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1996年10月11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1996年10月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01人,列席全会12人。中央纪委委员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中央纪委这次全会的议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监督、保证和促进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的落实。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了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报告。
全会一致拥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一致拥护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全会认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决议》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重要措施,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议》,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巩固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要求,各级党委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始终不渝地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必须对六中全会《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决议》部署的任务落到实处,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对那些违反六中全会《决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损害和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都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全会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党风,是党的理想、宗旨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加强党风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带动和促进作用。
全会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要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前特别要在全党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敢于同各种不良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反对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好人主义;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等庸俗作风;发扬廉洁勤政的作风,立党为公,高效务实,反对敷衍塞责、玩忽职守和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党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尤其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坚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全会认为,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各级党委必须抓住当前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时机,增强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反腐败力度。要继续狠抓中央已经部署的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实现中央提出的“更扎实、更深入、更有效”的要求,同时还必须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探索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有效机制和方法。要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既要严惩腐败分子,又要逐步解决在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防范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既要重点加强党内监督,又要发挥各个方面监督的作用,尤其要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要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管理,特别是认真把好干部的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各道关口,使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监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继续把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同时也要认真抓好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以及基层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要继续发挥纪检监察等监督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同时要督促行政管理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切实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责,进一步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全会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全会号召,全党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坚决贯彻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什么是真正的富裕?
本报评论员
在全党、全国开始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时候,今天本报推出了河南省竹林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它以大量生动的事例,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富裕?
竹林镇原来是个很穷的地方,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富裕起来。农民富裕之后怎么办?他们自己也在问:“竹林人衣食住行样样富足,还缺什么呢?”这个问题,摆在竹林人面前,也摆在我国相当大一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面前。
从竹林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在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就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竹林也有一个过程。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奖过钱,奖过彩电、冰箱、洗衣机,但很快在支部会上就提出了问题:明年奖什么?问题直逼奖励的终极目的——引导人们追求什么?党支部认为,奖励要奖出方向、奖出精神,金钱万能的路不能走。为此,竹林的党组织多年来坚持开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村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以及先富和共富等关系,培养村民逐步形成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基础的义利统一的价值观。
他们的认识很明确:什么叫高尚,怎样算作有道德,对于党员和干部来说,核心问题是心里要想着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当地党组织很善于结合农村实际,解决那些同农民关系最为密切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样就使精神文明建设很实在,很生动,有益于形成风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农民,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热烈的呼唤、迫切的要求。农民过怕了缺吃少穿的穷日子,也不愿过那种虽然富裕却不文明的日子。那种“富”日子不是真正的富裕,也“富”不长、“富”不扎实。经验和教训都反复地说明,社会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就是畸形的,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只讲金钱、只讲物质利益,而不讲理想、不讲精神动力,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凝聚力,失去前进的创造力。过日子,只有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才是真正的富裕日子,真正的好日子。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向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讲清楚。


第1版(要闻)
专栏:

竹林深处有文章
——河南省竹林镇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本报记者 丛林中 孟晓云 李杰
两年前,记者曾写过一篇《从竹林看中国》,报道了河南省巩义市的这个小小山村十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两年过去,竹林名副其实地又一次飞腾了。今年总产值可达到14亿元,是两年前3.5亿元的4倍,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耐火材料、医药、化工三大支柱产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两年里新增企业八家,产品100个。其中建立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众生制药厂,仅双黄连一项,产值已达2.5亿元。两年中,竹林村变成了竹林镇,土地扩大了7平方公里,又有3000多邻近的村民变成了竹林人。
站在北山上,南眺新竹林,环山莽莽苍苍,一色雪白的楼宇、厂房,错落地依卧在沟沟岭岭之中,仿佛是一座小小的山城。可是,有谁能相信,16年前,这里的农民还处于贫困之中呢!吃的是红薯面,住的是破土窑,长年缺水,只有串亲戚、赶集、过年过节时才洗把脸。如今,为职工每年发三套西装,为每人免费供应细粮250公斤。春节年货送到家,米面鱼肉糖果酒俱全,已经送了十年。公寓式、别墅式的住宅,其差异只在内装修的不同。宽阔的公路上有上百辆大小汽车在奔驰,平均每5个人有一辆摩托。1/4的家庭装有程控电话,厂长、业务员手里的“大哥大”也在50部以上。镇党委书记赵明恩指着我们脚下的北山说,新的区划将这座山划归竹林,这才有了水源和厂基地,遂立即建厂。水是命脉,因为没有水,曾经忍痛割舍了多少个项目!现在,投资1200万元的水厂,10月1日已经竣工,日出水量1万吨,可供5万人使用。清澈的自来水正流往盼了几个世纪的竹林居民的家中。
竹林人衣食住行样样富足,还缺少什么呢?
