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正气浩然《旱天雷》
“不管外界怎么说,一些媒体对某些影片如何炒作,我们都该保持一个平常心,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看准了的事。”今年6月,当长影厂导演周炜带领剧组来到辽宁西丰县拍摄一个历经四年十易其稿的剧本时,他对人们说。在这里,他们顶着酷暑日夜奋战,又在摄影棚内搭起三层高的楼房,首次在中国电影史上拍出了触目惊心的坍楼的真实镜头。两个月后他们终于能以平淡的口气说句:“这一年夏天,我们共同完成了一部故事片,它的名字叫《旱天雷》。”
影片通过一个磊落正直的县级反贪局长顶住权势、舆论、家庭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秉公执法、锲而不舍,终于惩治了造成重大事故的贪赃枉法分子,并揪出其幕后操纵者的故事,有力地抨击了社会上贪污腐化、徇私枉法的弊端,是一部以纪实风格拍成的反贪倡廉的警世之作。该片由杨利民、王立纯编剧,制片主任姜世民,栾福仁、许平饰演片中主要角色。(西央)(附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国内外芭蕾名家献演精品
10月11日至13日,在国际芭蕾界卓有声名的美国芭蕾艺术家温迪·威兰、尼拉斯·马丁斯将与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团主要演员合作,为首都观众献上一台名为《辉煌的快板——当代芭蕾精品晚会》。演出是由中国兴发集团公司、北京启明演出公司主办的。(纪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文短波

首都戏剧界庆贺郭汉城从艺活动五十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近日在京召开座谈会,庆贺郭汉城从事文艺、戏剧活动五十年。郭汉城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曾与张庚共同主编了《中国戏曲通史》和《中国戏曲通论》,撰写了大量的戏曲理论和批评文章,对新中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晓王)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亚洲影片收藏研讨会将举行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承办的“亚洲影片收藏研讨会”,将于1996年10月6日至11日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刚刚落成的业务楼举行。
来自斯里兰卡、泰国、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界人士,来自我国电影界、文化界、新闻界的有关专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官员80余人将就亚洲电影的发展历史及电影遗产的收藏和中国早期电影的特色及其发展历史进行研讨。中国、孟加拉国、印度、香港、泰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将分别介绍该国家和该地区电影收藏方面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对前景的展望。
影片作为视听信息载体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人类文化信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收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这一信息资源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相信本次会议对加强亚洲影片收藏工作,繁荣亚洲电影文化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知不足者成大器
——陈玲玉巡回演唱会的启示
吴文科
