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赤峰喀喇沁旗烤烟丰收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把发展烤烟当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加以扶持,逐步形成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格局。1996年种植面积一举突破3.7万亩,烟叶产量超过12万担,创税1300万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为解决烟叶收购资金短缺问题,该旗多方筹措资金5000万元,保证不打白条子。并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10多家用户签订销售合同,从根本上解决了烟农的后顾之忧。 (母景芳)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张家口大杏扁喜获丰收
据张家口市林业局统计,今年当地大杏扁总产150万公斤,比历史最高产量的1994年增加三成。
张家口是我国大杏扁的主要产区,其产量占全国的50%。张家口市利用当地“四荒”多的优势,近年来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发展大杏扁。在坝下涿鹿、蔚县、阳原、怀来、赤城等丘陵山区开辟了新的产区,形成了规模栽植。涿鹿县南山区过去是有名的穷山区,当地农民利用山坡、山沟栽植大杏扁,仅杏扁一项收入,人均就达300多元,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胡栋)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滦南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河北省滦南县抓住国家重点开发环渤海经济区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
滦南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地处京津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秦唐沧渤海湾对外开放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境内水产品、畜产品、粮油产品及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外经外贸发展迅猛,先后与日本、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建成一批较大的三资企业。1995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1亿元,“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7%,增长速度居河北省首位;建成较大型三资企业22家,合同利用外资2.7亿美元。(栾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若干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都曾出现过或长或短的农业停滞时期,而农业停滞主要是粮食停滞。前覆后鉴,在我国社会经济加快发展时期,必须注意——
粮食要同步发达
韩元钦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粮食的生产供应,虽然不是同比例增长,却要相应地有所增长,从而可以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于粮食供应的基本需求。“粮食同步发达”,就是这种意义上的一个范畴。
“粮食同步发达”的历史比较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粮食总产量考察上具有划阶段意义的,有四个年份。其粮食总产量的绝对数为:1949年11318万吨;1978年30477万吨;1984年40731万吨;1995年46657万吨。
到2010年若要达到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按届时人口14亿计算,期望粮食总产量应为56000万吨,今后15年每年粮食递增率应为1.22%。到2030年若要达到人均占有粮食420公斤,按届时人口16亿计算,期望粮食总产量应为67200万吨,2010—2030年的20年间每年粮食递增率应为0.91%;若从时下算起,则今后35年每年粮食递增率应为1.05%。
不难看出,上述依据2010年和2030年粮食预期指标计算的粮食总产量递增率的期望值,远远低于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总产量的实际递增率。这表明,从已经走过的路子看,实现上述期望值,并没有超越经验比率的范围。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当然有利于我们增强实现预期的信心。
但是,也要看到,未来15年和35年所要达到的粮食总产量,又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按照我们过去将粮食总产量每攀升5000万吨(即500亿公斤)视作上一个台阶的判断方法,未来15年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两个台阶,未来35年则需要再上四个台阶。这在我国粮田资源紧缺的条件下,难度是不小的。压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方面的担子是很重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实现上述预期,我国粮食供求的总量平衡,也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就我国粮食自给的方针而言,上述预期具有必须实现的性质。
粮食未必同步发达的自发倾向
最近几年,我国粮食发展相对迟缓,有种种缘由。最突出的,是若干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的地方,却在明显地忽视、甚至损害粮食生产。他们多半是在自发地走着这样的路子。资料显示,广东、海南这些年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幅度是不小的,但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幅度却过大了。早在1984年,粮食播种面积即比1978年减少了16.8%。1990年又比1984年减少5.9%,比1978年减少21.7%。1994年则比1990年又下降12.9%,仅相当于1984年的82.0%,相当于1978年的68.3%。
上述情景,并不局限于广东、海南。过去讲“南粮北调”,在有些省内是“东粮西调”。这些年来,变成了“北粮南调”,“西粮东调”。经济发展了,主要是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发展了,粮食的优势却失落了。粮食的生产供应,由剩余变不足,由调出变调入,有的地方已经变成缺粮大户。
