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让“瞬间”成为永恒
——电视专题片《永恒的瞬间》观后
李下
北京电视台的电视艺术家们历尽千辛万苦,以长征的精神拍出了反映长征的专题电视片《永恒的瞬间》,为我们重温这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机会。重走长征路,是保存在许多人心中的一个梦想。电视艺术家捕捉住了人们的这个心理,以一个渴望了解老一辈革命史的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为切入点,由他们把观众带进长征路,带进那个岁月,带到长征的亲历者面前。这种平视的“寻访”视角,可以极大地调动起观众的参与意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去“长征”,我们会得到一种“感同身受”的新体验、新感悟。我们看到,在季节不错、天气晴朗的雪山上,营养充足、衣着整齐的青年们仍是走得十分艰难,导演因为乏氧,还要用氧气袋抢救。这很有益于我们对当年红军征战的艰苦加深理解。
《永恒的瞬间》以军史专家的介绍构筑了一个历史框架,以亲历者的回忆、当年现场的展示为血肉,为当代人成功地追溯了一段鲜活生动的历史。亲历者的追述,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亲历者的情怀,有无可代替的感召力;亲历者的结论,是最值得尊重的结论。专题片所采访的老将军或失落的老红军战士,都已年逾古稀,他们对长征的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专题片得以留存,这同抢救珍贵文物一样,是值得褒奖的大功绩。
《永恒的瞬间》最感人的地方,是当年叱咤风云的红军战士,因伤病等原因,离开了部队,流落到农村,默默无闻地生活了60年后,对红军生活的回忆。这些掉队的红军战士,不同于坚持到革命胜利的那些将领,也不同于那些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但他们确实也是不应被遗忘的人。专题片满怀深情地想起了他们,让他们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本身就充满了温暖的阶级情意。王桂清,湘江边的一个普通木匠,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救助了受伤红军郑广贵,在一个隐蔽的牛棚里,让郑养好了伤,两个人结成了终生的友谊。两人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的相见,就成了十分感人的一幕。流落女红军谢水莲,今天已是80高龄,但一提起当年的红军岁月,双目炯炯有神,情绪振奋、激动,叫人顿时觉得她年轻了许多。她在60年后,对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生活,仍是历历在目。她能一连气地唱出几十首当时的红军歌曲。听着这昂扬、激越的歌声,我们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哪里是80多岁的老人的声音?这仍然是红军战士的呐喊啊!她记得那么清,唱得那么响,我们明白了,红军的精神,是她生命激情的不竭源泉,是鼓舞她充满活力地生活一辈子的永恒力量。她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想买个彩电也买不起,但她在精神上又是多么富有啊!
《永恒的瞬间》在内容的铺排上,既考虑到了时空的顺序,又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当代青年们重读长征这本活教材的新体会,对每一个观众都不能不产生巨大的感情冲击。当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们签满了名字的被子敬献在盼了50多年“红军回村”的徐解秀婆婆灵前时,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与历史沟通了,当代青年同当年的红军相逢了。于是,大学生突然感悟到:“我,到长征路上似乎已不是在寻找留言簿上的人,而是在寻找支撑我一生的信念:自立、自强的生命激情,一种跨越时代又被时代淘洗的永恒的生命激情。”大学生就是这样从瞬间找到了永恒,我们也同样找到了自己的结论。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首都作家、学者座谈电视片《老舍》
十月十七日首都著名作家、学者、教授五十余人聚集一堂,观看了大型文献纪录片《老舍》。该片详细拍摄了与老舍先生有关的足迹三十余处,展现了老舍故居的原貌;采访了二十五位老舍先生的生前友好和亲人,其中包括巴金、冰心、曹禺、臧克家等文学前辈和张瑞芳、于是之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拍下了他们亲口所述的关于老舍先生的生动回忆;剪辑了十四段老舍新闻电影纪录片,这是首次披露的珍贵电影史料;剪辑了根据十四部老舍作品改编的电影片、电视片和舞台纪录片的精彩片段,其中包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离婚》、《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名片;拍摄了成百部老舍著作的不同版本,数百幅老舍照片和上百件老舍文物。
