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邀请叙总统访问耶城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0日电 据《耶路撒冷邮报》今天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莫迪凯日前邀请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访问以色列,以期恢复两国间的和平谈判。
莫迪凯9日在前往戈兰高地检阅以色列装甲部队军事演习的途中说,以前他曾邀请阿萨德在黎巴嫩总统官邸会晤,但这个地点可能不合适,所以他这次邀请阿萨德到耶路撒冷商谈所有双方存有争议的问题。
在莫迪凯发表这番讲话的同时,叙利亚方面也在为定于下周一开始的演习调兵遣将。
据报道,最近叙利亚向叙以边境地区增派了军队,并且进行了“飞毛腿-C”导弹的发射试验,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使以叙两国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但莫迪凯对此做了低调处理。
他认为,在过去几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并没有突出变化。
莫迪凯称,“我们没有兴趣使这个热点地区升温,相反,我再一次呼吁阿萨德总统和叙利亚政府设法回到谈判桌旁,以促使达成几项对这个地区所有国家都有利的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民主党代表认为
日本应明确反省侵略罪行
南京大屠杀事实不容置疑
新华社东京10月10日电 日本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今天在横滨表示,日本有必要就从前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作出明确的反省和谢罪。
鸠山在同采访竞选情况的外国记者举行座谈时,批评日本自民党一些人拒绝向被侵略的亚洲国家和人民表示谢罪。
他说,政府阁僚当中有人发表刺激亚洲人民的谈话,令人遗憾。他指出,1995年8月关于日本战败50周年的国会决议,由于自民党抵制而删掉了核心内容。
鸠山说,曾经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是无庸置疑的事实,是战争犯罪。
鸠山主张日本对随军慰安妇要给予国家赔偿,这样才能取得受害者的谅解。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党报社论纪念建党51周年
本报平壤10月10日电 记者张友新、赵嘉鸣报道:今天是朝鲜劳动党建党51周年纪念日,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为此发表社论,号召全体党员和群众更紧密团结在以金正日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周围,克服困难,坚决贯彻党的革命经济战略,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掀起新的高潮。
社论说,51年前,金日成同志创建朝鲜劳动党是在开创朝鲜革命与朝鲜人民命运的斗争中带来划时代转变的历史性事件。
社论指出,全党的统一团结是党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是朝鲜劳动党的宗旨。在当前,将社会主义朝鲜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是摆在全党面前最重要的革命任务。为此,全体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向群众学习,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设事业中夺取新的胜利。


第6版(国际)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以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杨魁孚为首的中国计生委代表团5日结束了对葡萄牙为期一周的访问,离开里斯本回国。葡萄牙总统桑帕约和议会议长阿尔梅达·桑托斯分别会见了代表团。
扎伊尔总理肯戈8日在金沙萨会见了来访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齐怀远及其一行。会见中,宾主就进一步加强中、扎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往和着手建立中扎友好协会的设想交换了意见。
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9日晚在平壤举行宴会,热烈欢迎以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姜福堂中将为团长、以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阎琢为副团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友好参观团访问朝鲜。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金正阁上将和姜福堂中将先后在宴会上发表讲话。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联大发言指出
非殖民化任务仍然艰巨
本报联合国10月9日电 记者何洪泽、周德武报道:出席第五十一届联大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委员会的中国代表何亚非今天在这里指出,目前,非殖民化仍是国际社会面临的艰巨和迫切的任务。
何亚非回顾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在非殖民化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大批殖民地摆脱殖民主义枷锁,实现了独立。联合国会员国也由创建时的51个增加到185个。
但他指出,殖民主义并未完全消除,世界上仍存在十几块非自治领土。联合国“铲除殖民主义十年”时间已经过半,在剩余的几年里要实现联合国有关决议所确定的非殖民化目标,无疑是一项艰巨和迫切的任务,需要包括管理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继续做出积极努力。何亚非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同情和支持非自治领土人民争取自决和独立的努力。
他还强调,在最终实现非殖民化这一伟大目标之前,联合国的任何改革都不应削弱对非殖民化问题的重视。他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同其他会员国合作,为完成非殖民化的历史使命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围绕东扩争执不下 俄与北约各唱各调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张宝祥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许宏治
