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编读往来

房顶植绿益处多
读了你报8月30日“读者之友”版《房顶也应治乱差》一文,甚有同感。作为科技工作者,愿发表点意见,以引起人们重视。
治理城市房顶的乱和差,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种植绿色,种植绿色能增加城市绿地,促使环境优化。绿色种植形式多样,居户、街道及每个单位均可依据建筑物特点和自身经济条件来选择各自的植绿方式。大型平顶建筑,可建高层大型花圃林木,辟置楼顶花园绿地;如果是背脊型屋顶,因不便于人工管理,可选种易于栽培、生长快捷的攀爬类花木地锦、五叶地锦、美国凌霄、山荞麦(木菠萝)等;如是小型房顶,可根据屋顶大小、阳光多少、管理难易等因素,分别选择喜光、耐荫、抗旱、耐寒等不同特点的草本、木本花木,采取设置花坛、绿篱、盆栽或栽植草坪等不同形式。
高层房顶阳光充足,适合多种植物生长,除了栽种花木、配置园林,供人游览、休憩外,还可种植高层果园、菜园,既收绿化美化之功,又有经济收益。东北地区一些重工业城市已建有高层葡萄园、蔬菜园、猕猴桃园,四川成都、重庆等地的新建工程已同时进行房顶绿化的设计与施工。
我国人均耕地少,城市绿地少,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房顶将不断增多,倡导房顶植绿将是防治乱和差、立体美化城市的重要措施。
河北保定地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
王浚权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哎——妈”
“哎”是我们姐妹6人以前对继母的称呼。继母是去年进我们家的,除父亲外,我们姐妹几个都不同意这桩婚事,觉得父亲这样做对不住死去的母亲。可是一想我们都已成家独过,谁都难以保证经常照顾好父亲,所以也就默认了。但是,我们也商量过了,孝敬父亲仍然一如既往,吃穿花销足额供应,对待继母不冷不热,绝不喊“妈”。
首先破规矩的是我。一天上午,下起了雨,我在班上发起愁来。时值深秋,天气已凉。看着三三两两的家属拿着雨具来接家人,我想,丈夫在外地工作,父亲腿有病,不会有人给自己送雨具的。
“伟子,给你伞和雨鞋。”我猛转过身,看见继母出现在面前。她穿的球鞋和挽起的裤腿已被黄泥水浸湿了。由于平常不打招呼,我顿觉尴尬,不知怎么开口。继母放下伞和雨鞋走了。待我明白过来,追出单位大门时,继母已消失在人群中。
事过两天,逢父亲70岁生日,姐妹几个来庆寿。酒菜都端上来了,父亲说:“你妈身体不好,做好菜就去睡了,咱们吃吧。”不知为啥,我觉得这次继母没入座像缺了什么。她是真的有病,还是像原来一样,由于我们不欢迎她而不和我们坐同一桌?我悄悄离席,来到继母卧室,见继母盖着被子,躺在床上。
“哎,你病了?”“淋点儿雨谁知就感冒了。”我近前一摸,好烫手。“哎——妈,我去给你找医生。”“先别,等过了你爸生日再说。”
这时,父亲也来了,“你知道吗?那天给你送雨伞,你妈只拿了一把伞,她一个人淋着雨回家了。”原来如此。我羞愧难当,鼻子一酸,正准备退出房门,发现姐妹几个都站在门口。
“妈,我们过去委屈您了。”
大家明白了,对继母喊“妈”是应该的,孝敬继母也是应该的。河南西峡县回车乡 孙天伟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人生一得

努力,人生的支点
段正山
我的一位同学自幼患小儿麻痹症,但他极要强,自己咬着牙克服了许多生活上的困难,12年寒窗之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名牌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一方面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发奋学习,三年后又顺利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我这位同学没有在不公平的命运之下自悲乃至沉沦,他更相信自己的命运是自己争取和创造的。于是他选择了努力,选择了艰辛,找到了自己立世之本。努力使他做人的境界高了一层,这也正是不努力也未曾成功的健全人所缺少的。
生活中有不少人总是叹息:“我这人不下功夫,要不我早考上大学了。”“我要是有毅力,也不愁成名成家。”的确,说这话的人也许都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但他们偏偏缺少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不懈的努力,因而,做事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功亏一篑,要不就总停留在半瓶子醋状态中。
科学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努力的程度。也许不少的努力,带来的仍是碰壁和失败,但它是酝酿、是准备,也正是这些努力的代价才更使人觉悟、成熟和坚毅,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做人的成功。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被冤枉了怎么办?
一天,我单位领导突然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一趟,待我坐下后,他问:“我在单位怎样,你评一评。”我回答说:“可以。”这位领导说:“那你怎么对人说我挪用公款?”我大吃一惊,这话从何说起,我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要求和那个说谎话诬陷我的人对质。领导说:“算了,你今后注意点儿言行。”我左申辩右解释,并一再要求找出那个造谣人,不能让他害人。可领导说:“没必要,我心里明白。”
领导心里到底明白什么,我不知道,可我心里难受,我是冤屈的。怎样才能打消这位领导对我的怀疑呢?今后我还怎样在他身边工作呢?
河南信阳县一个受害人
首先对你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事情已经发生,你也不必太忧虑。有句话叫“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如果你确没有“搬弄是非”,就不必忧心若焚。你单位的领导应该不是辨不清是非的庸人,也该有一些任人评说的雅量。当然世上会有一种领导,只凭道听途说,并未认真调查,就无端不信任一个同志,甚至有打击报复之举,这种领导往往自身不正或者心地不善,碰上这样的领导,做人再小心也难免被怀疑。如果不是这样,后果就不会像你想的那么严重。
因别人的错误将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实为不智之举。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被误解、当替罪羊的情形可能还会有,你不必以为天就此会塌下来,豁达一些对自己的身心都有好处。
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因你深知被冤的滋味,才更应该坚持以往的处世原则,光明磊落,坦诚对人。唯如此才能最终获得大家的信任,正直聪明的领导也会消除对你的误解。心雨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生活话题