包括曲艺在内的民族艺术一个时期以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演出市场相对疲软的堪忧现状。然而这种现状在党和政府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倡导下,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明显标志,是一批相当出色的青年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与走向成熟。日前开始启动、历时三个月、行程数千里的广东粤曲青年演唱家“陈玲玉京津沪穗港澳’96巡回演唱会”的隆重举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广东粤曲是一种音乐性很强的曲艺品种,由于演唱语言的地方性特点,使得难以走出广东而为更多的人所了解。陈玲玉有幸参加了1991年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中国曲艺节,以一曲沉雄悲壮的《琵琶壮烈歌》引起了曲坛注目;在1995年平顶山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曲艺节上,陈玲玉更上层楼,又以一曲《悲歌广陵散》获得曲艺艺术的最高奖“牡丹奖”。两度北上涉足全国性艺术展演与交流的经历,奠定了陈玲玉本人在当今曲坛的地位与影响;同时也昭示人们,地域特色不一定就是一种艺术的局限,好的优秀的粤曲艺术同样能赢得更为广泛的听众。这是陈玲玉走出广东后领悟到的道理,也是她由一个青年演员由自信而走向艺术自觉的开端。于是,她顶住了成名后各种利益的诱惑,毅然跨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进修;她冲破了传统的师承观念,又拜北方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为师习唱大鼓;她还悟出,单靠被动地继承与模仿,创造不出属于自己和当今时代的辉煌。因而,她不仅开创了弹唱广东粤曲的先例,融李丹红、白燕仔、劳艳娟诸师的优长于一身,而且学习自撰曲词与设计唱腔,开始了自身全方位提高和升华的大胆实践;有意识地熔铸着属于自己具有鲜明时代色彩、为当代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听众都能接受的粤曲演唱风格。听过陈玲玉’96巡回演唱会在北京的首场演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陈玲玉的努力是成功的。陈玲玉本人引用古代圣贤的话慨叹“学然后知不足”,认为自己19年的从艺之路,由此完成了她从“不知足”到“知不足”的艰苦过程。而对于广东粤曲乃至整个曲艺艺术来说,这则是从仅仅拥有一名普通演员到拥有一位真正的表演艺术家的过程。
陈玲玉的作为因此而有着多重的意义与启迪。首先,作为一名青年演员,她能顶住流行歌曲演唱的诱惑,孜孜矻矻地执著于传统深厚又天地广阔的民族曲艺艺术,这种精神本身就十分可贵。她原本主攻琵琶伴奏,却能唱响唱红;她成了一名演员,却又钻研创作;她已经有过19年的从艺资历,却仍然不忘拜师深造读书学习。凡此无不表明,她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卓然具备了高目标、长眼光、大志向,及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大家气派。这在一个以当“明星”自足的时代,更属难能可贵。其次,就艺术本身革新发展的意义而言,陈玲玉的成功启迪,除了她的勤于刻苦发奋、肯于卧薪尝胆、善于兼容并蓄外,更重要的是其艺术观念的彻底自觉:懂得单靠被动地继承模仿,创造不出属于自身和当今时代的辉煌;只有主动出击、积极拿来、化人为己、融会贯通,才能自成一格、自创新路。因而她敢于在粤曲表演时自弹琵琶坐唱,一改单纯站唱的模式;善于把北方大鼓和江南小曲的音乐素材糅进粤曲演唱,同时调整传统粤曲演唱的行腔节奏;勇于把个人演唱会由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一直开到广州,显示一个青年演员的底蕴与实力。这无论对广东粤曲还是对曲艺唱曲来说,都是空前的。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为曲艺艺术的繁荣发展,奏响的一曲盛世豪歌。而陈玲玉的歌喉,正是这“曲”豪歌中最为清迈的“音符”之一。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的笃”九十喜逢春
陶瑞兴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秋阳下的嵊州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越剧诞生90周年纪念活动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90周年并不漫长,三天的时间更是短暂,然而纪念活动却丰富多彩。三天中,有全国名伶角逐的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又有剡溪儿女争艳的民间艺人越剧大奖赛;有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纪念大会,也有新老艺人同台演出的文艺晚会;三天中,人们是那样步履匆匆,人们是那样欢欣鼓舞。是的,越剧能从90年前的嵊州地方“小歌班”(的笃班)发展成今天饮誉海内外的全国性大剧种,人们怎能不为之自豪,怎能不为之庆贺呢?
