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种族偏见引发的大辩论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
最近,一场关于种族主义的大辩论席卷澳大利亚全国。
这场大辩论是由一位名叫波琳·汉森的新任议员引起的。汉森女士今年3月当选为众议员。9月10日,她在议会的就任演说中,慷慨激昂地表示:澳大利亚有被亚洲移民淹没的危险,这些亚洲移民造成贫民窟,且难以同化;澳土著人并非处于不利地位的居民,政府不应拨款照顾他们。她呼吁,停止从亚洲移民;取消对土著人的照顾;取消多元文化政策;撤消所有对外援助和对联合国的捐款,等等。
汉森女士的这番言谈如石击水,全澳大哗。众多团体和知名人士或声明,或撰文,或演讲,驳斥和批评汉森的种族主义偏见。维多利亚州华人团体发表的声明说,“汉森所表达的观点完全是负面的和短见的,会破坏澳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并损害澳的国际形象……”
澳副总理费希尔担心这一见解将会危及澳在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开发旅游市场。澳联邦总督迪恩认为,澳确实存在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存在土著人生存条件过差等问题,那种认为政府对这些人优惠过多的说法都是无知的胡言乱语。联邦移民部长也表示不能接受汉森的观点,他说,“多元文化政策是澳大利亚人引以为荣的,澳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就是由于多年来不断有移民从世界各地来此定居。”
在这场事关民族团结的大辩论中,舆论开始向总理呼吁,希望他能对这场辩论进行正确引导。但澳大利亚总理于9月22日在昆士兰州自由党大会上的发言却出人意料:“在过去六个月,澳大利亚出现的伟大变化之一就是,人们能够更自由、更公开地说出他们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某些问题上,言论审查的黑幕被撤掉了……我想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对人们能够就一些问题能随便发表看法而无须生活在被贴上偏执者和种族主义分子标签的惶恐中……等事实我表示欢迎。”同时,他也没忘记补充一句:“当然,像任何事一样,言论自由也伴有责任。”
对澳总理的讲话,人们感到失望。维多利亚州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纪博坤教授表示忧虑说,总理的话会被理解为容许表达种族主义情绪,这并非是促进言论自由,而是鼓励人们表达偏见。澳土著人专员铎臣担心,有些人会将总理的所谓言论自由理解为可肆意贬低不同种族的人。近日,亚洲人在街上遭人唾吐,被人喊“滚回第三世界去”,或住宅被塞进有种族歧视内容传单的事件时有发生,种族歧视的投诉不断增加。
其实,这一切并不奇怪,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今年42岁的汉森是一位两度离异,有四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她当选前是一家薯条炸鱼小吃店的老板娘,因反土著言论而小有名气。在今年初的大选中,她曾被自由党(现总理所在的党)推为候选人。竞选中,她批评工党政府给了土著人以太多的照顾,而使白人沦为不平等阶层。她的言论受到广泛抨击,在舆论的压力下,自由党不得不于投票之前取消她的党人资格。但她仍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当选为联邦众议员。这说明白澳政策在澳的主流社会中仍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早在1988年,现总理当时作为反对党领袖就曾主张削减亚洲移民数额,他自己为此也曾受到过种族主义的指责,为此他的党付出了输掉大选的代价。在今年大选期间,他曾表示悔过。现在人们开始怀疑他是否已诚心悔过。
人们对总理在如此重大问题上迟迟不肯明确表态深为不安,各大报章纷纷发表来信和社评,认为那么多人对政府的土著、移民和多元文化政策没有正确的理解,正说明需要总理的正确解释和有力引导,以避免被汉森的错误言论所利用。
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10月9日,澳现总理在国会正式作答。一方面,他赞扬了亚洲移民对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重申了政府对任何背景的移民都奉行不歧视政策;但另一方面他又一次袒护汉森的种族偏见,表示:“人们有权利对当前的移民水平进行攻击,而不应被贴上偏执分子或种族主义者的标签。”
澳总理对亚洲移民的积极评价和强调无歧视性的移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安慰了少数民族的情绪,但对汉森的错误言论未受到直接驳斥仍深感遗憾和困惑,这无疑给澳政府面向亚洲政策的真诚性画了一个问号。
(本报堪培拉10月10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将否决美联合国秘书长提名
本报巴黎10月11日电 记者杨汝生报道:法国外交部负责合作的部长级代表戈德弗兰9日警告说,法国可能会动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以对付美国的新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提名。
戈德弗兰是在回答电视五台记者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不只美国拥有安理会的否决权,法国也有”。他还说,新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第一任务应为发展问题。这话显然暗示法国支持加利连任。他说,“联合国必须推动发展,加利已证明他深刻了解发展问题”。
美国曾扬言动用否决权以阻止埃及籍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连任,其借口是加利对推动联合国机构改革不够积极。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7日开始了他的非洲之行,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寻觅新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


