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张家港二题
金黎
一、张家港的“一、二、三”
前时,听人谈到张家港市各级妇女组织广泛提倡每个家庭有一个书柜、二份报刊、三百册图书,即“一、二、三”家庭文化建设活动,这项活动为推进该市“建文明城,育文明人”起到了良好作用。
诚然,张家港是全国的模范城,各项工作都很出色,不过以笔者拙见,仅这“一、二、三”活动与许多城市相比便有其独到的远见卓识。记得《论语·为政》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句。是的,我们学习张家港也应该费些思考。如果说在物质文明建设和其他方方面面,我们和张家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那么,我们能否降低些标准: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书柜、一份报刊、一百册图书呢?再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经济实力不行,能否一个家庭订一份报刊呢?倘若从这一份报刊上您眼观了四海风云,领会了大政方针,获得了致富真经,学到了长寿秘诀……换言之,报刊充实了您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您获取了充足的精神世界的食粮,那么,久而久之,以笔者愚见,对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将是大有裨益的吧?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假如某个地方的领导能大力倡导辖区的黎民百姓每家订一份报刊;假如某个有远见的企业家能为您单位的每个职工订一份报刊;假如某个有卓识的“大款”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家订一份报刊,我说,您比造七级浮屠还要功德无量!
二、丰富精神需求
报载:张家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家中成立了老年人读书会,坚持每天邀集村上退休在家的老年人读书读报;塘桥镇妇女夏启芳坚持每晚看书读报,几年来累计剪贴报纸173册。许多人为这些先进事迹所感召,懂得了富了“口袋”还要满了“脑袋”的重要,“开展读书活动,重塑自我文明形象”的口号,很快自上而下在全市喊响。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人,谁不愿家乡变成文明的城市,谁不愿做文明市民呢?然而,“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古人尚懂此理,何况我们今天要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现代人呢?
看来,我们只有学习,努力学习人家的好经验,多读书,多看报,而且长年坚持,定会获益无穷。
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向人家学习也要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更何况市场经济中每个单位、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尤其是经济状况。然而,每个人总需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点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学习张家港人,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应该说是人人需要的。
实质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最低需求是物质需求,最高需求是精神需求。愿我们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多彩!


第12版(副刊)
专栏:三株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诗歌征文

当年,坐在黄河岸边
周碧华
激越的马蹄声随水而逝
毛泽东坐在黄河岸边
祖国亲爱的家园
清风在他身后吟着期待的谣曲
极目远眺黄河庞大的根系
滋养着文明与苦难
几千里咆哮的浊浪
这没有被制服的庞大马队
疯狂地驰过中原的腹地
毛泽东面对黄河
就像面对又一场战事
他宽阔的前额
再次熠熠闪亮
他坐在黄河岸边
巨大的背影投下安宁
黄河之水天上来
毛泽东站在比黄河更高的位置
指点江山的手臂
延伸成万里金堤
今天,他定回眸欣看
那宏伟的黄河工程
龙羊峡、刘家峡
还有正在施工的小浪底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乌镇的风采
周明
踏上乌镇的土地,虽说是头一次,然而这里的一切都令我倍感亲切,思绪绵绵。因为,它是茅盾的故乡。
乌镇是一个水网交叉、地处水陆要冲、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集镇。今天,它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茅盾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儿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乡土的熏陶,家庭的影响,父母的严格教育,滋养和哺育了一代文豪;故乡的漫漫历史,风土人情,社会生活又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今,人们可以在这里寻觅到他起步的足迹,思想的源头。乌镇的河流,乌镇的火轮船,乌镇的桑树,乌镇的养蚕,以及古老街市的店铺和主人,几乎都是茅盾那些脍炙人口的农村题材作品中所描写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乌镇水乡养育了茅盾,茅盾将水乡乌镇推向了世界。以至乌镇成为人们熟悉的地方,向往的地方。
这次来,我们之中就有几位俄罗斯、斯洛伐克、日本和韩国的专事研究茅盾的外国学者,有老有少,他们几乎都是多年前慕名而到过乌镇,进行过考察、研究活动。此次,他们在北京出席了纪念茅盾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次热情地来到乌镇,探访更多的有关研究茅盾的感性知识。满头银发的斯洛伐克学者高利克先生曾将《子夜》翻译介绍给他们国家的读者。他曾几次访问过茅盾。1959年他首次来乌镇,茅盾先生在和他的谈话中说:你要翻译我的作品,最好去乌镇看看江南水乡。果然,1959年的乌镇之行,使高利克有了实地感受,他的译作出版后很受他的国家的读者喜爱。日本东京大学博士、茅盾研究的青年学者铃木将久,居然在几年前孤身一人带上一本中国地图,跨山越水找到浙江,抵达乌镇,悄悄地看、悄悄地记,悄声来悄声去,获得了许多实地的感受。我问他这次来有何感想,他说,来一次有一次的收获。乌镇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尤其对于茅盾研究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学者。
笔者同茅盾先生当初由于工作关系,常有接触,常去拜见,先生对我之教诲,终生难忘。因之当有人在为20世纪小说大师排列座位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在大师名单中疏漏了茅盾,令我也令文学界大为震惊。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随意改变。茅盾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茅盾作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奠基人,都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也是毋庸置疑的。
令人欣慰的是,在乌镇观前街的“茅盾故居”,1985年重修后保存完好,参观者络绎不绝。桐乡市和乌镇都成立了茅盾研究会,并办有像样的会刊,发表会员研究茅盾的新成果。参观者许多人留有宝贵的感言。甲戌之春,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先生来访乌镇时为“茅盾故居”热情题词:“一代文豪写子夜,万千青年诵春蚕——先父与沈公青年时有同窗之谊,今瞻沈公故居不胜仰慕,后学小子金庸谨上。”还有许多中国人、外国人,文学家、艺术家留有不少珍贵的墨宝。细细看来,令人深深感动。


