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烟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架金桥
技术市场交易额连续4年以50%的速度上升
本报讯烟台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采取主动出击、强化管理、加强宣传、建立网络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技术市场。目前全市共登记技术合同1003项,合同金额8132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达5865万元。技术交易额连续4年以50%的速度上升。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荣获“首届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
建立网络,理顺关系,完善体系。烟台市现有科技贸易机构及科研处所1059个,为了理顺技术市场活动中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对技术市场的管理职能,市里首先从管理网络建设抓起,要求各县市区都要设立专职的技术市场管理机构,经过努力,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都成立了技术市场管理科,17个技术市场的管理人员全部经过了省以上的技术市场培训,取得了上岗资格。全市还建立技术合同登记处13个,技术市场协会1个,使全市的技术市场网络基本形成。在加强网络建设的同时,市科委还与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建立了上下贯通、纵横成网的技术市场管理体系,从而推动了全市技术市场工作的开展。
加强宣传,主动出击,维护秩序。为了促进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他们还大力开展“技术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先后编写了10万多字的“技术合同法”学习讲稿,翻印了5000多份“技术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举办技术合同法骨干学习班147期,直接受教育者达5万多人次,经培训考试合格的技术市场骨干人员达7500多人。同时,全市还开展了技术经纪人资格培训工作,选编培训教材1500多份,培训各类经纪人员530多人,其中有320人办理了省级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为了使科技贸易单位和个人能够充分了解技术市场的政策和法规,他们还采取主动出击、强化管理的办法,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各乡镇、企业、科技机构等基层单位,一边宣传技术合同法,进行技术合同登记,一边检查执法情况,对全市技术市场进行了多次检查。对违法现象进行了严格查处,维护了技术市场秩序。
培育两个市场,狠抓民营科技。烟台市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机制灵活的常设技术市场。去年5月,经国家专利局批准,这里成立了中国(烟台)专利市场,成为全市最大的常设技术市场。另外各县市区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的需要,先后建立了10处各种形式的小型常设技术市场,这些技术市场不但定期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前来发布技术信息,还在部分乡镇设立了技术市场分场。由于这些常设技术市场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全市技术交易的开展。
去年,这个市参加中国第8届发明博览会,获金奖3枚、银奖5枚、铜奖2枚;在’94中国专利市场新技术新产品展交会上,参展项目1350多项,获金奖57项,银奖72项,铜奖60项,促进了全市技术交易的增长。(王永福孙佑天宗卫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拳拳报国心
——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海外代表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贾西平
“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使人振奋,我们都在想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三年前,正值许多同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在祖国大使馆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十八个中国留学生学会和协会,促成留学人员回国,从英国回国的孙方臻现已是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所所长,还有彭练矛现在北京电镜室,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来自英国的留学生饶子和第一个发言。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玉台补充说:“孙方臻是中科院最年轻的所长,只有三十二岁。”
七月二十七日,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与参加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的海外留学生代表的座谈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举行。青砖绿瓦的友谊宫内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情,来自十几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代表争相发言,倾吐他们对祖国的爱恋。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经济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科技教育受到普遍重视。这一派崭新景象使许多留学生兴奋不已。来自美国的王亚新说,这次回国感受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国内同行蓬勃向上的精神,他们的论文水平很高,二是老一辈科学家甘当人梯的精神,三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人的关心、重视和期望。
“出国时间越长,爱国之情愈烈”。这是许多同学在发言中都引用的一句话。他们动情地说,刚出国时天天都在为“绿卡”奋斗,现在“绿卡”拿到了,却天天在思念祖国,有的人干脆回到祖国。据国家教委负责人透露,我国现在共有海外留学生二十三万多人,其中公派和单位派十二万多人,已回国七万多人。最近几年回国人数已大于出国人数。