物质有尽,精神无穷。只有物质和精神同步富足,才能真正显示出一代人的生存状态
先从奖励说起。竹林村的总产值由1983年的285万元,增加到1995年的8.1亿元,很不容易,在艰苦奋斗中涌现出一批有卓越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竹林的功臣,理应受到奖励。开始时,他们奖钱,奖彩电、冰箱、洗衣机,但很快在支部会上就提出了问题:明年奖什么?只有汽车没有奖过,奖了汽车再奖什么?问题直逼奖励的终极目的——引导人追求什么?奖励要奖出方向,奖出精神,金钱万能的路不能走。赵明恩心里想着,要在竹林树起一面理想的旗帜。他和支委一道研究,最后确定为十六字的奋斗纲领:经济发展,生活富裕,道德高尚,文化先进。
什么叫高尚,怎样算作有道德,对于党员和干部来说,归根结底是心里要想着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竹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当苏南乡镇企业已经如火如荼的时候,竹林还在为是否要把小厂分掉而困惑。厂虽小,却是集体经济的命根子,是有今日十几亿元家当的起点。当初,赵明恩曾因此而焦虑万分,一病不起。乡亲们带着信任和期望,纷纷来看他。他心里明白,村里5%的能人可以而且正在个人致富,95%的人致富无门,怎能抛下众多的乡亲不管呢?赵明恩苦出身,知道贫穷滋味,当村干部三十多年,三次放弃了变农民为工人或干部的机会,立志要在这块土地上奋斗出个样来,虽几经挫折沉浮而不改初衷。现在又有人拉他搞个体,说只要入股或顶个名,就可拿双份报酬,但均被他拒绝了。他说,竹林要数能人,我是头一个,要发财早就发了。现在的镇长、当时的党支部副书记李淑转,坚决支持赵明恩,使赵明恩很受鼓舞,病霍然而愈。他召集党员开了七天七夜的会,统一了思想,决定:第一集体的家当不分,第二干部搞个体可以,必须辞去公职。他个人斩钉截铁地说:“我是支部书记,不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不为竹林人,死不入竹林坟。”
竹林人在关键时刻看出,赵明恩是个一心想着群众、想着集体的好当家人。
使所有的党员和干部都能心有集体,一心为群众服务,这不仅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事业能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为此,竹林村自1983年起,实行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支部的制度。每年两次,年年如此,已经13个年头了。竹林的百姓因为有支部撑腰,敢说敢道,绝无虚言。评议时当面锣对面鼓,指名道姓。凡是群众说对了的,党员就要检讨,这种真刀真枪的评议,对党员干部是最好的监督。
在竹林,党员“怕”群众,干部不好当,这种风气也正是成长一大批好党员好干部的土壤。战争年代,老百姓眼中,干部就是党;现在的竹林,党员和干部代表着党的形象。他们不负众望,村里修路,平整土地,建筑公厕,都是党员义务劳动。第一个捐资办学的,煤矿抢险时,推开群众冒死排险的,也是共产党员。
竹林选干部,识人才,第一条就看你是否一心为集体。你虽有才能,光为个人发家致富,不能当干部。历年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干部,竹林功臣,虽然各有特点:有的受命于艰难的关头而能奋起;有的能吃大苦冒大险;有的常年奔波在外,一年行程十万公里;有的一丝不苟,从不出错,凡交给的工作没有完不成的;有的善于解决棘手问题,化解矛盾;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事业上,以自己的高度责任心和开拓精神,为竹林作大贡献,谋大福利。 
集体经济的强大,使集体主义思想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一面有凝聚力有号召力的猎猎有声的旗帜。为集体作出大贡献者,群众目之为英雄;当年辞去干部职务去搞个体的人,又全部陆续回归,有些人重被委以重任,大展才能;“爱竹林,比贡献”的口号妇孺皆知。在群众眼里,集体就是他们自己。当集体资金有困难时,群众比干部还急,纷纷提出存款,四出借钱,帮助渡过难关;煤矿塌方,老百姓把盖房用的钢筋木材自动送到矿上救急;打井修路,不用动员,一呼百应。爱集体才能爱国家,爱他人。矿上出煤,煤石俱下,群众硬是把石头全部挑出来,对外宣告:竹林只卖煤,不卖石头。这就是竹林精神。
当我们把话题又拉回到有关奖励的问题时,赵明恩深思地说:你知道,党和国家给了我很多表彰和荣誉,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省委候补委员等等,算头衔有十几个。我一个农民,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奖我什么呢?不就是肯定和鼓励我为人民服务么!
