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转变文化观念深化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与文化观念变革研讨会”综述
孟凡驰韩旭
为深入领会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长春关于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讲话精神,深化企业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探讨深化企业改革与文化观念变革的关系,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和北京城建集团于日前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企业改革与文化观念变革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20个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家共60多人参加了研讨。与会者就企业改革与文化观念变革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问题,在转变文化观念中如何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国外进步文化等问题提出许多深刻见解。下面就会议讨论的内容和观点做一综述。
一、文化观念变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文化观念变革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相辅相成,文化观念变革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
会议充分肯定了文化观念变革在企业总体改革中的先导性地位,认为文化观念变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与会者指出,深化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变革文化观念,没有先进的文化观念做指导,没有进步的文化氛围为条件,就不会产生企业管理者先进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而也就不会有先进的管理行为和改革措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有过几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都是先有观念变革、思想解放,才有改革实践的深入,十几年改革的历史,就是文化观念变革的历史。没有文化观念的变革,就没有今天改革的大好局面。与会学者认为,我国现在正处在改组、改制和改造的转型过程中,要使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巨大资产发挥更好的效用,必须迅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变革与改革与其不相适应的文化观念。
与会者认为,现代企业文化观念的树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相辅相成。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落后的文化观念严重地束缚着人民的思想,阻滞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改革的诸多障碍中,文化障碍是最关键性的障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微观基础,企业管理者的文化观念直接关系着企业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关系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速度和质量。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肖玉良用本企业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论证了企业改革过程中文化观念变革的艰巨性和文化观念变革后对企业改革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他们以文化观念变革为先导,将企业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的做法,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
二、当前文化观念变革的主要内容,是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的计划经济文化观念,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观念。
我国社会和企业都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转轨变型时期,各种文化观念都在经历着变革或重塑,其中要转变的中心内容,是计划经济文化及其价值观体系。同时,也要破除近年来给我国企业管理带来不良影响的西方文化观念。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体制观念,树立市场导向的企业体制观念,在专业化基础上实行规模经营。这就要求破除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养成的依附观念,树立独立经营、风险推进的市场竞争观念。破除官本位观念,按企业发展规律管理企业,敢于打破企业行政级别限制,树立事业至上的文化观念。破除平均主义分配观念,树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观念,改变只讲身份平等不讲贡献大小的所谓平等意识,培养权、责、利一体的主人翁意识。破除因循守旧的小农意识,克服懒散怠惰的精神状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开拓进取的观念,发挥企业家和全体职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育“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破除过分强调个人决策而忽视集体智慧,强调硬性约束而忽视软性管理的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软硬结合的管理观念。
会议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员工树立敬业、进取、创新和协作的价值观,强化效率、文明和科技三个意识。与会学者强调,这一切转变既属于管理观念的转变,也是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落脚点都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不懂事在人为,就不能管好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不懂事在人为,就会失去正确方向,管理必须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转变。
三、变革文化观念,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经济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文化意识,将文化观念变革与企业转机建制融为一体,批判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地借鉴国外进步文化。
在转变文化观念的途径和方法上,与会者一致认为,首先应该提高经济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文化意识,充分认识文化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三个基本趋势,即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体化,人为相对优势将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优势,生产工艺流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产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因此,搞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重视文化沟通、注重跨文化研究,注重文化力在发展经济改革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观念变革不是外在于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事物,要把文化观念变革纳入企业改革整体规划之中。文化是体制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体制,体制不同,文化的内涵和性质也不同,任何一种体制都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我国企业的再造和文化重塑过程中,必须将体制改革与文化观念变革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是会上讨论的热门话题。与会者认为,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份宝贵财富,应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刚健文明的创造精神、至诚不息的天地精神、兼覆兼载的乾坤之德,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相统一的精神等丰富的内容,能帮助现代企业家形成较高的文化气质和现代企业精神。学者们也尖锐地指出,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的内容在影响着现代企业的改革和进步。如儒家文化中的重农轻商、言义不言利和重“道”不重“器”等思想,道家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小农意识和“吾不为天下先”的思想等,都同现代市场经济所推崇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名牌意识相抵触。