担任加拿大中国科技协会执行副主席职务的郑延友博士,向大家介绍了他们近年来在促进中加科技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两年来这个协会组团访问了北京、上海、河南、安徽、广东、大连等地,洽谈了大量科技项目。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中国留学生都先后组成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协会为祖国服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林木工厂化育苗形成规模
已建立五十个物种组培苗基因库
本报讯运用最新生物工程技术、建立现代化“植物工厂”大规模组织培养育苗,使我国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建立桉类、山茶类和各种花卉等50个物种的组培苗基因库,一批年产100万株苗木的组培工厂投入运行。
自1960年法国的莫瑞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兰花工厂之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迅速发展,目前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再生植株的种类已达800多种。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也积极探索这项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国家将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列入“七五”、“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相继把组织培养育苗,从实验室通过中试生产而投入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化生产。1990年建成了华南林木组培工厂,全部生产过程由电脑管理系统控制,工厂林木组培苗年产量达300万株,投入生产以来,工厂总产值达200万元以上。
应用组培苗造林具有林相整齐、林分变动系数合理、遗传增益大等优点,目前,我国已应用工厂化生产的组培苗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四川五省营造工程林5000多公顷,同时,还建立了优良无性系营造试验林340公顷。(梁成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银针闪闪济苍生
——记王文远和他的平衡针灸学
周新民毕全忠
青年农民刘利民患了一种怪病,胸和背都疼痛,不能平躺,已有3年,大医院查不出什么病,也治不好。有人介绍他到北京卫戍区292医院请王文远医生治疗。王文远在患者右手上扎了一针,捻、转、提、插,数秒钟后,病人胸背不痛了,当时就可平躺。
类似的例子不只是几百几千。王文远行医近30年,用他的银针治疗过的病人已近20万,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涉及到100多种病,大部分为各种疼痛和瘫痪、半瘫痪,有效率达90%以上,治愈率为86%,其中一针治愈率为11%。他下针的部位,算起来不过30来个,大多不是经络上的穴位,在针灸界可谓独树一帜。
王文远是山东临沂人,16岁学中医,1964年入伍后又进修过西医,成为一名军医。他今年50岁,现任北京卫戍区292医院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25年前,王文远到河北省山区采药,为当地几位农民治疗肩周炎。他按经络穴位进针,扎了好几个穴位,效果都不佳。回部队后,他专门研究针灸治疗肩周炎。他仍按传统的循经取穴办法,在治疗此类病痛常用的那些穴位进针,除病情较轻、患病时间较短的少数病例有些效果外,其余仍是没有多少效果。他感到必须改变思路。他想,中医讲阴阳调和,阴阳不协调、不平衡就会生病,肩周炎也是人体内不协调、不平衡的表现。而现代人体解剖学揭示,人体神经系统是呈交叉对称分布的。从神经系统分布的状况出发,也许可以找到促使阴阳平衡的办法。他按照这一想法,试着按神经分布取穴,在自己身上试验。
经反复探索,他找到了30个新穴位,这30个穴位全非传统经络上的穴位,治疗的疾病扩展到136种,都是单穴治疗,一针见效。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一针扎下去,血压和尿糖指标即显著下降。他在中外医学杂志上发表了156篇论文,公布他的研究成果。他获得10项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全军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他在实践上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针灸治疗法,在理论上形成了“平衡针灸学”体系。
王文远的平衡针灸法因其疗效显著,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求医者也日众。为使平衡针灸学广为传播,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举办讲习班,请他讲授,共办了48期,几千人参加了学习。目前,全国将平衡针灸用于临床的医院已达2000家。在境内外,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已建有100多个中国平衡针灸学研究中心。在去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平衡针灸学国际研讨会上,200多位中外专家交流了350项成果,显示了这门新学科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文远还将平衡针灸学的原理用到其他治疗方法上,建立了平衡药疗、平衡膳疗、平衡罐疗等新疗法。如今,他又进一步研究“平衡医学”理论,担任了中国平衡医学研究会理事长。为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为更多人治疗疾病,王文远仍不知疲倦地探索着。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贵州加强保护贵州龙化石
本报讯贵州省严厉打击盗掘珍贵的贵州龙化石的犯罪活动,一度猖獗横行的盗掘活动已基本被制止。
贵州龙是古代生物界的稀有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的中三叠纪时代浅海中。近几年来,珍贵的贵州龙化石多次横遭盗掘。为了重点打击首要犯罪分子,教育多数群众,保护好化石产地,贵州省文化厅特别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刘东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爬行动物研究室主任赵喜进研究员等专家,进行涉案化石文物鉴定,为打击盗掘龙化石提供法律根据。