一切为了人民,是竹林精神的精髓。对个人来讲,还有什么比做到这一点更为高尚更为光荣的呢!现在,竹林的最高奖赏不是房子和汽车,而是一块上书“率民致富”或“建设竹林功臣”的金字匾额。送匾时节,全村人都涌上街头,唢呐开路,锣鼓震天,鞭炮齐鸣。这隆重的仪式,饱含着乡亲们给自己崇敬的人最高的评价;而匾的得主则视之为千金难买,上面铭刻着的是一代人的奋斗精神,是留给后代子孙的巨大精神财富。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公与私,义与利,索取与奉献的考验
竹林人很重道德。经过十多年的学习,评议党员,评选先进标兵,村规民约的执行等一系列活动,竹林人深深体会到,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是形成团结、友爱、互助、文明的新型人际关系的支柱。
什么是道德,竹林群众朴素的说法,就是你怎样做人,怎样对待家庭、企业、社会,在公与私,义与利,索取与奉献的考验面前,你是什么态度,什么表现。
竹林干部有一条重要的品德:不贪。这是群众公认的。一把手赵明恩的工资只有厂长经理的50%,村长李淑转的住房在全村属中等偏下。前年,一位美国朋友来访,声言要住在赵明恩家里,村里特意送来一套好的桌椅摆设,客人走后,全部退还给集体。李经周是竹林功臣,为发展支柱产业耐火材料,真可谓竭尽心力,百折不挠,对集体有大贡献;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律己甚严,按规定可得几十万元的提成,他分文不取;奖给他的别墅住宅楼,他建议分给来竹林工作的技术人员住。人称销售大王的李占国,也是一位功臣,他以自己的千辛万苦,使竹林的产品变成了商品。他要提成可以提几百万,可他宁愿留给集体。问他为什么,他笑笑说,我更看重那块匾。钱够花就行,钱多是祸。勤人奋斗,懒人贪财,钱多了,子女不再奋斗,岂不害了后代。
竹林人重承诺,讲信义,答应的事一定要办,说到做到。建一个厂,搞一个工程,说什么时候完成,到时候必完。产品讲信誉,说什么质量一定保什么质量,决不含糊。比如高铝砖,省优产品,国家规定标准是38炉,竹林的产品可用70炉以上。
竹林纪律严明,各种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奖惩分明。包括开会不能迟到,不能吸烟,平日不能酗酒,均说到做到。例如每月逢九晚上为党员干部学习日,开始不习惯,强制执行,缺席罚款,并取消评先进资格。渐渐地,人们尝到了甜头,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金融的,日积月累,丰富了头脑,滋润了心田,不来学习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了。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传达后,他们一连学了七天,学得个个眉飞色舞。学习成了加油站,竹林坚持十年没有间断。这在中国农村也是一大奇观。
竹林每年要评选出“八好”标兵,从好党员、好干部到好媳妇、好公婆。这在国内并非首创,不同的是,在竹林,一人先进全家光荣。好媳妇受奖,丈夫也登台亮相,并且还要吹吹打打将好媳妇和奖状送回娘家,使娘家和闺女一齐光荣。总之,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你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评议使人知荣辱,明是非,表彰则把习习的道德之风送到千家万户。
要改天换地,必须改造自己的农民意识
赵明恩是群众公认的有远见、能很快接受新事物的人,十年中,他带领群众使竹林的集体经济跨上三个台阶。但也是赵明恩第一个意识到自己思想深处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
1991年,竹林的社会总产值达到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这个台阶是全村铆足了劲跨上来的。在制定1992年发展目标时,人们有意无意地有歇口气的思想,于是,增长率定在13%,大稳中有小升,庄稼院的话,“该蹲蹲苗了”。
1992年3月,赵明恩应邀访美,在美国看到了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思想大为震动。一是深感竹林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二是自己的思想与小平同志提出的“步子迈得再快一点”、“低速度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的思想相距很远。这一大一远,显现出了自己不敢迈大步的小农意识。赵明恩回国后,立即召集会议,重新决策,从主导思想到企业体制、产品结构、技术含量、资金渠道,经3个多月的酝酿,提出了一个再登更大台阶的新方案。以总产值表示,即1992年达到1.2亿元,1995年5个亿,2000年10个亿;办法是上四个大企业,出规模效益。
这方案既使人振奋,也令人咋舌。10个亿,当时看来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谁能料到不过五年就实现了呢!当时许多人顾虑重重,怕担风险,怕搞砸了,怕既得的家当也不保。赵明恩笑了,拿出李淑转带人几个昼夜周密规划出的具体计划,项项言之有据;又用他自我否定了的小农意识来现身说法,终于使大家信服。伴随这五年来经济的巨大增长,许多人自己尚未意识到的农民意识,也受到了一次强有力的涤荡。
像竹林这样的山区,人们的意识深处有许多祖辈传下来的东西,是不奇怪的。比如家族观念,养儿防老,排外思想等等,根子就在一穷二愚。穷和愚又穿着连裆裤,因此,治穷治愚必须同步进行。
兴办教育是赵明恩的一大心愿。他常常为自己只上了三年半学而懊丧,全村到“文革”前,只有6个初中毕业生,温饱都未解决,何谈读书。1984年,竹林刚走出贫困,赵即决定出资12万元盖学堂。起初因资金紧张,发动群众捐资,支部委员带头。竹林村自打1983年以来,从未向群众伸过手,老百姓没有交过一分钱的“提留”,为办学而捐资,这是第一次。没想到捐款十分踊跃,全村集资18万元,比集体拿出的钱还要多。赵明恩十分高兴,他从中看到的不只是钱,而是村民观念的变迁。
计划生育是农村一项最棘手的工作,最使干部头疼。但竹林自1984年来,无一例违章者,除了干部党员带头,有严格处罚条款之外,关键是集体经济的强大,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从吃水用电到看病上学这些个人无力解决的难题,都有集体作靠山,更勿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了,还“防”什么“老”呢!
