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苑杂咀

  听家长说屏幕
周自牧
晚上,您家孩子干什么?由于新闻媒介的提醒,许多家长开始关心这个问题。据笔者对一些家庭的采访,学龄前儿童,看会儿电视睡觉;上学的孩子,作业繁重,只有周末、周日被特许看会儿电视。眼下期末考试在即,让他看也顾不上了。但考试之后是寒假,据以往经验,许多人家的孩子是以电视机还能工作为呆在荧屏前的限度的。这样,异彩纷呈的电视节目,再加录像带、影碟机、电子游戏机等,其娱乐内容便让家长们议论纷纷了。
一说:少点儿床上戏
爱情戏目前大行其道,电影、电视剧更以此为主要“调料”制作,国内的家庭,大多只有一台电视,所以不论老少都互相妥协同看一个频道、一盘带子,荧屏前的故事由此诞生:
看到接吻、床上戏,有的母亲以手遮望眼,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安全屏障;也有的母亲机智地吩咐孩子:快洗脚去吧。久而久之,孩子培养起了自觉性,一看男女面部慢镜头接近,便主动声明:“妈妈,我闭上了眼睛”或“妈妈,我洗脚去了。”电影、电视剧都有完整的艺术结构,电视、录像播放不好随便剪掉某类镜头,但有的家长提醒编导:平平淡淡几句话,为什么非要安排一男一女回到家里,等到晚上,上了床再说?何况人人晚上都铺床睡觉,光演这类镜头,岂不倒人胃口。
二说:尽量少吐脏话
继地方话在影视故事片中频频出现之后,便是各类脏话出现频率的提高。“他妈的”,“我×”,如不过瘾,还要骂出“他奶奶的”,“××玩意儿”……孩子们初听一惊,再听一笑,三听四听之后就悄悄复述了,有时情急,便会破口而出。到了此时,便轮到家长们吃惊了。
生活中有不少人说脏话,但艺术节目中的人物,应该有比日常脏话更具表现力、也更生动的台词。否则,语言垃圾岂不成了艺术品?
三说:打斗要编出充足的理由
武打片的久演不衰,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文明,生活中的打斗越来越少,人们因此以看虚构的打斗消遣。但孩子们不懂。他们接触的世界,是幼儿园、家庭与学校,恰恰这些地方最不赞成打斗。这样,他们身处的环境和在屏幕上看到的世界,便极为矛盾。家长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说法。
为了女孩子、甚至在女孩子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两名男士打架争夺献殷勤的机会,在生活中极少出现,更为真正的男子汉所不齿;为了号令江湖,争夺一件东西,杀得天昏地暗,完全违背中国传统的武德;为了一笔遗产、一箱钞票,侦探、警察、黑社会、继承人、继承人的爱人打作一团,不符合继承法,也基本上不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
眼下电视台少儿节目办得不少、也不错,大人牺牲一点爱好,在黄金时间给孩子们让让频道;举凡带有儿童不宜镜头、语言、行为的影视节目,电视台安排时放后一点,有时也可下点功夫,在片上或用字幕、或用声音对孩子们作个提醒、解释;家长尤其要警惕盗版激光视盘故事片、电脑黄毒侵入家庭;最关键的,还是编导、制作者心目中要有观众意识,不是迎合低级趣味,而是纯净风俗、倡导文明、有益于人心世道,特别是有益于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意识。这大概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心愿。