专家们对多年来收缴的非法盗掘出土的700多件化石鉴定时认定,“贵州龙化石是研究早期爬行动物演化的不可多得的科学标本,其发现是重大科学发现”,并将226件化石定为珍贵化石。接到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正式签发的鉴定,黔西南州、兴义市公安局、检察院抓紧处理案件,正式批准逮捕了几名盗掘化石的首要罪犯。黔西南州、兴义市文化部门对绿荫村贵州龙化石保护范围,重新进行勘测、划线定界,划定保护面积16.46公顷,重点保护区面积6.5公顷。(陈志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95内蒙古草原夏令营开营
本报讯历时一月的’95“手拉手,心连心”内蒙古草原夏令营于7月28日安营扎寨。这次夏令营组织北京城乡小学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内蒙古牧民家中体验蒙古民族生活,和牧区中小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与生活,参观昭君墓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与当地解放军座谈。此次夏令营使参加的首都中小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磨练了意志、培养了独立自理能力和友爱互助精神,激发他们爱我中华大好河山的情怀。该夏令营由北京天时旅行社、北京西城区少年宫、北京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主办。(洪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辽宁教育书刊发行公司做“品位”文章
10年为中小学生提供优秀读物上亿册
本报讯肩负着全省600万中小学教学用书和课外读物发行任务的辽宁教育书刊发行公司,十年来,坚持依法经营,为学生提供优秀读物上亿册。他们以“当好出版社的高参,发行品位高、有教育意义的读物”为宗旨,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学生用书要求和提供重大选题。1993年,在2万张抽样问卷中发现,受学生欢迎的品位高的读物很匮乏,而学生中的“追星族”、“发烧友”却在增多。便及时向出版部门提出加强编写优秀读物的建议,并由该公司总经理杨占山主编了《我的星》、《我的心》等系列丛书,受到学生欢迎。《我的星》一书,第一次印刷15万册,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全国有10个省出版社联系出版,这在出版界是少有的。接着又提出了《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等选题,都已出版发行。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该公司员工的实际行动。每逢寒暑假期,是教育书刊发行公司发行员最紧张忙碌的时刻。为保证全省中小学生开学用书及时到校,他们冒严寒、顶酷暑,把书及时送至各县区基层单位。10年来他们累计行程100多万公里,发行书刊1亿多册。(一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核电工程250吨环行起重机问世
本报讯用于核电工程的关键设备——250吨环行起重机,日前在大连起重机器厂经600天奋战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核电工程环行起重机的历史。
该机选用了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式可控硅驱动系统和带有远程终端的PLC程控系统,并有先进的抗震装置。(张书政)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节水双壁软管研制成功
本报讯记者谢联辉报道:内蒙古赤峰市日月公司最近研制成功的“节水双壁软管”,以新颖的制作工艺、抗老化、抗环境应力龟裂的性能、低廉的价格,获得专家们一致好评。
节水双壁软管的内外壁厚为1毫米,中间加增强线网,具有很强的抗撕裂、抗穿刺、抗老化性能,可卷曲盘放,便于做移动灌溉管道,便于保管。灌溉时,可根据作物需要,控制水从内壁经过线网到外壁的流速,以达到节水的效果。这种新型输水管材价格仅为同类产品的1/3至1/5,适用性强,耐用性能好,不仅可以替代部分农村年年要修、年年漏水的灌溉渠道,在工业、化工、食品、环卫、园林等行业的输水工程上,有着广阔市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简讯

  简讯
▲一种可防止水稻烂种烂秧和提高中晚稻秧苗素质、控根促芽、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水稻生长调节剂——“秧宝灵”,日前由福州飞虹农化有限公司投入批量生产。这项科研成果已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是我国培育早晚秧新突破,居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林斯定)
▲济南军区驻豫一五二医院日前为一名出生不满八个月的婴儿腹部肿瘤患者施行手术探查,成功地取出了占体重三分之一、重达一千五百克的肾母细胞瘤。据专家咨询介绍,从不满周岁的婴儿腹内摘除一千五百克肾母细胞瘤,在国内医疗治疗史上尚属罕见。(武兴汉)
▲为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中国人民银行七月二十八日发行“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金银纪念币”一套共两枚。一枚是金芯镶银边双金属纪念币,一枚是纯银纪念币,成色均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郝士)
▲“八一”前夕,国防大学疑难病研究中心特设了咨询热线,为全军离退休老干部提供疑难病治疗健康咨询服务。他们针对老年常见病与疑难杂症组成攻关小组,他们的工作受到军内离退休老干部的欢迎。(弘涛)
▲我国邮电部系统第一家以合作形式建立的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北京邮电大学—贝尔北方电讯电信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一年来,开发生产了新型多媒体宽带研究与开发平台等适应我国电信事业发展需要的研究项目。(董玉国)
▲一九九五年全国青少年煤炭科技夏令营日前在北京开营,来自全国煤炭系统学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张广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上地杯”教科文卫新闻摄影竞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全院医务工作者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在狠抓质量管理的同时,树立全院职工抢教工作争分夺秒的意识。图为该院“抢运病人”的竞赛场面。雷祖益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