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儒商的文化意味
——看《东方商人》有感
雷达
韦伯有一著名论断,大意是,中国的儒文化由于缺乏新教伦理精神,与资本主义没有亲和性,不但中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滞缓,而且与商业文化难以兼容。从现在的眼光看,此论还有商量余地,电视剧《东方商人》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儒商——东亚商界巨子、“瑞蚨祥”创始人孟乐川的较为丰厚的形象。孟乐川代表着文化传统中为我们所忽视的一面,他的命运凝聚着我们比较陌生的一页商史,他引领我们从另一侧面进入了近代史册,提供了从新的角度思考民族历史和民族灵魂的一个契机。我们的民族资本为什么在近代一再地式微,为何到了今天,我们面对市场还常会感到有种无形的负累和人生价值的失范,我们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商业文明?这些问题在我观看《东方商人》时不断浮上心头。
把孟乐川称为儒商,并非说他兼有文人和商人的双重角色,而是说他身为亚圣孟子的六十八代孙,与儒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血缘关系,却走了一条完全违背列祖列宗意志的经商之道,混同于“五蠹”之民,历尽了商海浮沉。广义而言,在儒文化笼罩下的封建时代的中国商人,都不妨称为儒商。孟乐川活动的时期,正值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外国列强对中国主权损害最严重的时刻,帝国主义套在中国人民脖子上的三根经济绞索——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越勒越紧,剧中的日商太野,英商查理以及帮办孟显扬们咄咄逼人的气焰,便可见出当时经济环境的险恶。作为民族商人,孟乐川利用甲午战后短暂的有利时机,把自己壮大到了当时历史条件允许的极限,他的“瑞蚨祥”名震中外,其分店遍布京、津、沪、宁、杭、汉各地,大有称雄东亚之概。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不管他多么善于左冲右突,化险为夷,他还是逃脱不了那个时代为民族商人准备的尴尬和悲剧。他曾腰缠万贯,自以为强大,但又无日无时不在夹缝中讨生活,常怀郁闷。他攀结了袁世凯这个最大的保护神,他们的关系实质上不过是一笔刺刀与美女金钱的交易。由于从原料到生产到流通大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政治上又无所凭依,孟的辉煌难以持久,他终究是无根的浮萍。如果说,变法维新或辛亥风云都是民族资本为其提供了条件,那么它们的夭折又恰恰在于民族资本的不成熟和脆弱。过去我们多从政治腐败的角度看这段历史,若从经济关系,从“动力的动力”(恩格斯)找原因,也许更能挖到被动挨打的根源。
但《东方商人》的思想意蕴和审美价值主要还不在这里。比起外在环境的动荡,比起政治经济等易变因素,内在的文化心理要更恒定和深刻一些,而该剧的着力点,正在于揭示孟乐川的文化性格。孟乐川这个人,充满血气,欲望强烈,表面安静而内心骚动不宁,怀抱着浓厚的人伦观念和一腔民族情感。他时而是威震八面的富豪,时而是连一个女子也保护不了的可怜虫,在商界他是一员骁将,在政治上他仰人鼻息,他既坚强又孱弱,既智慧又愚昧,既气度非凡又眼界狭小。他是孔孟后裔,血管里流着儒家的血,却偏偏厌读圣贤书,热衷经商,这在孔孟故里特有的精神氛围中,自然要被视为大逆不道。倘若他本人不以为然倒也罢了,事实是,他在潜意识中深怀忧惧:“死后不得进孟林”的族规,如利剑悬于头顶,发誓要建一座亚圣支祠,仍不被原宥,使他蒙辱,他赈灾,助饷,修庙,苦孝,虽不乏高尚动念,最渴望的还是还他个亚圣孝子的名位。他的叛逆不会彻底,他只是想从另一条途径回归到祖先的灵牌下。从这里看出,他只能以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为思想。他善于衡估商品的价值,却没有自己的精神价值。也正因为如此,他赚了大把的钱后,就只知大量购地,大建阴宅,脑后拖一根封建辫子,圆一个地主的梦。想想当今某些乡镇“企业家”的消费方式,我们或会恍然觉得历史没挪动几步——最难的是灵魂的蜕变啊。
令人赞赏的是,对绕系在孟乐川身上的文化意蕴的揭示并没有在这里停下来,而是逆向思维,在写儒与商冲突的同时,注意到儒与商、义与利融合的某种情境,孟乐川虽然有他不能超越的局限,但在他的领域却不愧为雄才。他创造奇迹的秘诀何在?信誉乃商家必争之要害,他的诚信为本,以义取利,他的“先做好人,再做买卖”,使他立住了根本。大火后帐本焚毁,旧帐原可一笔勾销的,他却一一偿还。他这样做并非沽名钓誉或装样子给人看,而是来自仁恕的传统血脉。看王四眼镜验布,没法不让人想到当今某些假冒伪劣之风怎样损害着自古以来的为商之道。他的用人也是别具慧眼,力祛迂腐,各尽其才,抓供求的,探信息的,把质量的,通关节的,齐聚门下,家族化的温馨润滑着雇佣矛盾。这一切即使对今天也不是没有启示。
孟乐川不是孤立的历史现象,他与一种长期被忽视被尘封的传统联系着,近年来,长篇小说《东方商人》(毕四海)、《金魔》(渠川)——(电视剧《昌晋源票号》即据此改编)、散文《抱愧山西》(余秋雨)等共同致力于我国商业文化传统的发掘,令人眼界一阔,是现实给了他们以灵感。电视剧《东方商人》从筹划到拍成历时八年,导演王新民、编剧冉平完成了一个不断提升的再创造过程,使它在文化品位与观赏性,历史感与现代思考的结合上达到了较高水平,这是难得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