第10版(文化)
专栏:闲情雅趣

  行军万里书为伴
孙柏林
从军八载,辗转数万里,诸多生活习性均有颇大变化,唯独对书的酷爱丝毫没有改变。我爱书,也感谢书,书让我走出混沌与蒙昧,书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书之于我,犹水之与鱼,须臾不可相离。
对书的痴迷,已记不清始于何时。不过,儿时的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课堂恶作剧、逃课抓河蟹,都是我曾经的历史。但进入初中时,我已是远近闻名的“书迷”了。
入伍那天,我背着一个沉甸甸的褐色旅行包乘上新兵专列时,一位军官从我肩上接下那包打开看了一番,当时他惊讶地望了我一眼,不解地问:“怎么全是书?”当然全是书,因为那个时候书已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品”。进入军校后,每逢节假日,我都会整天埋头在学校的图书楼。当时有位女生也像我一样爱书,和我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楼上楼下的书籍。毕业时,她赠我一本新买的法国名著《巴黎圣母院》,扉页上有她隽秀的赠言:给一位爱书的朋友。
毕业后,由于工作关系,每年有许多时间要奔波在外。8年来,我的足迹踏遍珠海、重庆、桂林、西双版纳等80多个美丽的城市。每次乘上远行的列车,在观望野外匆匆而过的各色风景之余,书总会带给我独特的乐趣:隆隆声中,一册在握,神游古今,思接八方,与哲人对语,听诗人抒怀,心中总是思绪联翩。而每次一下火车,常常第一件事便是前去拜访当地的新华书店,涉猎令我欣喜的各类书籍。
这些年,尽管在穿戴上我只买过几双拖鞋,几件衬衣,买书却花了近万元,拥有好书数千册——一个不小的私人“精神乐园”。
这些年,尽管多数时间在奔波,但在奔波途中也读了数千卷书,并在读书之余笔耕不辍,陆陆续续在各类刊物上登出了近百首诗。1993年,我所发表的诗有幸以《玫瑰飘香》为名结集出版,使得昔日的艰辛和汗水都化作了快慰的氤氲暖我心扉。
如今,每每回首走过的路,总觉得行军途中买书、读书带给我的益处太多太多。
书是我最真诚的朋友,书让我对人生和未来充满信心。


第10版(文化)
专栏:

  用建筑装点城市
王永海
近年来,到过大连参观访问的中外人士,看到教师大厦、科学家公寓等高档次建筑,时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大连建筑文化品位高了,城市美了,很有点儿国际都市的味道。”这是大连市实施发展城市建筑文化、建设独具特色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风貌新战略所带来的效应。
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大连,城区内许多建筑都风格各异,如南山街住宅区、中山广场周围建筑群,别具一格。为了展示大连建筑文化特色,大连市在继承、保护和发展原有城市建筑风格的基础上,采取欧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方式,注意发掘和表现建筑的文化内涵,重新设计城市建筑。他们打破传统公园围墙做法,拆除所有公园围墙,扩大绿地视野,使公园变成文化式公园,并本着“把每一处建筑当作艺术品来精雕细刻”的精神,对城市建筑进行“整容”和再创作。去年,大连把中山广场改造成环形立体声音乐广场,把人民广场建成绿色和鸽子广场,对市政府大楼重新美化,将原大连渤海啤酒厂迁走建成游园,使其与附近的儿童医院门前草坪联成一片,成为相互辉映的开放式文化花园广场。同时,大连正着手规划“友好明珠广场”、星海湾大型彩色音乐喷泉广场、白云雁水森林动物园,并将劳动公园的露天剧场、圆明阁和胜利桥边的一幢楼建成艺术广场、艺术馆和棋牌院。
为了改变千篇一律的设计和建设手法,大连将700多万平方米建筑规划为坡屋顶,结束了“火柴盒”式造型历史,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空间和建筑色彩,改变了城市风貌。


第10版(文化)
专栏:

  心灵舞者
——记北京大学生歌舞团
高飞
1995年12月5日,北京国安剧院的舞台上,一群年轻人正在翩翩起舞,他们用优美的形体语言在向观众们讲述着一个个年轻的故事,展现出一颗颗年轻的心灵。一台“你好,大学”演出完毕,观众席上的大学生掌声如潮。观看演出的中国舞蹈协会主席贾作光老先生当场欣然挥毫:“美在自然”,并评价这是一场高水平的演出。
这个演出团体就是北京大学生歌舞团。它成立于1992年,是北京大学生艺术团的6个分团之一,共有成员30余人,来自首都各高校。这些年轻的舞者开辟出一方校园舞蹈艺术的晴空。
他们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由自己创作,以校园生活、校园文化为背景,展示他们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对世界与人生的独特感受:大学是我们青年时代最难忘的岁月,一年一年,我们学会怎样去爱,怎样长大,《成长》表现了对校园生活的珍视与依恋,《速写》用美术手法表现一位校园舞者……他们的长处不在于技巧,而在于青春活力的自然流露,真情实感的朴素表达。他们不仅在用肢体,更是在用心灵舞蹈。
当别人坐在咖啡厅或影剧院享受温馨与浪漫的时候,他们却在空旷的排练厅里单调地重复着踢腿、点转、压腿、开胯。为了更准确地掌握要领,他们甚至冬天也在冰凉的大理石地面上赤足练习,连袜子也不穿。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晓荷同学是歌舞团的主要演员,在一次演出中脚部负伤,身体高烧39度,她咬着牙硬是坚持到最后。刚回到后台,便一下瘫倒在伙伴的怀里。
他们成功了,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很高赞誉。然而他们中许多人却认为,最大的收获不是别人赞赏的目光,而是在歌舞团里培养出的艺术修养。他们中有一个小伙子,在参加歌舞团之前,整日在录像和扑克牌中消磨着青春。自从参加歌舞团后,如同换了一个人,再无颓废委靡之态。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同学,从舞蹈中他找到了激情。(附图片)
图为北京大学生歌舞团演出舞蹈《撇扇》。
   本报记者 陶源明摄


