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漫忆黄土岭之战
魏巍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电视剧《黄土岭1939》与大家见面了。这对于当年浴血抗战的敌后军民和牺牲的烈士们,是一个很好的纪念。片子拍得很好,生动地再现了这场有名的战斗,当年参加此次战斗的同志,看了都很高兴。
1939年,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时期。仅在晋察冀边区,就打了很多胜仗。刚进入11月,雁宿崖、黄土岭之战又揭幕了。此战共歼日军第二混成旅团1500余人,特别是击毙了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使日本朝野震惊,发出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哀叹。
这些胜利的战斗,是在一块光荣的土地上进行的。当年华北广大国土沦陷敌手,日军于攻陷平津、石家庄、太原之后,继续南下。形势是相当危险的。此时,聂荣臻带了不足3000人的兵力,接受了开展华北游击战争的任务,留在了五台山。由于他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的政策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终于在并不太长的时间内,在敌人的腹心地区,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巩固的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这块根据地,后来被党中央称誉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在这里,不仅有强大的子弟兵团,富有活力的游击队,而且在政权建设、经济工作、文化教育、群众组织等各个方面,都有出人意外的发展。尤其是根据地活跃的民主生活和普遍选举,是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因此,从大后方来参观的民主人士和外国朋友们称赞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新中国的雏形,或者是新中国的摇篮。在这样的土地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不是偶然的。
黄土岭之战,最初是由一份极为精确的情报引发的。这份情报的当事人,最近两年才去世。我曾两次到涞源城探望过他。他名叫冀诚,本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看去貌不惊人,个子也不高,面黄肌瘦,甚至有点孱弱。他受组织之命,最初扮作卖花生的小贩,接近日本兵,取得信任,混进了日军的情报部门,当了一名杂役。一天,他发现涞源城增加了600余名日军,并且索要牲口和民夫,就知道要“扫荡”了。同时他在日本队长的桌子上发现了一份路线图。冀诚就很快把这个情报经由我方情报站,转到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将军手中。
这时,杨司令员正在军区参加组织工作会议。聂司令员和彭真、贺龙等领导同志都在会议上。他们看了这份情报,都很赞成歼灭这支孤军深入的敌人。杨成武立即离开会场,策马奔赴白石口一带勘查地形。在白石山东侧的深山峡谷中选择了一处理想的伏击阵地。这是北起三岔口,中经雁宿崖,南达张家坟整整十里长的一条深沟。两侧高峰耸立,中间一道溪水,两山相距不过数十米,真是险恶之极。作为伏击阵地,真是再好没有的了。当年诗人田间,曾有一首诗题杨成武将军,诗篇说:“拙将取花,/未取先夸;/名将取花,/马上取花!”即记载此事。
果然,数日后,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三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炮兵中队共600余人,即被我军的三个主力团紧紧地包围在这座死谷之中。在我猝然猛烈的打击下,日军伤亡过半。但当时的日军,还是很有些战斗力的,他们随后占领了雁宿崖村以南的两座高地,作困兽之斗。于是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就展开了。当时的我军,尤其是一团,许多连排干部还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长期养成了猛打猛冲的战斗作风和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仅仅几小时,这个辻村大队就在弥漫的硝烟中被埋葬了。当时我作为老一团的一个青年干部,对此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辻村大队的全军覆没,使驻张家口的阿部规秀中将老羞成怒。于是他亲自率队出征了。他在银坊镇整整烧了一天房子,以发泄自己的怒气。但是,他也很快又陷入我军的包围。在几天的狼奔豕突中,不仅付出了大量伤亡,连他本人这条老命也葬送在仅有一两户人家的山坡上了。这是当年的一团团长陈正湘指挥迫击炮连将其击毙的。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黄土岭之战距今已有56个年头了。抚今追昔,这既是反法西斯人民欢庆胜利的日子,也应该是日本政府深刻反省,承认侵略罪行,向受害各国人民坦诚道歉的好机会。哪知日本国会却通过了一个十分不像样的“决议”,理所当然地引起东南亚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愤慨和不满。对此,中国人民不能不引起自己的警惕。
几年前,我曾到雁宿崖、黄土岭等旧战场寻访旧踪。也曾到阿部丧命的上庄子那个独家小院小坐片刻。据房东大嫂说,阿部规秀当年就坐在她的小屋里迎门的地方,面前摆了一个小炕桌进行指挥,一颗炮弹落在院内,飞起的碎片就把他的肚子炸烂了。雁宿崖村的老乡说,尽管战争已过去了50多年,村前的溪水,仍有时把侵略者的骸骨冲出来。对于侵略者来说,也许这是一种无言的警告吧!
