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乘火车旅行,从没坐过什么“雅卧”。这回乘绥芬河至哈尔滨的游18次列车,才弄明白——
“雅卧”的待遇
本报记者 武卫政
9月9日,记者一行6人乘当晚的游18次列车从黑龙江绥芬河返回哈尔滨。同行有3人上车前买的是硬座票,上车后看到有几节卧铺车厢没有多少乘客,便满怀希望去补办卧铺票。
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们买到的既不是硬卧票,也不是软卧票,而是几张印有“雅卧”字样、盖着××多种经营办公室公章的白色小票。他们说:“这是雅卧票,每张比硬卧票多收30块钱。”看着这些肯定不是假票的小票,大家面面相觑:从来没听说过火车上还有“雅卧”,“雅卧”究竟是什么待遇?
“雅卧就是列车员的宿营车,和硬卧一样,保证你们能睡好。”列车长这么一说,大家也就放了心。记者心想,这雅卧或许比我们的硬卧条件还好,不然凭什么多收30元钱?可是,三位同行去了没几分钟,又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气愤地说:“什么雅卧!紧靠火车头,噪音那么大,根本没法休息,纯属欺骗!”
“雅卧”原来如此不雅!我们一起找到列车长,经过一番交涉,总算为那三位同行解决了硬卧票,退了多收的钱。然而,我们知道,在这趟车上,买到雅卧票的人为数不少。
时下,各窗口行业纷纷推出种种承诺,而游18次列车却热衷于出售所谓的“雅卧”票,这种做法,真让旅客们窝火!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名合实分为哪般?
丁伟
某地盛产毛竹,素有“竹乡”之誉。近年来,当地兴办的毛竹加工厂“遍地开花”,但“满天星星不见月亮”,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上规模上效益,原分属林业、二轻、乡镇企业等系统的几家加工厂在政府的干预下于去年合而为一,组成了一个固定资产达4000多万元的产供销一体化的集团公司。
但是,好景不长,集团公司的牌子虽然挂起来了,加盟的各分公司却依然故我:原料基地自己搞,营销队伍自己建,市场自己找,甚至为争夺客户竞相压价,豆萁相煎。理由只有一个:我们分属不同的系统。背后的潜台词是:合并使部门利益受损,个别同志失去了“独立王国”。一年过去,集团公司完成的产值和利税仅及原分属几家公司总产值和利税的1/3。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无共度难关之心,而分崩离析之意渐长。集团成了形存实亡的一具空壳。
集零为整,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求得规模效益。但整合后的机体并不听从“中枢神经”的指挥,“磨合”的结果是彼此受损。此类现象不但“竹乡”有,其他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叹息之余,不由得想唠叨几句。
企业组合,仅有良好愿望不行。个别人出于本位主义甚至一己私利,将好端端的事儿办砸,这样的教训实在不少。应该看到,企业的重组不仅是物的整合,更是“人心的整合”。“家和”才能万事兴。“重物”而“轻人”,不重视做人的工作,以至相互间心存芥蒂,甚或同床异梦,再好的组合也是白搭!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数字、政绩与做官
——广西临桂县委书记阳春喜一席谈
本报记者罗昌爱
阳春喜,1954年生,大专文化程度。历任临桂县临桂镇党委书记,临桂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1995年任临桂县委书记。
当领导干部的,都有个如何正确看待为官、如何正确看待政绩、如何正确看待数字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弄不清楚,处理得不好,就当不好干部。
先说如何做官。我常想,如果在任期间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或者能力平平、办法很少,群众得不到什么好处,没有什么变化,这难道不是误了他们?当然,这个误,老百姓也许一下感觉不出来,他不讲你不怪你,你也问心有愧呀!