10月7日至8日,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对北约总部和欧洲盟军司令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
访问期间,列别德会见了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克劳斯·瑙曼和北约理事会成员,同他们就北约东扩、俄罗斯同北约的关系、波黑和车臣形势等问题进行了约七个小时的会谈。从访问结果看,双方在北约东扩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重大分歧”。据此间舆论报道,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北约有无东扩的必要。列别德认为,俄罗斯并不威胁北约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安全,北约也已承认了这一点,因此,北约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不应当向东扩展,相反应当“解散”。索拉纳则认为,北约是保卫欧洲安全的唯一可靠的军事组织,因而应当保留它,并改造它,使它“适应新的形势”,有些中、东欧国家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加入该组织,“北约没有理由把它们拒之门外”。
其次是北约东扩应遵循的程序。列别德认为,北约东扩应“分三步走”:由于俄罗斯人民认为北约是反对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因此,首先要对北约进行改造;其次是北约在扩大前,应同俄罗斯签订一个条约,明确双方的关系和权利与义务;最后再考虑扩大,而且这种扩大应是在莫斯科同意和监督下进行的扩大。索拉纳反对列别德的上述看法,强调北约的改革、同中东欧国家进行“加入”谈判和同俄罗斯签订条约应“同步进行”,把同俄罗斯签订条约作为北约扩大的先决条件是“不能接受的”。
第三是何时扩大。列别德提出将北约扩大的时间推迟,建议“让下一代人去做扩大北约的决定”,因为新的一代没有遭受过冷战的苦难,没有集团对抗的老观念。索拉纳则强调应按预定时间扩大北约,即在1997年年中“解决东扩的问题”。
在如何解决上述分歧上,索拉纳和列别德两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索拉纳说,解决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分歧的“最好办法”有两个:一是“继续进行双方像在波黑进行的那种已经开始的合作”;二是“继续进行文明对话”。列别德则说,改善俄罗斯和北约的关系应遵循三个原则,即“共同做出重大决定、共同实施这些决定和共同承担责任”。
尽管双方在关键问题上仍各唱各调,但毕竟也找到了某些吻合之处。列别德和索拉纳都认为,俄罗斯和北约在建设欧洲安全新体系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的相互关系是这一新体系的基础。但舆论认为,这些共同点是双方许多政治家都已表示过的。并无新奇之处。
然而一些舆论注意到,新奇之处还是有的。列别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对俄罗斯安全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西方。他说,西方是“文明”的,对俄不构成威胁。诚如是,既然对俄安全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西方,那么俄又何必担心北约东扩?
北约方面也的确反复表示,东扩不是针对俄罗斯的。那么东扩究竟是针对谁的呢?北约今日主要的“假想敌”究竟是谁?俄和北约在东扩问题上争执究竟为什么?
(本报布鲁塞尔、莫斯科10月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越谴责美电台干涉他国内政
新华社河内10月10日电 (记者凌德权)越南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发表谈话,谴责旨在干涉他国内政的美国“自由亚洲之声”电台开播。
这位发言人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自由亚洲之声”电台不顾各国的反对开始播音是一个错误。美国利用这家电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干涉他国内政、给别国制造不稳定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
该发言人指出,美国这样做不仅有害于有关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美国同这些国家的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洲国防部长会议结束
美建立扫毒多国部队建议被否决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9日电 记者兰才基报道:在阿根廷南部城市巴里洛切举行的美洲国家第二次国防部长会议于今天结束,西半球有33个国家的国防部长或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为期三天的会议上,与会者们就美洲地区的安全防务、缉毒反毒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指出,失业、贫穷、贩毒和恐怖活动是美洲国家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但由于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存在分歧,在许多实质性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会上,美国国防部长佩里以反毒品斗争“协调行动”为基调,提出建立“多国联合部队”,成立美洲国家军队文职人员培训中心和建立一个总部设在巴拿马、覆盖整个拉美地区的空运贸易缉毒控制中心的建议。但是美国的这些建议和主张,遭到了包括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南美国家的反对。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军开始从波黑撤离
本报贝尔格莱德10月10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据波黑多国执行和平部队发言人宣布,美国昨天开始从波黑撤出其维和部队。
波黑多国执行和平部队这位发言人说,昨天共有240名美国官兵离开波黑撤往驻扎在匈牙利的军事基地。
目前,在波黑多国执行和平部队中共有1.6万名美国官兵,他们是去年12月20日根据代顿协议进入波黑执行维和任务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方外汇市场谣传叶利钦健康恶化
俄总统发言人辟谣