在讨论如何借鉴国外进步文化时,与会者在批判西方消极文化影响的同时,着重论证了应该吸收的内容。认为诸如节俭和诚实守信的生产经营作风,反对自由放任,强调道德制约的健全的个体主义,忠诚敬业严格训练的事业精神,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名牌意识,积极创新勇于发展的开拓进取哲学,都反映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必须加以吸收和借鉴。有些学者就如何科学理解西方个性文化观念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认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必然需要人的个性解放,这有利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个性自由发展,可以弥补东方文化传统在管理中的不足。在借鉴西方个性文化观念时,要注意克服它的消极作用,个性的提倡要适度,我们要培育一种个性文化与整体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与会学者阐述了转变文化观念推进企业改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即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完美结合;处理好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注意二者的相互借鉴;处理好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按社会主义本质含义建设企业文化;处理好社会主义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注意二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处理好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关系,注意二者的内在联系。他们强调,在企业转型期,要充分估计落后文化观念对企业改革的障碍,要充分利用企业转型所带来的进步文化推动企业进步。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与商榷

  造就我国职业企业家队伍初探
张天白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各地都在制定职业企业家队伍建设规划。因此,笔者仅想借此时机对造就我国职业企业家队伍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思想家、战略家和指挥家。作为一个思想家,他应具有对事物比较深刻的理解力和明察秋毫的洞察力。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对生产经营者的使命就有与众不同的阐述:“经营事业非同小可,应对社会、国家负起神圣的责任”,“能够促进所有人类过上富裕生活的工业生产,就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一生奋斗向往的最高境界”。作为思想家,还要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矛盾,推动企业发展。作为战略家,他应该具有全局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认为,自己的事业与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一种事业的存在,不知有多少人依靠它生活,有多少人由它而致富,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使整个社会得到进步、改善,国家因而强盛。福特时时挂念着“自己制造的产品,将对千千万万的民众,广大的社会,发生什么影响?”作为指挥家,他应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应“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法国音乐指挥家德标西在他的《论指挥》一书中指出,一个一流的指挥家,能将一个三流的乐队带成一流的水平;而一个三流的指挥,能将一个一流的乐队带成三流的水平。由此可见,一个指挥家对于一个乐队具有重要的作用。指挥者的重要性对于乐队是这样,军队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纵横古今中外,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救活一两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例子屡见不鲜,相反,一个失败的企业领导者使企业衰亡、破产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我们现处在世纪之交的转变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将从单打一的生产单位向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具有竞争能力的现代企业转变。我国企业领导人中能称得上如上所说的名副其实的企业家的人数还很少,并且绝大多数企业领导人还缺乏进入上述转变过程和适应这一过程的广博知识和经验,更没有具备驾驭这一过程的能力。据我们1994年底的抽样调查表明,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0%,而有2/3的企业领导人是从搞技术、学工科的转为搞企业管理的。另据我们对40家国有大型企业领导人的抽样知识测验表明,他们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但对资本运营、企业集团与跨国经营、融资投资、证券期货等现代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都还很缺乏。企业界领导人这种现状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局面极不相称。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一大批名副其实的企业家从实践中成长起来。
这里说的环境,包括众多的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规则;国家明确的产业政策和宏观管理的政策与措施。还要实施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起企业家队伍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形成机制。在聘任、任命、推荐、选拔企业领导人时,应由现在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让企业进入市场的同时,使企业家也进入市场,建立起优胜劣汰的、选择企业家的聘任制度。
要让更多的企业家“闯天下,创业绩”,仅强调企业家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够的,要制定权、责、利相配套的政策。企业经营成功或失败,应有相适应的奖惩政策。同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新闻媒介,对成功的企业家大力宣传和表彰,以提高优秀企业家的社会知名度。还应遵守市场竞争原则,逐步建立企业家人才库和人才市场,一方面允许企业家的市场流动,造成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借助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招标的方式选择优秀企业家。我们还不妨建议像军队和警察的授衔制度一样,建立企业家星级制度。对功勋卓著的企业家授衔为国家“星”级企业家,“星”的等级可以进级,也可以退级,以造就一大批职业企业家。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评介
贾立钢
郝真主编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一书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北京市近几年来若干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阐明真正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中国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是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作者把研究的视野放在企业文化建设富有生气的实践创造上。从实践中立论,从市场竞争的实际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来引出道理,不是搞概念演绎、抽象推理。
该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比较系统的阐述企业文化的功能、内涵和意义。突出了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这样几个重要问题。还着重从具体操作上阐明问题,尽可能让读者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同时,对于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都提出了重要见解,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领域一个可喜的新成果。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学理论要同改造主客观世界相结合史学研究要有正确观点方法