袁雪芬等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特地从上海来到了家乡,参加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的来自三省一市17个越剧团的43名新秀也来到了这个越剧的故乡,文化部、浙江省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也来到了嵊州,大家相聚在越乡,共贺越剧的繁荣发展,共议越剧的改革探索,情之切切,心之昭昭,意之坚坚。
确实,90年来,越剧的发展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她凝聚着剡溪儿女的无限智慧,倾注着老一辈越剧艺人的满腔心血,也映照着党和人民的深情厚爱……
嵊州古称剡县,置县达2100多年历史。这里四面环山,九曲剡溪横贯其中,佳山胜水,风景秀丽,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秀丽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给越剧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时,剡中大地涌现出众多“草木才子”,他们以民间的小调和广泛流传的佛曲宣卷为基调,在田边地头说唱当地的新闻趣事,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四工合”唱书调;后发展为“沿门唱书”、“落地唱书”,成了当时嵊州农民谋生的手段之一。
1906年农历正月底,嵊州唱书艺人在于潜、余杭等地用稻桶和门板搭成简易戏台,首次登台演出,并改说唱为演唱,深受乡邻喜爱,不到一年时间,境内几乎所有艺人都合班上台表演,正式组成戏班,俗称“小歌班”。由于伴奏以尺板和鳖鼓为主,故又称“的笃班”。就这样,一个新的剧种在嵊州诞生了。
小歌班发展速度非常惊人。1917年,小歌班闯入上海,经过语言和音乐方面的改革,一举打响,越剧终于在十里洋场立足。当时,上海《申报》广告始称“小歌班”为“绍兴文戏”。1923年,一个叫施家岙的嵊州小山村开办了第一副女子科班,于是便有了女子越剧。30年代中期,“绍兴文戏女班”接踵涌入上海,影响日趋扩大,广告始称其为“越剧”。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一批演员,大力倡导越剧改革,在建立起编导制的同时,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戏《祥林嫂》,从而使越剧以其清丽委婉、抒情优美的风格闻名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越剧艺人们进行了以“改人、改制、改戏”为中心的三改学习,越剧从此进入了全面繁荣发展时期。全国曾有260多个专业越剧团,演出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并走向世界,受到东南亚国家和欧美观众的欢迎。期间,越剧新秀人才辈出,唱腔流派精彩纷呈,数以百计的新剧目上了银幕和荧屏,越剧艺术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在发源地的嵊州,越剧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越剧诞生起的90个春秋里,嵊州人辛勤耕耘,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舞台乐章,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已涌现出了“四工合”唱书的创史人金其炳;“吟嗄调”创始人金芝堂、相金堂;女子越剧早期著名演员“三花一娟”中的施银花、赵瑞花、姚水娟;“越剧十姐妹”中的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傅全香、筱丹桂以及后来成名的周宝奎、商芳臣、王文娟等一大批越剧人才;创办于1962年的“越剧之家”,为全国20来个省市的100多个专业越剧团输送了上千名男女演员和伴奏员。目前全国100多个专业越剧团里,嵊州籍演员有3000人,几乎每一个越剧团都有嵊州人。
本市的越剧爱好者和从艺者更是不计其数,从热闹的市中心到偏远的小山村,从哑哑学语的孩童到白发的老婆婆,几乎都会哼唱几句越剧。全市除一个专业越剧团外,还有99个民间越剧团。他们忙时种田,闲时演出,经常活跃在城乡各地。嵊州人还建造了我国第一个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五年已接待了十余万人次的海内外来宾。
