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经济管理论坛

  企业管理观念的扩展与更新
艾丰冉永平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更是企业工作的永恒主题。在这方面,无论从实践上、理论上,目前都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为什么“流星”多,“恒星”少?——必须更新企业管理的观念
近年来,各地确实出现过不少有较高知名度的好企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流星”式的多,“恒星”式的少。这是为什么?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普遍地都与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分不开。可是,直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对企业管理存有种种糊涂观念,没有认识到企业决胜在市场,市场决胜在管理,企业管理是企业兴衰的关键。
一种,企业领导人主要精力放在向上要政策上,忽视了企业管理。在改革初期,往往有这种情况,要了一个政策,其“效益”胜过在管理上下若干苦功夫,这种暂时的现象助长了这种思维。
一种,以机制转换代替企业管理。以为实行承包,或者实行股份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管理问题。一些人被机制转换初期带来的一些“效益”所迷惑(如通过承包,职工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通过股份制,企业向社会筹集了许多资金等),于是出现了“以包代管”,“以转代管”的现象,结果,机制的转换不仅没有促进企业管理,反而放松了管理。
一种,把企业管理当做是纯内部的事情,不懂得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的企业尽管内部管理也很严,但经济效益却滑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盲目铺摊子,扩大规模,而不着力研究自己的产品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
一种,认为管理是慢功,远水不解近渴。特别是亏损企业,认为在没有资金、市场的情况下抓管理如隔靴搔痒。
总之,对企业管理的地位不理解,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认识,对企业管理的新要求不懂得,几层原因加在一起,形成了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在管理上的落后局面,即使一时“走红”的企业,也因企业管理不扎实,很快又“掉”下来。中央多年来一直要求加强企业管理,就是因为这些思想障碍在作怪,致使中央的要求不能很好落实。这就是我们今天必须明确而鲜明地提出更新企业管理观念的客观依据。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企业管理无所作为?——必须扩展企业管理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既是生产主体,又是经营主体,这就必然要扩展和加深企业管理的内涵。企业管理是一项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系统工程,它既要解决“经管企业”的问题,又要解决“经营企业”的问题,更要把“经管”和“经营”结合起来。全面的企业管理概念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基础管理。任何一个企业,要正常地生产,都必须有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严格的质量和数量的管理,配套的人、财、物管理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对职工素质的严格要求,等等。这是企业的基础性管理,任何企业都概莫能外。
第二个层次,经营管理。如果说基础管理是侧重内部建设的话,那经营管理则主要是解决好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就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可以说,全部的经营管理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这里存在着几个密切相关的环节:企业必须具备捕捉、收集、分析和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必须具备及时根据市场信息形成自己行动决策并加以实施的能力,必须具备把自己的行为结果顺利地交付市场检验的能力。这些环节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彼此连接、循环往复的运转的过程。
第三个层次,发展管理。它的实质是资产经营,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经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仅要生存,更要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它必须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所谓自我发展,就是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目前,这一块尽管还受到体制上的制约,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自身发展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努力制定和执行正确而有效的发展道路。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必须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终依靠市场竞争能力。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可以有许多标准,但市场竞争能力则是最重要的最实在的标准。
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形成,主要靠企业正确处理七个方面的战略。
产品战略。核心是自己产品的市场定位,在自己的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产品的发展途径。春兰集团,由于产品战略清晰,故而获得了成功。
质量战略。核心是质量的市场定位问题。名牌当然是质量好,但实质是定位成功。茅台酒由于其特殊的条件,产量不可能很大,它就定在“国酒”这样的极品地位。二锅头酒则选取了“在老百姓中定位”的战略。两者都获得了成功。
管理战略。这里的管理是狭义的。如在管理上是实行集权体制还是分权体制,是以严为主,还是以情为主,还是两者结合。
科技战略。要解决好技术引进与自力更生、循序渐进与高起点等关系。目前最主要的是怎样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和解决技术改造的效益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出现了所谓的“不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的说法。
投资战略。这里要解决的不仅是新的投资的问题,还应该包括搞活资产存量的问题。
商标战略,或曰名牌战略。这方面我国企业也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人才战略。这个无须多述。
以上七项战略是企业管理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形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最主要的途径。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则集中表现在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市场占有率上。
如果我们有了市场竞争力这个总体目标,有了形成竞争能力的七个战略,又有了检验市场竞争能力的三个指标,那么,我们的企业管理就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纲目。在人们更新管理观念的同时又有了可操作的准则,企业管理就可以比较快地前进一步。
  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必须把企业管理上升到资本运营的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企业实质就是运营资本去获得最佳效益。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我们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却缺乏这一观念,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经济规模,最大的冲动就是投入,而不是“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资本运营观念。
树立资本运营观念,不仅有助于搞活企业,更有助于搞活资产。目前,部分国有企业不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从搞活资产的角度去认识和操作。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总是要不断调整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企业也总是有活有死的。从资本运营的角度看,生死都是“红白喜事”。
从资本运营的高度来看企业管理,我们就会知道真正的“立体经营”是什么。从总体看,资本运营采取以下五种形态:产品形态、资产形态、房地产形态、金融形态、无形资产形态。一个出色的企业家,总是善于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这五种形态的。在这五种形态中,产品运营是企业的看家本领,其他四种资本运营,是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竞争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的企业经营手段单一,在今天企业竞争激烈的国内、国外市场上,必然会处于被动的地位。