可是,有些人却为官不正。一是头脑里很少想到自己应该尽什么责任,一门心思只想左右巴结,只想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谋取更高的职位;二是认为高升无望,能否连任难说,反正总要换届,因而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应付了事,无过则喜;三是谨小慎微,胆小怕事,总怕丢掉乌纱帽,因而无所作为;四是无真本事,不懂科学,干不好就换一个地方,老让群众交“学费”来让自己“锻炼锻炼”,把群众的利益当作自己“进步成长”的“试验田”或者“试验基地”。不管如何,一个领导干部,为官能否为民,应当是衡量干部好坏的一条最重要的标准。你不向人民负责,你为官不为民,就是对人民犯罪!
其次,要辩证看政绩。当干部要讲政绩,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如何看待政绩,却有个辩证问题。例如:干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如果没有长远发展眼光或者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干那些吹糠见米、杀鸡取卵的蠢事,自己上去了,却把一个土壤硬化、林木砍光、企业亏损、到处污染的烂摊子留给后任,这是不行的。
当然,很多东西是必须在任职期间搞上去的。比如农业。我们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我们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咬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去年总产达到2.09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临桂环绕旅游名城桂林,过去只有一块蔬菜基地,老百姓逢年过节还要到城里买菜,这怎么行?我这两年下力气抓菜篮子工程,种了15万多亩蔬菜。如今,我们临桂的农副产品占了桂林市农副产品销售量的60%以上,农民高兴,城里人也高兴,说他们吃新鲜菜多了,买菜花的钱少了。
再就是数字问题。数据报得不准确,或者是虚报冒报数字,我认为这是对党对人民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既害自己,又害百姓,还直接影响到上级部门准确了解下情。你年年都这么报,年年都想报多一点,以证明自己工作有成绩,一层蒙骗一层,一年一年这样干下去,一届一届领导这样报下去,这还了得?
现在我不断地听到这样的情况,说是某某地方在哪方面如何如何第一,可是过不了一年两年,就连干部、老师的工资也发不起了。你那个“第一”不是露馅了吗?这是害人害己、误国误民呀!报假数据时你心里就不发抖、不汗颜?我们县的各项生产数字虽不那么振奋人心,可我们的老百姓生活得好,干部和老师的工资月月发得出。(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乍热还冷走“西口”
——新疆边境口岸透视
本报记者祝谦
优势与劣势并存
就对外开放而言,新疆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边境线长,有5400公里,皆为陆地,毗邻国家多,与8个国家接壤;有别具一格的人文优势:新疆的少数民族,与周边的大多数国家,语言相通,宗教信仰相同;还有丰富的口岸资源优势:已开放国家一类口岸15个,二类口岸7个,待开放口岸4个,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口岸群。
