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编者按:行行出状元。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去年起在全国新闻队伍中开展评选“百佳”活动,今年首次表彰了100名人品、文品俱佳的新闻工作者,其中记者55名,编辑35名,评论员10名。
对于新闻“百佳”的文品——各类报道,社会各界还是比较了解的;对于他们的人品——新闻行业中的先进模范是个什么样子,许多人则比较陌生。本报从今天起,分4期刊出有关新闻“百佳”事迹的报道,希望帮助读者对他们有所了解,并从他们身上,进一步了解整个新闻界为报道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中国记者是人民的儿女
——获奖之后访“百佳”
本报记者祝华新杨明方
奔走操劳,摹写大众的辉煌
采访记者是一件费力的差事,因为他们都是大忙人,挺不好找的。不久前的一天下午,记者拨通山西临汾日报农村版主编孙言兵的电话时,他刚刚送走一名为丈夫挨打而希望报纸帮助讨个说法的农村妇女。当晚10点,广西电视台记者苏新生在约定时间打来长途电话,带着歉意说:“不能多聊了,待会儿就要出发,随同自治区有关部门夜访文化市场。”与北京晚报擅写市井新闻的记者刘一达联系,他总不在办公室好好坐着,准是又到哪条胡同里用地道的“京味”语言与老少爷们“侃大山”去了。而武汉晚报那位只身完成“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的奇女子范春歌正在上海筹建记者站,连报社的“老总”也与她一时断了联系。
自从今年3月24日在京召开“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颁奖会以来,我们的“百佳”没有功夫歇歇脚、喘口气,仍在这门牵动千百万人心绪的行业中辛勤奔波。他们平均43岁,正处在事业的巅峰期。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满腔热情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揭示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成绩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百佳”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公众对他们还知之甚少。多少年来,无数工农兵学商等各界人士从他们的笔下、话筒前和镜头里走进全社会的视野,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唯独他们本人很少曝光。而我们的记者也已经习惯掩身于社会大舞台的幕后,像月亮反射太阳光一样默默地摹写大众的辉煌。其实,与各行各业一样,我们的记者、编辑、评论员、播音员、主持人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也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百佳”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富有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是我们这支队伍的骄傲,说说他们的事迹有助于拉近民众与新闻传媒的心理距离,提高新闻宣传的资信度。原新华社社长、著名记者穆青说:“评选百佳新闻工作者与不久前表彰一百名优秀县委书记一样,都搞得很好,早就应该搞了。群众看党的形象首先从基层干部看起,那么多县委书记克尽职守鞠躬尽瘁,说明贪官毕竟是极少数,这样宣传很有力量嘛。近年来,社会上有些人很怕新闻记者,认为记者登门总是要这要那的、难伺候。评选百佳有助于校正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表明大多数记者是在为人民利益奔走操劳,不是为了自己。”
自爱名声,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百佳新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报道和评论在读者中建立了威信。人民日报经济部记者班明丽说:“记者面前是有一些机会、条件,别人可能没有,但记者吃的是名声饭、名誉饭,淡漠私利、自爱名声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新闻界,文品与人品常常是惊人的一致,而那些道德文章俱佳的记者是不会被人们淡忘的。广东电视台有侠女之风的记者周晓瑾拍过“四产妇输血染上丙型肝炎”、“青少年犯罪警示录”等影响较大的社会纪实专题片,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和广东省的“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电视台青少年节目《八点太阳》主持人瑞冬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厚厚的观众来信,有倾吐生活烦恼的,有汇报胸中志向的,还有的仅仅是为了告诉“瑞冬姐姐”一声“我喜欢你”。“百佳”中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中国日报》29岁的记者王勇负责对外经贸报道,目光敏锐、有见解、政策分寸感强,赢得了经贸界的信任。有关部门愿意首先通过他向国内外披露某些重要经贸信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这种相知不疑的情意和默契是弥足珍贵的。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喜民去年8月冒险徒步翻过细尖山,来到宽城县一个被洪水围困而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偏僻乡采访。乡干部一个个拉着他的手都哭了。乡长说:“见到你,我们就像见到了省委、省政府!”老王及时发出灾情报道,使救灾物资迅速运达。乡亲们十分感激,县委书记也书赠条幅留念。
中国记者是中国人民的儿女,心中割舍不断的是对脚下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芸芸众生的无限深情。临汾日报的孙言兵把这次获得的奖金共2500元全部捐出来,为泊庄乡涧头村280户农民每户订了一份临汾日报农村版。他说:“9亿农民需要通过报纸了解外面的世界,新闻宣传应该向农民倾斜。”贵州日报副总编、有22年新闻工龄的刘庆鹰在给通讯员讲课时,总爱提起他报道过的两件事:一位孤寡老人大年初一从枕头下摸出两毛钱,执意塞到前来探望他的年轻的地委书记手里,说:“孩子,这是我给你的压岁钱,图个吉利。我只有这点钱,你不嫌少吧?”一个农村孩子光着脚丫走了10多公里山路到镇上邮电所,要给素不相识却助他复学的北京叔叔寄几个洋芋。老刘流着泪说:“新闻工作者应该经常想想这类故事。它们会使你多点事业情结、助人情结,进一步明白怎样工作、怎样做人。”安徽日报总编室主任袁亚林1982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当过5年驻站记者,5个月前又到县里挂职锻炼,更好地体验基层生活、体察民情,相信这段经历对他今后的新闻生涯将如虎添翼。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马津力从年初的世乒赛采访中痛感外文会话的重要性,眼下正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上夜校英语口语班。这位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生还打算把经济学知识再“回回炉、淬淬火”,使自己能够面对日益纷繁的经济现象条分缕析游刃有余。中国新闻社31岁的女记者王晓晖则声称获奖后进入了“事业上的相对低谷时期”。她解释说:“新闻这一行快节奏、高输出,最后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吸干;获奖已成过去,我想调整一下状态,多读点书,在头脑里多储蓄点东西。”
面对荣誉,没有在掌声中陶醉