由北京军区电视艺术中心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剧《黄土岭1939》,以艺术的笔触,全面真实地将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这一页搬上了荧屏。拍摄现场是在当年的战场,使用的道具大都是当年抗战的战利品。该剧场面宏大,悲壮惨烈,故事跌宕起伏。日军“三光”政策的残忍和“武士道”精神的愚昧,八路军战士的英雄壮举,通过一个个画面,展现得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优秀艺术品。
(附图片)
图为剧照:杨成武将军在指挥战斗。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民族团结的抒情史诗
——秦腔《西域情》观后
陈昌本
甘肃省张掖七一秦剧团,创作演出的气势宏伟的秦腔《西域情》,为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张掖谱写了一曲浓墨重彩的抒情史诗,再现了河西走廊上的“金张掖”,比黄金更辉煌的历史光辉!
《西域情》的编导者从大量民间传说中捕捉了一个对人们有思想启迪意义、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上有个隋炀帝,在他统治中国的时代修了一条大运河,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这位隋炀帝还曾联合西域诸国,并亲自翻越祁连山雪峰,到丝绸之路上的张掖,主持了西域27国国王和使者会聚朝贺的“万国交市盛会”,为开拓西域商道,开辟了辉煌的前景。这件历史上的大事,恐怕知道的人就少得多了。《西域情》的作者抓住了这一史实,吸收民间传说的养分,演绎出一幕斥责民族杀伐、歌颂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揭示了中国各民族的团结基于民族平等、民族互助、民族友爱的本质。这思想,具有极强的时代震撼力。
《西域情》着力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西域总监事裴矩,一个是吐谷浑女首领灵姑。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推到了戏剧冲突的漩涡里,用人物的坎坷命运,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西域总监事裴矩是领了3年打通西域的圣旨,带着30万征西大军,开到祁连山下的。但是,一场杀伐之后,他发现,征伐给各民族人民带来的只能是苦难、是怨仇,他决定改变隋炀帝的征伐国策,罢戈安民、结盟兴邦。这一决策带来了与隋炀帝之间激烈的君臣矛盾。接着,裴矩和吐谷浑首领灵姑携手振兴西域经济,并产生了互相爱慕之情。当他们为争取丝绸之路上最后一个敌对的高昌国,高昌国的国王使出了要求留下灵姑“联姻”的计谋时,又一下子把裴矩和灵姑推到了生离死别的感情纠葛中。当高昌国国王看清了裴矩的结盟诚意,眼看着丝绸之路就要在民族和睦的气氛中畅通无阻的时候,裴矩与隋炀帝的君臣矛盾发展到了极点。隋炀帝因为裴矩没有在三年期限内打通西域道路,欲究裴矩违反军令之责。这一矛盾冲突的深化,把裴矩推上了抒发爱国爱民情、民族团结情、生离死别情的高潮点,也把观众带进了戏剧冲突的漩涡中心。最后,隋炀帝发现了裴矩绘制的开拓西域的《西域图记》,决定赦免裴矩,派他回张掖主持皇帝亲驾的“万国交市盛会”。在隋炀帝喜会诸国国王时,这位好色的皇帝又看中了美貌的灵姑,带来了裴矩和灵姑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矛盾。这一冲突一直延续到最后一场戏,才在灵姑的“智斗”下,以喜剧的结局关上大幕。这样,两个光彩的人物形象,都在矛盾冲突的浪尖上,淘炼出来了。人物,经过张荣华和王志萍两位演员的精心塑造,性格鲜明得让观众难以忘怀。
《西域情》十分注意通过戏剧情节,抒发情感,以情感人。这部戏,叙事的过场戏极简短,抒情的重头戏则每一场里都有,写得十分充实。整台戏从布景到唱腔,从情绪到细节,从剧情到人物设计,都十分注意营造抒发情感的环境。
《西域情》是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的祝贺节目里首先和观众见面的。这部戏经过一年的修改,能成为具有特色的艺术精品,主要得益于甘肃和张掖地区党政领导的重视和七一剧团的同志们坚韧不拔的毅力。现在,这出戏终于进京演出了,我表示衷心祝贺。我佩服甘肃和张掖的领导者们抓文化艺术生产的魄力,希望有更多的领导者能像他们这样,下力气抓好本地的文化艺术生产,写出自己的无愧于时代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史诗性作品来!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不能忘却的历史
丁峤
当一部巨片问世的时候,只要它有新意、有历史的认识作用、有可看性,它必然在观众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前宽、桂云导演的新片《七·七事变》就是这样的影片,所以它引起了首都史学界、文艺界热烈的反响。