“老树春深更着花,千蕾竞放拥未来。”今天,嵊州市委、市府对越剧事业给予了更大的关注。今年年初,市里已响亮地提出,要把嵊州建设成越乡文化体育特色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市里已落实了六件实事,即编写越剧教科本,在全市学校中开设越剧基础教育课;创办越剧艺术学校;组建演出公司和行业协会;建造越剧排演厅;建立越剧发展基金会;进一步推动越剧事业的发展。号令一出,群情振奋,就拿越剧艺术学校招生来说,只有50个名额,报名者竟达1.2万人。
“的笃”九十喜逢春,越剧这朵戏曲百花园中的奇葩,一定能越开越妍,迎来更加灿烂的21世纪。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翻旧剧 立新意
——昆曲《绣襦记》导演札记
范继信
明传奇《绣襦记》流传了几百年,在民间影响很广。为了探索传统剧目翻新,让华夏几千年文明在新时代闪烁出新的光华,江苏省昆剧院决定,由孔爱萍、程敏等青年演员担纲,重新串联改编成一出故事情节完整的《绣襦记》,并决定由成进森改编,由我执导。
明传奇,讲述了常州府太守之子郑元和与烟花女子李亚仙的故事。一个因女色而堕落的青年,父亲的封建严教只能枉送其性命,倒是卑田院乞丐却有诚慈之心救其一命,而娼妓李亚仙能自剔双目奉献一片真情。一些不齿于人的下层人却挽救了一个上层中失足的青年,封建礼教还不如乞丐和娼妓的爱仁之心,这是明传奇《绣襦记》的精华所在。但是传奇五十折,洋洋一长剧,要将全本压缩成一台剧目,必须剪裁改编,我们通观原著,决意以李亚仙为核心,从李与郑相遇坠鞭,杀马感恩,赠襦定情,亚仙为促郑去应试而忍痛断爱,及莲花释误,剔目劝学。最后高中隐归一连串的情节展开,围绕着李亚仙心态的演变,突出了李亚仙对郑元和的至诚至爱,完成了纯洁的情爱追求。这不是我们对李亚仙的刻意拔高,而是被青楼女子剔目的壮举所感动。李亚仙的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也不是为了索取,更不是为了交换,她是怀着一颗爱心、一腔热诚、一片痴情,把一切奉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大胆改变了原传奇中大团圆的结尾。
当改编剧本的方案结构决定后,如何在舞台上体现,是昆剧导演的重要课题,尽管《绣襦记》传统折子戏有精彩的表演艺术保留至今,可以借鉴和依托,但作为一个新创的剧目而言,仍有大量填补和新创任务。导演必须遵循昆剧传统艺术的创作规律,建立具有昆剧风格的新编《绣襦记》。因此舞台结构、调度处理、角色行当的应工,表演程式的运用,唱腔念白的特色,人物感情的体现等诸方面都必须立足于自我——昆曲的创作格局。立新之意、还我之本。
在第四场郑、李卑田院相会,是传统折子戏教歌、莲花二折的合并,郑元和打莲花落诉述自己沉痛遭遇,是昆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精华。在剧本上加强了两人感情矛盾的冲突,在表演上运用保留了传统打莲花的程式技巧,在演出中产生了强烈的剧场效果。
在第五场李亚仙手持银针,刺向双目,郑元和飞跪下地急呼向前,李亚仙剧痛难忍,双臂伸开僵尸式的仰天躺倒于桌,郑元和冲上前去,李亚仙痛得打滚从桌上抡背落地,郑元和扑拉将桌翻倒,伸出双手紧拉亚仙抱在胸前,这一整套身段技巧组合,形象地刻画李亚仙剔目这一壮举,将全剧推向高潮。
昆剧的传统折子戏,是一桌二椅的表演形式。作为一个新编的大戏,考虑到今天观众欣赏习惯,我们采用了少量景物的舞美设计,大虚小实的交待环境,但又不拘泥于景的环境的限制,仍然时空自由的转换。以戏曲的舞台调度格局,根据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为舞台调度的依据,凭借传统表演艺术的程式,来结构矛盾冲突,人物感情的变化,通过角色在舞台上的流动,将有限的舞台空间,在流动中创造出自由变化的空间。
此次《绣襦记》参加’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受到专家、同行、观众的关注和好评,这是创作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应该提出的是《绣襦记》全部由青年演员组台演出,他们在张继青、高继荣、姚继荪等著名演员的辅导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是昆剧的希望,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昆剧后继有人。昆剧的前景将是灿烂光辉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文短波

九六全国越剧业余卡拉OK大赛开幕
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剧协、中央电视台、南京市文化局、北京越剧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一九九六全国越剧业余爱好者卡拉OK演唱大赛”已于近日开幕,十月九日将在南京进入决赛。袁雪芬、郭汉城任大会总顾问,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茅威涛等著名艺术家组成了评委会。(纪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来自剧组的报告