第10版(文化)
专栏: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今天,请看——
  吴桥人的杂技大世界
李军
近年来,被誉为“杂技之乡”的河北省吴桥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老的大运河畔屹立起一片气势宏伟、设计独特的建筑群——吴桥杂技大世界。它以浓厚的吴桥民间杂技特色和别致神奇的景观,在短短两年内,吸引了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来参观。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新闻单位和国内40多家新闻单位纷纷来吴桥拍片采访。吴桥人骄傲地看到,祖辈传下的杂技文艺正在自己的手中发扬光大。
吴桥人自信地说过:“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吴桥杂技艺术源远流长,多少年来,四海为家的吴桥杂技艺人在飘泊途中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杂技文化,打下了自己的天下。以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吴桥艺人就曾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杂技名人名班,如:创办中华第一大马戏团的孙福有,在西欧、南北美洲赫赫有名的“北京班”创始人孙风山,获得埃塞俄比亚金质奖章的姚振奎,唯一加入“万国会”(世界杂技艺术家组织)、会讲6国语言的史德俊……其中100多家吴桥艺人定居在国外,分布在日本、印度、荷兰、巴基斯坦等18个国家和地区,有的仍以杂技为业,继续传播中国的杂技文化。1954年,周总理访问西欧14国,每到一处接见华侨时,总有吴桥杂技艺人在场,周总理欣喜地说:“吴桥县不愧是杂技之乡啊!”法国杂技协会主席莫克莱先生慕名来到吴桥后曾感慨地说:“吴桥不愧为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吴桥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杂技团及部分国外杂技团体输送杂技人才1600多人,他们有的担任了团长,有的成为艺术指导或教师。所以杂技界流传一句话: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
吴桥杂技的辉煌也曾被历史的长河渐渐冲淡。当国外友人慕名来到吴桥时,看到的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平原小县,杂技之乡没有一处接待客人参观的杂技场所。当国际杂协主席莫克塞尔先生找到当年名噪欧美的杂技明星史德俊时,见到的是一个正在田间劳作的老农,吴桥没有一处安置杂技艺人就业的去处。外人感叹,吴桥人也感到羞愧。
改革开放为杂技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经过几年的努力,吴桥县着手充分开发杂技文化资源,筹建集旅游、博物、商品集散、艺术交流与比赛、人才培养、对外开放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此举得到了全县人民热烈响应,纷纷捐款捐物。一位70岁高龄的杂技老艺人步行20公里捐款200元,桑园镇6岁“小画家”刘晓将刚刚收到有特殊意义的3元稿费捐献出来……占地3000亩的吴桥杂技大世界在吴桥人齐心协力的支持下拔地而起。杂技大世界融千年杂技文化于一苑,从吕祖庙、孙公祠,到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动物驯演园……本身就是杂技文化发展的脉络图。这里浓缩了近代杂技艺人四海为家的江湖众生相,讲述着历史久远的古代杂技神话传说,汇聚了北京天桥、上海大世界、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四大杂技集散地的精彩表演。