第12版(副刊)
专栏:

陕北山城
桑原
我生平还未见过这样险丽的城:几万人都集居在峻峭的山崖上,而且临危不惧,自得妙趣,能够安居乐业世世代代生存繁衍下来。你瞧,东边千丈峡谷里奔腾呼号的黄河,西边深谷大涧里急湍而来的佳芦河,气势何等恢宏,声韵何等磅礴啊!两河相夹后就匆匆交汇,硬是把个县城挤到山顶上。从河岸到山头,全是如刀劈斧砍无比峥嵘的石灰岩,其形其状其貌其神态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佳县县城的房基几乎全用岩石砌成,无论大小、高矮,结结实实,稳稳当当,或淡黄,或青灰,一层层,一幢幢,从半坡到山顶,方位走向有序,高低错落有致,煞是壮观。我见一些人家的院墙也全用石条石块砌成,齐齐整整,有棱有角,不得有一丝含糊。因此,这个县城的街道门牌独具一格,临黄河一面的叫东坡,临佳芦河一面的叫西坡,以坡代街,既新鲜又有趣。我生平还是首次见到这样的称谓。
从黄河岸至县城的半山腰上,悬空陡然而立的是一座古寺院,明代万历年间所建。因它是建在一尊酷似香炉的奇岩上,故曰香炉寺。
香炉寺下,就是黄河古渡口。从渡口进县城,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通至一个门洞下。门洞为拱券式,高大厚实,且有铁门严守。门洞上是砖砌的城墙,坚不可摧,是为明代修建的一座城堡。从河东到佳县而来的人,唯过此渡口,唯入此城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无他路可寻。因此这座城堡固若金汤,这道城门自然就成为咽喉要塞之地。现在,从佳县城到山西克虎镇虽已有大桥,但游人还是乐意乘摆渡来往,体味一下已逝去的年代。日寇侵华,挥刀想打过黄河,而且几次妄图从此关隘突破,都是以失败告终。因佳县人民亦如黄河边的山石一样过硬啊,轰不破,炸不烂,攻不动,守住了县城,守住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正因为佳县的石头多,所以居民们更加珍惜这儿的每一寸土地,即使半山坡巴掌大一小块热土,也要种上谷黍种上蔬菜植上树苗,生出一片片盎然的绿意。我见东坡的一家院落,用石条砌成的窑洞,用石块垒成的院墙,在院门洞旁边,有一个水道口,从水道口伸出一条条长长的塑料管子来,一直伸进小街下面的一块菜地,干什么?浇菜,浇那两畦油绿鲜嫩的菠菜。望着这个画面,再瞧那流向远方的黄河,我的心怎么能够平静呢?
黄河岸边枣树多。这枣树不但在佳县县城的独门小户中生长得极为旺盛,在峤峤的崖畔沟峁上都有它们的家族,枝繁叶茂,干高枣大,成为这儿的又一景观。我一边观赏茁壮的枣树,一边沿黄河岸向南走去,不多时,就来到了南河底村。这个村庄北靠佳县城,南傍白云山。一片绿树簇拥的小山沟,沟口居住着二三十户人家。1947年10月21日,转战陕北的毛泽东主席经佳县县城来到南河底。正巧村民李正兴新建起三孔窑洞,经过一年多的风干,正欲搬迁还未搬迁之时,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风尘仆仆来了,热情憨厚的房东就主动让出新窑洞来。毛泽东等人在这个小院里住过九天九夜,直到10月29日方离开这儿。翌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由吴堡之川口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进入华北解放区。毛主席在东渡黄河回首眺望河西时,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在我返回佳县县城的山路上,耳边还回响着老房东李正兴孙女的话:“我爷爷在世时,经常叨念毛主席。他和俺爷爷称兄道弟的,可好啦!俺爷爷悄悄告诉过俺,当时毛主席不叫毛泽东,叫李德胜。他终于胜利了!东渡黄河,打下了全国的江山。”
我亦颇有感慨地对朋友们说:陕北是个好地方,佳县是个好地方!


第12版(副刊)
专栏:

秋韵(摄影)
陈复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