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特稿

在辽宁省,蓬勃开展的为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使许多家庭摆脱了困境。人们称这项工程为——
  温馨的事业
张北冰
王春刚,铁岭柴河铅锌矿一名井下矿工的儿子,因为无钱读书,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离家去打工。他想过自杀,却没想到,辽宁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孙春兰,辽宁省副省长郭廷标能到他家串门;更没想到他不但复了学,而且得到方方面面的援助,解决了生活费用。如今,王春刚已是大学法律系二年级的学生。
吴秀华,丹东绸工厂的普通女工,因丈夫突然死亡,她承受不了打击,瘫倒在床上4年多。企业亏损,欠了她好几个月的工资和近万元的医药费,使这个弱女子心若死灰,悲观绝望。正在这时,丹东海华公司的领导和医生们推开了房门,给她送医送粮,送孩子的学习用品,还专门派一名医生每天为她治病。一年过去了,吴秀华终于能登上大会的讲台,泣不成声地告诉大家,“是送温暖工程帮助我重新站立起来!”
这就是辽宁省总工会自1993年底开始实施职工“送温暖工程”中的两个小故事。省委书记顾金池带头为这一工程捐款,从工资袋里拿出了1000元,省委、省政府等机关中的干部一周时间就捐款132万元,领导干部人均捐款500元。省委组织部也从党费中拿出10万元,作为救助贫困党员和劳动模范的基金。全省工商、税务、教育、劳动、财政等部门纷纷为“送温暖工程”添砖加瓦,近3年来,全省已经筹集送温暖工程基金近1亿元,出资4000多万元用于救助贫困职工,有13万多人次受益,千千万万个王春刚、吴秀华在工会组织和大家的帮助下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领导干部送礼认亲戚
在辽宁省实施“送温暖工程”中,有9500多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与贫困职工结了“亲戚”,建立了“包户扶贫”的关系,另外,还有150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了“包户”活动。
这项动议开始于1994年春节前,辽阳市委要求领导干部下高楼,出深院,同贫困户一帮一结对子,并要求在帮扶中要突出个人行为,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与贫困户“当亲戚走,当兄弟处”。
辽宁省委非常重视这一经验,把这当做党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和方法。辽宁省总工会也及时推广了这一经验并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还创造了“群帮一”,“企业包户”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省总工会机关在包扶困难职工活动中率先垂范,与沈阳市毛巾厂的20多位贫困职工结上了对子。省总工会主席孙春兰亲自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部门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困难户出力。经过扶助,现在已经有5户生活有起色,2户已经脱贫。省总工会还为该厂贷款50多万元买设备,请专家会诊,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提高效益,并帮助推销了价值10多万元的积压产品,力求通过发展生产解决职工生活困难。
“送去温暖,带回营养”。参加包户扶贫的干部都深有感触,有的领导干部说,“我本来也是工人出身,但这些年来,高楼深院,西装革履,离群众远了。看到职工中还有这样的困难户,感到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很内疚。”事实证明,“包户扶贫”使领导干部增强了为人民谋利益的自觉性,也增强了廉政勤政意识,对领导干部是一种教育。
特困职工的“特殊化”
在辽宁省,特困职工手里都有一个“红本”,凭着“红本”可以享受到许多“特殊化”待遇,比如房租、水、电、煤气费和子女学杂费减免,自谋职业优先安置并减免税费等10余项政策,锦州市还出台了特困职工子女助学基金办法,规定特困户子女考上大中专学院(校),可一次性申请3000元的助学金。由于这些政策规定由各市总工会负责审批,所以工会组织非常重视为特困户登记造册,建立管理档案,定期复查,保证“红本”发放及时、准确。
让特困职工吃饱饭是工会最起码的责任,为此,辽宁省共开办了144个专门为特困职工服务的“特供粮店”。为近3万名特困户发放了“特供粮证”,每月可免费给取25公斤救济粮和0.5公斤豆油,还为8万多名低收入职工办理了优惠证,享受按月购买定量补贴粮待遇。
办特困职工的“特供粮店”不易。这一点,阜新矿务局的工会干部心里最清楚,这两年,阜新矿务局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金极度紧张,有的矿连续几个月不开工资,全矿9632户特困职工吃饭困难。为此,他们在全局办起了13家“特供粮店”,完全由工会独立经营,每名工会干部每月都要站一天柜台卖粮,还要按月给特困职工送粮。他们把这些粮食当成特困职工的生命线,精心经营,周到服务,为了降低购粮成本,他们都是到粮食产地去拉粮,自己装车、卸车,拉粮途中赶上吃饭,给司机炒两个好菜,工会干部都不陪着吃,能省就省。有一个矿外出去购粮,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刮起了大风,跟车的工会干部怕雨淋湿了粮食,冒雨蒙盖苫布,一直等到雨停才上路。
有了这样的“特供粮店”,特困户便不再为吃饭犯愁。
在辽宁,还有专门安置特困职工就业的“创业市场”28个,这些市场都处在各市的黄金地段,市政府制订了许多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旨在帮助特困职工自强自立,增加造血功能。现在,全省已有5515名特困职工入市经营,扶贫效果明显,这其中,当然也有着工会干部的无数心血。本溪市的特困职工梁淑兰进市场后坚持出摊,细心看行情,去年冬天卖大棉袄,一个月就挣了1000多元,成为入市特困户中的佼佼者。