前宽、桂云两位是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又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精心制作了这部历史巨片。它再现了那段沉重而又辉煌的历史——反映了整个民族的觉醒,揭示了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侵华野心。1937年7月7日,是一个难以忘却的日子,侵略者使卢沟桥上空硝烟弥漫,使中华大地乌云滚滚,使中国人民陷入深重的苦难之中,影片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史实,充满了爱国激情。这对夫妇导演此片,也颇具特色,他们手中各有一支大笔,两支笔交融作画。前宽是美术出身,他善于用手中的笔着力描绘出宏伟场景,创造出影片中气势磅礴的效果,且带有悲怆色彩。桂云则有女性导演的特色,她笔下的人物总是那样细腻、真挚和生动,把这些奋起抗日人们的感情意志,塑造得栩栩如生,这表现了夫妇导演的心灵上的沟通与默契。
“卢沟桥事变”之后的八年,我们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洗雪了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而今这部再现这段历史的影片,应该是全民皆看的影片。
历史使整个民族深沉起来了。对于老者,应该去重温一下那段历史的辛酸与苦痛;对于青年,这段历史给他们留下了一份遗产。在那烽火年代,我们的人民是不屈的人民,这是中华民族之品格,是中华民族之魂,这份遗产,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祖国和迎接21世纪的到来,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感谢前宽、桂云及摄制组的全体,你们又为中国电影的史册增添了新的光彩。
(附图片)
右图为影片剧照。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谱写民族圣战的史诗
黄式宪
半个世纪前,在那民族危亡、举国忧患的烽火年代,卢沟桥头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寇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圣战的序幕。李前宽、肖桂云执导的新作《七·七事变》(尤建华编剧),以史诗般恢弘的气度和凝重、悲壮的笔触,再现了中国现代史上令人永志不忘的辉煌篇章。
史诗的创造,发轫于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本身精神文明衍进的历史渴求。照黑格尔老人的说法,史诗是“一种民族精神标本”,一种永恒而神圣的“纪念坊”。李前宽、肖桂云并非荷马式的行吟诗人,多年来却与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结下了缘分,自《开国大典》(1989年)、《决战之后》(1991年)、《重庆谈判》(1993年)以来,他们作为时代的歌手,一直锲而不舍地在史诗创造的领域里潜心开拓,形成一种可贵的“以史为鉴”而重构艺术叙事的创作风格,为中国银幕注入了一种耐人咀嚼的历史张力。
《七·七事变》在着笔于历史风云的描述时,既注重在历史事件铺陈上的历史文献价值,同时,更注重对历史矛盾的发掘和对历史本质的揭示,从而将不朽的史实提升为不朽的史诗。这其间的关键在于,要循着历史的踪迹,刻画出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来,由是体现出一种可作为“史鉴”的历史精神。处于影片叙事轴心并直接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政治、军事双重威胁的,是驻守平津一带的中国国民党第29军。影片紧扣住大时代的脉搏,在民族战争的复杂背景上,一方面,铺写出日军步步进逼华北、平津危在旦夕的特定历史情势;另方面,既颇有分寸地写出了宋哲元等29军高级将领始而存幻想于政治谈判,其后乃大义凛然奋起抗敌的变化过程,更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佟麟阁、赵登禹等身先士卒、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从赵登禹所部大刀团的打刀、磨刀、练刀、挥刀,直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渲染出一派高昂的士气和爱国主义激情。在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中,一代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可歌可泣、亦悲亦壮,有力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和伟大民族精神。
作为对抗日战争悲壮序幕的艺术描述,《七·七事变》所呈现于银幕的是一种崇高的美学品格,一种辉煌而撼人魂魄的史诗风范。这种史诗式的艺术创造,同时也标志着我们电影艺术家在面对历史时的一种大度和趋于成熟的风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历史画卷 民族忠魂
彭加瑾
“七·七事变”终于搬上了银幕;《七·七事变》终于获得了成功。在曲折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描述中,着力于刻画抗战英雄们的动人形象,这既是影片的显著的特色,也是它的全部魅力与价值的所在。
