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摄影)
专栏:

  本报评出1995年度优秀摄影通讯员
本报讯近日,本报评出了1995年度人民日报优秀摄影通讯员39名,他们是:杨一秋、陈飞、李铁成、程光、史家民、李爱民、董芳忠、王爱民、邹中华、卢国良、刘子林、孙毅、李民庄、刘书义、王汝楫、宋金星、余廷龙、程晓萍、王文津、刘耀辉、张军荣、朱桂林、成卫东、塞北、郭炯、罗显臣、张英杰、朱洪山、郅新平、朱民、韩如龙、李晓祥、赵新喜、王天定、田萍、宋士敬、任灵杰、霍玮、朱裕森。
这些摄影通讯员有省、市报的专业人员,有业余摄影爱好者。他们靠自己敏锐的新闻眼观察着改革开放为各行各业带来的变化,用相机捕捉着眼前的精彩镜头,新闻照片见报率较高。这些同志获得本报优秀摄影通讯员称号当之无愧。还有一些同志虽然这次榜上无名,但他们也积极为本报供稿,对本报图片宣传作出了一定贡献。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多为本报赐稿,争当1996年度的优秀摄影通讯员。 (王东)


第8版(摄影)
专栏:通联之声

  九六携手推精品
多出新闻摄影精品,是人民日报今年改进摄影报道的指导思想,也是时代对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呼唤。
何谓精品?精品指新闻摄影质量应该能反映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本质和主流,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精品必将产生于亿万群众关心的主题中,是这种主题的形象体现。一九九六年是“九五”第一年,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有心者当在这里抓出精品获得成功。
新闻摄影以具备可视的瞬间形象和典型而区别于其他新闻品种,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去粗存精。一个“精”字道出新闻摄影真谛。几乎每一组专题报道都面临取什么、摄什么的选择。新闻专题不是图片的堆砌,而是特定历史发展过程的截取,它应该能够反映出这个过程,包容这幅照片以外的更大空间。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精于一”开始,以一个个典型瞬间报道新闻事实,以一组组好专题记录好整个年度乃至某个历史阶段的变化。
精品应当见精神。新闻照片不是生活的表面记录,而应显现出思想光芒,使人从画面想到更深层的意义,想到这个时代的精神与群众的想法,也能读出摄影记者的见解来。
精品最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在整个经济工作都在转变增长方式时,我们新闻摄影工作者大概也要从粗放型转到集约型上来。把视线转到最有可能获得成功和最有价值的领域里来,精心选择和拍摄好新闻专题。这不仅需要转变观念,也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和采访作风。让我们一起树立精品意识,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生活的佳作来吧。——编者


第8版(摄影)
专栏:

改革路上
  最好的奖品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有“塞上铝城”之称的宁夏青铜峡铝厂,近年来投资1.6亿多元进行技术改造,加快科技进步,使铝产量由8.2万吨增至10万吨,连续四年利税超亿元,职工收入翻了两番。1995年利税又突破3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图为又一项技改工程成功后,立功人员举起厂里赠送的特殊奖品——技改新产品。 党建锋摄


第8版(摄影)
专栏:经济纵观

  京九
跨越九省市牵动亿万人
“京九”铁路北起北京西站,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和广东九省市,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全长2536公里。
这是一条国家投资400亿元,动员了成千上万筑路大军,在很短时间内全线铺轨贯通的铁路大动脉。1997年全线通车后,将大大缓解全国铁路运输紧张的局面,加强香港和祖国大陆的联系,特别是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多少年来因为交通不便而为贫困所迫的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上图:76岁的农村老大娘李代珍,带着孙子、外孙步行几十里来到京九铁路淮河大桥北端,平生第一次见到了试通车的火车。
右图:江西省兴国革命老区的农民义务参加京九铁路建设。
下图:江西省青江县店下乡堆山村13岁的黄亮,在京九铁路旁的稻田里帮助母亲收割水稻。他说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北京的大学,乘火车到北京。 任晨鸣摄


第8版(摄影)
专栏:乡村新事

  草原上的洋教师
美国青年女教师林达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语言学专业。大学时她就向往有机会到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1993年她独自一人来到中国,先后在成都、兰州学习汉语和藏语。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乡甲乙小学的校长,终于如愿来到青海湖边的小学教书。
她为学校开办了英语班,参加学习的学生共有20多名,从8岁到15岁的学生都有。怎样帮助这些牧民子女学习好英语,正是林达最感兴趣的。她通过实际教学摸索出一套方法,林达的博士论文就是《怎样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英语》。
林达自己动手编写教材,课堂教学上除了每天必学的单词、会话外,大多时间以演小品、做游戏来巩固和锻炼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她还制作了许多教具,如圣诞老人、大灰狼、小山羊等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她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同藏族家庭主妇们拉家常使她十分愉快,她说听她们讲家中的事,我就好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能在这里和这些纯朴、善良的牧民子女朝夕相处,是她最大的快乐。
现在,林达已有了一个好听的藏族名字——尼玛措。
上图:一日三餐,自己动手,林达已经学会擀面片。她开始慢慢适应和藏民一起生活。
下图: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更易学习英语。马千里摄


第8版(摄影)
专栏:人间情暖

  幸运的“不幸儿”
吴厚斌今年刚满9岁,家住浙江省义乌市青口乡大元村。4岁那年,父亲亡故,狠心的母亲弃子出逃。他由年过六旬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抚养。一场意外的大火把吴厚斌烧得面目全非,险些丧命;救治后又背上了一万多元沉重的经济负担。正当祖孙三口绝望之际,义乌电视台对吴厚斌不幸的遭遇作了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义乌市人民医院美容中心专门从上海请来专家为他整容。现在,吴厚斌已能背上书包,并免费就读小学。
上图:吴厚斌和同学们一起玩时最开心。
下图:每逢生日,总有许多叔叔阿姨送来蛋糕庆贺。 卢国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