“经济上去,粮食下来”不是规律
从历史资料看,若干发达国家在所谓工业化中期阶段,都确曾出现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农业停滞时期。说是农业停滞,其实主要是粮食停滞,即它们国内的谷物生产没有伴随工业化进程相应发展。但是,这种停滞,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其根本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殖民地补偿;一个是听任广大农民收入低下,以致破产。
随着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斗争格局的变化,也随着它们国内数十年政治教训的积累,有过国内谷物停滞现象的国家,对外靠殖民地补偿、对内靠压抑农业和剥夺农民的历史条件,逐渐严峻起来。国内谷物停滞对工业化继续扩展变得不再有利,甚至成为障碍因素。这时候,它们国内的农业政策、特别是粮食供应政策,就发生转折了。转折的过程和结果表明,美国和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国内粮食供给的份额大大增加,有的则不但立足本国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而且或先或后地变成了粮食出口国,甚至粮食出口大国。
国际、国内的历史条件变了,粮食供应的指导思想和政策调整了,谷物停滞的格局便被打破了。这样的历史事实是不能从中导出“经济上去,粮食下来”的规律的。那不是规律,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曾经有过的历史现象。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供应并非没有潜力
总起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不发达地区而言,在发展粮食生产上,条件要好些,甚至是好得多。这不仅表现在若干自然条件上,而且特别表现在经济、技术条件上。工业化过程的迅速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他们在资金、设施、科技和粮食产业组织优化等方面,都有可能做出更多的投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这就使他们有可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粮食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速培植和扩大粮食的生产能力。因此,简单地把忽视粮食生产的现象归结为条件不如经济后进地区,是说不通的。
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是中国扩大粮食总量供应的基本途径,更是经济发达地区谋求粮食同步发达的根本出路。而正是在这个方面,所有经济发达地区都有着巨大的潜力。中低产田的改造,品种的改良,水、肥的利用,复种指数的提高,其他生产技术的推广等等,将有可能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在近期内也能发挥可观的效果。现实的问题,并不在于客观上有没有潜力,而在于是否真正下力气去开发、去利用这种潜力。
做到粮食同步发达,必须同时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发挥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两个积极性,而不能把粮食供应的担子推给中央,推给欠发达地区。从这种意上讲,现在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不能认为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固然会有变动,但谋求粮食同步发达的基本责任,“省长”、“市长”、“县长”(实质是相应的党和政府部门)是要始终承担的。某些同志心目中那种粮食供应“最终要依托于看不见的手”的想法,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片面性而已。在粮食生产供应上,地方党和政府的发动功能、组织功能、协调功能和管理功能,在可以预见的几十年内,将持续显示巨大的效应。而发挥这种效应的前提是,要尽快改变“经济上去,粮食下来”的自发倾向,及早进入粮食同步发达的自觉状态。
(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要关心市场变化
高云才
同农民朋友聊天,发现在市场经济的陶冶中,他们的市场观念已显著增强。但也还有不少农民关心生产甚于关心市场,或者不注意、不懂得留意市场的变动情况。由此,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以养鳗为例,广东省佛山市是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烤鳗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高额的利润回报,使大批农户纷纷投资养鳗业。不料,鳗鱼的市场价格从去年9月份以来急剧下滑,规格鳗的价格从去年每吨15万元一下子跌到今年3月份的每吨7万元,跌破成本价,不少农户血本无归。养鳗涉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因此养鳗农户不仅要充分了解国内养鳗市场供求变化,还要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只有以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来决定项目的选择,以至决定怎么生产、生产多少,才会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否则便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之虞,到头来免不了遭受损失。
前些日子,记者接到几位农民来信,说有意搞鸵鸟养殖。据了解,前些年,由于鸵鸟销售市场在国内是空白,所以鸵鸟及鸵鸟产品一投放市场,就能实现利润。鸵鸟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培植和发育,目前市场已相对稳定。由于中国人对鸵鸟肉的消费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所以在我国市场上大量销售鸵鸟肉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上鸵鸟项目时,除了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是不是适合鸵鸟养殖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市场因素的变化。
总之,关心和留意市场的变化,不仅是农民朋友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之必需,也是新的历史条件对农民素质的新要求。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西瓜兄弟”恳荒记
单连本