然而,新疆为三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环绕,其口岸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许多口岸的自然环境恶劣,如南疆著名的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32米,边境线上的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终年白雪皑皑,人们戏称入境旅客是“冰山上的来客”。北疆的阿拉山口口岸,是我国著名的老风口,一年中,八级以上的风刮270天左右。从社会环境来说,绝大多数口岸,无城市依托,不要说距中心城市,就是距县城,也是路途遥远。如红山嘴口岸,与管它的福海县城,相距约300公里。从口岸的开闭来说,也因情况有别而处置迥异。有些口岸,是“候鸟”型的,如红其拉甫口岸,从12月1日至来年4月30日为闭关季节;有的口岸,成为“打鱼晒网”型的,每年只开关几个月,每个月开10天、15天、20天不等,如乌拉斯台口岸等。这样,就构成了新疆口岸一条特殊的风景线。
希望与困难同在
尽管如此,新疆的口岸建设,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最快、最有成效的。以1995年与1983年相比,口岸出入境旅客从1119人,增加到44.8万人;外贸进出口货运量从3万吨,增加到183.4万吨;出入境交通工具从500辆(列、架),增加到14.61万辆(列、架);进出口额几乎是从“零”起步,剧增到14.28亿美元,年关税收入达7亿多元,为西北五省区之最。
仅以阿拉山口口岸为例,其铁路过货量从1994年的49万吨,猛增到去年的113.4万吨,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全国第三。今年,势头更好,上半年即过货130余万吨。
以办小商品市场闻名的浙江义乌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西口”,他们在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再造了一个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得颇为红火。但目前这种由外省经营的小商品市场还太少。由此看出,新疆口岸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只是这种潜力,至今挖掘不够,利用不力,效果不佳。
影响新疆口岸潜力变为财力的,一是口岸一度管理混乱,机构林立,“三乱”(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成灾,闹得一些客商无利可图,纷纷“逃”离。就连霍尔果斯这样的老口岸,也不得不闭关整顿。二是手续繁杂,有时一批货物过关要盖二十多个印章。一些部门,把口岸当作一头奶牛,都想利用手中的权力,“咬”住奶头吸几口。三是讲利益不讲谅解,部门间配合不默契,关关都变成让伍子胥愁白了头的“昭关”。四是口岸热时,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乘虚而入,造成信誉危机。五是先天劣势产生的交通、通信和生存环境等困难,造成管理鞭长莫及的难题。
改革与整顿齐步
新疆的口岸建设,必须有效地发挥优势,拓展希望,“软化”劣势,克服困难,整顿与改革齐步,方能事半功倍。
首先,加大力度整顿口岸的现有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现在的口岸,除“一关四检”外,还有管委会、口岸办、边检站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管理松散,办事拖沓。
其次,总结教训,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记者在阿拉山口了解到,这里的边民互市贸易市场有8个全封闭式贸易大厅,宽敞明亮,面积1万多平方米。可开张那天,国内涌来2万多人,对方仅来了十几人。至今,这8个边民互市点,“虚席以待”已快3年了。
其实,阿拉山口口岸,重头戏是货运,边民互市则是它的劣势。因为哈萨克斯坦的口岸,离中国口岸12公里,是一个叫德鲁日巴的小村落,西去也是荒村孤店,人烟稀少。新疆众多的口岸,都有相似情形,建关开关,必须周密考察、严密论证。
三是整顿口岸现状,改善口岸条件。新疆有些现已开关的口岸,至今电话不灵,电灯不明,道路不平。国家和政府应给予灵活的政策,扶持口岸建设,加快新疆口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步伐。从长远计,应与飞机场收取机场建设费相似,收取口岸建设费,“取之口岸,用之口岸”,以稳定建设费来源,推动口岸建设稳步发展。(附图片)