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揭开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序幕,从而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使之成为了近代中国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正是意识到了“七·七事变”的深刻的历史内容与意义,艺术家们才热情、果断地选择了这一题材,并能予以高屋建瓴的把握和全景式的展示。他们不但能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来详述事变的始末与过程;而且能从严峻的选择与酷烈的拚搏、牺牲中,来突现主人公们的浩然正气与炽烈的情怀。他们不但在二十九路军不畏强暴,守土抗战的叙事主线中,写到了军队与民众,士兵与将领,部队与地方的官员;而且在这条丰满的主线外,还写到了前线与后方,写到了我地下党的支持与中共中央的声援等等。这一切都从各个侧面共同构成了民族团结抗战的整体的宏伟画卷。它完整,有机,严谨,富于历史感,可以说是把真正的历史内容还给了“历史”。
这是一部以叙述历史事件为主的作品,因而艺术家难以用精微细腻的镜语来描写人物。然而,在有限的篇幅里,在紧张的叙事过程中,艺术家仍然利用特定的情境与契机,采取白描的手法,着力于形象、精神、人格的揭示,这使影片的主人公们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果说在丰台中日军队相遇后的对峙、大刀队争夺大铁桥、四龙庙以及守卫卢沟桥的血战等情节中,影片成功地刻画了二十九路军“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英雄群像;那么,通过誓死抵抗,抛妻别子,凛然斥敌,壮烈牺牲,痛悼英灵等片段,它富有典型性地塑造了佟麟阁、赵登禹、王冷斋、宋哲元等人的个体形象。他们身份不同,性格各异,但在民族的利益与尊严的面前,都显示出了蕴藏于心底的神圣的爱国情怀。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为民族之魂呐喊
导演:李前宽肖桂云
“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进入了空前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些年我们的创作道路,与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结下了缘分。细细想来,几乎每一部影片的创作都没有离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尊严,表现伟大的“民族之魂”。“七·七事变”中全国军民团结一心抗击日寇,“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就是“民族之魂”的呐喊。为了民族的尊严与国家的主权,中国人用血肉之躯筑成了新的长城。这铿锵有力的声音,是中华民族之魂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伟大浩气和战斗激情的呐喊。
今年是人类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50周年的时刻,我们执导的历史巨片《七·七事变》在海内外上映,参与人类伸张正义的纪念活动,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当人类文明迎来新的阶段时,世界人民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人们没有忘记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悲剧,战争葬送了几千万条生命,生灵涂炭,人类的文明被践踏。接到《七·七事变》剧本,面临诸多创作与拍摄的困难,特别是季节的紧迫,使我们感到困扰和压力。但是,当思绪一旦投入到卢沟桥畔的规定情景,一颗艺术家的良心立刻激荡起来。对日本帝国主义吞食中国的极大气愤,和为中华民族响应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壮举的敬佩,以及为那些抗击日寇的中国将士而产生的自豪,激励着我们的创作热情,我们要让历史昭示未来。这是一部撼天动地的史诗画卷,它有诸多真实感人的历史人物,我们努力在“史、戏、人”这三个字上下功夫,既表现193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真实历史,又能从那些有震撼力的画面和感人的戏中,认识几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并从中感悟到一点“民族之魂”,这便是影片《七·七事变》的魅力和我们的创作初衷。
壮哉!卢沟桥;壮哉!中华民族的铁血儿女。(附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激情满怀 重现历史
任殷
影片《七·七事变》是导演李前宽、肖桂云满怀激情,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拍成的新作。