再织一张“安全网”
辽宁省总工会主席孙春兰是这样看待“送温暖工程”的:她说,这不是解决职工眼前问题的权宜之计,而应该作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长计议。“送温暖工程”要在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拥有众多实力较强的扶贫解困事业。为此,她带领一班人搞调研,出思路、做规划,把“送温暖工程”规划为四大体系,一是救助体系,功能是对特困职工实行生活救济以保证其基本生活,这一体系主要由省政府出台的困难企业特困职工救济基金和各级工会的送温暖工程基金构成,共有2亿元左右,专款专用;二是就业安置体系,功能是为特困职工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为此,省总工会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全省开办市级工会职业介绍机构8个,46所职工学校开办了转岗就业培训班;三是保险体系,功能是对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意外原因造成的较大急难给职工以帮助。目前全省各级工会兴办了1400多个互助补充保险组织,投保职工150多万人,保险基金达1.22亿元,已有6万多人享受了补助;四是职工福利体系,功能是通过减少消费支出来减轻特困职工生活负担。主要由职工住房合作社、消费合作社、扶贫特供粮店等事业组成。省总工会决心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建成一批实力较强的扶贫解困事业,使职工补充保障体系初具规模。力图再织一张“安全网”,给特困职工以更好的保障。(附图片)
图为辽宁省总工会主席孙春兰(左二)、辽宁省副省长郭廷标到南票矿务局困难职工家走访慰问。   张北冰摄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来信选登

  煤矿工人过节有——
六盼
临近1996年春节,我们煤矿井下职工有六盼:
一盼领导关心
过节谁不想在家与亲人团聚?但是为了工作,为了祖国建设和人民生活用煤,我们必须坚守岗位。我们就盼望矿领导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生产一线,关心一下生产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询问一下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让人心里感到安慰,受到鼓舞和鞭策。
二盼亲人理解
煤矿工作属地下作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盼望家人能够理解我们,理解我们不能与家人欢聚一堂的缘由,下班后回家能享受家庭的温馨、节日的喜庆,这还得需要矿工会、居委会多做些工作才好。
三盼安全要严抓
岁首年末,人的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在这安全生产最关键的时刻,职工们殷切盼望矿领导能时刻惦记着煤矿的头等大事——安全,盼望矿领导能深入到采煤掌子面和掘进迎头,现场抓安全,堵漏洞,除隐患,严把质量关,狠刹“三违”风,使广大职工安安全全过好新年春节。
四盼饭菜做得香
我们井下单身职工,热切盼望职工食堂能够提高节日饭菜质量,尽量做到花样多、品种全、质量高,保证我们在早、中、晚吃到可口饭菜;尤其是夜班升井之后,更盼望吃上热菜、热汤、热饭,享受家庭般的温暖。再则,春节吃饺子是人们的传统习惯,无论职工什么时候升井,食堂都应有热气腾腾的饺子吃。
五盼来矿家属安排好
家离矿比较远的职工,春节不能回家过年,当家属来矿探望时,盼望矿上能够合理安排,让家属住得暖、吃得好,使家属们高高兴兴来,欢欢喜喜归。
六盼节日文娱生活丰富多采
俗话说:“热热闹闹过春节”,春节期间职工们都盼望能看上电影、看上戏,狮子龙灯都耍起来,锣鼓敲起来,使矿山沸腾起来,让职工在“八小时之外”真正尝到过节的滋味,真正做到“吃好、玩好、干好”。
山东傅玉祥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在各地工人报刊上
《辽宁职工报》辽宁省政府发出通知妥善解决困难企业特困职工基本生活问题
《生活·创造》福建省加大实施“再就业工程”力度,6万人重新走上劳动岗位
《江苏工人报》江苏省总工会召开研讨会,提出三资企业劳动保护工作需加强
《天津工人报》天津市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山东工人报》山东省集体合同试点企业逾千家
《工人时报》新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
《浙江工人报》浙江省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未来五年内失业工人的再就业率将达60%
《南方工报》广东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建立健全镇工会领导机构
《武汉工人报》湖北省十年扶贫开发成绩显著,400万人告别贫困,走上富裕之路
《河北工人报》石家庄市总工会将800份优待证送到特困职工手中,特困职工在个体经营、子女就业、入学三方面享受优惠(魏福志摘)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热门话题

  深入扎实实施“送温暖工程”
