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焦点观察

  创作也应重视资源配置
志今
近来,观看了一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当代英雄题材的戏剧、影视作品。离场默思,喜中含忧。喜的是,我们的文艺领导部门和艺术生产部门对这类作品的创作生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把他们的艺术视角和人生关注集中到了这类题材上,不少人还倾注了巨大的热情,表现了忘我的精神,这就使得部分作品既弘扬了时代精神主旋律,又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它们在观众中的反响也是积极的。忧的是,同是这类题材的创作,有些单位却既未在初创阶段选择优秀的编剧,又未在二度创作时集中高水平的导演、演员等,而是为了占题材、抢时间匆忙上马,仓促拍就,其艺术质量便可以想见。如有的以真实英雄为原型的影片,因在编剧、导演的选择上不精心,不严肃,未能集中一流人才,致使片子出来,令人失望。本来极有冲击力的题材变成了温吞水。此类作品,虽质量平平,甚或十分粗糙,仍常常独享尊荣。据说,原因之一是,题材占优。殊不知,正是这类由才能平平的主创人员制作的平庸作品,一则未能通过真正的艺术创造,传递出这类题材本身蕴含的巨大魅力,从而造成了资源和题材的浪费;二则这些作品在观众中的不佳影响,恰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旋律作品的应有声誉。与此相关,同一个英雄模范的形象塑造,各地不管创作实力是否具备,创作者的艺术积累是否到位,纷纷争抢,仿佛在一夜之间,忽地从舞台、银幕、荧屏冒出若干个同一形象。其动机、其敏锐和热情值得肯定,但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却大打折扣。这些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可能很多,主创人员本身水平和素质的限制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上述遗憾和不足呢?这的确是个难题,又是一个我们必须要积极探索、努力加以解决的课题。这里,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得开阔些,从市场法则在物质生产领域引起的积极效应中获取某些有益的启示。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生产通过资源的最佳配置,使许多企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名牌战略。最大限度地资金投入,最佳的设计创意,最优秀的技师和工人等,集中攻某一类拳头产品,由此带动其它项目的腾飞。二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同一类企业,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龙头型企业牵头,实现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优势互补型的最佳联合,从而避免各自为战造成的低效益和巨大浪费。
精神产品的生产,特别是党和政府倡导的弘扬主旋律的精神产品,如戏剧、影视类综合性艺术品的生产,可否借鉴物质生产中资源最佳配置的经验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实现主创人员的最佳组合,可能正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同一个题材,由创作力量最强的艺术部门挂帅组织,吸收其它单位的优秀人才,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建立主旋律精品的良性生产机制,避免大量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这方面,我们已有成功的经验。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战争巨片经典之作的《大决战》三部曲、优秀影片《周恩来》、《开国大典》等的创作,都充分显示了集中一流主创人员、优化组合而产生的巨大效力。最近广获好评的“中国十大女杰”系列剧更是集中当今一流女性主创人员所结出的艺术硕果。试想,一个英雄模范的事迹,我们若集中全国最优秀的编、导、演,搞一到两台风格不同、艺术档次高又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反复演,其综合效果难道不比十部八部质量平平的同类作品要好得多吗?优秀电视剧《一个医生的故事》是又一类成功的范例。它由一流实力派演员奚美娟担任主演,编导精心制作,使得一部短剧产生了超乎寻常的轰动效应。该剧仅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的黄金时间段就播放数次,观众被主人公的高尚人格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从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看,也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即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的创作,只有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现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从而真正实现其教育人、鼓舞人的目的。否则,仅靠题材和数量,恐怕是难以奏效的。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齐文化再放光彩
——淄博市研究开发齐文化纪实
本报记者徐怀谦
济青高速公路淄博段,有一块十分打眼的路牌:“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由这里,你会发现,历史和现实在同一个横断面上相遇了:地上,奔腾的是奔驰、奥迪、桑塔纳等各色现代化交通工具;地下,静默的是春秋中期的13辆配套战车和38匹战马。空间距离十几米,时间跨度两千多年,不同的面貌,同样的辉煌。
自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疆营丘(即今临淄)始建齐国起,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田齐王建止,800载春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积淀了博大精深的齐文化。然而辉煌的历史却被漫长的岁月尘封起来,让人觉得遥远而生疏。
早在10年前,时任淄博市委书记的赵志浩慷慨陈辞:“山东号称齐鲁之邦,鲁文化早已为世所公认,而与之齐名的齐文化却鲜为人知。齐文化是注重经济立国、倡导开放意识的文化,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事业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齐文化已沉睡了两千年,今天,是我们应该给历史一个回答的时候了!”
