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台湾:政策急转弯政经一言堂
新华社记者范丽青
台湾当局领导人最近多次就岛内的经贸政策和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问题发表谈话,一会儿声称“必须检讨以大陆为腹地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论调”,一会儿要台商配合当局,“戒急、用忍来因应两岸当前的关系”。此言一出,岛内各界尤其工商界一片错愕。有的工商界人士大胆对这些言论提出质疑,有的心不甘情不愿地调整投资计划或悄悄地自谋出路;经济行政管理部门则急匆匆地调整表态口径,推翻原来的种种规划,费尽心机寻找可供支持“台商对大陆投资不利台湾”说法的数据;而舆论界普遍认为,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再次急转弯、踩刹车,令人无所适从。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不断玩弄“政经连环套”,将开放“三通”当作政治筹码,一再为两岸“三通”设置障碍,期望以开放“三通”换取对台湾“政治实体地位”的承认。但是,这些做法难以得到台湾民众的赞成。80年代以来,岛内经济发展出现瓶颈,劳工、土地价格高涨,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生存,适逢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两岸关系缓和,为台商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近10年来,正如岛内舆论所指出的,大批台湾中小企业前往祖国大陆,开辟了事业的第二春,带动了台湾的进出口贸易,为台湾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转型作出了贡献。随着祖国大陆进一步开放,政治、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增长,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并带动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经常往返两岸的台湾广大厂商自然感受良深。他们看到了增进两岸经济联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看到了实现两岸“三通”的迫切性和将因此为两岸带来的巨大利益,因而积极赴祖国大陆投资。一位台商指出,“企业经营者所看到的是三五年后的竞争态势和发展机会,而不是眼前的安逸或风险。”
对于去年以来的两岸关系,台湾各界大多认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没有理由骨肉相残,只要不搞“台独”,外国势力不介入,台湾并无所谓“安全问题”。绝大多数民众要求缓和台湾海峡的气氛,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尽快实现两岸“三通”,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商谈。基于这样的认识,两岸的民间交流与交往即使在两岸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也仍有发展。今年以来,台湾大企业积极部署对祖国大陆投资,岛内要求“三通”的呼声更加高涨。
事实表明,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的态势是台湾当局难以阻挡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过去曾公开表示,台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大陆为腹地”,不论他的用意为何,这一说法得到岛内大多数人的认同。岛内行政部门据以提出了“以经贸为主轴发展两岸关系”的施政纲领,相关经济主管部门也对两岸经贸往来的限制进行“小快步开放”的规划。
然而,后来的发展却显示,台湾当局领导人此说乃别有所图。人们记忆犹新,去年他曾发表关于两岸关系的“6点意见”,其中再次提出“以大陆为腹地”说,而今年初在海内外同胞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下,他又做足姿态希望改善两岸关系。只是,姿态毕竟是姿态,人们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领导人并没有采取实际步骤为改善两岸关系创造条件,如今在祖国大陆公布海峡两岸航运与货运代理业管理办法后,反而急不可耐地对两岸民间经贸活动踩刹车,对有意投资祖国大陆的岛内大企业家假以颜色。
台湾当局领导人出尔反尔,增加了岛内经济局势的混乱,而他玩弄的两面手法,也再一次暴露于世人面前。然而,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大势所趋,又是台湾经济发展之所需,长远而言,又岂是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能控制得了的?
台湾经济界人士指出,目前岛内政治变动急剧,立法窒碍难行,行政效率低落,黑金政治猖獗,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台商有资难投,台湾当局不知从根本上加以改进,反将经济衰退的责任推到台商头上。一些台湾企业家认为,台湾当局以政治和“外交”为目的的对外投资导向使台湾经济深受其害。台湾当局坚持拒绝“三通”,限制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以台湾人民的利益为赌注,这种逆潮流和民意而动的政策,是不得人心的。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多交“论心”之友
程建平
唐诗中有句送别诗:“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诗中所说的“论心”,就是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开诚相见,将心比心。
“论心”的前提是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为了藏族同胞,可以对着胶管将老人的痰一口一口地吸出来,可以将老百姓脓肿的双腿裹在自己温暖的怀中,可以不顾病体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中脱下毛衣毛裤送给藏族老阿妈……孔繁森与百姓“论心”交友可谓深矣!
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这好比群雁中的领头雁,尽管领飞在前,但仍是群雁中的普通一员。故而,他要与群众有“论心”之交,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做到这一点,就该有“论心”的渴望,主动打开心灵的窗户。就像夏日的柳阴、冬天的火盆,使群众自动地向你围来。
现在,有的干部也想和群众交朋友,可就是缺少“论心”的真情投入。他们也偶尔到群众当中,可很少到百姓家中一察究竟;他们也偶尔“雪中送炭”,可就是没有孔繁森那样发自肺腑的感情;他们有时也到群众当中“嘘寒问暖”,但放不下架子,找不到“共同语言”。更有甚者,听惯了下属的“甜言蜜语”,对逆耳的真心话接受不了。
“论心”,贵在知心,重在有诚心。人们不会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群众心心相印的动人情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经常在宝塔山下、延水河边同普通农民、战士亲切交谈,从个别群众的牢骚话中吸取合理成分,提出“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大政策。建党初期,刘少奇脱下长衫,穿上草鞋,来到安源创办工人俱乐部,替千家操心,为万户奔走,成为工人爱戴的“大哥”。刘伯承长征途中路过彝族区,与彝族兄弟结下了生死之交,以己之诚换来了少数民族人民的鼎力支持。
俗话说“甘泉知于口渴时,良友识于患难际。”人们赞美自然界的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因为患难之际,最能检验领导者的真情,最易赢得群众的信任。灾害降临之时,党政领导深入受灾现场,这比在台上讲千遍“关心群众疾苦”要强百倍。作为党的干部,要有一种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感情。应该在企业“揭不开锅”、职工发不出工资时,在教师三代同堂、住房非常困难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此时,“人民公仆”的出现,无疑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我们的领导同志,要善于“危难之处显身手”,多结交一些“穷亲戚”,与群众常来常往,倾听百姓呼声,掌握百姓思想脉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
“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人以好处,而不是从他人方面得到好处。当我们真的给予他人恩惠时,不是因为估计我们的得失而这样做的,乃是由于我们的慷慨,而无后悔。”一位古代西哲尚有如此情怀,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共产党人,更应把火热的心献给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结成“论心”之友。