第10版(文化)
专栏:学者剪影

  “沧海闲人”
——京剧学者徐城北小记
段功伟
不明白他干嘛自称“沧海闲人”。后来见了一篇文章,说他拜师访友经常带一只家庭主妇用的长方筐,其中装着刚买的青菜豆腐鱼肉粉丝,这才明白“满世界发文章”的徐城北,是个颇有名士风度的逍遥派。
其实,徐城北早在年轻时就被迫逍遥了。他曾只身万里远行,在新疆塔里木河垦区一干8年。在“文革”中被武斗打了出来,又用一年半的时间游遍22个省,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读过县志,写过旧诗词,最后还涂抹了几本山水画册页……直到把父母给的钱花个精光,这才罢休,一路高吟“还经呼市穿乌市,即上黄河奔塔河”回到新疆。
他做学问,却很是严谨。作为一个出了十几本专著的京剧学者,徐城北好多年前就不断向各方请教京剧的艺术关节,搜罗点点滴滴的史料,包括各种掌故轶事,然后用一种闲谈的方式逐一发表。那些信手拈来的掌故和略带苍凉的文笔,常常使读者搞错他的年龄,误以为他是一个梨园遗老。
文章一篇篇读下去,人们渐渐发现他要讲的其实不是那些梨园往事,而是他对梨园的文化思考和理性判断。譬如,在研究梅兰芳时,他通过各种史料,指出梅之崛起,主要并不在于技术上的绝好传承,而在于把文化因素注入到京剧这一形式中,使之重新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所以越是文化根基厚实的观众,就越会发现梅大师的表演深不可测,就会觉得这一个水袖有如吴带当风,那一个指法好像龙门石刻……正是这种“进入文化”的表演特征,才使梅兰芳把诸多妙龄女弟子远远甩在身后。
作为一个文人,他对京剧不是单纯地“捧角儿”,而是从更高的层次来俯瞰整个京剧艺术。他曾将京剧看作一个旅行者,提出了京剧100多年由“冷”向“暖”的历程是“三座大桥”的假说——
第一座是“黄河大桥”,里程碑是程长庚;
第二座是“长江大桥”,里程碑是梅兰芳;
第三座是“珠江大桥”,虽尚未建成,但已依稀可辨。
这个假说是很新颖也很深刻的,引起了广泛注意。
虽然研究京剧是他的正业,“沧海闲人”偏偏也对某些副业感兴趣。
一次,电视台要他写老字号,他便一头扎进前门地区,走遍了那里的饮食和商业老字号。从个体而群体,从散论到报纸专栏,再到最后成书,20万字的《老字号春秋》就这么出来了。
在研究老字号的过程中,徐城北又不知不觉地对都城文化产生了兴趣,于是写作《北京·前门·人》便提上日程。
去年春天,徐城北和几个朋友游颐和园,傍晚在玉兰树前留影。照片出来后,他配诗一首:“素丽照春迟,群芳避一时。明朝小院静,喧闹去别枝。”好一种平和安适的“闲人”情怀。


第10版(文化)
专栏:

  讲述农民的故事
——赏《中国农民》月刊封面设计
高子轩
朴实的乡村老太荡起了秋千,嘴儿乐得合不上,邻居、儿孙围绕一旁,或鼓掌、或嬉笑。《中国农民》月刊今年第一期封面,好一幅农家同乐图。
广漠的天空下,是一片如火如荼的麦田。一群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乡土,左顾右盼结伴前行。他们该到哪里去?这个沉甸甸的问题交给了读者。
右图下方人物的眼神中传递着期待和渴盼。上半部一双紧握的巨手,耸立在人群上方,大有直冲云霄之势。人们所期待的正是这双巨手所象征的平衡与秩序。
从这几幅画面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农民》的封面特色,也领略了美术编辑章丛的匠心。时下许多杂志千刊一面,用美人的面孔和身体来吸引读者,连一些较高雅的刊物也不能免俗。而《中国农民》的封面不逐时尚,它讲究画面的新闻性和现实意义,追求淳朴厚重的艺术风格,注重画面与内容的有机融合。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思索。(附图片)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消费大家谈