从此,齐文化的研究与开发由民间行为转入政府行为。1982年秋,中国哲学史学会和山东哲学史学会联合在淄博成功地召开了稷下学讨论会。1986年10月,淄博市组织召开了有80多位学者参加的全国《管子》学术讨论会。会上,赵志浩发表讲话,并当场拍板:淄博自己拿钱创办刊物。有几位老专家闻言而激动得老泪纵横。10个月后,全国第一家齐文化研究专刊——《管子研究》在淄博创刊。尔后几年来,淄博市齐文化研究所成立;第一次齐文化国际讨论会、海峡两岸齐文化学术讨论会在淄博召开;由市委副书记李新泰主编的65万字的淄博市第一部系统研究齐文化的专著《齐文化大观》出版;由市领导李新泰、冯梦令监制的5集电视专题片《历史拥抱今天——齐文化与现代化》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
1995年,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图书项目,由李新泰、钱海骅主编的长篇巨著——耗资百万、长达千万字的大型系列丛书《齐文化丛书》,将于年底陆续出版。
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表明,淄博市的齐文化研究已经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
何以言新?是因为齐文化的研究者们一开始就把文化研究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从齐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入手,高起点地走上了齐文化研究与开发的道路。他们不再满足于出土文物的陈列,不再满足于从故纸堆中讨说法,而认识到应把文化资源变为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变为经济资源,将齐文化开发和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
1993年初,临淄区投资67万元,委托北京大学6个学科的50位专家经一年考察,制订出《开发齐文化,发展旅游业规划》。
本着这个规划精神,淄博市在1990年发掘出的后李车马坑的基础上,于1994年建成了“集万乘于一览”的世界唯一的古车博物馆。省委书记赵志浩提出为方便游人参观这一历史瑰宝,要在济青高速公路上留个缺口,并责成秘书速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联系。23个小时之后,方案拍板落实。
如此快的速度,如此大的气魄,在淄博齐文化的开发史上并不罕见。为了开发齐文化,淄博人民几年来投工3万多个,兴建大小项目10余个,投资5000多万元。他们用心血、用汗水培植着齐文化的常青树。
而最为人称道的,该是一年一度的淄博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了。本着“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艺术节自1990年起,已连续举办了6届。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代精神交汇、融合而形成的文化活动,使淄博经济始终在快车道上高速发展。
我们期待着淄博这座新兴工业城市早日建成现代文化名城;我们期待着淄博人民在古齐大地上,用历史的辉煌托起当代更加灿烂的朝阳!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神州采风

  东阳市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本报讯浙江省东阳市文化局注意开拓文化工作的新领域。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他们组织3个较大的企业成立了文化站,联合企业建立了一个社会性的文化分馆,建设了一个社区性的文化实验区。这个被他们称作“311文化综合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东阳市的文化建设。
乡镇企业的崛起,日益使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不少青壮年成了企业职工。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的人们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文化生活。而许多地方原有的农村文化站一没房子二没钱,活动难以为继。一些新兴的企业也希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却缺乏文化工作经验和训练有素的专职文化干部。东阳市文化局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企业商谈,在广厦集团、中天集团等3个大企业率先成立了企业文化站,受到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欢迎。例如,广厦集团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拥有员工15000余人。原来组织的文化性活动大多是面向外界的广告性活动。成立文化站以来,企业的文化活动又朝着面向职工的方向发展。他们开展职工舞蹈、书法等培训,举行职工演唱比赛,组织旅游。他们举办的“广厦情”文艺晚会获得省建筑行业一等奖、建设部二等奖。企业文化站的建立,不但促进了企业的文化建设,而且推动了文化部门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的文化部门出人、出钱办文化变成了企业出钱、提供设施,文化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文化工作人员,使文化工作在基层扎下了根。