在河南省淮阳县葛店乡陈楼村有两位老汉,一个叫陈振明,一个叫陈振海。老大今年69岁,老二今年67岁,兄弟俩为集体种了一辈子西瓜,人称“西瓜兄弟”。
几年前,老哥俩的儿子硬是“没收”了他们的责任田,非叫他们吃“商品粮”不可。无奈,老哥俩各喂了几只羊,手中总算是有些活干。
村西半里远的地方,有个三角形状的坑洼地,约三亩大小。据说是祖先为挡黄水而挖下的,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深坑塘变成了低洼地,这里长满了杂草和芦苇,老哥俩经常到此割青放羊。
前年秋的一天,兄弟俩又来三角坑塘割青草。割着割着,老大停下手中的活,抬头对老二说:“几亩地的浅坑塘荒着怪可惜哩,这几年雨水偏少,不如咱垦起来种些庄稼,你看咋样?”“我也这么想过。”兄弟俩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日不出他们就早早出工,日落才收起家什回家。硬是用铁锹一点点挖,然后又一点点把草棵、芦根拣起来,干一场,不知腰弯了多少下,也不知又直起多少回,汗水顺着他们的背脊直往下流。孩子们心痛地劝道:“您二老就别干了,咱家不差那些地种,再说,累出病来咋办?”村上人也说:“这老哥俩疯了咋的?放着清福不去享,偏去找那个罪受。”哪知两个倔老头不但不听劝阻,还板起面孔训起人来:“咱庄稼人不爱惜土地还行!人老了,总还能给社会做点贡献吧。”就这样,老哥俩天天忙个不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冬一春的开垦战,三亩废闲坑塘终于垦了起来,平整得如镜一般。去年春天,他们种上了芝麻、谷子,小苗一片绿油油。可是天不作美,盛夏的几场大雨把整个庄稼苗给淹没了。咋办?兄弟俩毫不灰心,又一锹锹把地挖起来,秋后种上了麦子。今年小麦每亩收了301公斤后,他们技痒难耐,又种上了晚茬西瓜。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一切为了群众
——沛县脱贫富民奔小康纪实
王锋 徐沛 荣海
沛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皇帝——刘邦的故里,由于历史上频受旱涝、战乱特别是黄河泛滥之灾,百姓生活始终处于贫困状态。直到1993年全县人均收入不足800元!而今,110万沛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大气魄、高起点地奏响了一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歌。
知民
1994年5月,新的一届沛县党政领导班子组成。当时全省上下正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潮。
实现小康的路,该怎么走?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肖俊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提出:要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以实干树立形象。
全县上下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让群众出点子,到基层找路子”的调研之风吹到了各级工作的每个环节。
1995年,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100余名乡局级干部,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县内观摩活动。29个乡镇场跑下来,存在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沛县虽是农业大县,但沛县的农业多年来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上,什么都种,什么都栽,但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特色,因而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没能实现飞跃。
沛县终于理出了符合民情、体现民意、顺乎民心的工作思路和整体规划:以小康目标总揽全局,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前三年分期达标,后三年巩固提高。
富民
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各项工作就有了着力点。沛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县农业紧紧围绕“抓开发促调整,抓特色上规模,抓产业上水平”的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
沛县西南部地势较高,长期干旱,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成为这一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1995年8月到1996年3月,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投入资金5257万元,开挖“两河一沟”骨干工程,完成了3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解决了这一地区30万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清清河水不仅滋润了旱区的田头,也滋润了旱区群众的心头。据农业部门的同志介绍,3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的完成,增加灌溉面积25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30万公斤。这一地区,今年小麦单产净增100公斤,旱改水的4万亩田野上,如今长起了绿油油的水稻。
沛县东靠微山湖,水草资源丰富,如今建成了水产水禽养殖区。西部紧靠黄泛区,建成了果桑和畜牧区,栽植果树12万亩,产量达5000万公斤。此外,近城靠矿建成了“菜篮子”工程区,西南部乡镇建成了棉花和特种蔬菜区。沛县蔬菜、果品、水产品等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求,还远销不少大中城市,特种蔬菜山药、牛蒡等也源源出口创汇。仅多种经营一项,今年上半年人均纯收入700余元,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同时以兴办龙头企业为核心,实施农村产业化工程,组建了大型牛肉加工、家禽养殖宰杀生产线,以本县农副产品为原料,带动了农副产品基地建设。
到1995年7月,沛县尚有51个村、1.9万户、7.6万人年收入不足800元。机关科级干部与312户特困户、县直单位与26个贫困村,全部“结对联姻”,挂钩帮扶。共为贫困村(户)捐款60余万元,协资1000余万元,落实发展项目300多项。如今一年过去了,全县46个村、14250户、60800人脱贫走上致富路,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728元,增加到1995年底的1562元。