  影视该给孩子什么样世界
卜卫
看电影、看电视、看录像已成为许多孩子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一项全国城市儿童调查,小学生平均每天光看电视就达40多分钟,现在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开始普及,节目更多,孩子们为此花费的时间也要长得多。在从事影视对儿童影响的跟踪研究中,我发现,影视节目中过多的暴力镜头与性镜头,对儿童成长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不要让罪犯成为孩子模仿对象
河南一少年由于对自己的生活处境不满,常感到悲观和怨恨,平时爱看凶杀录像,崇拜江湖大侠。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他无故用斧头杀害了一个女医生,留下了一张字条,署名“闪电杀手”,以发泄自己的愤恨。许多案例说明,生活缺损的儿童,已具有了发生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被影视媒介误导,极有可能模仿媒介而产生反社会行为。儿童的模仿行为是普遍现象。一项研究指出:最初接触的对象、感到新奇的对象、经常接触耳濡目染的对象、钦佩和羡慕的对象、有艺术魅力的对象都容易被儿童模仿。儿童的模仿行为与个人的年龄、性别、气质、性格、神经类型、个体生活史及是否遇到相似境遇有关。一般来说,处于正常的社会关系中的儿童的简单模仿行为(无论是模仿英雄还是模仿敌人)不会引起长期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成熟、境遇的变化,儿童可能忘记了这些行为。但处于不正常社会关系中的儿童,或对社会环境怀有广泛敌意的儿童,受到媒介的暗示后,容易采取侵犯性行为乃至犯罪行为,即使是短暂的行为,也可能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一些研究表明,社会关系不正常的儿童常常避免看温和的、充满爱意的儿童片,因为这些片子提示了儿童生活中缺少的东西,令他们痛苦,他们转而爱看凶杀武打片,借此宣泄对社会的仇恨。
世界并非充满暴力
对儿童来说,“以任何明显而具体的言语或行为意图使人屈服(无论有无伤亡或物品毁损)之情境”皆属暴力。口语暴力、肢体暴力、武器暴力、物品毁损均为暴力的展示方式。如今暴力方式在儿童喜爱的成人片、动画片、卡通连环画、电视国际新闻等内容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媒介中正面人物的暴力行为为儿童展示了人类英勇顽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百折不挠的情形,如成人片中的武林英雄、动画片中的阿童木、变形金刚、连环画中的金刚葫芦娃等。但暴力行为也有较强的消极影响。对现实与幻想分辨不清的儿童来说,过多的暴力表演给儿童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现实社会充满了暴力。不仅儿童,即使成人也难以逃脱这种印象。研究表明,影视接触量影响个人对世界的看法,看得越多,其世界观与电视内容所呈现的答案越一致。接触暴力节目多的人比接触少的人更容易觉得世界充满危险,也更容易觉得人们多半自私自利、不可信任。这将对儿童的社会适应产生严重的障碍。如罪犯通过暴力而获胜,儿童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有效的,因为它得到了报偿。对社会关系不好的儿童要特别注意,他们最容易模仿暴力行为或受到暴力行为的心理伤害。
太多的性信息引起烦恼
在现在影视中,儿童接受了大量的有关性信息的传播。他们从电视、录像等媒介上了解到异性成人之间怎样身体接触、怎样亲吻、怎样表达或暗示爱意等。幼儿园小朋友学会异性之间的亲热动作如接吻,小学生宣布要与某某结婚或公开追逐某生,中学生有相对固定的异性朋友等,这些在现代社会已不成其为新闻。当儿童卷入某一流行的电视剧或爱情小说时,女孩子容易想入非非,男孩子则跃跃欲试。
无疑,儿童模仿成人的与性有关的行为,是不正常的早熟,必然不利于儿童成长。这种消极影响表现在4个方面:1.性别社会角色过早分化。研究表明,吸引儿童的系列剧或卡通故事里,充满了传统化的性别角色,在它们的误导下,儿童很小就会意识到男女的差别,盲目地模仿特定角色的个性,影响儿童个性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女孩子,分化过早容易失去自信,以性别来解释生活或学习失败的原因。2.这种早熟使儿童热衷于异性之间的互相吸引和交往,而忽略自己的学业成绩。3.对中学生来说,过早的情感体验常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感情伤害。4.最重要的是,在儿童心理发展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社会知识相对贫乏的时候,儿童对来自成人社会的信息的理解是表面化的或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因此,儿童会依此建立错误的有关性的信息系统,并作为日后判断有关信息的依据,它有可能影响儿童的一生幸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