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他山石

  企业如何保持青春的活力?欧文斯—科宁公司,这个已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企业,找到了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这就是依靠科研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使企业的生产率年年提高。
 企业返老还童有诀窍
刘爱成
世界上第一家发明和生产玻璃纤维的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目前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多家玻璃纤维工厂和1.7万名职工。这个1938年仅靠一家工厂起家的老企业,尽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但总是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它之所以能在美国乃至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这像“灵丹妙药”一样,使企业返老还童、保持竞争力,而这些“药剂”则主要来源于公司的科研中心。
最近,记者慕名访问了这个设在俄亥俄州格兰维尔的科研中心。远远看去,这里像是一个大公园,碧水蓝天,花红草绿,白色的建筑物点缀其间。在中心的大门口,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迎接我的公关主任芬克女士告诉我,这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象征着该公司与中国的合作,同时也是为了欢迎人民日报记者的到来。
芬克女士介绍说,这个中心占地面积200公顷,大体分为3大部分,两个研究区和一个实验厂区。中心总共有550名科研人员,专门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创造。科研人员把新的科研成果立即拿到附近的工厂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到该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工厂。芬克女士说,这里只是公司科研中心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设在比利时,但属于这里领导,加在一起总共有1000多名科研人员。
科研中心由公司副总裁朗格甘直接主管。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了科研中心对整个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他说,公司不管盈利如何,每年都要从收入中拨出一定比例的款项用于科研中心的运转。去年公司对科研方面的投资达7200万美元。科研中心30%的人力和时间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70%的力量用于原有产品技术的改进,每年提高6%的生产率。在组合玻璃纤维创新研究室,记者遇见了研究科主任黄建中博士。黄先生带我参观了他那摆满了各种仪器的实验室,并介绍说他们的任务主要是从事产品创新研究。这个公司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30年代它首次发明了玻璃纤维技术;40年代开发了用于制造飞机、轮船及建筑用的隔热、防火玻璃纤维材料;50年代研制出第一代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可以用来制造汽车车体,并同时开发了玻璃丝织产品技术;60年代发明了管道衬垫,研制出一种抗压、抗腐蚀、韧力强、重量轻的地下储罐和管道;70年代开发了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子午线轮胎;80年代开发了喷吹玻璃棉和毛层填料;进入90年代,科研中心开发出用于电器产品的超级绝缘材料。
挨着实验室的是一个实验厂房,黄先生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他们研究出来的成果要在这里不断检验,直到成功为止。研究中心平均每年至少要开发出10到15种新的技术和产品。不少产品技术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的。
把新的产品技术推广应用到公司的老厂中去是科研中心的又一个任务。为了使老厂适应产品技术的不断翻新,中心的科研人员深入工厂、车间,对原有机械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力求达到既节省,又快捷。
记者还参观了该公司最老的一个工厂。这个有50多年历史的老厂其貌不扬,外表留下不少历史的痕迹,但走进去一看却到处充满现代化气息。工人们在电脑房里操纵着机器,一条条流水线吐出如云的玻璃棉,原料变成品仅在数分钟之内。科研人员说,这个老厂达到现在这种水平不知进行了多少次技术改造,而且这种改造仍然没有完结。
我问周围的科研人员,他们为公司作出这么大的贡献,公司给他们的待遇如何。他们说,公司每年都对有成就的科研人员予以各种奖励,如提升职位和发放奖金等。但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金钱并不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公司对试验研究的支持和关心,使他们在科研中有成就感。一位科研人员说,公司关心的不仅是每个科研人员,而且还包括他们的家属。他举例说,去年科研中心要派一批人到设在泰国的工厂进行技术指导。这批科研人员走后,公司一直与他们的家属保持联系,提供各种帮助。
谈到在国外建厂问题时他们说,目前公司对在中国投资设厂以及与中国合作最感兴趣。公司计划3至5年内总共在中国投资1亿美元,建设10家工厂。他们说,该公司之所以要在中国投资是因为那里的市场巨大,尤其是房屋建筑所用的隔热、隔音材料市场潜力极大。有两位去过中国的科研人员说,现在中国的许多房屋建设和装修都很漂亮,但美中不足的是墙内和房顶缺少玻璃纤维隔热、隔音材料。目前中国平均每人每年使用的隔热、隔音材料为0.02公斤,香港地区为0.7公斤,北美为4.4公斤。住房使用隔热材料的最大好处是冬天保温,夏天隔热,能够大量节省能源。为了让我相信,他们带我到附近一家正在建设的住宅参观。这所建了一半的房子,墙内和屋顶放好了一层玻璃纤维棉,正准备覆盖。此时正值中午,外面阳光灼热。走进室内,确实有一种阴凉、爽快的感觉。我问使用这种隔热材料造价是否很贵。他们说,算起来并不贵,其造价就是使用隔热材料后两年所节省的能源费用。使用隔热的材料越多,节省的煤、电等能源就越多。