竹林还有一个特殊的问题,是外来劳动力占30%。有人只看到他们吃着竹林,住着竹林,还赚着竹林的钱,难免或明或暗地生出一些排外思想。赵明恩对党员干部尖锐地指出,这是家族观念的延伸,是一家一户容不得别人的小农思想。对群众则耐心说理:第一,他们为竹林作出很大的贡献,第二,有些人是我们请来的,现在,他们都是竹林人,是一家人。为此,竹林在制定各项政策时,都考虑到这一因素,从分配到入党、提拔、培训、福利待遇、评先进、计划生育、遵守村规民约等一切权利和义务,均一视同仁。
建设新竹林,要有关心天下,心胸开阔,善于吸纳各种新思想、新事物的一代新人。完成这一使命,除了学习、灌输、自我教育之外,还要走出去,走出山坳,见大世面,看新世界。赵明恩一直主张让更多的人出去看看,以开阔思想,增长见识,学习本领,提高能力。为此,村里规定,领导干部每年外出考察不得少于三个月。1985年,村里和企业的主要领导干部,带着如何发展乡镇企业的问题,去苏南参观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人家也没有资源,但却把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产品打入全国市场,经验何在?他们认真请教之后,在回程的路上,开了两天会,专心讨论和消化苏南的经验,并把他们受到哪些启发、脑筋有什么转变的发言都录下音来,回村后在大喇叭里放给全村人听,对更新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
群众也要出去见世面。竹林想了个办法,每年凡被评为先进、模范、标兵者,连同家属,奖励旅游一次,把奖励同见世面、受教育融为一体。这种奖励比金钱、物质更令人怦然心动。十年中,他们去过先进典型地区,去过革命圣地,去过名山大川,也去过贫困地区;学了思想,广了见闻,受了教育,也把自己和竹林融入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
回首十年历程,竹林人惊喜地发现,在富裕了的同时,人的精神、思想、胸襟、眼界,都已不复旧时光,仿佛换了一种样子。是的,竹林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正在改变着自己。(附图片)
压题照片:竹林镇居民区一角。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型展览《长征·丰碑永存》在京开幕
刘华清等出席开幕式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记者罗玉文)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举办的《长征·丰碑永存——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型展览,今天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张万年、迟浩田,中央军委委员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等出席开幕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和李德生、廖汉生、杨成武、王恩茂等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也出席开幕式。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在开幕式上讲了话。
展览共分七个部分,充分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突出宣传了党的领导,红军战士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情怀,以及官兵团结、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同时,反映了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长征精神,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崭新风貌。展览展出各类展品六百五十多件,既有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和绘画、图表、雕塑,又充分运用了声、光、电、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展示手段。
总政治部副主任徐才厚主持了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解放军三总部、驻京各大单位、武警部队、军委办公厅的领导,老红军代表,以及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的有关负责同志。
全军纪念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红军战士书画展”今天同时在军博开幕。


第1版(要闻)
专栏:

六中全会召开前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议》(征求意见稿)
中共中央邀请党外人士专家学者座谈
江泽民讲话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李鹏乔石朱镕基胡锦涛等出席
本报北京10月11日讯 新华社记者陈雁、本报记者何加正报道: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党中央于9月13日下午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负责同志和无党派知名人士,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座谈会,就准备提交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征求意见稿)》征求了意见。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主持座谈会,李鹏、乔石、朱镕基、胡锦涛、丁关根、温家宝、王兆国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江泽民在座谈会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合作共事,对于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十分有益的。在座的各位同志多年和我们党合作共事,十分关心精神文明建设,有深刻的见解,希望大家对文件稿提出宝贵意见。