百佳新闻工作者分组在北京、西安、成都等地举行了6场报告会,但他们没有在掌声中陶醉。大型电视纪录片《毛泽东》的执行总编导、中央电视台军事部青年记者汪恒说:“人呢,还得埋头苦干,别指望一下子成名,也别指望从这个行业中得到多少利益,要指望就指望一个施展得开的好环境吧。”这是小汪的肺腑之言。军事部主任刘效礼等领导一直注意给年轻人创造机会,敢于压担子。早在1990年我国第一次对卫星发射进行现场转播,小汪就做了导演,得到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刘效礼本人是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拥有电视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望长城》等名作。有这么好的领导、这么好的环境,难怪汪恒对“下海”发财“从来都没有想过”。
岂止是一报一刊一台一社的小环境,整个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凝聚和振奋12亿人的民心民气,新闻工作者大有可为。抗战初期就参加新闻工作的老记者、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语重心长地说:“过去根据地的青年同志读书较少、基础薄弱——这话绝非谦虚,但大家非常努力、进步极快——这话也非夸张。现在的青年同志文化水平比我们那时候高,新闻工作的物质条件也优于过去,但有些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意识和作风淡薄了,这对年轻人的成长不利。”李庄认为,如今新闻界有全国性的四大奖——长江奖、韬奋奖、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和中国新闻奖,加上其他奖项,树立各方面的标兵、榜样,使大家有所追求、敢于冒尖,这么做很有必要。
[下期刊出:脚下出新闻——“百佳新闻工作者”的启示(记者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宋健在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上指出
贯彻《条例》确保二千年淮河变清
据新华社连云港9月13日电(记者高峰)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今天在连云港闭幕的第二次淮河流域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现场会上指出,国务院新近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使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了依法治理的轨道。淮河流域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动员群众,团结治污,采取坚决措施,保证《条例》确定目标的实现,确保在1997年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这次有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参加的第二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是贯彻《条例》、解决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重要会议。
宋健在会议上指出,国务院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以法的形式确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反映了淮河流域一亿五千万人民的强烈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治理淮河水污染的战略决心,也是各方面智慧的结晶,作为第一个流域治理的法规将为全国各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宋健强调,四省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树立宁肯放慢一点经济发展速度,也不能牺牲环境的指导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认真搞好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上游利益与下游利益之间的关系。
宋健说,实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综合治理。要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对造成严重污染,又没有治理价值的排污企业,坚决依法实行关停并转措施,按照规划确定的进度削减污染负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统一,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重申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禁止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一经发现,各级政府要坚决依法取缔,并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严格限制新建污染严重的项目,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淮河流域的所有工业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也不论经济效益高低,都有依法治污的责任。即使某些企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只要它们的经济活动给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也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认真治理水污染,逾期不能达标排放的,也要依法关闭或停业,概不例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五洲工程院重视环保开发
本报讯记者马立诚报道:兵器工业部北京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二十几年来共完成了一百多项环保科研与设计任务,获国家及部级科技成果奖、发明奖和优秀设计奖三十多项。其中甘肃银光化学材料厂废水处理工程使排放的废水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促进了黄河水质的改善,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最近,该院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开发了烟气脱硫技术及顶喷射高效生物反应器,可控制环境污染。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无磷消毒洗涤剂无污染
本报讯梦彤无磷消毒洗衣粉最近由北京梦彤科技发展公司研制成功。国家环保局测试中心鉴定认为,此种消毒洗衣粉洗涤后排出的废水不污染水域,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又具备优良的去污和消毒功能。科研人员采用了独特的洗涤配方,使一种新型消毒剂和几种助剂成功地配合。衣物在这种洗衣粉中浸泡五分钟,大多数病菌和病毒都可被杀死。
(肖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可口可乐公司向希望工程捐款
