掉队后,也艰难地行走在这茫茫的草地上。
小王扑倒在李玉胜的怀里,像久别的孩子见到了母亲,呜呜地哭起来。不远处的草地上,还东倒西歪地躺着二十多个掉队的红军伤病员,他们精疲力竭,不住地喘气。
“怎么能躺在地上呢?快起来!”李玉胜发火了,大声地命令着大家。但他看到战士们疲惫不堪的神态,马上又转变口气,动情地说:“同志们,不能躺下啊,或许躺下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蓦地,一个念头在李玉胜心头一闪。他清清嗓子,大声说:“同志们,我是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还有谁是党员、干部?我建议咱们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战胜困难,走出草地!”
大家听了这番话,像是有了主心骨,紧紧围着李玉胜,高举手臂欢呼赞成,并自报姓名:“我叫罗玉琪,红十师话剧团的,是党员。”“我叫周炳,党员,红三十一团的”……
经过选举,一个诞生于草地的、不平凡的临时党支部诞生了,大家一致选举李玉胜为党支部书记。
第一次简短的支委会后,李玉胜发表了讲话:“同志们,我们是红军战士,只要大家紧紧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互帮互助,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走出草地,追上主力!”
党支部根据每个伤病员的伤情轻重,具体分配了任务。
天黑了,大家决定宿营。李玉胜分派轻伤员去挖野菜、刨草根,重伤员就地收集柴草,准备烧火。
过一会儿,挖野菜刨草根的都陆续回到了宿营地,独独不见李玉胜。正在大家焦急不安的时候,只见李玉胜左手抱着一抱野菜,右手扶着背上的大半只血淋淋的野山羊回来了。
“哎哟,从哪里搞来的?”大家掩不住惊喜。
“从狼嘴里夺来的!狼捕到野山羊后,吃了一小半没吃完,准备拖回去,不想一不小心踏进了沼泽,羊留在了岸上,被我扛回了。”
剥皮。割肉。生火。一串串羊肉被篝火烤得嗞嗞冒油,散发出阵阵香味。大家把野菜当饭,野羊肉当菜,吃得十分香甜。
队伍继续向前行走。大家互相搀扶,互相鼓劲,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突然,走在前面的人一阵混乱,并传来撕肺裂肝的叫喊声。李玉胜意识到:有同志遇到危险了!果然,走在前面的周炳陷进了泥潭,前来相救的罗玉琪不小心也陷了进去。还好,罗玉琪抓住一根灌木藤,奋力相争,总算爬了出来,而周炳却在泥潭中拼死挣扎,越陷越深,绝望地呼喊着。
等李玉胜从后面赶上来时,立在潭边的人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周炳已陷下了大半截身子,两只手仍在拼命地抓挠,下陷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
“不要动!”李玉胜大声喝道。同时回头命令大家:“快解绑腿!”
绑腿一根根地接了起来,连成一条长长的绳索。一条生命的绳索。
“往后站,每人拉住绑腿,用力拉!”李玉胜一边命令大家,一边拿着绑腿的一头一步步地探向周炳……
终于,周炳抓住了李玉胜扔来的绑腿——他获救了。
“副连长,谢谢您,是您救了我,我就是死,也忘不了您的再生之恩……”周炳扑到李玉胜的怀里,激动得泪水满面,呜咽着说。“不,不是我救了你,如果没有我们这个临时党支部,没有这个集体,我一个人能救得活你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草地党支部书记李玉胜紧紧团结着临时党支部的其他几个支委,带领28个失散掉队的红军伤病员战胜道道险阻,克服重重困难,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携手向前,终于走出草地,追上了主力,加入了新的战斗。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83236部队政治处)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澳洲诗旅
(二首)
陈忠干
雪梨是红色的银色的翅膀扇动起,太平洋的日出,降落了、降落了,亮晶晶的海岸、金闪闪的细沙;悉尼红墙红瓦小洋房,犹如铺天盖地水彩画。不是幻觉吧,我眼前的雪梨是红色的。艳红、艳红的雪梨哟,果实累累,果实累累,悬挂在枫叶和桉树林里,摇荡在草坪和花园之中,重压港湾坡地均倾斜。我真有点不信任自己的眼神,雪梨应该是白色的呀,怎么会是红色的呢?我向湛蓝的海湾,我向碧绿的云天,借到一面面明媚的镜子,从大铁桥上,从歌剧院旁,从旋转塔顶,不管从哪个角度观望,她的主旋律都是红颜色的,——我心目中的雪梨如此风华!
汤汤牛奶河一只只肥硕的花牛,滚圆的肚皮往地上拖,还在埋头吃草、吃草、吃草,从日出吃到日落。两个大木瓜似的乳房,暴涨着,暴涨着,暴涨着,牧主忙扭开吸奶器抽奶,犹如拧开水龙头的动作。一支支细流注入水库般的奶池,绿草中奔腾着一条白色的河。那么馥郁,那么清甜,那么芳香,流向城市的各个角落。悉尼人嘴上都挂只“奶瓶”,源头就在暴涨的乳房里。从日落流到日出,任你饮、任你吸、任你喝。波涛辽阔的牧场上,也放牧多少故事和传说:一个吃草一个吸奶的画面,反映的哲理是如此深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