  声音的艺术魅力
——谈广播剧《三国演义》
卢子贵
由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组织100多位艺术家通力合作,精心录制播放的108集广播连续剧《三国演义》,虽没有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放时那样的轰动效应,但仍功不可没。它不仅弘扬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且在文艺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奇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食粮。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而这部小说的渊源,或者说原形初貌,就是民间说书艺术的底本。现代广播剧手段更为先进,它运用多人而不是一人担任不同角色,用维妙维肖的摹拟音响代替了说书人的口头摹拟和一柄惊堂木。就本质而言,都是声音演绎故事,都是“说”的艺术,可以说广播剧是古老说书艺术的深化。而运用这种形式移植后经由文人加工形成的《三国演义》,则越过了案头刊削,发扬了宋元勾栏瓦肆说书艺术的神彩。
当然,站在当代唯物史观的高度,以当代的艺术观点来改编这部作品,必然要为作品注入新的历史观照和审美趣味。任何改编都不是艺术形式的简单移植和作品的临摹复原,罗贯中当年编写《三国演义》是如此,我们今天改编广播剧也必然是如此。纵听全剧,可以看出编剧们对这部古典名著是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品评分析的,比如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力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保留其富于人民性的东西,使主题思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具有更大的涵盖面。作者们的思想旨趣,沉浸于108集长剧之中。在艺术创作方面,不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语言运用上肯下功夫,就是音乐、音响的运用上,也颇具功力,起到了烘托场景氛围,推进剧情发展,展现人物风貌和内心世界的重要作用。
广播剧有其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由于广播剧物质环境的非可视性,这就产生了一种特有的暗示之美;由于广播剧人物形象的非可视性,这就产生了一种特有的声音传神之美;由于广播剧整个流动过程中的非可视性,这就产生了一种特有的灵便之美。总之,通过声音的艺术,它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天地,从中享受到一种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审美愉悦。所以此剧在四川播放以后,许多听众纷纷来信反映:“扣人心弦,令人回味”,“增长历史知识,于现实有所启迪,是很好的精神享受。”