长征路上《长征》人
——革命历史巨片《长征》拍摄记之二
向兵刘红
“《长征》要不愧于历史,更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各个阶层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在当年曾使红军遭受巨大厄难的红原县草地上,一大早出去夜里9点多才从拍摄现场回来的翟俊杰,由于劳累和高原缺氧半靠在床头无奈地喘着粗气,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可一旦和记者谈起他正忙着的《长征》,这位曾拍出过《血战台儿庄》、《大决战·辽沈战役》的八一厂导演,便像吸足了氧似的立马来了精神——
长征,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壮举。她所体现出的人类的坚毅、勇敢和智慧,为我们这个星球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震撼着西方世界的人们。半个世纪前一位西方记者惊讶而兴奋地将她告之于世界,半个世纪后,另一位西方人为其悲壮所撼,亲历长征路再次向世人讲起了长征的故事。长征已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面对如此重大的题材,《长征》既不能拍成党史、军史教材,更不是以往所有表现长征战役影片的总成。《长征》要全面地描绘出长征的恢宏气势和艰苦卓绝,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她不朽的精神内涵。它将以阔大的场面突现出战争的惨烈、形势的危急、自然环境的严酷和长途迁徙的悲壮,更要透过复杂的党内斗争,细腻地刻画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代伟人的胆识才能和人格魅力。“拍《长征》,题材本身就决定了它独有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我们要强调的是艺术、艺术!”翟俊杰说,“越是重大题材越要强调艺术性。《长征》要写事件,但更着重写人,这是艺术的灵魂,也是增强作品观赏性,增强市场号召力的真正办法。”
无论对今天的电影创作和市场情况而言,这都是个清醒而激动人心的艺术构想,为了实现这个构想,曾因拍摄《大决战》而没能为老父送葬的翟俊杰再次挥泪,告别瘫痪在床的老母,将自己关起来一遍又一遍修改已经获得认可的剧本,两个多月竟拿出了24万字的修改稿。同时,他一次次通过电话要求事先集中在贵州的演员们,读透资料,熟悉人物;练台词,作小品,用摄像机拍了反复琢磨。如此作法,在如今的影视界里太罕见了。他要求每个演员都必须能在马背上自由驰骋,“不学会骑马哪来军队指挥员的气质”;他要求演员们几个月食不沾肉一直消瘦下去,“你看斯诺拍的毛泽东长征后的照片,多憔悴”;他要求服装师把上千套红军服装用砂轮磨、太阳晒、碱水咬、泥汤泡,“长征走了二万五,没有后方供应,哪有好衣服”;拍摄抢渡大渡河,他要参拍的演员们负重跑步两小时大汗淋漓快趴下了才开机拍摄,“当时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不这样表现不出形势的危急和红军的顽强”……这都是眼下不少影视作品中“忽略不计”的细枝末节,可历史和艺术的真实正是从这些地方渗透出来的。
《长征》的创作者们为长征的感召而来,导演的较真更形成了剧组里拍摄《长征》不怕苦,认真“抠戏”不嫌累的创作氛围。唐国强是第一次出演毛泽东,他清楚地知道,他必须让观众走出已认可的毛泽东银幕形象的审美定势,以及将他从他扮演过的众多人物形象中隔离开,他这个长征路上的“毛泽东”才能在银幕上立起来。他从抓住人物精神特质入手,悉心钻研,认真演戏,全身心都交给了“毛泽东”。拍摄遵义会议时正值7月酷暑难当,演员们裹着棉衣天天在高温灯的烤炙下做戏。剧组经费窘迫连一瓶汽水都不能提供,但剧组没听到一声怨言,自然更不知道唐国强已忍受了几天阑尾炎发作的巨痛。最后他终于昏倒在现场被送进了医院,可第二天他就坐着三轮溜出医院回到了拍摄现场。“我一住院,大家就拍不了戏,剧组等不起。”他说。朱媛媛,剧中扮演陷入草地泥沼的女战士。拍摄那天剧组一大早赶到现场正碰上寒流来袭,导演心不忍地问她要不要改日再拍这场戏,这位刚20出头的姑娘毅然道:“别耽误大家的功夫,来吧!”摄影机前她和别人一样紧裹棉衣还瑟瑟发抖,可导演一声:“预备——实拍”,她便咕咚一声跳进泥淖,下沉,下沉,直至污浊的泥浆淹没了头顶。随着导演“停”声出口,大家赶紧把她捞起送进事先搭好的帐篷,她却在担心没拍好忙着问导演:“不行的话,再来一遍。”