陈安吉在《我们永远不能忽视的首要问题》一文指出: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但要掌握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而且要紧密联系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方面下功夫。学习理论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就是要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这个科学世界观的总结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结晶。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之上的,因而是符合中国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人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鲜明特色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邓小平同志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
价值观是与世界观、人生观紧密相连的。共产党人选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同时也就选择了创造与奉献的价值观。艰苦奋斗是衡量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人生价值的一把很重要的尺子。确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是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有志有识之士,自觉地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摘自《人民论坛》1995年第12期)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李文海在他的新著《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一书的前言中指出:在近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以新的简单化去代替或“纠正”过去曾经犯过的简单化毛病的倾向,在有的论著里,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情有独钟,充满了宽容和厚爱;一方面则常常对改革者、革命者或封建统治秩序的叛逆者作着过多的挑剔和过苛的指责,似乎非如此不足以表明思想之“解放”与观念之“更新”。例如,对于殖民主义,大讲他们怎样对东方历史“起了一种革命的作用”,“成为东方民族赶上现代文明的唯一的现实良机”。在封建统治阶级中,被尊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的即达五六位之多,真不知道这块首倡中国近代化的金牌应该挂到他们之中的哪一位的脖子上。而对于改革派和革命派,就完全是另一种评价尺度了。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本来可以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大大发展起来,但康有为、梁启超等偏偏要搞什么维新改革,结果使洋务运动被迫中断,以致错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极好机遇;也有人认为,本世纪初,清王朝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可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大大促进资本主义,但孙中山等人偏偏要起来搞反清革命,结果中断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进程,于是又一次错失了走向近代化的良机。戊戌维新派也好,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好,他们都犯了“激进主义”的错误,应该承担延误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责任。
史学研究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从研究方法来讲,有的学者把中国近代社会当成抽象的脱离周围环境的真空里的东西,去进行研究。所以史学研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近代史治要》述要
孙占元撰写的《中国近代史治要》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以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为经,以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护国与护法运动为纬,重点阐述中国近代史中的一系列主要问题,深刻揭示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向,并在本领域的研究中提出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李文)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
刘则渊代锦
内容提要:实现产业生态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创新。产业生态化的内容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各领域,其目标是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前提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达到各个产业的协调持续的发展。
发展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观念和战略的两大转变:确立新的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中,目前面临的不是增长与不增长的选择,也不是高速增长与低速增长的选择,而是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式的选择。我们认为,实现产业生态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
一、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会议结束后,我国政府就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和环境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确认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
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创新。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确立的以传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它乐观地看待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化所引起的经济迅速增长,却没有预想到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它改变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力量盲目崇拜,却又将人类引入一味征服、主宰自然的另一种幼稚和盲目。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人们开始从传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陶醉中惊醒,出现了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否定和批判。虽然,它深刻地揭示了传统发展观的种种负面效应,指出如果继续按传统发展道路走下去,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将有崩溃的危险,但也由此提出了比较消极的“零增长”的取消发展的主张。这种悲观论调显然不能被社会所普遍接受。于是,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经过20年的摸索,人们逐渐找到了一条能够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发展道路,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这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持续发展观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对现代人和未来人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现代与未来人类利益的统一;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中国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令世界瞩目,但面临着21世纪世界的社会信息化和经济生态化的严峻挑战。我国长期沿用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无论在工业还是在农业发展中都存在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在工业领域中,工业生产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状态。