这部四集电视文献传记片,集纪实、研究、抒情和怀念于一体,作家和学者们一致认为该片忠实地再现了这位人民艺术家多彩而曲折的生活历程。
电视片《老舍》的撰稿人是舒乙、舒济,导演王好为、李晨声,由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人类的共同遗产》将开播
北京电视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机构的支持下,于1995年4月投入拍摄大型电视系列片《人类的共同遗产》。
这部电视系列片第一阶段摄制52集,目前已将包括中国、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全部拍完。该节目每集28分钟,第一集将于11月2日开始在北京电视台黄金时间首播,此节目将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及海外播出,部分节目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这部电视系列片以世界遗产委员会已宣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469项文化、自然遗产为素材,系统介绍这些文化、自然遗产在历史上形成的原因、存在的意义及所面临的危险。形象、直观地向广大的电视观众展现景观的现状,从而唤起人们对这些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
该片所有镜头均为各遗产地实地拍摄。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在笑声中讲述农村变化
影片《男婚女嫁》在津郊拍摄
向兵
在笑声中讲述农民的故事,这曾构成了新中国电影独具一格的魅力,《李双双》、《喜盈门》、《迷人的乐队》等影片曾为中国银幕增色不少。在近些年电影界几乎已淡忘了这一传统之际,日前一部名为《男婚女嫁》的轻喜剧农村片在天津农村开机拍摄。该片开拍不久,广电部领导率电影局负责人和天津市委领导一道,赶往天津静海县西双塘村拍摄现场,看望影片的创作人员,鼓励他们将影片拍成脍炙人口的精品之作。
已被广电部列为1996年全国重点影片的《男婚女嫁》表现的是当代农村的生活。它透过国庆前夕,富裕起来的荷花村在筹备集体婚礼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个耐人寻味的趣人趣事,在以轻喜剧样式生动地表现出的新时期农民在价值观、婚俗观、生活观上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刻画出当代中国农村青年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老一辈农民朴实、善良、勤劳的优良品格。
曾拍摄出《痴男怨女和牛》、《小村无故事》等片的导演于向远表示,创作中亲眼目睹了天津农村的新风尚新气象,更加坚定了拍好这部紧贴当代农村现实的新片的信心。该片编剧丁一、摄影卢洪义、制片主任李咏梅、刘贤敬。于月仙、村里、吕启凤、戈治均、张海燕等饰演片中主要角色。该片将在年底封镜。
(剧照摄影朱文蔚)(附图片)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影视窗

困境中的悲壮
——电视剧《大渡桥横铁索寒》观感
托拉克
电视剧《大渡桥横铁索寒》讲述的是红军过金沙江后,战会理、破德昌、翻越大凉山、抢占安顺场、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然而,它不是一般的“故事”。它是一截长征的历史,一截摆脱蒋介石围追堵截的历史,一截维系红军、乃至中国革命前途的历史。这一截历史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那样难以想象、难以置信,但它是真实的:红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了它的真实,才使今天的观众从历史的重现中感受到了长征的惊心动魄。
长征是不能忘记的,也是不可能忘记的。我想,这部电视剧会给观众留下相通的深刻印象。
就强烈可信的纪实性而言,《大渡桥横铁索寒》几乎可以认为是荧屏上的中篇报告文学。然而,它终究是电视剧。它拥有更为丰富的传达语言。它可以调动一切可能的荧屏手段,可以营造更为直观、更为厚重的历史氛围,以便让观众真正进入1935年的那一截无比艰险的岁月。
作为整体的叙述气氛,那种生死存亡的紧迫或急促,构成了这部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的重要特点。一切的一切,都被凝缩在被限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胜则亡,任何犹豫或退缩,都可能造就红军的另一种命运——北渡大渡河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如此。特别是,作品还有意借着蒋介石的“扬言”,或明或暗地让石达开全军覆灭于大渡河的历史悲剧渗入叙述之中,这就更加浓厚了红军的——作为困境的氛围。同时,也更加突出与印证了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胆与识,以及那种决心改写历史的信念与勇气。