为了使文化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不少乡镇向城市转化的形势下,东阳市文化局注意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联合企业办社会文化。目前,他们已在该市横店镇建立了一个文化分馆。横店镇的中国横店集团下辖100多家企业,在文化局的指导下,该“集团”已投资数亿元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兴建了影剧院、体育馆,初步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还有各占地数百亩的文化村、娱乐村、神话村等。企业投资社会文化建设,既使小集镇向综合性小城市转变,也拓展了文化工作的活动阵地。
东阳市文化局开展文化工作的又一个举措是,在外来人口最多的吴宁镇建立了北溟文化实验区。他们利用东阳市工艺品工业公司的一个大院落开设了小剧场、茶楼,开辟了卡拉OK、台球、棋牌等活动场地,使大批外来民工有了文娱活动的去处。从而不仅增强了区内的活力,也改善了当地的社会治安状况。
通过实施“311文化综合工程”,东阳市文化局正在完成政府职能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移,由单一型向综合性转移,由小文化向大文化转移,东阳市的文化事业出现了繁荣、有序、健康发展的新局面。(楼益峰)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之旅

  乌兰巴托印象
莫德格玛
去年,我赴蒙古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文化艺术考察交流。10月15日从北京登上国际列车,不到20小时,便到了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36年前,我曾随内蒙古歌舞团访问过乌兰巴托。今天,当我漫步街头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与记忆中的乌兰巴托迥然不同了。城市依然整洁而宁静。宽阔的街道上,不知什么时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似乎在夸耀着它的现代风采。而熟悉的蒙古包和独具一格的木板房却早已转移到郊外,成了新兴的度假村的标志。
乌兰巴托是一个美丽而洁净的城市。空气清新宜人,地上没有痰迹。每天清晨,勤快的清洁工人都会手提水桶,出现在楼道里。她们蹲在地上,手握抹布,一丝不苟地擦着一层层台阶、一个个楼道……小学生在假日里也会走上街头,清理街头的落叶,扫去秋风的萧瑟。
徜徉在大街上,就像走进了令人心旷神怡的草原。陶林郭乐河有座大桥,叫“蒙中友谊桥”。站在河岸望去,丛林中,一大群鹿优雅地在河边散步。几只小鹿时而低头俯向河水,时而举头仰望蓝天。它们惬意地抖抖双耳,伸出长长的舌头,甜滋滋地舔舔嘴角的水珠。那悠然自得的样子,真让人羡慕得有点嫉妒。
其实,乌兰巴托到处都是动物的乐园。麻雀在路边草坪上蹦蹦跳跳地觅食,任凭行人走来过去。鸽子在头顶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向空中伸手就可以抚摸到它们的翅膀。还有三五成群的牛在街头漫游,不管红、黄、绿色的交通指示灯,也不管过往的人们,倒是重礼仪的蒙古人时时为牛群停车让路。
乌兰巴托是一个重传统、重文化的城市。在这里,建有历史博物馆、近代博物馆、雕塑博物馆、宝格德汗博物院……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庙宇等名胜古迹。为了考察蒙古诸部族舞蹈,我曾到蒙古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查阅资料,那珍贵的手抄本史籍保护得如此完好,使我惊叹不已。
乌兰巴托也正面临着一个人才竞争的新时期。各行各业都优先录用高级人才。在蒙古国,高级职称是一个人德、识、才、学的标识。国立大剧院和歌舞团的青年人个个勤奋学习,因为他们只要有了相应的学历和艺术成就,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高级职称,甚至获得国家重奖。而只有具有高级职称的艺术家退休后才可能组建私立艺术团和艺术学校。高级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的稳定感,无疑会激发青年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一个冰天雪地的上午,我到国立大学去办事。走到门口,看见一群奇怪的人在进行一桩奇怪的交易。书摊旁,三位女大学生把一本书卖给了一位欧洲学者,又马上用卖书的钱去买书,她们三个人似乎正在和摊主讨价还价。我走过去一问,原来三位女学生的钱不够了,在恳求摊主让点价钱。天很冷,她们冻得,也许是急得直跺脚。我一看,她们要买的书,一本是《蒙日会话集》,另一本是《蒙汉词典》,内蒙古的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我感动得替这三位好学的女学生付了书钱。她们喜出望外,得知我是中国蒙古族的来访者后,轮流拥抱我,亲吻我。我那冻得有些麻木的脸上留下了三个热乎乎的唇印。