要搞活国有资产,就要学会资产运营。我们现在实行的关、停、并、转、破,都是这个范畴。一些外国企业收买中国企业,参股或控股中国企业,实际上已把资产运营拿到中国市场上来了。如果他们不犯法,我们是无法谴责的,我们只有学会这种方法与之竞争。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或资产。我们提出房地产运营,并不是要所有企业都去投资炒房地产,而是要企业经营者具有房地产经营意识。在这方面不乏成功事例,如上海纺织业的改造,北京一轻的“退二进三”战略,青岛双星集团把制鞋车间搬出,腾出城市中的黄金地段搞旅游业,扬子集团在土地便宜时用较少的投资建了大量厂房,现在用已升值数十倍的厂房入股等等,都较好地发掘了国有资产潜力,突破企业发展的难关。
金融形态的资本运营,近些年在我国一些优势企业也已运用,但总的看还属于探索阶段。不过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看,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金融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这当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无形资产的运营在中国则更是刚刚开始。无形资产包括商标专用权、专利技术,也应包括企业形象、企业信用、信誉等等。许多企业由于缺乏知识,不注意发展和保护自己的无形资产,因而吃了很多的亏。例如,我们的企业不知道要使自己的产品有保障地进入他国市场,必须要在这个国家注册商标。我们的一些企业不认识自己的商标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合资的时候被吃掉,现在要想恢复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现在,名牌意识的觉醒,名牌战略的实施,名牌事业的崛起,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动向,这是十分可喜的。
企业管理进入了资本运营的轨道,实际上很有利于我们宏观调控的落实,尤其是有利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资产。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主要是运营国有资产,那么,他就不会那样死守着资产的物质形态,而比较容易接受资产的合理流动——这种流动是资本增值所需要的话。
企业管理当然是企业微观的事情,但实践证明,在宏观和中观上同样有许多工作可做和必须做。一方面,要通过宏观改革,为企业创造进行上述企业管理的条件。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的改革离不开政府的适当的必要的操作。从资产的运营角度看,旧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最大的弊端是“钱到地头死”,它的资产不能随着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和优化组合。目前单靠企业自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企业无权处置自己的资产,资产的所有者是国家。四川德阳全市无亏损企业的经验引起了轰动。他们经验的核心,其实就是政府以恰当的方式担负起了国有资产流动的组织者的职能。企业集团同样在国有资产的优化组合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怎样解决企业管理的实施问题?——必须重视发现和培养经营人才
搞好企业,可以说出许多条条来,但从实践中看,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人才问题,经营者问题。
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任何时候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企业任何时候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这是永恒的道理。好的企业并不是“得天独厚”,而是那个企业的领导者,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够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自己指挥的航船引向前进。有的企业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甚至面临倒闭,但改换了领导者,就又“柳暗花明”;有的企业曾经红极一时,但领导者发生了问题,企业也随之衰落;纵观今日之名牌企业的企业家,没有一个不是有超前意识的领导人。
对于企业家的作用,既不能片面地宣传“一个人办好一个企业”,夸大个人的作用,也不要否认企业领导人在办好企业中的关键作用。企业的机制是重要的,但看一看国内外的企业,凡是获得成功的,其实都有著名的企业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企业家,我们要重视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但也不能强调过分。一些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也并不是我们有些人误解的那样,完全靠“企业是他的”信条去经营企业的。
由此可见,要解决中国企业的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研究解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企业家的问题。这不仅是经济改革的任务,也包含着政治改革的任务。
纵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到了今天,是应该把企业管理的问题作为经济改革中的一个头等问题提出来了,它的进展,必然会带动整个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努力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陈士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1993年的统计数字表明,西部十个省区人均GDP在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地区有六个,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的下中等收入地区有四个,这十个省区除新疆外人均收入都在全国平均数以下,其中最低的贵州人均GDP为1232元,仅占全国平均数2663元的46.2%,与最高的上海人均GDP11700元比差8.5倍。令人忧虑的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这构成了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全民族共同富裕目标的一个严峻挑战。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宏观上讲,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历史上就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自8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后,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了政策和投资倾斜,而在同一时期国家对内陆地区包括西部各省区的投资强度明显减弱,加之原来的基础较差,东西部差距随之拉大。二是按照国家产业垂直区域分工布局,加工主导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大都分布在西部地区,这种产业分工是历史形成的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分效益外流。这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东部沿海发达省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上具有超前试验领先一步的优势,能够较为灵活的运用市场机制领先发展一些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并在政策上给予投资者以相当大的优惠,形成为全国的投资热点,从而使内地的资金、人才、企业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向沿海,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本来就稀缺的资金、人才等资源更加短缺,同时西部地区在运用市场机制筹集资金方面又缺乏比沿海更优惠的政策和条件,所以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步伐难以加快。
鉴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上述现状及其原因,我认为,国家应当把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来逐渐缩小东西部差距。这实际上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整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因为,西部地区区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个尚待开发的大有希望的战略地区,国家经济发展要保持强大的后劲,开发西部将是必然趋势。为了加速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为全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央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使缩小东西部差距的目标能够真正付诸实施:
1.国家应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中长期规划中把解决东西部差距越拉越大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可考虑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2000年前遏制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趋势;第二步是在下一个世纪初逐步走上缩小东西部差距的经济运行轨道。
2.借鉴一些国家(如巴西)在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国务院应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机构,归国务院直接领导,专门研究、论证、提出开发西部的意见、政策、规划。
3.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大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对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加速西部资源开发的急需项目,国家应优先安排并保证投入,在资金、人才、技术、物资等方面加大支持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力度,在价格、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在实施新税制中应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在统一税制的前提下可采取基数加因素的办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照顾,以增强这些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4.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铁路、主干线公路、通讯设施、大型水电站、火电厂的建设,主要应由国家投资,并制定出具体的规划、计划,定项目、定时间、定投资。
5.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国家应支持这些地区走以资源换资金的经济发展路子。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制定一些必要的鼓励性政策措施吸引外商和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同时,注意对中西部地区加大政策性投资的力度和增加利用优惠贷款的份额,帮助这些地区更好地发展经济。”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在这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落实。
发达地区要努力帮助西部不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先进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除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外,西部地区也是作出了贡献的。按历史形成的分工,在以前的价格体制下,西部向东部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矿产资源,今天东部反过来帮助西部也是应该的,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西部地区发展起来了,将会给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能源、原材料和市场,这也是保持东部地区快速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东部发达地区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的有效途径在于把国家的积极引导与地区间的优势互补结合起来,把东西部的互帮互助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为此,当前要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1.国家应当从宏观上采取各种手段协调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当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把东部的区位优势与西部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的发展区域规划,我认为这是指导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基本框架,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与此相配套的强有力的实施办法和措施以促进规划的实施步伐,并给西部地区以更多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按照产业政策实行投资倾斜,以引导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扩散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基本生产要素。
2.国家在积极推动东部发达省区对口支援西部欠发达省区的同时,应进一步扩大东西部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把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3.随着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沿海发达地区一部分产业、产品、技术、设备以至企业向资源丰富、能源价格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廉的西部地区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西部地区要通过制定大胆让利的配套政策措施吸纳东部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产品,使东西部地区在产业上进一步实现互补,从而使全国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西部地区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提高整个国家的国力、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根本途径。东部沿海地区这16年来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的事实表明,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脱贫致富,山东、福建的发展尤其能说明这一点。西部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必须正视差距但又不甘落后,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促进发展。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主要表现在:
1.随着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价格的逐步全面放开,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将真正有可能与发达地区等价交换,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增加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效益和资金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将会极大地推动西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2.由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西部原来被认为是边远落后、封闭冷清的内陆边疆正在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与周边国家互贸互市的重要口岸,外商的注意力也逐步由东部转向西部。要利用好这个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人才、技术、装备。这将会对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3.由于发达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广阔的劳务市场,给西部贫困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欠发达地区可大搞劳务输出,这既可以增加投入,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者技能,更新劳动者观念,从而使长期阻碍我们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匮乏、人才短缺、观念落后等问题得以缓解。


第9版(理论)
专栏:

  增强改革的风险意识