我们经常讲求创作的悲壮效果,其实,悲壮绝非硬造所可能得到的。它是从“故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悲壮的审美效果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命运,离不开人的处境、特别是那种充满艰险或必须付出鲜血与生命代价的“困境”。在我看来,《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悲壮色彩便是从红军的“困境”中产生的。在北渡大渡河的危急过程中,一个“横”字或一个“寒”字,才使红军的反围追堵截战斗升腾起了动人心魄的“悲壮”,也使红军的精神及求生存的毅力,在“困境”中获得了一种极限的传达与升华。
作品以浓重的笔墨塑造了遵义会议之后的毛泽东。我觉得,“这一个”毛泽东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形似”之中显现了一种符合历史真实的“神似”。这是一个忧心忡忡的毛泽东,一个处在复杂的党内斗争中的毛泽东,一个因情势危急而感到重任在肩的毛泽东,一个大气磅礴、胆识俱备、但又不无“困境”中的痛苦感的毛泽东——也正是在毛泽东形象的完成过程中,才可能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一种革命的艰辛,一种从“困境”中生成的悲壮及辉煌。何谓红军精神?它不仅体现于一天一夜完成120公里的急行军,不仅体现于泸定桥上的枪林弹雨及勇士们的视死如归,也体现于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气魄、智慧、勇气、信心。归根结蒂,红军的精神是一种突破“困境”的精神,一种改写历史的精神,一种建立于信念之上的不屈不挠的高瞻远瞩的精神。
应该说,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急需发扬光大的精神。就此而言,作品也就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标志,一种获得今天观众共鸣的基点。因而,它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缅怀或纪念。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精神需要。(附图片)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北京有线电视台
播出《今日香港》
在全国各族人民热切期盼九七香港回归祖国之时,北京有线电视台从10月26日起每周六晚在24频道播出大型电视系列片《今日香港》。该片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多彩、生动的画面,比较全面客观地向广大观众介绍香港的过去、现在和灿烂的未来。
《今日香港》由北京有线电视台与香港亚洲艺术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共计60集。(雅文)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百家艺话

小品虽小大有可为
王育生
戏剧小品作为独立的戏剧演出样式活跃在舞台荧幕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至今它仍备受观众青睐,演出十分火爆。对小品的现状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小品演出质量下降,严重滑坡,提出“小品还能火多久”的疑问。由于小品发展迅猛,在有些场合的演出中出现了质量不高、演出粗糙乃至哗众取宠、格调低下等问题,引起了部分观众的不满,这是事实。但据此就得出小品在走下坡路、前途堪虞的结论,则与事实大有出入。今年我参加了三次全国性的小品赛事,耳目所及,感到小品发展生机勃勃、方兴未艾。
首先,小品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拥有最为广阔的文化市场。一支难以数计的群众业余小品创作演出队伍,正活跃于全国各地。不仅如此,为适应观众的迫切需求,中央和各省市专业艺术团体里,也出现了一批专业演出小品的剧团。“无小品不成晚会”,现在,任何大型晚会或组台演出里如果没有戏剧小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其二,每年都涌现出一批有较深刻的思想意蕴和较高审美价值的小品优秀剧目。如《超生游击队》、《照相》、《芙蓉树下》、《雨巷》、《纠察》、《张三其人》、《太阳鸟》、《同在蓝天下》、《全都忙》等等。它们脍炙人口,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其三,戏剧小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小品已不再局限于话剧小品的单一品种,而新产生了遍及各个剧种的戏曲小品、哑剧小品、相声小品,乃至舞蹈小品、杂技小品等等。
