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研讨会综述
刘海涛
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共吴江市委党校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研讨会于前不久在江苏省吴江市举行。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内容上将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即人们俗称的“模式”作为研讨的主题;二是在代表中不仅有理论工作者,而且还有实际工作者。会议期间,代表们充分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就社会主义不同实践形式间的异同、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意义重大
代表们认为,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既需要理论上的探索,也需要实践上的探索,二者相辅相成。社会主义从理论向社会制度的转变是通过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完成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在其具体的实践形式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探索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身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历史地看,每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都要经过一个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在今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实践形式及其完善途径,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与发展,对于人们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意义重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实践形式长期探索的产物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存在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并突破了已经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那种单一的、固定化的,甚至被神化的模式,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我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不断探索找到的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中国的实践形式,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实践形式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又呈现出多样性,蕴含在所谓“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石狮模式”、“珠江模式”等具体形式之中。正是这些具体形式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血有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人们又是透过这些具体形式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客观存在的不同实践形式各具特色
与会者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具体实践形式都是客观存在的,并有其自身的鲜明个性。如“苏南模式”具有集体经济为主、乡村工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大中城市为依托、县乡干部是实际决策者等特点。而福建省石狮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则呈现出小政府、大社会,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侨、台、外资,大力发展民办企业,市场经济为主,城乡一体化等诸多特征。其他实践形式也有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些个性才使这些实践形式客观存在并向前发展。同时,这些形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共同特点,即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上都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取向,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因此,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如苏南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总产值翻了四番,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整个社会开始向现代化目标迈进。这就是这些“模式”客观存在的基础。因此,这些实践形式都统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中,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每一种具体实践形式都有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不能包打天下
与会者在充分肯定不同实践形式的优点同时,也如实分析了各自的不足和局限性。如“苏南模式”形成得较早,优点突出,已不限于苏南地区,但自身也存在着企业布点分散、规模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技术与管理水平起点低,不足以保护耕地和环境的不足。“石狮模式”现在也面临着小政府开始膨胀、企业家族化、集体经济弱小、民营经济无序等难题。其他具体形式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每种形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更不能包打天下,盲目推广或引进。克服这些缺陷的出路除继续探索和因地制宜外,还需使不同形式相互通融与渗透,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时,对各种形式不足的认识,本身就是各种形式不断获得自身发展与提高的动力。以此为突破口,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就是对社会主义最佳实践形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此次研讨会中,代表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因为人们深切体会到,现实社会中,有些地区物质文明进步了,与此同时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呈现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趋势。但也有些地方,经济搞上去了,群众的生活也富裕了,但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建设和培养,使道德水准下降,在农村,一些地方封建势力抬头。如大家普遍反映,许多人手中的钱都用在讲排场、摆阔气上,对资金的流向产生误导作用,从而束缚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关系。这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不断发现先进典型,从中总结经验。这将是今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是怎样看待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的
张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整个国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面对中国的发展及其广阔前景,“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问题”,成了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当时,对中国的发展,国际上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他们从各种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发展对他们有利还是有害?邓小平同志以其无产阶级战略家的眼光,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各种场合明确地提出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人们的疑虑。例如,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于中国将来发展起来了“会不会搞霸权主义”、“是否还会站在第三世界一边”等存有疑虑。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回答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能称霸。”以后,他又多次对来华访问的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讲,“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起来了,还是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再如,一些发达国家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存有戒心,以为中国的发展将会对他们构成威胁。最有代表性的言论就是,80年代初,美国报刊和一些人士极力渲染的“中国政府信奉的意识形态旨在摧毁类似美国这样的政府”的观点。小平同志在分析这种观点时指出:“这样的观点至少不是80年代的观点,也不是70年代的观点,而是恢复了60年代以前的观点。”持这样的观点,是不可能对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的影响作出正确判断的。
邓小平同志认为应当从世界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大问题。判断一国的发展壮大对于他国乃至世界有利还是有害,应当首先着眼于其是否有助于推动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而不应去计较历史恩怨,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具体到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问题,也要从世界的角度着眼,看其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则还应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政治角度说,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赖于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原因在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政治上、人口上的大国,经济上的小国,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达到小康水平,进而再用30到50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争取至少50年到70年的和平时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发展水平同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大的国家的地位不相称,我们作为和平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还很小。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可以大胆地说,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那时中国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肯定会起比较显著的作用。”