江泽民说,十年前,十二届六中全会曾作过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十年来,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新的历史性课题,工作更加艰巨复杂。中共中央认为,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再就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作出相应决议,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江泽民介绍说,六中全会文件起草工作从2月中旬开始。中共中央确定文件起草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从政治上全局上分析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同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蓝图相配套,使文件既有思想理论性,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起到统一认识,推动工作的作用。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费孝通、雷洁琼、卢嘉锡、吴阶平、万国权、蔡子民、经叔平、彭清源、杨纪珂先后在座谈会上发了言。他们一致认为,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全会专门研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非常重要、非常适时。他们指出,今后15年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继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之后,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作出决议,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相信中共中央的这次全会和作出的决议,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在发言中,他们还对文件稿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应邀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阿沛·阿旺晋美、赵朴初、钱伟长、孙孚凌、何鲁丽、丁石孙、陈舜礼、方荣欣、徐采栋、张克辉、朱元成等。
同一天上午,党中央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中南海怀仁堂座谈,征求他们对六中全会决议稿的意见。座谈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主持,丁关根、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座谈会的有关专家学者李文海、任彦申、周之良、陆学艺、崔自铎、罗国杰、李德顺、林泰、张磊等对文件稿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附图片)
9月13日,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人士在京举行座谈会。江泽民主持座谈会,李鹏、乔石、朱镕基、胡锦涛等出席。新华社记者 白连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喜庆四十华诞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题词
李瑞环胡锦涛荣毅仁出席纪念大会
本报北京10月11日讯 新华社记者朱幼棣、本报记者杨振武报道: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4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分别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40周年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李鹏的题词是:“多党合作谱新篇,风雨同舟创伟业。”乔石的题词是:“培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优秀人才,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服务。”李瑞环的题词是:“研究理论培养人才,促进团结服务四化。”荣毅仁的题词是:“亲密合作,风雨同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出席了纪念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祝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成立40周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会上讲了话。他说,40年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组织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领导骨干、无党派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学习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杨纪珂在会上讲了话。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文元代表学院校友发了言。
出席大会的领导同志还有王光英、阿沛·阿旺晋美、钱伟长、孙孚凌、何鲁丽,以及朱训、蔡子民等。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刘延东主持了纪念大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