第12版(副刊)
专栏:舞台屏幕

  艺术必须贴近生活
张永祎
艺术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生活中的人民大众,这已成为艺术规律中不争的道理。艺术的对象是大众,特别是影视艺术与人们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它们要赢得观众喜爱和欢迎,就不能不考虑到观众的兴趣。观众对他们身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比较关注,人们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焦点时刻》两个栏目非常重视,其中所隐含的心理动向不言自明。影视艺术固然不同于新闻的纪实性,但观众需要了解的,需要体验的,也是艺术创作最需要反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贴近生活进行创作是一种美学的意识,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并不是要不要贴的问题,而是非贴不可的事情,不全身心地“贴”上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即使勉强绽蕾也是无根之花。
近来荧屏上出现“模特儿热”、“空姐热”、“女商人热”、“白领丽人热”,似乎这些时髦的“丽人”们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是体现时代本质的社会现象。须知时代的脚步声并不仅仅回荡在这些题材中,作为一种革故鼎新的震撼,改革已波及到各个阶层的人物,尤其是平民百姓,他们同样也面临着陌生的经济环境,承受着新的考验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他们想些什么,干些什么,艺术家们当及时去触摸,感应其脉搏的跳动,并要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境遇诉诸于形象,这样才能激起观众的共鸣。远离构成社会现象的人民大众的生活,热衷于浮光掠影地表现那些漂在时代生活之上的泡沫,这样的作品必然是短命的,自然也要被大众艺术的主要对象——人民大众所摒弃。


第12版(副刊)
专栏:

  《赢家》换个角度拍残疾人
一部以我国著名残疾运动员、全国劳动模范孙长亭为原型拍摄的故事片《赢家》,近日在京开机。由北影厂和杭州华港实业发展公司联合摄制的这部影片,力求突破残疾人题材作品多囿于表现其事业有成,生活失意,身残志不残的较为单一的层面,而以新的视角和新的观念,塑造残疾人的人格魅力,表现残疾人明亮向上的内心世界。该剧不着意展现男主人公的奋斗史,而将其在运动场上的拚搏与成功推向背景,着重展示出他在人生价值取向和情感选择方式上,闪烁出的比健全人更为珍贵的性灵之光。为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对影片的拍摄给予了大力支持,该片并得到了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的扶持。该片由思芜编剧,霍建起执导,邵兵和宁静饰片中男女主角。(西文)


第12版(副刊)
专栏:

  《黄沙青草红太阳》在捷克获奖
日前,在捷克举办的首届金色布拉格电影节上,中国影片《黄沙青草红太阳》因其所表现的独特的风光,和富于意味的人情内容,在二十三个参赛国送来的一百多部影片中一举夺魁,获得该电影节最高奖项——金人大奖。中国驻捷克使馆文化参赞荣耀地登上台,替尚不知情而未赶来的创作人员领取了奖杯。由西影和北京佳和集团共同拍摄的这部影片,通过一个年轻妇女和两个男子间的感情纠葛,在壮美的西北风光中,讲述了一个有关人格独立意识的故事。该片由西影年轻导演周友朝执导,片中男女主角由郑天玮、孙海鹰、王刚扮演。摄影赵非、李小平。(西肖)


第12版(副刊)
专栏:

  曲艺电视系列片《胡同古韵》开播
近日,北京电视台开播十集曲艺电视系列片《胡同古韵》(策划人:李燕、孙燕华),该片从历史源流、曲种和人文意义诸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流行于北京地区的鼓曲艺术等曲艺项目。该片收有刘宝全、白云鹏等老曲艺艺术家的精彩唱段,骆玉笙、孙书筠、魏喜奎、范淑玲、赵燕侠、王铁成等名角也参加了该片的拍摄。(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明珠耀菊坛”联谊会在京举行
为发扬光大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培养跨世纪年轻一代京剧艺术家,香港明珠兴业集团主席黄坤先生日前向中国京剧院青年团赠款一百万港币。为此,有关部门近日在京举行了“明珠耀菊坛”联谊会。万国权、周巍峙、高占祥、刘华秋等与黄坤先生一齐出席了联谊会。(晓力)


第12版(副刊)
专栏:

揽客(漫画)夏清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