本报莫斯科10月10日电 记者许恒声报道:俄总统新闻局发言人9日晚对此间新闻界说,芝加哥和伦敦的外汇交易所当天下午谣传“叶利钦总统的健康状况恶化”,这是没有根据的。俄总统新闻局发言人说,叶利钦总统的健康状况当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第6版(国际)
专栏:

东盟原则同意接纳缅甸
据新华社吉隆坡10月10日电 印度尼西亚外长阿拉塔斯日前在结束对马来西亚的访问时说,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各成员国已原则同意接受缅甸加入该地区性组织。
阿拉塔斯说,缅甸加入东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他说,如果缅甸能完成所有必要的程序,它可能会在明年被接纳正式加入东盟。缅甸在今年7月正式成为东盟观察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塔利班北进受阻
本报伊斯兰堡电记者吴迎春、王南报道:据来自阿富汗的消息,马苏德部队10月9日在潘杰希尔山谷谷口小镇古尔巴哈附近反击塔利班。目击者说,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这是自上周末塔利班进攻潘杰希尔山谷以来,马苏德部队对塔利班的首次反击。
塔利班与伊斯兰民族运动领导人杜斯塔姆的部队于8日在萨朗通道一带发生激烈冲突。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国小热情高
——卢森堡采访记
本报记者 马为民 姚立 光明日报记者 杨志清
在采访欧洲袖珍国卢森堡的短短两天中,通过和卢各界人士的接触,我们强烈地感到,卢森堡有一股同中国发展关系的热情。
卢森堡地处欧洲腹地,人口不到40万,但它如今是欧洲大陆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具有百年历史的钢铁业和不断发展的金融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两根强大支柱。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失业率低。阿尔贝钢铁公司的朋友们告诉我们,卢森堡这家最大的企业近20年来只有过一个罢工日。卢森堡的社会稳定令不少欧洲大国羡慕不已。
作为欧洲共同体的创始国之一,卢森堡将自己的命运同“欧洲列车”紧紧连在一起,对推动欧洲一体化始终坚定不移。它在担任主席国的一些关键时刻,发挥了欧洲大国难以替代的作用,为欧洲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卢1972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近年来高层互访不断。不久前,卢森堡首相容克成功地访问了中国,对中国发生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卢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势头也令人鼓舞。去年,双边贸易总额比1994年增长了81.3%,达6230万美元,其中卢对中国的出口为4989万美元。中国已成为卢在欧盟以外的重要贸易伙伴。
采访期间,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卢森堡是一小国,但有自己的优势。它渴望同中国发展长期的互补合作关系。”国家虽小,同中国合作的热情高涨,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阿尔贝钢铁公司总裁金奇先生兴奋地对记者说,阿尔贝公司和中国的交往史已有一个世纪。今天,阿尔贝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越来越大。他如数家珍般地列举了公司近年来同中国的合作情况,并且表示,他作为卢森堡商会主席,为增进卢中小企业对中国的了解,准备今后每年在卢组织“中国日”活动,请中国的企业家来介绍情况,以推动两国企业间的相互了解,拓展合作范围,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合作关系。
显然,卢森堡的这种热情来自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认识。卢佳殿公司副总裁霍尔特斯先生认为,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玻璃市场。因此,这个世界第四大玻璃生产厂家三年前决定向中国投资。经过考察研究,该公司已决定在江苏无锡建厂,并且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卢森堡负责外贸及合作的外交国务秘书沃尔法特先生认为,一个发达的中国是“亚洲及世界安全的最好保证”,那种视中国为“威胁”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卢经济大臣戈贝尔斯还表示,卢不仅要大力发展双方之间业已存在的良好关系,还愿意“成为中国发展同欧盟国家关系的桥梁,充当中国在欧盟利益的维护者”。关于某些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金奇先生表示了这样的看法,卢森堡应帮助中国尽快发展,使之达到欧洲目前的水平。欧洲的过去远不如现在,而欧洲的现在也并非一切都好。对别人指手画脚之前,还是要先管好自己的事情。
交流增进理解,理解推动合作。中卢两国之间近年来关系发展顺利的原因即在于此。我们相信,卢森堡各界人士发展对华关系的热情,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卢两国之间这种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瓦努阿图领导人分别会见王汉斌
据新华社维拉港10月8日电 瓦努阿图共和国总统莱耶、总理沃霍尔、议长纳塔佩于7日和8日分别在总统府、总理府和议会大厦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一行。
莱耶总统、沃霍尔总理、纳塔佩议长表示热烈欢迎王汉斌副委员长率高级代表团访瓦,并且表示瓦努阿图政府和议会十分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
沃霍尔总理在会见时说,瓦新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他表示相信,王汉斌副委员长的这次访问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和瓦议会同中国人大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加强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
纳塔佩议长说,目前瓦奉行面向亚洲的政策。中国是一个大国,瓦经济要发展必须同中国发展关系。
莱耶总统、沃霍尔总理、纳塔佩议长表示瓦政府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瓦政府将不同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往来,这一立场将不会改变。莱耶总统、沃霍尔总理、纳塔佩议长分别请王汉斌转达对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和乔石委员长的问候。