繁忙的霍尔果斯口岸。郭旭霞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但求千家洁
本报记者吴兴华
瘦小的个子,一件蓝布中山装,一条黑裤子,脚穿发黑的解放鞋,一双粗如树皮的手。这就是记者最近在株洲电力机车厂见到的环卫工贺自成。
有近万职工、4万家属的株洲电力机车厂,办公楼和宿舍的化粪池时常堵塞,粪水外溢,搅得职工不安。厂领导犯了难,找谁来管这档事呢?人们首先想到了贺自成。这个在仓库干了多年的保管员,二话没说,上了岗。
贺自成上任后,首先寻找化粪池的位置,然后造册登记,哪里的化粪池堵塞,他就出现在哪里。曹家巷40栋,观察井通往化粪池的管道堵塞了,住户家的粪水从厕所往外溢。他领着几个环卫工及时上门,用竹片捅,捅不动,用带钩的铁棍捅,还是捅不动。贺自成只好打开化粪池的盖板,下到齐脖子深的粪水池里,用手将里面的堵塞物一把一把往外抠……
贺自成其实只负责厂里137个化粪池的清除工作,从房内的厕所、洗碗池、垃圾管道到化粪池的部分是动力车间管道组负责疏通、维修。但便池、洗碗池管道堵塞,不少职工来找贺自成,贺自成总是当成自己分内的事,随喊随到。去年夏天一天深夜,贺自成帮一户职工疏通完厕所,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家,新民村一栋一名职工又来敲门,老贺赶忙重新拿起竹片、铁棒跟了去,直到凌晨两点多才回家。
逢年过节,是贺自成最忙的时候,职工宰鸡宰鸭,剖鱼剥笋,常常堵塞洗水池、厕所下水道,这节骨眼上,总少不了他。自担任环卫工八年来,他没有回老家过一回春节。他的老母亲今年85岁,在攸县农村。他总是春节前,买点礼物,带上钱,看望老母一下,立即返回厂里。今年大年初一清晨7时多,老贺刚起床,51栋、北山村68栋的职工和厂医院的值班人员来到老贺家,反映便池被堵,来人对老贺说:“过春节,我们不好意思叫你掏,过了节,帮忙去掏一下。”老贺说:“春节,厕所不通哪能行?走!”老贺顾不上吃早饭,扛起钢条、竹片就走。在冰天雪地里,老贺打开观察井盖,在观察井通往化粪池的管道里又掏又抠。浑身是粪便、泥浆,老贺全不顾,掏了一处又一处,掏一处通一处,职工们十分感动,纷纷端来糕点、香烟、槟榔招待他,要留他吃饭。老贺说:我得回家洗一洗,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不吃饭不收东西,是我的规矩。到下午3时,他浑身粪水泥浆扛着钢条、竹片回家了。春节期间,这样的活儿干了不下十次。
老贺干上环卫工后,有的人对他说:“和你一起入党的人都高升了,怎么你却做了掏粪工呢?”老贺说:“群众的需要,就是我的岗位。”
老贺以一人脏累换来千家洁,受到全厂干部群众的爱戴。去年底,厂里重奖他一万元,大伙都说,应该!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盐世界”察尔汗
本报记者马应珊
青海省的察尔汗,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两千六百七十多米,面积五千八百五十六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
踏进察尔汗盐湖,真好像进入了“盐世界”。
公路,是用盐铺成的。
房屋,是用盐块砌成的。
就连迎面吹来的风,也似乎带着一股咸味。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氯化镁、氯化钠、氯化钾为主的大型内陆综合性盐类矿。有关专家计算,仅固体食盐的储量,就足够现今全世界人口吃上万年。像固体氯化钾、卤水中氯化钾储量也都达两亿吨,另外,还有六百多亿吨氯化钠和氯化镁。
这里的盐盖怕淡水不怕重压。建筑物可以不打地基,平地而起;淡水却不能随便泼洒,否则盐盖溶化,会危及到房屋的安全。
自古以来,也许很少有人见过用盐修建的桥吧?但在察尔汗盐湖上却有一座长达三十二公里的“万丈盐桥”。在“盐桥”两侧,有许多盐坑和卤水池,路面不平时,道班工人就铲几锨盐一填,再从坑里掏几瓢卤水浇上,等太阳一照,就变得比混凝土还坚硬。汽车在上面跑时,犹如飞驰在亮似明镜的有机玻璃板上。就是这座美丽的“盐桥”,把横穿南北的敦煌至格尔木的公路连在了一起。