本报北京九月十三日讯记者王娜梅报道: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郭思达先生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再次向中国希望工程捐款四十万美元,至此,该公司向希望工程的捐款总额已达一百万美元。这些捐款将用于建立五十所希望小学和一千个希望书库。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香港华达集团奖励优秀教师
本报讯香港华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晓华在教师节期间为北京二十二中学及崇文小学优秀教师颁发奖金二十万元。(孙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产微机核子秤达先进水平
本报讯近日有关部门对宝钢试用的丹东锦江山辐射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DFH微机核子秤进行鉴定,认为技术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它是利用核射线技术进行非接触式测重的高科技计量设备,可用于动态计量。(徐卫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便携式文件扫描仪面市
本报讯清华紫光集团与台湾全友电脑公司最近联合推出重量仅一点一千克的便携式文件扫描仪,具有完善的文字识别、复印、电子邮件、编辑、传真、档案管理等功能。(维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举办图书节
八万种新书上市十万种藏书参展
本报讯记者卢新宁报道:金秋9月,喜爱读书的北京人迎来两年一度的盛会——北京图书节。第三届北京图书节9月15日至9月24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为热爱书籍的人们营造一个极具特色的图书文化天地。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文教办等单位主办的此次图书节为读者提供8万余种新版图书和音像制品,另外中国书店也向广大读者展示10万余种店藏古旧书,一些罕见的书刊资料采取拍卖的形式出售。此次图书节参展单位较历届为多,且内容丰富:首都的专业少儿出版和发行单位联手向青少年推荐2000余种图书;北京市少儿图书馆的图书流动车展出部分国外立体图书、音乐图书并现场办理学生、家长借书证;为期10天的“联想电脑驾校大课堂”活动安排了20次计算机讲座;琉璃厂街上的邃雅斋图书长廊喜庆开张,就此建成北京市最大的文史书店。图书节还特设综合图书销售区,音像读物销售区,港台、海外版图书销售区,外文图书销售区,古旧书销售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家教委人事部联合表彰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新华社天津9月12日电(记者尹鸿祝、刘庆禄)教师节期间,全国普通高校的30名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到国家教委和人事部的表彰。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方惠坚、山东大学教授陈之安等30名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政工干部,分别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长期担任过山东大学领导工作的陈之安教授说:过去我们这些政工干部一直在推荐、表彰他人,今天成为受表彰者,说明高校政工干部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重视。据悉,对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今后将每两年进行一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确定49个点培养高级文科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文科基地开学
本报北京9月14日讯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开学典礼在该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设立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国家教委为了进一步深化文科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面向21世纪需要的少而精高水平的文科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扶强保重”的原则,国家教委于去年年底经过严格的评审,从全国有关高校的文史哲学科中选取了49个学科点作为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是少数几个文史哲专业全部进入基地的院校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对基地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文史哲三系分别建立基地班的基础上还专门成立了文史哲实验班。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是从全国35所著名中学选拔保送来的。此班的学制、教学和管理都将采取特殊的方式,力争高质量、全方位地培训人文科学研究人才。
开学典礼上,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校长阐述了建立文科基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进入基地学习的学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张宇程)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科院减灾中心成立
本报北京9月14日讯记者贾西平报道:我国高水平的减灾科学技术研究团体——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今天成立。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长期从事减灾工作的大气物理所、遥感所、地理所、卫星地面站、南京湖泊地理所、成都山地所等30多个研究所联合组成,拥有8位院士、百余位高级减灾专家及上千名科技人员。据了解,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1000亿元。减灾中心成立后,将会有力加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外专家研讨环保成果转化
本报北京9月14日讯由中国国家环保局和欧洲共同体主办的中欧环保技术研讨会今天举行。300多名中外专家、学者就“环保技术:从发明创造到应用和商业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和新加坡政府区域环保科技院承办。(晓白)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清华大学复建法律学系
本报讯清华大学法律学系复建成立大会于近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到会并发表了讲话。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等领导人也到会表示祝贺。(孙哲)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上地杯”教科文卫新闻摄影竞赛

30年来,一批批有志青年和专业技术人员从内地奔赴西藏,和藏族干部群众一起建设现代化新西藏,仅今年援藏干部和大学生即达2000多人。这是西藏农科所藏汉族农业技术员次仁卓玛(右)和张梅(左)一起在试验田里优选青稞品种。
新华社记者 土登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