影片以“七·七事变”真实、完整的史料为情节基础;昂扬激越的爱国主义情感统领着全片的情绪基调。对真实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描述得层次分明、条缕清晰。对中共地下党的活动虽着墨不多,却比较准确地勾描出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的政治历史背景。写事件的同时,又特别突出了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狼子野心,特别突出了中华民族与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其中,中国军队金振中营与日军一木清直大队街头相遇,双方剑拔弩张;日本军在中国29军驻地大摆“鸿门宴”;中国军队组成的抗击敌人的大刀队;国民党29军撤出宛平城,祭奠阵亡烈士的庄严仪式;何基沣旅长被迫率军撤出卢沟桥的悲愤场面……既是历史事件中的重要环节,更是经过艺术再创造后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民族精神的再现与升华。
以历史事件为主体来结构影片的情节,无疑会遇到许多难点:既要正面交待清楚事件的时代背景,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又不能将人物湮没于其中。见事不见人,见物不见情的情节是难以有艺术感染力的。对此,创作者们颇下了一番苦功。《七·七事变》努力塑造了抗日将领们的群像。誓死保卫疆土壮烈殉国的佟麟阁、赵登禹,悲愤难抑被迫撤出卢沟桥的何基沣,从圆滑世故到坚决抗战的宋哲元,从大局出发满怀委屈与日军周旋的张自忠。每一个人物都为观众留下了最富特色的方面。而其中赵登禹壮别母亲、爱妻,宋哲元老母亲对儿子的一番教诲,又为人物的情感世界增添了细腻的笔触,把中国人世代推崇的气节、民族大义表达得真挚朴实、情深意切。影片对于真实的历史人物把握得分寸得当,刻画出了爱国将领的不同精神感情风貌。使《七·七事变》超越了一般性的历史事件影片,传达出充沛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精神,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壮哉,《七·七事变》
李超
李前宽、肖桂云近年来拍摄的每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决战之后》,几乎都可以从历史和艺术双重角度来读解。
从历史的角度读解他们的影片,你会产生一种“登高顿觉天地宽”的感受。看完影片,一种前尘往事历历在目、天下大势了然于胸之感油然而生。
“七·七事变”作为日军侵华的一个重大步骤,作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序幕,如同一个充满张力的历史纽结,它将中日、国共、军民、国民党内部各方的军事、政治态度,以及抗日将士和广大民众的民族感情全部集中浓缩到一起。而李、肖二位导演不愧为驾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高手,他们驾轻就熟地调动着自己的摄影机和镜头前的千军万马,把一个极端复杂的历史事件处理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令人仿佛亲历者和当事人一样重温了那段历史,并超越于任何一位亲历者和当事人,对事件的全貌有了宏观的了解和把握。从这一意义上说,影片《七·七事变》堪称一部形象的历史教科书。它不仅将唤醒人们对那段惨痛历史的记忆,也将让人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的生存和尊严而壮烈捐躯的抗日英烈。
从艺术角度读解《七·七事变》,你将发现,影片不仅是历史真相的复原和历史之谜的破译,也是一幅抗日英烈的悲壮画卷,民族精神的高亢颂歌。透过逼肖真实的一组组历史镜头,你能看到创作者那沸腾的热血、饱满的激情。从抗日将士那视死如归的踏踏脚步声中,你能听到“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呐喊;从高粱地里的血拚厮杀声中,你能听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旋律;从卢沟桥上的石狮口中,你能听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的最后吼声。特别是影片最后,当29军的将士们倒退着撤离宛平城,他们手扶卢沟桥上的石狮,眼中流着泪和血,含恨忍辱一步步离去时,相信每一个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人,都会心血滚沸、怆然泣下。此时,历史与艺术已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升华为一种崇高悲壮的审美境界。
壮哉,《七·七事变》!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40年风雨不改卫士本色
电视剧《无悔追踪》开拍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和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联合摄制的18集电视连续剧《无悔追踪》日前开机。该剧在展现京城一胡同40年风雨历程的同时,通过一位警察几十年锲而不舍追踪潜伏特务的故事,在一种人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揭示了一种人们并不熟知的人生状态。该剧由《针眼儿警官》、《片儿警》的编剧史建全执笔;曾拍出过《鲁冰花》、《老师,新年快乐》、《我的九月》的儿影厂导演尹力执导该剧。剧中主要角色由刘佩其、李丁、王志文、张英等扮演。(西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