第3版(国际)
专栏: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称
美仍是世界最大军火商
据新华社伦敦10月9日电 (记者王诚)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9日发表年度研究报告称,美国仍是当今世界上的最大军火商,其去年的实际军火销售额高达近140亿美元,占全球军火销售总额的将近一半。
这份题为《全球军事力量对比》的报告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军火销售额逐渐呈下跌趋势,但是美国的军售情况却呈明显上升趋势。80年代,美国的军火销量一般占全球军售总量的1/4到1/3。但是进入90年代后,美国的军火销售量却逐年快速增长,现在已基本占据了全球军售总额的将近50%。自1992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年出口的军火价值高达150亿美元。
报告同时预测,在未来几年中美国仍将在世界军火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第3版(国际)
专栏:

联大一般性辩论结束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0日电 (记者王子珍)第五十一届联合国大会10日下午结束了为期近三周的一般性辩论。
据大会主席发言人介绍,在本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共有181个国家的代表发言,其中包括12位国家元首,17位政府首脑,17位副总理和106位外交部长。
在一般性辩论开始的第二天,即9月24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开放签署,美国总统克林顿、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等16国代表首先在条约上签字。迄今为止,已有122个国家在条约上签字。
钱其琛在本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中国政府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和立场,重申中国坚持改革开放道路以及对香港、台湾问题的立场。
在一般性辩论期间,发展中国家强烈谴责某个西方大国坚持“冷战思维”,推行霸权主义,要求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发展问题,改善国际经济秩序,帮助非洲和其它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各国代表还就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禁止毒品、保护环境、解决难民、失业和人口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
三派别军事联手 塔利班攻势受挫
本报伊斯兰堡10月11日电 记者吴迎春、王南报道:据来自阿富汗的消息,昨天,阿富汗拉巴尼政权军事领导人马苏德,阿富汗伊斯兰党民族运动领导人杜斯塔姆以及阿富汗伊斯兰党(哈里斯派)领导人哈里斯,在萨朗通道北部一个叫金简的地方签署了一项军事联盟协议,以共同对付塔利班,直至它停止攻击马苏德。目前尚未收到塔利班对该协议的反应。
又讯 近日来,马苏德的部队在潘杰希尔山谷谷口和喀布尔以北的萨朗通道一带连续出击,给塔利班造成上百人的伤亡。目击者说,他们曾看到不少塔利班伤亡人员从战场上撤下。进攻潘杰希尔山谷的塔利班被迫后撤。据说,前线的塔利班战斗人员因此产生了恐慌。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呼吁加速安哥拉和平进程
本报联合国10月10日电记者何洪泽、周德武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今天在安理会审议安哥拉问题时发言说,中国对安哥拉和平进程再度陷于停顿深感不安,重申卢萨卡议定书及安哥拉双方有关协议的执行已刻不容缓。他呼吁安哥拉双方,特别是安盟采取实际行动,加快和平步伐,以尽早实现安哥拉及整个南部非洲的持久和平。
秦大使说,卢萨卡议定书签订已近两年,安哥拉双方有关协议的执行时间表一再推迟。我们对安盟在参与组建联合政府及联合武装等问题上的拖延、特别是8月底安盟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拒绝由萨文比出任联合政府副总统表示关切。


第3版(国际)
专栏:

经合组织接纳韩国为正式成员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位官员十一日在巴黎透露,经合组织已决定于当日起正式接纳韩国为该组织的第二十九个成员国。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局势近况
9月27日,塔利班攻占喀布尔,随后北上进攻由拉巴尼政权军事领导人马苏德的部队据守的潘杰希尔山谷。
10月4日,独联体五国举行首脑会议,就阿富汗局势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确保独联体南部边界安全。
10月9日,塔利班北进受阻,伤亡惨重。
10月11日,杜斯塔姆领导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民兵、马苏德指挥的阿政府军余部及阿富汗伊斯兰党(哈里斯派)正式结盟,共同对付塔利班。 (郭烨)(附图片)
阿富汗局势示意图 孙伟绘