敬老:家庭和睦幸福的根基
——“家庭伦理与人生幸福”讨论
主持人:本版编辑 崔佳
主持人: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中,敬老就是要孝敬父母。从古至今,这始终是家庭伦理规范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我们都会认同这样一种观念:无论在哪个时代,是否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是衡量一个人伦理道德水准的基本尺度,是判定一个家庭幸福和睦程度的可信依据。因此,在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建设的讨论中,敬老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豁达:老人可敬的胸襟
主持人:从孩子降生那天起,做父母的就盼着他们快快长大,然而当孩子们长大成人之时,父母亲却已步入了中老年。付出了半生的辛苦,是否希望得到儿女的报答,如何安排晚年生活,怎样看待子女的赡养和孝顺,让我们听听老人们的心声。
邓立品(湖南湘潭日报):眼看步入老年,牵肠挂肚的是老了的路如何走,要不要提防提防?一和老伴提起这事,她就马上发表评论:“何必防老?你我身体无大病,家务劳动毫无问题。说到家务事,做饭有煤气,洗衣服有洗衣机,洗澡有热水器,买米买菜下楼几步就有,要出门打个‘的’就行。万一病了,一打电话医生就来了。我们生活自立,不依赖儿女,让他们自己去闯,也不要依赖父母,相得益彰,都有好处。”老人还是开朗、豁达一点儿好。年轻人要闯,要干事业,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我们又何必强求呢?儿女不在身边,开始可能孤寂、冷落一点儿,只要自己去寻觅老得愉悦、老得有滋有味的路子,就会把孤寂、冷落赶走。
主持人:有许多这样的老人,他们平静地面对晚年,自我调整、自我充实,不愿给儿女增添负担。春晖尽洒不图报,这种豁达的胸襟为两代人之间的理解与和谐打下了基础,它应该赢得子女们发自内心的敬重与体谅。孝顺:一种幸福的责任
马俊兵(湖北天门市小板镇委):在天门市农村,老人独居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年轻人看父母年纪大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便不愿与老人同住。有的定期给父母一些钱物,有的则干脆不管。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将老人抛开是不道德行为。这些人应该多想想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多想想对儿女的那种亲情。谁又能说自己不会有老的一天呢?
李云峰(吉林蛟河煤矿劳动服务公司):我认为,尽孝与个人的幸福是一致的,是应该兼顾的。光顾个人,丢下父母不管,会受到道德谴责与法律制裁,还有啥个人幸福可言?
80年代初,我的收入低,每月只有40元,妻子的收入也不多,父亲故去,母亲无工资收入,还有两个念书的孩子,怎么办?为了尽孝,我省吃俭用,不吸烟、不下饭馆,努力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每月可得稿费20多元。我用稿费赡养母亲,不动用工资收入,既尽了赡养义务,又保证了家庭及个人的正常生活。过了几年,我们的收入多了,尽孝就更没问题了。尽孝,促使我养成了勤劳俭朴的习惯,使我精神愉快。现在,当我看到八旬老母那慈祥的笑容,听到老人家唠唠叨叨的教诲,我这个年近花甲的儿子,就感到非常幸福。
主持人:敬老是一种责任,但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时间一长则难免有“不负责任”的事出现——硬着头皮给父亲买生日寿礼的人,怎会想到天凉了母亲还缺件衣服。只有真正把父母的健康快乐看作自身幸福的一部分,孝顺才显现出它本来的意义。说它是幸福的责任,因为这责任带给父母的是幸福,带给晚辈自己的也是幸福。
理解:创造真正的关怀
主持人:赡养是孝敬老人的重要内容,但却不是全部。当我们发现有的老人衣食无忧却郁郁寡欢时,才醒悟他们同样需要精神安慰和情感交流。也许多写几封家信,多打几个电话;也许几趟顺路的探望;也许几句轻松的闲聊都能收到我们想象不到的效果。在交流中才会有理解,在理解中才会有支持、鼓励和安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老人送去真正的关怀。
王大庆(江苏东台市电子器材厂办公室):老父生性古怪,素来不交朋友,也很少与别人主动交谈。退休后,老父更显得无所适从,整天闷闷地躺在藤椅上发呆。我虽然与父亲住在一起,但平时很少与他说话,对他一直敬而远之。有时,我与妻子在房间里谈单位的趣闻轶事,老父耐不住寂寞和好奇,也侧耳屏息“偷听”,我们发觉后,便一脸不高兴。老父自知没趣,只好叹口气回他的房间休息。后来发现,连续多日老父的精神都有些不正常,我担心他是不是患上什么病,坚持送他到医院检查。但查来查去又查不出什么毛病。联想到有些老人因孤独而患上精神忧郁症,怕老父也与此症有联系。
怎么办呢?心病还需心来治。从此,我改变了对父亲不理不睬的态度。每天下班回来,主动和老父交谈,常到报刊零售亭买几份报纸给父亲看,帮他解闷。双休日也找时间陪父亲聊天,议论一些社会问题。有时我还故意持不同意见,以引起父亲的争论。自然,最后我总要服从父亲的正确观点。
现在,老父的话也渐渐多起来,人也比以前活络
了。我下班回来,常常看到父亲在门口转悠,我明白,他在等我回来与他聊天呢。
申德明(河北石家庄市北新街15号):我老家村上的张大爷早年丧妻,因怕两个未成年的子女受后娘的气,加之家境贫寒,一直未敢续弦,自己一个人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成家立业。这时,张大爷已是两鬓染霜,精疲力竭,在家孤单一人,很想找个老伴,安度晚年。没想到这话一出口,就遭到儿女的强烈反对。儿子说:“您现在不缺吃穿不愁钱花,还续老伴干什么?”张大爷一气之下,卧床不起,不久便告别人世。