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把坚持和平与坚持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在他看来,主张世界和平的,不一定是社会主义者,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必须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损害别国主权,搞霸权主义,那就既损坏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形象,又损害本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十亿人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十亿人的中国坚持和平政策,做到这两条,我们的路就走对了,就可能对人类有比较大的贡献。”此外,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中国不会当第三世界头头”的思想,他认为,搞霸权主义的名誉很坏,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名誉也不好。中国将来发展起来,也不会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并强调说,“这不是客气话,这是一种真实的政治考虑。”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就是要向世界表明:中国最希望和平,发展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其次,从经济角度说,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对全人类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因为,中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12亿人的中国如果经济长期不发展,或者发展太慢,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在邓小平同志看来,中国在国际上有特殊重要性,关系到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安全,如果中国经济不发展,中国社会就不会稳定。这样,问题就大得很,肯定要影响世界,就是个国际问题,后果难以想象。所以,他提出:希望所有的外国企业家、专家进一步认识到,支持和帮助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利。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很小,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翻两番,对外贸易额就会增加许多,中国同外国的经济关系就发展起来了,市场也会随之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针对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能力的增大表示担心的问题,小平同志指出:“一些发达国家担心,如果中国发展起来,货物出口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达国家的商品输出?是存在一个竞争问题。但是,发达国家技术领先,高档的东西多,怕什么?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在这里,小平同志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即一国经济发展壮大,不仅仅取决于本国拥有的财富和力量的多寡,而且还取决于他国特别是同一区域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所以,对于中国发展起来,并同一些发达国家形成某种新型竞争关系,也要放开眼量,积极看待。有竞争不可怕,关键是要建立起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此来促进合理的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走向更加繁荣。
总之,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在下世纪的发展壮大充满信心,同时对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坚信不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对中国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这是邓小平同志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第9版(理论)
专栏:

  发展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条件
万建华徐黎鹰
目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正在以银行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为重点展开,中国已经有了9家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到1994年末,共有存款3160亿、贷款2326亿,总资产5449亿,人均创利16.7万元。尽管与四大专业银行相比,商业银行在资产份额和市场份额等方面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但它们以新的产权形式、业务经营方式和良好的服务,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繁荣金融市场和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产权关系的特点是:
第一,产权主体明确。商业银行或是由企业集团独家出资设立,或是由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设立,或是由多家企业法人共同出资设立,在股东所投入股本的基础上形成了商业银行独立的法人财产。其产权关系的实质,是确认政府、企业、个人等各类的投资者的财产所有权,银行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银行法人财产权既独立于终极所有权,又根据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受到终极所有权的约束。在这个原则下,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第二,股权分散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是一个由众多的、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投资入股,共同持有所有权的多元化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在那些有政府股份的商业银行中,减少或弱化了来自政府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由于单个股东的影响有限,使得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承诺努力实现股东的利润目标要求后,享有比较大的经营自由度,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在明确产权规则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建立起一套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它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董事会起着关键作用,经理人员只执行来自董事会的指令,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为了有效地发挥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一般具有银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和经验,而且相当多数成员来自银行外部,以避免出现把控制经理人员的权力交给他们自己的情况。在这样的体制下,商业银行才可能形成自主的决策机制。对外,经理人员可以按照自身的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系列项目清单,有选择地作出日常经营决策。
    以利益驱动为特征的组织动力
作为独立经营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要求,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规范自己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一方面“利益——风险”约束驱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合理化、理性化、有序化;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的经营行为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命运,并关系着行内每一个员工的利益,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银行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压力,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
以利益驱动为特征的动力机制揭示了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即它是一个以利润为核心的、讲求经济效益的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在改进技术、节约成本、提高资产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内在冲动,这正是商业银行活力与效率的源泉。
    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上的个人激励机制
商业银行的个人激励制度包括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对员工的激励两部分。
对经理人员的激励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做法:①收入与利润挂钩,即经理人员的年薪与银行盈利以大致相同的比例增长;②建立所有者与经理人员的长期合作关系,使经理人员感到与银行保持长期关系的好处;③在那些相对更高程度上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经理人员没有行政级别,完全以业绩决定其是否续聘,打破了行政级别下的职务终身制。
对员工的激励包括:(1)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了“铁饭碗”、“铁交椅”。银行内部上至行长,下至一般员工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并配有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员工与银行之间可以相互选择。这种全员聘任制促使在银行内部员工中间形成一种较强的就业风险意识与积极进取精神。(2)实行效益工资制。员工的工资、奖金水平与银行经营成果挂钩,并随银行利润增长而不断调整。(3)级别晋升的制度化、公开化。商业银行大多建立了一套划分得很细的行员等级制度,人事部门逐年进行严格考核,成绩卓越者破格晋升,不称职者降级或罢免。由于升职和降职的机会永远存在,使员工一刻不敢懈怠。(4)有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包括医疗、养老保险、住房津贴、购房优惠贷款等。
    金融创新和多元化经营的业务发展方针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和多元化经营是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是专门从事存、贷款和资金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现代意义的商业银行是以存、放、汇为主业,以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为手段,全方位经营各种传统和非传统银行业务的金融企业。我国新兴的商业银行在与国家专业银行的竞争中,在市场占有率、资金实力、机构网点、知名度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商业银行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在金融创新和多元化经营方面有所突破。一些成立较早、资金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一是大力开发那些有助于扩展市场的新工具新品种,例如电话银行、自动提款机、客户终端、信用卡、个人消费性信贷、综合存款帐户、住房贷款、保险箱业务等。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这些新业务发展很快,有力地支撑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二是发展表外业务,主要是开证、担保、回购协议和掉期交易等。表外业务既给客户带来了方便,又给银行带来较丰厚的收入;同时,面对中央银行对资产与资本比例要求日趋严格,发展表外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减轻资本不足压力的一种策略。
    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制度,核心是合理划分总行与分行之间的权限。一方面,在“一级法人、多级经营”体制下,分行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权;另一方面,在一级法人体制下,总行必须对分支机构的经营风险负终极责任。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比一般工商企业有更高程度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较强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合理划分权限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总行通过建立包括业务管理目标考核、资金安全目标考核、综合管理目标考核在内的考核指标体系,将分行的经营业绩与其收益挂起钩来,以督促分支机构挖掘潜力,搞好经营管理,创造更大利润。
其次,建立资产风险监控制度。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所承受的货币风险、信用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都进一步加大,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鉴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中绝大部分是信贷资产,商业银行特别注意规范对信贷业务的管理,建立一整套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包括推行审贷分离,权限管理,并且在权限管理上由按单一额度标准划分权限,逐步过渡到依据贷款风险度及贷款审查质量等综合标准划分权限;做好企业评级和项目评估,按照企业信誉等级和项目风险度审批贷款,确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实行抵押和有效担保贷款,严格控制信用放款;建立逾期贷款的清收责任制;等等。
最后,建立一套激励型的劳动人事制度,以及全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按照“一级法人”的要求统一核算,分行进行单独的会议核算,总行对分行实行利润指标管理,分行在完成利润指标后可按规定提留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和公益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