张丁华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级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对处于困境的职工和企业给予扶助,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实施“送温暖工程”,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在去年年底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不是要求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必须讲政治吗?什么叫政治?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送温暖工程”提高到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上来认识。实施“送温暖工程”,有利于帮助干部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到困难企业中去,到困难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开展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及时妥善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建设中来。
实施“送温暖工程”,是推进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内容。工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是为工人说话办事的组织。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密切联系群众,是工会做好一切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工会要取得职工的依赖和支持,就必须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职工说话办事。实施“送温暖工程”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为困难企业和职工排忧解难,切实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职工群众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实施“送温暖工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国工人阶级互助友爱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动员职工群众自己动手谋福利,以集体的力量来帮助困难职工克服困难;要引导困难职工和困难企业在获得适当物质帮助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开展生产自救,逐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实施“送温暖工程”,还对促进职工队伍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关心困难企业和职工的生活,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大事。
“送温暖工程”是一项为广大职工群众谋福利的事业。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不懈的努力,“送温暖工程”定能结出丰硕果实!
(作者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今日劳模

  敢挑重担,默默奉献。好一个——
线路班长琚太顺
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衢州电力局输变电工程公司线路班长琚太顺,38年来始终战斗在电力生产建设第一线。
琚太顺架设的电力线路一般都在山地丛林,为了完成任务,他带领全班人员劈荆斩棘、拓山开路,靠着肩挑人扛,把几百公斤重的杆架一根一根从山下抬上山。谁都知道,在岩石重叠的山坡上立杆架线是难活,一有疏忽,轻者倒杆断线,前功尽弃;重者则是物毁人亡。他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每次立杆都亲临现场,察看地形,严格检查塔基浇注的每一道工序以至每一根固定的拉线、螺杆、螺帽等。架线立杆常常在远离村庄的深山岙。没有开水,就捧一把浑浊的沟水解渴;饿了,就啃冷馒头或一盒冷饭充饥。架线立杆要在野外作业,暑天,冒着40摄氏度高温;冬天,顶着刺骨寒风。宿营在外,蚊子叮、虫子咬,还要时常遭受毒蛇猛兽的袭击。50多岁的琚太顺以身作则,像年轻人那样坚守岗位,克服重重困难,架设了几千公里输变电线路,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琚太顺家有一个80多岁的养母和体弱多病的妻子,可为了工作,他常常顾了大家丢了小家。几年来,他放弃了成百个星期天的休息,常常通宵达旦地奋战在施工现场。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战斗在电力生产第一线,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电力建设事业。人们赞扬说,他是一座坚实的铁塔。(附图片)
图为琚太顺正在工地上安装铁塔。叶正昌 毛朝阳文 周志浩摄影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工会之声

  “有困难找工会”
互友
去年8月25日,一场大暴雨使申城变为泽国。在密密雨声中,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敲响了一家又一家特困职工的门。这天是他定下的每月一次的走访日。
为解决部分职工的生活困难,上海工会系统推出了富有创见、颇见成效的定向包户帮困法。1994年初,普陀区总工会与曹安市场联手,固定救济20户特困户,并逐步扩大帮困范围。包信宝得知这一做法后,认为这种方法是可取的,决定在市总机关搞试点,要求机关干部和直属企事业单位定向帮户100户,由干部募捐,实行“定户、定时、定额”三定的方式。由此,一大批生活艰苦的人们走出了阴影,看到了希望。