其四,赛事频仍,各方重视。仅今年就有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小品赛,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小天鹅杯电视小品大奖赛,中国剧协主办的百优小品征文赛等。此外各省市、系统、部门、行业所举行的小品赛事活动,数量就更多了。
其五,培养、造就出了一批从事小品创作、演出的艺术人才。他们在观众中享有较高声望。
事实说明,十多年来小品艺术发展的势头确实很好,前景光明。
当然这并不是说目前小品不存在问题。小品演出虽然很火,但小品精品的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部分人对小品的理解存在偏差,误以为小品就是单纯逗乐、滑稽,助长了小品创作上的浅薄、油滑、庸俗,演出上耍死噱头的不良倾向。为了小品今后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注意,并亟待解决的。
产生小品精品,首先要从小品创作入手。小品虽仅是生活的一个小小的断面,它所反映的只是生活的一枝一叶、一肢一节、一筋一脉,但好的小品又必然是有着较为深刻的生活意蕴、积极的思想立意,并且富有艺术意味和强烈感染力的。小品的一枝一叶里应闪烁着时代的光芒,一肢一节里应熔铸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一筋一脉里应流淌着生活的血液。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唯一的创作源泉。小品创作上的后继乏力,多源于创作者生活的闭塞和枯竭。在参加小品赛事活动时我深切感到,很多群众业余创作的小品,艺术上可能并不特别出色,但它们有从生活中来的炽热感和原汁原味,往往有好的构想和切入点,而某些名家大腕们冥思苦想憋在屋里编造的东西,却相形见绌,显得苍白贫弱。要创作小品精品,潜入生活、观察生活,发现题材、获取灵感,是第一要义。
此外,小品虽小、创作难度却很大。恰恰由于它只有十多分钟的演出长度,因此在艺术上必须要求做到十分精致。要不断扩大反映生活的题材面。在同类题材中也要千方百计寻求到一个好的视角和切入点,切忌一般化、雷同化、陷入套路、落他人之窠臼。越是短小的作品,越需要下功夫进行艺术上的提炼,结构要巧思独运,语言要多方锤炼,让小品体现出一点意趣、情趣、机趣、理趣来,看戏时让观众兴味盎然,看过之后有所回味。因为小品小而把它视为雕虫小技,创作时掉以轻心,必然辜负观众对小品的厚望,是断然创作不出精品来的。
生活不负人,功夫不负人。小品虽小,大有可为。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电视连续剧
《红十字方队》开机
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和总后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拍摄的20集电视连续剧《红十字方队》,日前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开机。这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军医大学生活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将军营的直线加方块和校园的青春浪漫有机地融为一体,引导观众一步步推开医学这扇神秘而陌生的大门,从而增强了观众对跨世纪现代军人的认识与理解。该剧由王文杰执导。(晓虹)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内蒙古青年合唱团轰动悉尼歌剧院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合唱联盟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合唱节,于今年夏季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隆重举行,由中国内蒙古青年合唱团代表的中国合唱团的演出引起轰动,把合唱节推向高潮。
本届合唱节由中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25个国家参加,以无伴奏合唱为主。中国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坚持自己民族风格的前提下,把世界的合唱艺术与蒙古族本身的音乐素材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艺术上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独特而鲜明的“草原风格”。在演出中,该团28位艺术家身着蒙古族盛装,在一位青年女指挥家的带领下走上歌剧院的舞台,给人极清新的感觉。中国内蒙古青年合唱团作为压轴戏共演唱了5首歌曲。颇具新意的作品,高超的演唱技巧及富于特色的蒙古族风格,令观众们着迷至极。每首歌后都是长时间的掌声。