第3版(国际)
专栏:资料

阿富汗三个主要派别
阿富汗党派林立,内战旷日持久。目前,左右局势的主要有三个派别: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塔利班”、伊斯兰民族运动和伊斯兰促进会。
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塔利班”是一支由神学院学生组成的武装力量。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巴基斯坦政党伊斯兰贤哲会控制下的宗教学校和巴境内的阿富汗难民营。“塔利班”,普什图语意为“学生”。该组织最早见诸于报端是1994年7月:一辆载满学生的客车在阿境内被武装分子劫持,“塔利班”发出警告遭拒绝后迅速出击,消灭了奸杀女学生的军阀并夺回了车辆。随后,“塔利班”廓清了阻断公路交通的武装分子,以南部城市坎大哈为基地,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塔利班”创建时的宗旨是恢复和平,反对走私、贩毒、恐怖活动和各派无休止的争夺权利。它还提出“铲除军阀,恢复和平重建家园,建立真正的伊斯兰政权”的政治口号,并声称不依附阿富汗任何党派。目前,“塔利班”控制着全国75%的领土,并占领了首都喀布尔及阿东部、南部和西部的最大城市。该组织的领导人穆尔维·穆罕默德·乌马尔现年32岁,早年就读几所伊斯兰学校,80年代参加了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战争中被提升为穆罕默德的伊斯兰革命运动副总司令。1996年4月,被大约1000名穆斯林神职人员推举为伊斯兰信徒的首脑。
伊斯兰民族运动创建于1992年10月,其主要武装力量是乌兹别克民兵组织。该组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正规部队,它的前身是前政府正规军。目前,该组织共有7万人和一支空军,控制着阿北方七省。该组织领导人是现年45岁的杜斯塔姆,乌兹别克族,原是纳吉布拉政府的一名将军,曾任53师师长,驻防阿北部地区。1994年初,他在阿富汗喀布尔发动军事政变,但被忠于拉巴尼的部队挫败。此后,他率部退守以马扎里沙里夫为中心的阿北部地区,并逐渐减少与其他派别的武装冲突。
伊斯兰促进会由众多不同的少数民族派别组成,初期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后来发展成为政府军。领导人为拉巴尼,军事总指挥马苏德。该组织在抗苏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斗力较强。这个组织实力尚存,现仍控制着阿富汗北部三个省。
目前,伊斯兰民族运动和伊斯兰促进会等已结盟,共同对付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塔利班”。 (明河)


第3版(国际)
专栏:

波黑五国联络小组举行会议
要求尽快建立统一权力机构
本报贝尔格莱德10月11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波黑五国联络小组专家级会议昨天在伦敦举行。会议要求波黑各方履行在代顿协议中所承诺的义务,根据波黑宪法尽快建立起统一的权力机构。
此次会议是在上个月波黑大选结束后和平进程受阻的情况下举行的。美、俄、英、法、德五国代表对波黑塞族日前拒绝参加中央主席团及议会代表院就职仪式表示遗憾,并要求塞族立即参加统一权力机构的工作。会议向塞族发出威胁说,如果波黑某一方严重违反代顿协议,联合国安理会将根据1014号决议考虑对其实行制裁。
目前波黑重建资金的分配已成为西方大国制约波黑各方的重要手段。昨天的五国联络小组会议指出,波黑经济重建是巩固和平的关键,有关各方能否得到重建资金将取决于他们对统一政权机构的立场。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要求在判决前拘留美军士兵
韩国检察机关十日正式致信驻韩美军,要求拘留一名被指控杀人但尚未接受判决的美军士兵。现年二十二岁的斯蒂文被检察机关指控于九月七日在京畿道东豆川市杀死一名韩国妇女。 (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今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
挪威议会诺贝尔委员会十一日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东帝汶主教卡洛斯·贝罗和东帝汶事务国际发言人约瑟·拉莫斯—霍塔。诺贝尔委员会的公报说,在过去二十年中,两位获奖者为和平解决东帝汶问题做了很多工作。诺贝尔委员会赞赏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希望通过此次颁奖促进以外交方式来和平解决东帝汶问题。


第3版(国际)
专栏:

玻农民与政府达成协议
玻利维亚农民十日与政府就新农业法达成一系列协议,拉巴斯和全国局势趋向平静。玻利维亚三万多名农民和农业工人连续两周来在首都拉帕斯和全国各地举行暴力活动和罢工,抗议政府推出新的农业法案。经过几天艰苦谈判,政府最终同意了农民提出的保护农民土地使用权和降低农业税等要求。 (本报专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瑞典派员赴南非调查疑案
来自瑞典的调查人员十日抵达南非,开始就南非前政权特工人员是否参与暗杀瑞典前总理帕尔梅一案进行调查。前来南非调查此案的瑞典首席检察官丹尼尔森说,目前尚不清楚南非前政权是否与此案有关,“但我们将进行彻底调查”。


第3版(国际)
专栏:

埃希望以对和平进程有所作为
以表示将放松封锁巴自治区
据新华社开罗10月10日电 (记者安江)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0日在这里表示希望以色列在中东北非经济会议召开前能在和平进程上有所作为,否则它在与会期间将会面临阿拉伯国家的强硬立场。
穆巴拉克在视察了新开罗等地的青年住房工程后对新闻界说,尽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同他会晤以后曾多次表示愿意履行诺言、遵守协议,但中东和平进程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1日电 (记者支林飞)以色列国防部宣布,以色列将从13日开始大幅度放松对巴勒斯坦自治区的封锁,以便为正在举行的巴以和谈创造良好气氛。
这个决定是以色列国防部长莫迪凯10日与军队、警察和安全机关首脑磋商后作出的。根据莫迪凯的命令,以方将把被允许入以打工的巴勒斯坦人数从目前的1.4万人增至3.5万人;撤销自9月底巴以流血冲突以来对巴城镇的军事包围,允许巴居民自由通行;开放以与加沙巴自治区交界的所有检查站,以利巴货物的通行。另外,以方还将加强安全检查,防止恐怖分子渗透。


第3版(国际)
专栏:

拉美
国家间贸易剧增
过去五年内增长2.5倍
新华社加拉加斯10月10日电 (记者金沈俭)拉美经济体系常务秘书长卡洛斯·莫内塔日前在这里宣布,拉美地区各国间的贸易在过去5年内增长了2.5倍,贸易额从1990年的160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400亿美元。
莫内塔指出,目前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进程中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个新的国际贸易秩序正逐步形成。
他说,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拉美国家已加快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莫内塔呼吁拉美和加勒比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共同立场,保护本地区国家的利益。他指出,拉美地区目前已形成了安第斯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四个关税集团。它们为促进拉美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3版(国际)
专栏:

非洲
一些国家遭饥荒
2.5亿人长期营养不良
新华社伦敦10月10日电(记者姜岩)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天在这里发表报告说,利比里亚、布隆迪、索马里和苏丹等13个非洲国家仍面临饥荒。粮农组织呼吁国际社会予以援助。
联合国粮农组织是在即将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前夕发表这一报告的。报告认为,造成这些国家出现饥荒的原因是自然灾害、经济不景气、社会动荡、人口不合理地流动等。
这13个国家还包括安哥拉、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卢旺达、塞拉利昂和扎伊尔等。
报告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40%的人口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总数约2.5亿人,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到2010年将增加到2.65亿。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82个低收入粮食短缺国家中有41个位于撒哈拉以南地区。


第3版(国际)
专栏:特写

发自杜尚别的感谢信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尹树广
10月11日下午,本报记者站传真机突然收到一封发自杜尚别的感谢信,发信人是塔吉克斯坦第一副议长多斯季耶夫先生。读罢此信,记者被这位资深政治家朴素的文字,真挚的感情所打动。信里所讲述的那段不久前发生的故事,无疑为中塔两国人民的友谊增添了一段新的佳话。
那是9月16日至20日,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访华,多斯季耶夫作为主要陪同人员随行。结束在北京的两天访问后,客人又到风光旖旎的海南岛考察。他们登海口,下万宁,游三亚,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令代表团赞叹不已。但就在这时,多斯季耶夫的心脏病突发,危及生命。
以下文字摘自他的来信:“海南岛的优美风光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这时我心脏病突发,生命面临严重考验。而席卷海南的八级台风又加剧了我的病情。
“我想说,并不是中国之行恶化了我的病情。看来,这是由于长期紧张工作之后,身临海南岛优美的自然环境,神经突然松弛而造成的。但是,中国医生的悉心照料和高超医术使我转危为安。
“这一切简直是奇迹,真正体现出‘危难见真情’这句成语的含义。我的心底将永远留下一位陪同我从饭店到海口市医院的女医生和她的助手以及该医院主治医师和一位我们用俄语称之为‘尤拉奇卡’的女翻译的形象。看到中国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和我的同事们再也抑制不住感激之情,开始用圣洁的字眼‘妈妈’来称呼他们。有位智者曾说:‘只有伟大的人民才能孕育伟大的儿女’。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恰如其分。回忆这段时光,我向他们深深鞠躬,以表感激之情,愿他们身体安康。”
多斯季耶夫先生的信是这样结束的:“我写这封信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个生命曾危在旦夕的人深思熟虑的结果。”
目前,多斯季耶夫先生的身体已康复,他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去海南岛,去握住那些抢救他的中国医生的手,深情地说一声“谢谢”。
(本报阿拉木图10月11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近日,日本东京都中野区日中友好协会举办“青年周恩来展”,展出的100余幅图片再现了青年周恩来旅日留学生活和投身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10月10日,巴勒斯坦群众在拉马拉集会,呼吁早日实现和平。图为一对小兄妹手持标语牌参加集会。 新华社记者 郑卫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