第4版(要闻)
专栏:

未来一周天气趋势
本报北京10月3日讯据中央气象台提供的信息:国庆节前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南部和黄淮地区北部下了小到中雨,局部地区还下了大雨,给欢乐的节日平添了一种清新的气氛。尽管降雨使户外娱乐活动受到一些影响,但对农田保墒蓄水、特别是越冬作物未来的生长却十分有利。一周来,除西南地区东部阴雨天气较多外,南方其它大部地区天气晴好,降水稀少。
预计下周由于受西西伯利亚东移冷空气影响,我国自西向东将先后有一次大范围的降雨、降温天气过程。4日至7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大部将先后有小至中雨(雪)、局部地区有大雨,并有4至5级偏北风;日平均气温将下降5摄氏度至9摄氏度,宁夏、甘肃东部、陕北、晋北、冀北和东北南部将先后出现初霜冻。5日至9日,受继续东移南下冷空气影响,西南地区东部、汉水流域、黄淮、江淮、江南大部和华南北部将有小至中雨,江淮和江南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冷空气前锋过后,上述大部地区的气温将下降4摄氏度至7摄氏度,江南北部将出现2至3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摄氏度的寒露风天气。


第4版(要闻)
专栏:

澳门首批本地司法官就职
标志着澳门司法本地化迈出重要一步
新华社澳门10月3日电(记者车玉明)澳门首批三名本地司法官已于2日就职,这标志着澳门司法本地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新华社澳门分社向他们表示祝贺。
这三名新就职的司法官员都是澳门居民,其中27岁的朱健和35岁的查赟,分别被任命为普通管辖法院和刑事预审法院法官。现年30岁的宋敏莉被任命为驻澳门普通管辖法院检察官。
这三位本地人士都拥有法律学士学位,通晓中葡文,并完成了澳门司法官培训中心的实习,符合担任本地司法官员的基本条件。
新华社澳门分社副社长宗光耀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的司法官员长期以来一直由葡国人士担任。三位本地人士成为澳门司法官员是多年来的第一次,这是澳门政府和社会各界这几年积极努力的结果。
他指出,三名本地人士就任司法官员,是体现司法机关本地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非常可喜的一步。
宗光耀同时也强调,虽然明年还将有一批本地人士上任,司法官员本地化的前景看好,但本地化的任务仍很艰巨,希望澳门政府继续努力,加快法律本地化的进程。中方将在培养人才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与合作。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若飞事迹展览在安顺举行
新华社贵阳10月3日电(记者龙向超)今天,贵州省、安顺地区和安顺市1000多名党、政、军领导和干部群众、少先队员,聚集王若飞故居,举行王若飞同志生平事迹展览开展典礼。
王若飞1896年生于安顺市,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他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后任旅法中国少共执行委员。1925年回国后,他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26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参与领导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在党的第五、六、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他与毛泽东、周恩来一道同国民党进行了著名的重庆谈判,1946年4月8日飞回延安途中不幸遇难,时年50岁。
修葺一新的王若飞故居,以其清末江南民居历史风貌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其定为首批省级德育基地。
王若飞生平事迹展览,集文字、图片、实物为一体,从政治、历史、经济、军事等八个方面较系统地展现了王若飞光辉的一生。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国际摄影展开幕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李晓建)第四届《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国际摄影展览今天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幕。
这次摄影展展出的350多张照片,是从50多个国家400多名作者提供的上千幅图片中精选出来的。图片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成就,反映了中国人民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体现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摄影展意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为中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观摩、学习的机会。
这次摄影展览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18家单位共同举办。
从1987年举办第一届《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国际摄影展览以来,作品先后在北京、上海、青岛、沈阳等地展出,引起国内外观众的热烈反响。它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侨联庆祝四十华诞
钱其琛出席纪念大会并致辞
本报北京10月3日讯记者吴亚明报道: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出席大会并致辞。
钱其琛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侨联40周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大会向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致以良好的祝愿,向辛勤工作的各级侨联干部表示亲切的问候。
钱其琛说,中国侨联是伴随新中国的建设步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领导下,中国侨联继承发扬华侨爱国爱乡优良传统,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开展各项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不懈的、卓有成效的努力,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之中,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显著成绩。
钱其琛希望中国侨联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更加广泛地团结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侨联主席杨泰芳在会上讲了话,中国文联副主席尹瘦石代表各人民团体致贺辞。
在今天的纪念大会上,中国侨联还向从事侨联工作满30年的200多位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国侨联委员、香港百结公司董事长张文谓先生向中国华侨基金会捐了款。
出席今天纪念大会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以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各人民团体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第4版(要闻)
专栏:

《新闻战线》杂志第10期
刊载江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消息和照片
发表学习江泽民对新闻工作重要论述文章
本报讯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的消息和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新闻论述,是即将出版的第十期《新闻战线》的主要内容。
这期杂志以《要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新闻队伍政治业务素质》为题,全文刊发了今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要消息《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
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高度重视党的新闻事业,多次发表讲话,针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就新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精辟阐述。今年9月26日,他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又精辟阐述了新闻舆论在党和国家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求报社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要求新闻工作者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坚持发扬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的新闻论述,这期《新闻战线》还发表了林枫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新闻论述》一文。该文从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等12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江泽民同志有关新闻工作的论述。
这期杂志还刊登了反映江泽民同志在人民日报社发表讲话、参观车间、同编辑人员交谈的照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贵州实施联合国粮援项目受益
林业部农业部水利部予以表彰
新华社贵阳10月3日电(记者汪涌)贵州省组织实施的联合国所属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援助项目的一批单位和个人日前受到国家林业部、农业部、水利部的联合表彰。
从1988年以来,贵州省先后实施了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的三个大型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性项目,即已实施结束的安顺地区低产田改造,纳雍、织金通过林业和其它方法控制水土流失项目,以及今年5月开工实施的铜仁地区武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在已经结束的两个项目中,通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项目区森林覆盖率上升10多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两倍,粮食产量增加一倍,水土流失减少一半多,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目前已有60多万人受益,近百万亩荒山重披绿装。在今年的特大水灾中,项目区依旧山青水绿,村寨土地安然无恙。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贵州各级政府和项目单位深入一线,组织专家统一规划,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改变家乡面貌,使援助项目按国家农业部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签订的“项目实施计划”得到全面、超额完成,受到前来检查工作的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的极高评价。这次受到表彰的共有安顺地区项目办公室等5个项目单位和邹志彬等13位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纳雍县新房乡瓦厂村杨明珍等4位农民。


第4版(要闻)
专栏:

发展中国家航天研讨会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贾玉平)联合国与国际宇航联合会关于发展中国家航天研讨会今天在京召开。会议围绕空间技术与应用的教育和认知,进行了研讨。
据介绍,这一研讨会自1991年以来已先后举办了五届,它在发展中国家利用空间技术解决各国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发达的空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论坛,架起了桥梁。这届研讨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来自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及、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巴西等19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美国、英国、瑞士、法国、日本及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等10个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中国航天界的领导、专家,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由联合国外空局局长贾森图里亚那主持,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在会上致辞。他说,中国一贯主张在平等互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空间合作。本届研讨会的主题、各位代表接下来参加的第四十七届国际宇航联大会的主题以及空间给人类带来更大利益的目标,都在呼吁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空间技术发达国家政府,要撤消壁垒,抛弃偏见,加强合作,携手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对日本自民党把“实现首相和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和“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写入选举公约表示强烈愤慨。指出中方的立场是明确和坚定的,日方任何行为都丝毫不能动摇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决心和意志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方对日本自民党把“实现首相和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和“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写入该党众议院选举公约的错误决定表示强烈愤慨。
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自民党决定把“实现首相和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和“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写入该党众议院选举公约,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沈国放说:“我们对日本自民党做出上述错误决定表示强烈愤慨。”
他说,众所周知,靖国神社里祭祀着东条英机等军国主义头目的亡灵。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和人民历来坚决反对日本首相及政府领导人前往参拜。今年以来,由于日方接连在历史问题上采取错误的行动,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各国人民的感情。日本自民党此次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举措,势必再次激起亚洲邻国人民的愤慨和谴责。希望日本真正反省过去那段历史,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各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他还重申,关于钓鱼岛问题,中方的立场是明确和坚定的,日方任何行为都丝毫不能动摇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决心和意志。


第4版(要闻)
专栏: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有一支文艺轻骑——乌兰牧骑,常年活跃在基层,平均每年为群众演出100多场次。图为乌兰牧旗队长斯琴高娃在工地上为工人演唱。        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10月3日,广东海上救援中心、香港海事处和澳门海事处在珠江口联合举行一年一度的海上搜索及救援演习。演习中出动了救援船只和直升机。图为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的直升机到演习现场接运模拟受重伤的乘客。新华社记者 林 川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