是日,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悉尼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了专场音乐会。世界合唱联盟主席托马斯·思马尔特偕夫人、组委会主要成员和来自中国台北的爱乐合唱团全体观摩了表演。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艺术委员会一致认为中国内蒙古青年合唱团是本届合唱节最优秀的5个合唱团之一。
此间,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该团指挥娅伦格日勒应邀在学术研讨会上做了报告,并受到好评。(格亚)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评剧《金沙江畔》
重登舞台
37年前风靡京华的革命现代评剧《金沙江畔》,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由中国评剧院青年团重新排练,再度搬上舞台,此次排练在保留剧中原人物、原唱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精炼,使之更适合今天的观众。齐建波、马惠民、刘慧欣、王丽京等青年演员在此剧中担任主演。(孙民)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来自剧组的报告

长征路上《长征》人
——革命历史巨片《长征》拍摄记之四
向兵刘红
10月中旬,正当全国各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活动一浪高过一浪之际,全面表现长征壮举的革命历史巨片《长征》的拍摄也进入了高潮。
10月12日,广西电影厂《长征》摄制组160多人,脱下厚重的棉衣,告别严寒缺氧的川西北草地,在崎岖的山道上颠簸千余里,来到了桂北山区的全州县,在当年长征路上红一军团浴血奋战渡湘江的大平渡口,搭起两座浮桥,建起一条街道,紧锣密鼓准备拍摄《长征》的开场戏也是最重头的大戏——湘江之战。
当年,为了掩护携带着X光机、印刷机“大搬家”般的红军中央纵队渡过湘江脱离险境,红一、三军团五万将士血洒湘江。《长征》以此拉开序幕,并将用十多分钟的篇幅表现这场使红军蒙受了巨大损失的恶战。借此突现红军长征的惨烈、悲壮,在阔大的历史背景下展示出毛泽东等领导人战胜错误路线挽救红军于危局的大智大勇,以及毛泽东成为全党全军领导人的历史必然。
为了拍好这场戏,剧组从八一厂请来了最好的烟火师和化装师,从山东借来了直升机,6000多解放军官兵从桂林赶来扮演红军将士。他们中有当年威震东北战场的“塔山守备英雄团”、“鞍山守备英雄团”,还有黄招强这样的全国一级战斗英雄。
10月17日凌晨,协拍部队工兵连在烟火师的指导下,来到现场,在河水里、山坡上埋下一包包TNT炸药。从师长到战士的6000多名部队将士身着红军装,在成千上万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乡亲们好奇而兴奋的目光下,顶着炎炎烈日集结在湘江两岸。下午3时,当航拍的直升机从桂林飞来,两发红色信号弹升空,瞬时,湘江两岸硝烟四起、弹片横飞、杀声震天……
然而,要在湘江边一方并不十分阔大的场地上,一个镜头一气呵成地拍下千军万马冲杀的大场面,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施放烟火、引爆炸点、部队冲锋,稍有差池,几千人一天的功夫便得泡汤。17日由于风向问题,烟雾遮住了部队等原因,18日,剧组重埋炸点、集结部队重拍这场戏。
19日,当记者离开摄制组时,剧组人员和数千官兵正忙着第三遍重拍这个在影片中只有一分多钟的镜头。
艰难的“湘江之战”。
然而即使拍完这场重头戏,已完成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血战娄山关等大戏的《长征》人,仍不能缓口气,还有翻越雪山和再过草地道道关隘等着他们,而他们又必须在12月完成这部巨片的拍摄和制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长征》人,走好!(附图片)
中国银幕上多少领袖人物从著名化装师颜碧君手中诞生,为了《长征》人物造型的真实,她不顾年已七旬亲自在现场为战士们化装。
18日,广电部分管电影的副部长赵实和中央重大革命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滕进贤连夜从北京来到全州,与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其一道,在剧组现场办公解决困难,又来到炮声隆隆的拍摄现场激励创作人员。
图为赵实和导演在拍摄现场。
尽管广西厂已拍摄过《血战台儿庄》、《百色起义》、《周恩来》等大片,但动用飞机拍摄这样的大场面还是头一回。
向兵摄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