是的,全世界人民的心都是相通的,大家都热爱文化,憧憬和平与友谊。这就是我在整理对乌兰巴托的印象时,获得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他山之石

  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一瞥
贾永清
3月的东京,烟雨霏霏,树树樱花含苞待放。我们“中国知识产权研修团”一行在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有关人员陪同下,参观了日本颇负盛名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音乐著作权协会(英文简称JASRAC)。
JASRAC是日本词、曲作者和音乐出版社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成立于1939年,最初是由68名词、曲作家联合发起成立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JASRAC现有工作人员近500名,在全国各地设有21个支部,形成全国性的管理网络,每年收转的音乐作品使用费高达7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音乐著作权组织之一。JASRAC的主要工作是开展音乐著作权的中介业务。词、曲作者和音乐出版社通过与JASRAC签订“信托契约”把自己的音乐著作权委托给JASRAC管理。JASRAC以音乐著作权所有人的资格向使用人发放音乐作品使用许可证并收取费用,然后再分配给各个权利人。如果发生了侵权行为,JASRAC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对侵权人提起诉讼。其下设的诉讼部有26名律师,专门负责与侵权行为进行法律交涉,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JASRAC管理的权限十分广泛,包括音乐作品的演奏权、录音权、电影录音与上映权、广播权、出租权等。根据不同的使用者,JASRAC发放许可证的方法和收费办法也是不同的。对于广播电视公司等长期、大量地使用音乐作品的组织,JASRAC和他们签订一揽子许可合同。广播电视公司将年度总收入的1%作为音乐著作权使用费交付给JASRAC,就可以从JASRAC管理的音乐作品中自由选用。JASRAC与唱片公司之间也签有长期许可合同。唱片公司制作的新唱片在发行前40天,须向JASRAC提交“录音使用作品清单”,JASRAC在收到清单的35天之内发出许可使用通知书,并标明每一作品使用的单价。而后,唱片公司每季度都要向协会报告仓库出库量。JASRAC计算出收费总额后向唱片公司发出催款单,唱片公司须在收到催款单的25天内将使用费送交协会。图书、报刊和其它出版物使用音乐作品的,必须提前两个月向JASRAC提出申请,按照其定价、印数的比例交付使用费。
JASRAC对音乐作品的管理也是细致入微的。对于遍布城乡、数量众多的饭店、夜总会、俱乐部、酒吧和卡拉OK厅等演奏音乐作品的场所,JASRAC采取订合同的办法,缔结“契约店”,按场地大小或营业额确定收费标准,目前,16平方米以下的店暂免收费。这项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要与成千上万的社交场所一一签订合同绝非易事,但JASRAC认为这是音乐作品管理中最有潜力可挖的一个领域,其收入将会越来越可观。
通过以上工作,JASRAC有效地维护了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的权益,并源源不断地把收取的使用费反馈到权利人手中。JASRAC管理着近万名会员的数十万首音乐作品,它是如何把著作权使用费分配给各个权利人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参观了JASRAC的几个主要的业务部门。在专门负责分配事项的一间办公室,我们看到几十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紧张忙碌地工作。主人介绍,《作品使用费分配章程》经日本文化厅长官认可,它对作品使用费的分配有十分详细的规定。JASRAC从收取的使用费中扣除一小部分作为管理经费和用于著作权公益事业,其余部分全部分配给各个权利人。JASRAC在各个使用人提供的作品使用清单的基础上,辅以监听、现场抽样调查等方式确定各个作品被使用的情况。
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众多词曲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它犹如架设在音乐创作者和使用、传播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使创作者能够集中精力从事创作,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另一方面使作品的使用、传播者可以简捷而经济地使用和传播作品,形成创作与传播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这也正是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所在。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卡拉”,OK不OK?