我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高于发达国家5—10倍;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我国每年因工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在农业领域中,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即由于人口剧增和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所造成的严重的农业生态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工业化农业或称之为“石油农业”所特有的高投入和农业污染问题也开始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出现。目前,我国因农业污染每年减产粮食50多亿公斤,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种种事实表明,传统的粗放增长的经济模式已使我国经济、人口和资源、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紧张冲突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抓住世界经济发展战略发生转变这一历史机遇,尽早转变以往的粗放增长模式,积极鲜明地由以往的“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转向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中国21世纪议程》的推出以及正在实施的一系列旨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项目,是我国开始确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目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在为我国经济界、科技界和决策层所接受,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实现产业生态化对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产业生态化建设的对策
人—社会—自然的相互关联,构成一种生态——社会的大生态系统结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都是这个大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所谓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大生态系统中,运用现代生态化技术改造和重组经济结构,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不仅要达到社会经济系统中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而且要达到大生态系统中自然总供给能力和人类总需求水平的平衡,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化的内容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其目标是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前提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达到各个产业的协调持续的发展。
在农业领域中,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推行持续农业,其实质是一种农业生态化建设。生态农业是持续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提高单产等为内容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就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生态化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农业发展道路。我国10多年来的生态农业实践表明,生态农业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缓解了农村日趋严重的资源破坏、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状况,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为实现我国农业“两高一优”的目标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
借鉴利用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原理,建立具有循环性的工业生产系统,尽可能地将工业“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现工业生产的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效益,这就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目的。针对我国工业技术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工业污染严重,工业环保设施薄弱的状况,在工业领域中应着重推行以下几方面的产业生态化措施:(1)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减少污染废弃物质排放,实现废物资源化,促进工业生产与环境相协调。(2)加快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实现工业布局合理化,加速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3)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扶持环保工业。环保工业为工业污染防治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是发展清洁生产的技术基础,是一个前景广阔、实用价值高的新兴技术产业。国际上,环保工业的年贸易额约2000亿美元。我国目前每年只有10亿美元,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且环保企业中乡镇企业居多,技术水平落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集团优势,而发达国家已积极打入我国的环保市场。因此,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环保工业集团的建立,提高环保工业的规模效益,已成为促进环保工作、保护我国环保市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三产业包括大量的服务性行业,工农业的产品最终通过第三产业进入人们消费和社会生活。第三产业生态化问题的核心是转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和观念,树立适度消费观念,建立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化社会生活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曾长期采取鼓励居民高消费的政策,希望通过高消费来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现在看来这种作法是大有弊端的。从环境与资源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近年来,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新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正在兴起。推行商品的环境标志制度是“绿色消费”的重要内容。商品的环境标志不仅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而且通过环境效应的市场化来促使企业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第三产业重要部门的运输邮电业也面临着生态化的课题,特别是正在兴起的家庭轿车消费所具有的潜在环境危害性更值得我们注意。此外,第三产业的生态化还应注意开发那些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业,如旧物交换市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态旅游业等等。
应当指出,产业生态化建设与科教兴国战略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产业生态化是科教兴国一项重要内容,它为科技进步和环境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指南,即产业技术创新应定位在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上,各级各类教育应将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又是推动产业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支撑点,只有当资源技术、环保技术领域出现突破性进展、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产业生态化才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导潮流,从而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