我的邻居杨大妈,两年前也不幸丧偶。两年来,她的几个孩子不断给她做工作,希望她再找个老伴,连人都选定了。最近,杨大妈又喜结秦晋之好。我问她的长女为何如此,她长女说:“我们几个再孝顺,也只能是让妈吃得好穿得好有钱花,但平时我们都上班,谁来陪伴妈妈?”我很佩服杨大妈的孩子们那种良苦用心,这才真正叫作通情达理,孝顺到了点子上。
美德:仍须大力弘扬
主持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孝敬父母是自觉的行为,但毋庸讳言,在我们的社会中对老人不敬甚至虐待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其中既有个人素质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这些现象不仅破坏了当事人自己的家庭幸福,也对社会伦理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加强家庭伦理建设、弘扬敬老的传统美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周长越(江苏东台市四灶镇小街村):目前在农村,儿女不孝敬父母的现象十分突出。我村近年来发生的民事纠纷中,因儿女不赡养甚至虐待老人而引发的就占40%,有两个老人因此寻了短见。究其原委,当然主要是一部分人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淡漠,严重自私自利,但乡村干部没有真正负起责任来,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了解,一些乡村干部认为,现在主要是集中精力抓经济,家庭纠纷是鸡毛蒜皮的“家务内政”,不值得花气力去对待。还有的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如随它去。所以,平时对有关家庭问题根本不予重视。有的地方也搞评比“五好家庭”之类的活动,但往往流于形式,做做样子。这样,一些家庭里、邻居间发生的纠纷,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劝解或处理而日益恶化。
申万仓(甘肃镇原县房改办):甘肃庆阳师范学生李勇的哥哥姐姐不愿赡养瘫痪的父亲,李勇毅然挑起重担,背着父亲上学,此事经过新闻媒介宣传,受到人们的关注。李勇的行为,体现了敬老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引起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李勇的行为和他的哥哥、姐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相反的结果呢?我们从受教育的层面来分析,或许能得到解释。李勇的同胞哥姐之所以不愿赡养老人,是重利轻义,但出现这种结果,是否与他们接受道德教育不够有内在的联系呢?如果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还会出现弃父这样的事情吗?现在,李勇的哥哥经过教育,开始悔改,把他的父亲接回家赡养,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李勇的故事告诉我们,要重视抓好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社区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让人人都能弘扬传统美德。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明天就难保不会再出现弃父这样的事情来。
主持人: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把青春献给了事业,把挚爱洒向了家庭,他们应该拥有幸福安宁的晚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年轻一代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敬老之风已从家庭扩展向社会,很多青年人不仅尽孝于父母身前,还无私地照顾孤寡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用自己的爱心给老人送去了温暖。愿敬老爱老的美德能够继续得到弘扬,让美好的真情永驻人间。重阳节快到了,我们衷心祝愿全国所有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权威检测

电饭锅
1996年第三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组织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2.检验单位: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3.抽查范围: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4.被抽查产品数量及类型:23家企业生产的普通型和电脑控制型电饭锅
5.主要检验项目:热效率、保温温度、保温时能耗、限温温度、接地措施、内部布线、非正常工作、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
6.较好产品情况(排名不分先后):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世相百态

看新娘辽宁大洼县报社王树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