王秀华
从小喜爱唱歌。无奈生就了一副破锣般的嗓子,羞于在人前现眼,便只有闲暇时偶尔跟着家里那架廉价的录音机瞎哼一通。
可是自从去年一次在某饭店酒壮“英雄”胆,在将醉未醉之际经不住朋友的撺掇,“卡拉”了一通,且赢得了一阵辨不出到底是不是喝倒彩的叫好声之后,便冲开了胆子,只要眼前有卡拉OK,就非吼它两嗓子不可。同时我也发现,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喜欢,也不仅仅似我等中年人喜欢,对此青睐者,在男女老幼中都不乏其人。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我就见到一位来自农村的目不识丁的中年妇女大唱卡拉OK的情景。这位女士不亢不卑,单凭着记忆和电视屏幕上字幕颜色的变化来把握演唱节奏,居然唱得十分投入。特别是那“得儿呀,依儿呀”的拖腔,极有农村老太太哼催眠曲的韵味,居然赢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细细想来,卡拉OK热的确是一种发人深省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载体,它确实有着很大的情感包容量。喜悦、哀怨、愤怒、欢乐,都可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人们惊喜地发现,当手执麦克风的时候,无论是低吟浅唱还是引吭高歌,都会体验到一种新的情趣,都会感受到一种新的氛围。真可谓“投入地唱一次,忘了自己”。
酒店装卡拉OK唱机,体现了商人们的精明,也为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写下崭新的一笔。试想在酒至半酣时来它一曲,比起吆五喝六,比起在酒精的麻醉下谈是论非,不是有意义得多吗?
但“卡拉”并不总是那么“OK”。有时不但不“OK”,而且还会使人产生许多尴尬。首先是歌曲与电视画面的极不统一、极不协调。“包公”竟然穿上了三点式,“小芳”竟然成了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凡此种种,早已引起国人的诟病。其实此种情况比比皆是:歌颂领袖的歌曲配上动作轻佻的女郎的轻歌曼舞;本来点的是一首内涵丰厚、感情深沉的歌曲,当你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准备好好“悲壮”它一番的时候,屏幕上却一下子蹦出一群嘻皮笑脸的少男少女!笔者就曾多次遇到这种使人兴味索然、啼笑皆非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你当然无法找到自己所期待的那一种感觉,你的良知使你为这种对艺术的亵渎、对作家心血的无情践踏的行为而感到由衷的悲哀。这时,你要么闭着眼睛、硬着头皮唱下去,要么干脆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OK”可谈?另外,字幕上的错字、别字之多,似乎已经到了令人见怪不怪的程度了。对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
据说,卡拉OK是在70年代中期由日本发明的,是日本战后的三大发明之一。它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小吃店、酒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由于它适应大众的消费需求,很快便风靡整个日本。近几年我国的卡拉OK热,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助动,这种大众性的文娱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艺术被铜臭熏染的现象,确实应该引起国人的深思。保证卡拉OK的健康发展,恐怕绝不仅仅是爱唱卡拉OK的人的事。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电影界聚会缅怀丁峤
电影界老中青40余位艺术家日前聚会中影公司,深情地缅怀刚刚逝去的良师益友丁峤同志。与会同志含着热泪从不同角度、以切身感受追忆丁峤同志充满艰辛而又光荣的战斗的一生。他们说,丁峤同志长期从事电影工作,真诚地对待电影事业,为我国电影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满腔热忱地支持、关心、爱护年轻人;他为官却没有官气,乐观豁达,平易近人,广交朋友……他们表示,学习丁峤同志,要像丁峤同志那样,为振兴和发展我国电影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纪念活动是由中国电影基金会组织的。(岸柳)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第四届全国书装艺术中央展区展览开幕
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中央展区展览于9月26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100余家中直部委、教委、军委和民主党派的出版社,选送了300多位美术设计人员的1000余件作品参加展评。部分优秀作品将参加今年11月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此次展览得到了中国版协和中国美协书装艺委会的支持。
(鹿耀世)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由日本电子通信株式会社董事长玉置优先生倡议发起的中日青年和平友好万里行活动日前在我国举行。参加活动的中日新闻记者、文艺工作者、日本大学生及战争孤儿的后代由北京出发,经天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至上海,沿途举行座谈会、文艺演出,参观日军侵华战争遗迹、展览等,增进了中日青年在历史反思基础上的了解和友谊。图为日本团员参观东北抗日烈士纪念馆。
本报记者战吉摄影报道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同胞中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自娱性文化活动。男女老幼,人人会跳。节日或是个人喜庆的日子里,他们都会手牵手,随着优美的锅庄舞曲旋舞起来。
曾诗安摄影报道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傣族妇女(中国画) 陈中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