张兴德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改革开放问题时,总是反复提醒人们要注意改革存在风险,对此必须有思想准备,要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有风险的论述,是其关于改革开放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准确、全面地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改革,更加坚定改革信心,真正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有风险,这是由改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任何国家的任何革命,都会有曲折,有失误,甚至会失败。改革同历史上一些流血的革命相比,固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实质都是一样的,也必然会出现曲折和失误,不出任何问题是不现实的。“改革又是新生事物”,任何新生事物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完善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点。改革作为一种新事物,它所表现出来的不完善和问题就是风险。改革以来出现的几次通货膨胀,现在某些国有大中企业面临的困境,社会上出现的分配不公现象等等问题,其实就是改革中遇到一定风险的表现。如果加以具体的认真分析,就可发现,许多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的:“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不犯错误不可能,要争取犯得小一点,遇到问题就及时调整。”我们党内和社会上某些人,虽然从主观愿望上讲是拥护改革的,但他们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风险表示不理解,甚至对改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发生动摇。其实,这还是对改革的本质缺乏足够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深刻涵义。因而,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进行关于改革性质的教育,真正在全党全民中树立从改革性质的高度形成对改革风险的共识。
改革必然出现风险,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早在1984年城市改革刚刚起步之时,邓小平同志就十分明确告诫我们:“城市改革比农村复杂,而且有风险”,甚至“要冒很大风险的”。以后每当要将改革推向深入一步之时,邓小平同志总是同时提醒人们注意改革存在风险,并要有思想准备。强调“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回顾改革开放16年来,我们遇到几次风险,之所以都能较顺利的渡过去,将改革坚持到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全党事先有抗风险的思想准备,在风险面前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措施。对改革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有思想准备,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具体的改革措施,在出台前要尽可能地做到充分的论证,对它们的正效应和负效应都要充分的估计到,分析到,尽可能地减少负效应,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因为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即使这样,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沉着应付是极为重要的。
正确对待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风险,关键是要树立无产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改革的风险面前有两种态度,一是止步不前,甚至是走回头路,一是“迎着风险上,迎着困难上”,敢冒风险,能够采取正确对策化解风险。从中国当前实际情况看,如果停止不前,不改革,甚至倒退,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改革虽然有风险,也要咬紧牙关,坚持把改革搞下去。我们必须走改革这条路,有问题及时解决,提出要有点敢“冒”的精神。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有了这样的信心,才能有恰当的决策”。又说,“不冒风险,干什么事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这些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改革总设计师的无产阶级大无畏精神。16年的实践证明,改革虽有风险,但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和衷共济,采取正确有力的措施,就能“化险为夷”,使改革的车轮滚滚前进。
对改革出现的风险,既要在战略上藐视,敢“冒”,敢“闯”,又要在战术上重视,采取稳妥踏实的措施。我们之所以敢冒风险,是因为我们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我们必须正确看到这种能力,这样才能树立敢冒的信心。改革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有了改善,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一定的增强。邓小平同志1990年末谈到对1989年的情况时指出:“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为什么这次治理通货膨胀能够见效这么快,而且市场没有受多大影响,货币也没有受多大影响?原因就是有这十一二年改革开放的基础。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改革有风险,根本出路还在改革。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形势虽然在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既不能畏惧不前,也不可掉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要提倡多谋善断,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要扎扎实实地工作,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健康地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我们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出现问题赶快改。”当前,改革中的许多困难和风险已经克服和正在克服。但是,在以后的改革中必然还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风险。一首古诗说得好:“谁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走路是这样,改革也是这样。风险可能随时出现。因此,任何麻痹和厌倦的情绪都是不对的。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一书出版
侯文富
由曹长盛、杜康传、李忠杰主编、全国国际共运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位导师通力合作的《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一书,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分十二章,专题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共产主义政党的发展变化和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其改革;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和党际关系问题;社会民主党及其思想体系的发展演变;世界民族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世界工会运动与工会组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与国际政治事务;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流派和运动;苏联、东欧剧变及其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等重要问题,从宏阔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展示了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其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全面总结了近150年来积累的经验教训,科学评价了其历史价值,分析了其面临的课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和前景。
该书资料翔实,立论严谨,主要特色可归纳为三“新”一“浓”,即体例新、内容新、观点新,时代气息浓。它按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在逻辑设计全书结构和专题;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由共产党领导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旨在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各种社会运动,而且也适当包括了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政党的思想和活动;在评析和概括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原则,较少教条主义束缚;追踪时代发展,剖析现实问题,关注未来远景,充分反映了90年代所达到的认识高度。
(侯文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