她的身边就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也就在这片水草泽国迷雾茫茫、当年埋葬了多少红军英灵的草地上,剧组100多号男女老少,这天顶着冷风砭骨的寒流,和几百群众演员一道,一身雨一身泥一次又一次地“再来一遍”拍摄下了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相互搀扶着行走在草地上的情景。天黑下来,整天以白开水和蒸不熟的凉馒头充饥的人们,拖着冻得快发僵的身子,又投入到了红军夜宿草地高歌《马赛曲》的拍摄中。
堆堆篝火燃起在夜色苍茫的草地上。凛冽寒风中,熊熊篝火映照着一张张饥寒交加,却如当年红军战士一样疲惫、坚毅的脸。
图为剧照: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为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毛泽东(唐国强饰)送别前往左路军工作的朱德(王伍福饰)。向兵摄(附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文短波

《梨花情》再现西子“小百花”风采
十月上旬,应邮电部邀请,杭州越剧院将携新戏《梨花情》进京参加纪念“世界邮政日”活动,这是该团两年来第三次进京。《梨花情》讲述了一个古代爱情故事,歌颂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传统美德,其思想锋芒直指今天的现实生活。该戏由陈晓红、陈雪萍、石慧兰等一批二十岁出头的“小百花”演员主演。(雅力)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向着太阳
——记《追赶太阳的人》导演杨韬
孔庆子
与杨韬合作还是在1986年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他怀着对老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情,自编自导了他的电视剧处女作《托着太阳升起的人》,开始从编剧进入导演领域进行探索。
在艺术创作上他是刻苦,勤奋的。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走在战争的前面》、《不是为了爱情》、《在银幕后面》、《青山夕照——铁道游击队后传》、《山魂霹雳》均已投拍。他执著地深入生活,在生活的源泉里准确地捕捉到时代向前滚动的脉搏,触摸时代的热点题材,所以拍摄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从《紫禁城里的大学生》、《师魂》、《亲亲我,老师》、《雪震》到电影《暗号》、《燃烧的雪花》、《远山童谣》直至《追赶太阳的人》,都闪烁着不同时期的热点。
杨韬导演的作品连续两年获“五个一工程”奖,1994年10月他又接受铁道部“五个一工程”重任,执导《追赶太阳的人》。与以往一样,他又与作者一起深入生活,风尘仆仆驰骋在京九铁路建设工地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城市、特区、海外市场面前,却有人选择了清贫和寂寞;在需要温存的爱人面前,在需要爱抚的孩子面前,在需要照顾的老人面前,却有人选择了共和国的需要,心系国脉锲而不舍地追求心中的太阳,抛家舍业魂落莽原一干就是四年,活脱是中国90年代最可爱的人。面对“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京九人,杨韬落泪了。他站在高高的桥墩面前,站在深隧涧面前,想起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格言:“崇高就是自我牺牲”,心中涌起一股股激情。为了展现京九铁路自1990年到1995年艰苦创业的全历程,这部电视剧采用纪实风格板块结构,七集七个时间跨度,七个不同的地段,七个不同的工种,七个不同职务的阶层,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反映京九人的风采。全剧100多名演员,奔波在河南、广东、江西、湖南、山西、河北、北京、广州、南昌、南宁等省市总行程二万八千多公里。
杨韬的艺术思想和导演手法最成熟的应当说是《雪震》和《追赶太阳的人》。杨韬的导演艺术已进入了艺术的感悟境地,他在内心视觉把握上寻找到了自己的幽径,那通向人物内心通向那“神会”中的意境和氛围,经过积淀、压缩、神来之笔,画龙点睛,就实现了深刻。而艺术的深刻往往难于用语言表述,在朴实、自然、视觉、听觉中而心领神会了哲理和内涵。杨韬作为导演对他的艺术构思内心自知,观众在他的引导下也必有所感触,在心灵上受到撞击、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进而令人深思难忘。
杨韬心中的太阳是什么呢?是那连接九省市98个市县,有史以来一次建成的2553公里的京九铁路?还是那用自己的身躯筑造现代中华民族长城的京九筑路人?还是……不过我想,杨韬的心永远向着太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