王汉斌说,包括瓦努阿图在内的南太国家重视同中国发展关系,这为中国同瓦努阿图以及南太其他国家发展全面互利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重视同南太国家发展关系,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瓦努阿图一道,为进一步发展两国平等、互利、友好关系而继续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10月9日,来自加沙的巴勒斯坦工人在埃雷兹检查站等待被放行进入以色列打工。在巴以埃雷兹会谈期间,以色列放松时加沙地带的封锁,允许1万名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做工。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值得重视的新趋势
辛果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大变动,其深刻程度超过了战后任何一个时期。这次大变动呈现出一些值得重视的趋势,试作以下概括: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但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要对话、合作,不要对抗、冲突”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冷战时期形成的热点问题或已获得解决,或有不同程度的缓和。新产生的一些地区冲突也在趋向缓解,尤其在亚太地区,各国一道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合作与发展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果。
多极化趋势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地区范围内,都在加速发展。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到处指手画脚,但是处处碰壁。不久前,美国推出“赫尔姆斯—伯顿法”和“达马托法”,要以自己的国内法去制裁同古巴、伊朗和利比亚进行正常经贸交往的其他国家,结果遭到各国的同声谴责,这就是一个例证。在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与西方盟国的关系虽仍以协调、合作为主,但摩擦、矛盾和争夺已日益明显,这类矛盾还会继续深化。国际事务由一家说了算,这越来越行不通了。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国际关系中原有的地缘政治、军事安全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仍有重要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大量表现在经济领域,经济方面的利益争夺成了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因素。
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不少国家的经济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近年来它们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总体实力在增强。经济力量的上升势必增强它们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分量,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国际地位。
过去几百年间形成的欧美国家主宰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局面虽然还没有完全改变,但是,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崛起令人瞩目,这将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可以预见,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上述发展趋势会变得更加明显。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警告
巴以谈判如无进展
新的起义不可避免
巴谈判代表批评以军拖延撤离希伯伦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0日电 (记者支林飞)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今天警告说,如果巴以和谈无法取得进展,那将导致一场新的巴勒斯坦起义。
阿拉法特在主持召开巴勒斯坦委员会会议时说,由于新近恢复的巴以和平谈判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所有巴勒斯坦人都要为“一切可能出现的局面作好准备”。
同日,阿拉法特在埃及报纸刊登的一篇专访中对巴以和谈能否成功表示悲观。
他警告说,目前巴自治区内的局势具有爆炸性,暴力冲突随时可能发生,而如果发生新的巴勒斯坦起义,那么连他也无法阻止。
在美国的调停下,因9月底的流血冲突而中断的巴以和谈于本月6日恢复,但连续4天的会谈未能缩小双方的分歧。负责和谈的巴以指导委员会目前已成立专门讨论安全、经济等事务的数个小组委员会,准备于下周继续会谈。
巴以双方分歧的焦点是以色列履行从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撤军的协议问题。根据巴以协议,以方本应在今年3月底完成撤军工作,但由于2月底至3月初发生一系列炸弹爆炸事件,以方冻结了这一计划。以新政府在承诺履行撤军协议的同时,要求对有关撤军后的安全安排作出调整,但这一要求遭到巴方的断然拒绝。
据新华社开罗10月9日电 (记者刘顺、孟新)参加巴以谈判的巴勒斯坦代表团团长埃雷卡特今天对埃及《阿拉伯之声》电台发表谈话时说,中东和平进程回到正常轨道和取得成功取决于忠实地和不折不扣地执行巴以已经签署的各项协议。
在谈到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撤军问题时,他说,以色列以安全为借口试图修改有关以军撤离希伯伦的协议。他强调,只有实现和平,才能给以色列带来安全,而安全不能通过炫耀武力和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控制来实现。
据新华社开罗10月9日电 据埃及中东通讯社今天报道,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日前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业已签署的和平协议不容修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