52岁的吴龙华是闸北区某酒楼的职工,他原先根本没想到自己至今还能活着,而且活得好好的。一年前,医院给他下的诊断是“肝癌晚期,不能手术”。吴龙华的单位效益不好,难以支付巨大的医疗费用,老吴下岗的妻子变卖了家中所有可卖的东西,要把丈夫留住。母女俩吃了上顿没下顿,女儿付不了新学期的学费……吴龙华不忍心拖累妻女,多次自寻短见,但都被细心的家人拉了回来。这场病不仅将吴龙华推到了死亡边缘,也使他整个家庭濒临破碎。
危难之时,他们想到了工会,工会立刻作出了反应。上海工会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同志们来到了吴龙华的病榻边,送上了首批募集来的1000元钱。从此,吴龙华一家多了无数个亲人。经过就业中心同志们的奔走、帮助,老吴的妻子又找到了工作;医院为老吴积极治疗;女儿就读的学校免了她的学费并免费供应午餐、给予奖学金……精神的力量开始起作用。吴龙华的病奇迹般地好转了,连医生都感到难以置信。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1995年中秋夜,面对专程去看望他的包信宝主席,老吴一家都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
“有困难,找工会”,这句话被无数的事实一次次证明。在定向帮困中,工会系统的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募捐送钱上,而且把重点放在帮助困难户再就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95年12月11日,杨浦区控江路凤城路口的文华书亭正式开门营业了。店主王文华从市总工会领导手中接过书亭的钥匙时激动得不能自已。
王文华是杨浦机械厂的下岗职工,几年前因中风而半身瘫痪,后经治疗生活基本能自理,但照顾了他好几年的妻子因为无法再忍受这种生活离他而去。每月不到200元的收入和抚养孩子的重担使他失去了继续再活下去的勇气。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向工会求援。
市工人文化宫三支部在接到总工会转来的这封求援信后立刻采取了帮困措施。他们四方联系,最终由居委会提供场地,原单位替他盖亭子,杨浦区总工会为他申请营业执照,市工人文化宫提供了8000多元的图书,文华书亭就开张了。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一位残疾女工的幸遇
黄龙飞
去年6月30日,湖北省武汉市堤角小区一幢幢新楼迎接着他们的主人。在搬家的人群中,有一支特殊的搬家队,他们是江岸区工会的主席、部长,区商委、区土产公司的领导。新房的主人是一位右腿高位截肢、生活极度困难的区土产公司女工付小云。此时此刻,付小云紧紧拉着区工会主席宋桂范的手,泣不成声。
付小云能住上让人羡慕的新宅,她做梦也不敢想。她心里知道,是各级党组织的关怀,是区工会的领导为她倾注了全部的爱心。
1982年,付小云的丈夫患肝癌去世,甩给她的是一对尚未成年的女儿。更糟糕的是,她每月工资仅百元,蜗居在丈夫原单位一间十分简陋的房子里,白天见不着阳光,一下雨,满屋子就漏。这位残疾母亲欲哭无泪。
区工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宋桂范当即带领几位副主席和部长们上门慰问,他们看到的这个“家”,别说像样的家具,就连铺盖也是百孔千疮。宋桂范拿出自己身上仅有的100元钱,放在付小云手里。
很快,特困职工付小云的情况调查摆在了宋桂范的案头。
身为区委常委的宋桂范利用手中的“职权”开始没日没夜地为付小云奔走呼号。她跑市里、区里汇报,引起市人大、市总工会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多次上门慰问,区里将付小云列为全区特困户中的特困户。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登门看望,付小云所在的区商委、土产公司也倾注了爱心。
日子熬到了1994年,付小云居住地因建变电站,房屋要拆迁,这对连吃饭都十分困难的付小云不啻是雪上加霜。宋桂范找到区委副书记车延高,请他出面与厂方协调,终于筹集了3000元搬家费为付小云租了间私房。
宋桂范心里的石头并没有落地,付小云长期租住私房,经济上难以承受,只有解决她的住房问题,才是根本。然而,一套住房少则几万,多则十数万,以区工会的能力只能望“房”兴叹。
去年,武汉市实施安居工程,在江岸区堤角兴建了一批经济实用房,以每平方米900元的最低价面向居住条件较差的工薪层。宋桂范得到这一消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付小云。她很快起草了为付小云解决住房的报告呈送区委书记、区长们,区领导及时批示敦促有关部门办理。宋桂范又多次跑房地局,请求解决,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同情,特别照顾一套二室一厅、面积达57平方米的住房,并按最低价的一半优惠,但也需28000多元。宋桂范带着其他几位副主席和部长们,踏遍了民政局、区商委、土产公司的门坎,区工会也从送温暖基金中拿出了一笔钱,共筹资金40000余元,不仅为付小云办齐了一切手续,还为她简单装修了房子,添置了电冰箱、部分家具。乔迁这天,这个不轻弹泪的残疾女人,眼泪怎么也锁不住……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1995年12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肉联厂工会给生活困难的退休工人吴天湘(左一)送去了救济金。该厂在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拖欠职工工资,尽力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
熊汝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