今天,青藏铁路也从盐湖穿越,像一道“彩虹”,直达格尔木。
美丽的察尔汗盐湖,像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白天挖,晚上长”是其一大特点,一九五八年开采的二百多亩沟槽盐田和钾矿床,如今又全部长满了。这是因为察尔汗盐湖周围其它含盐分的湖水和卤水上升所补充的。尽管每年从这座盐湖城运出一百多万吨盐,三十万吨钾肥,几百万吨氯化镁,但这对浩大无边的察尔汗盐湖来说不足九牛一毛。随着卤水的不断补充和上涨,再生盐会年复一年地生长出来,源源不断,以至无穷,世世代代造福于四方的人民。(附图片)
察尔汗盐湖上的采盐船。 新华社记者 王精业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飓风何所惧
——湛江搏击15号强台风纪实
蔡日锦郑土华龙虎
9月9日上午,今年第15号强台风在湛江沿海登陆。霎时间,一幢幢高楼被摧得千疮百孔,一座座厂房被揭得狼藉不堪,一排排树被撕裂扭断……
灾难突然降临,湛江人民没有被压垮,他们顶风搏雨,抢险救人,涌现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台风一登陆,市委书记陈同庆带领几名干部驱车冲向市区,途中接到霞山区负责人报告,特呈岛网箱养鱼的渔排被风浪打散吹走,有不少守护渔排的渔民失踪。他立即与驻湛海军某部联系,请求派舰船帮助搜救。不久,他获悉坡头区灾情严重,一些乡镇砖厂倒塌砸了人,便急忙驱车赶去。当他艰难地赶到坡头镇高岭砖厂时,发现有些员工被倒塌的烟囱埋住了,立即下车指挥抢救……
市长庄礼祥也顶风冒雨查看了市区许多危险路段。在赤坎区一个建筑工地旁边,一名守工地的职工被建筑物砸伤,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庄礼祥发现了,立即将他抬上车,送到附近的体育中心,安排人转送医院抢救,然后,又驱车到别处巡查去了。
15号强台风重创湛江,其风力可将500吨重的集装箱龙门吊搬落大海,然而,它却搬不掉湛江人民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精神。
中午12时30分,在遂溪县北潭镇附近海面,相继翻沉多艘渔船。停泊在海边避风的“遂溪22131号”渔船船主全平知道后,立即命令船员起锚救人。当时,该船用六条手臂粗、每条价值1000多元的绳缆牵系着,要解开已来不及了。于是,全平下令:“用斧头砍断绳缆!”停泊在旁边的另外三艘个体渔船见状,也纷纷参加救人。四艘个体渔船顶着十一级风浪,冒着随时翻船的危险,与风浪搏斗了两个多小时,先后救起20名落海渔民。
在同一时刻,杨柑新埠港刮起了十二级台风,所有泊港避风的渔船都失控,不到半小时,便有十多艘船相继被打翻沉没,许多渔民落海。何强、何伟的渔船被狂风吹至岸边搁浅倾斜,但兄弟俩不是赶快离船上岸逃命,而是立即卸下船上的摩托艇,迎着狂风巨浪去救人。
何强、何伟驾驶的摩托艇首先靠近一艘被狂风掀翻在红树林旁边的渔船。身受重伤的船主何康保趴在船板上,呼救无望,已陷入绝望中。这时,何强兄弟俩开艇冲到,大声呼喊他往艇上跳。何康保用尽全身力气纵身一跳,何强兄弟俩急忙伸手相接,何康保将何强撞倒,何强的后脑撞在艇板上,痛得几乎爬不起来。但他忍着痛,又继续开艇搜救其他遇险渔民兄弟。
风,没有减弱;浪,一个接一个地向他们扑来。小艇只能载四五人,他们一回又一回,足足在风浪中搏斗了近五个小时,一共救起了36名落海渔民。
风狂雨骤,军徽闪耀。9日中午,南海舰队湛江基地接到霞山区委的求援:特呈岛灾情严重,280多名渔民被困在岛上,没水没粮,情况危急!基地领导当即决定,派出以群联处处长彭合春为队长的救援队,开着“8540号”、“8542号”两艘登陆艇前往救助。不到15分钟,参加救援的官兵就集合登上舰艇,冒着暴风雨出发。在海滩上等待搭救的渔民看到子弟兵军舰来到,激动得热泪盈眶。三十多名官兵划着救生艇,一艇一艇地将被困的群众送到登陆艇上,直到晚上7时多,特呈岛上受困渔民全部安全转移。
肆虐的台风终于渐渐平息,与狂风顽强搏击的数十万湛江人民经受了风雨的洗礼,更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