沛县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科技网络,涉农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咨询。全县95%的农村基层干部和85%的青壮年劳动力接受了系统的农技知识培训。世世代代常年固守土地的农民获得了致富的知识和技术。杨屯镇青年农民刘华,一只电灯泡、两只养鸡笼起家,靠科技养鸡,经过10年的努力,发展成饲养蛋鸡4.5万只、年收入100万元的“苏北鸡王”,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黑土地的丰收足迹
——黑龙江实施“丰收计划”见闻
本报记者夏珺
1/3=1/2,一个奇妙的等式
秋天那广袤千里的田野上,浓绿挺拔的玉米,金浪翻滚的小麦,密密匝匝的大豆,高低错落,色彩斑斓,成带状蜿蜒伸向天边,宛如一幅巧夺天工的油画。在黑龙江采访沿途常见的此种美景,令一位搞美术出身的同行赞叹不已。而更令记者感兴趣的是在采访中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个奇妙的等式:1/3=1/2。
自1987年以来,黑龙江省平均每年实施“丰收计划”面积在40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3,而年均增产粮食17.3亿公斤,占全省年均增产粮食总数的1/2。也就是说,用1/3的耕地面积创造出1/2的粮食增量。这个奇妙的等式由此而来。
黑龙江是祖国的“粮仓”。建国以来,黑龙江粮食生产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66年为第一个阶段,粮食总产由58亿公斤增加到104亿公斤。1966—1983年为第二阶段,总产由104亿公斤增加到155亿公斤。第三阶段是1983—1990年,总产增加到231亿公斤。第四阶段是1990—1994年,粮食总产跃上了258亿公斤。黑龙江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孙魁文对记者说,这四个阶段好比四个台阶,前两个台阶各用了17年时间,而且主要是外延式增长,靠扩大耕地面积得来的。后两个台阶分别用了7年和4年,呈加速度增长,而且粮食播种面积基本没有增加,是靠增加科技投入、靠科技提高单产获得的,这其中“丰收计划”是立了头功的。
以少胜多,这正是科技的威力。“丰收计划”即是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的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丰收计划”以来,依靠科技以少胜多的事例不断涌现。譬如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海伦,今年仅推广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一项,即可获得9亿公斤的产量,而这个产量相当于1994年海伦全市的粮食总产!
种地有章法丰收有保障
丰收,是种田人的共同祈望。但丰收并不总是如期而至。1984年,黑龙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总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接下来却又出现了连续三年的徘徊。提高粮食产量靠什么?靠扩大耕地面积,已没有什么回旋余地。只能靠科技,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
“丰收计划”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台的。“丰收计划”经过10年的运作,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首先,“丰收计划”将千家万户分散的种田纳入了“政府行为”,形成“政、技、物结合”的三个系统:一是以行政领导为主的领导指挥系统,省、地、县均有以行政首长为主、由农委、科委、计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二是以农业部门为主的技术指导系统,负责技术方案的提出、落实,实施技术承包;三是物资、金融、财政部门组成的物资、资金保障系统。以“丰收计划”为“龙头”,黑龙江的粮食生产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即每年落实技术集团承包面积1000万亩,以这1000万亩的样板田推动4000万亩“丰收计划”项目田,以4000万亩“丰收计划”项目田带动全省的粮食生产。
其次,种田有了章法。黑龙江把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与开展大面积高产攻关结合起来,总结出了玉米、小麦、大豆、水稻四大作物的技术规程和四大作物的八个高产栽培模式,印成小册子发给农民。“丰收计划”像一把火,点燃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冬闲”变成了“科技之冬”,培训农民技术员;夏天搞“田间博览”,比比谁家的庄稼长得好。“八五”期间,全省上下共培训农民近500万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近万人,涌现出了双城、肇东、巴彦、海伦、依安、拜泉等一批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经济的典型县市。如今,农业科技人员成了农村“最受欢迎的人”,农民越来越感到种地没有“章法”不行。
“丰收计划”犹如“粘合剂”,将“三农”(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团效应”,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黑龙江省每年安排1000万亩的技术集团承包样板田就是“三农”部门合作承担的。为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黑龙江省政府专门发文规定,对参加集团承包的科技人员在工资、奖金、晋升职称、安排子女就业等方面予以照顾。原嫩江地区农科所研究员郭银之经过多年攻关,研究出了玉米大垄间作地膜覆盖技术,在7.5万亩玉米地里创下了平均亩产750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为玉米高产闯出一条新路。如今,这项技术已在全省推开,今年推广面积已扩大到500万亩。
省农业厅厅长王恩山介绍说,“三农”部门协作搞集团承包,改变了过去农业科技成果引进晚、推广慢、效果差的局面。1990—1995年,“三农”部门参加集团承包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有600多人,共推广、引进农业新技术660多项(次),推广面积9亿亩(次),使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由“七五”期间的36%提高到“八五”期间的43%。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广西龙胜县红瑶族妇女,人人都有一手刺绣绝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她们打破“不经商”旧习,开始将美丽的绣品卖给游客,并批量在桂林、南宁等城市出售。图为红瑶女在吊脚楼前飞针走线。
包鹏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