告别时,朗格甘副总裁再次表示,科研中心将在为中国培养人才及加强技术交流方面作出贡献。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书窗

  信息技术恐惧症
——《工作的末日》一书评介
张勇
18世纪,火车最早在英国问世时,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希望,也有恐惧。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奇》一书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火车到来时,米德尔马奇镇的人们担心这个庞然怪物会毁掉他们的生活。然而,事实正相反,火车虽然使马车夫等一部分人失去了工作,却把小镇与外面的精彩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创造了许多新职业。与不通火车的地方相比,小镇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个小镇可以说是工业革命发轫时期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而那种对于新技术、新发明的恐惧,在整个工业文明史中是极具普遍意义的。人们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繁荣与富足,但又总在怀疑:机器是否将最终取代人?200多年来,不少人为此著书立说,争论不休。
在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今天,又一本预言工作即将消失的新书《工作的末日》出现了。作者杰米里·里夫金悲观地写道:“今后若干年里,尖端的新软件技术会使社会接近于几乎没有工人的世界。到21世纪中期,必将出现近乎自动化的经济,不再需要工人,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
里夫金是美国华盛顿智囊机构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也是一个有名的技术恐惧症患者,他以前曾猛烈抨击过生物技术。他并不否认,以往关于技术进步造成失业的预言都无一例外地破灭了。但是他认为,信息革命与以往的历次技术革命都不同,“计算机不是詹妮机”,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詹妮纺织机之类机器造成的失业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而现在,几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在因为应用电脑而裁员。不仅占工业劳动3/4的简单劳动可以自动化,技术性工作也受到了威胁。电脑甚至可以诊断疾病,写出的爱情小说也不比人类逊色。
——信息革命的到来比以往的任何技术革命都更快,犹如迅雷不及掩耳,社会将无法及时创造新的职业,即使有了新职业也无法及时培训失业工人以适应新工作。
——信息技术使工作具有可移动性。远程通讯技术加上电脑使公司可以把工作交给国外的廉价劳动力,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不仅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劳动力的供应。
在当今世界1/3的劳动力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大背景下,这些充满忧患的预言引起的反响是可想而知的。英国《金融时报》评论道,它“来得正是时候”。与此同时,对于人类前途的一场思考与争论也在展开。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指出,里夫金的论断缺乏事实的佐证,而相反的事实倒有不少。美国和日本在发展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经济方面走在最前列,创造就业也最成功。日本的机器人最多,失业率却最低。此外,与西欧相比,美国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较大,但是失业率只及西欧的一半。法国《发展》周刊则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等新的通信手段的出现,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唤醒了美国工业。
《经济学家》还指出了里夫金在理论上的漏洞:假定生产增长而需求静止。实际上,新技术在生产出新产品或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还将创造出新的需求,从而带动就业的增长。当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钢铁工业、橡胶工业、公路建设等其他许多产业的发展,以至于一个汽车工业的工作机会能为其他行业提供4个工作机会。如今,美国的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到一半以上。如果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全球将形成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多媒体产品市场。无疑,这将创造可观的就业机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去年的《就业调查》报告也与里夫金的理论大相径庭:“现在的技术变革对就业增长有利。需求增长带来的就业增长大大超出被毁掉的工作。”国际劳工组织的《1995年世界就业状况》更是乐观地指出,尽管失业率高,但就业格局中的许多变化是积极的,为将来更广泛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看来,人们还没有理由像里夫金那样过分悲观。如果人们有创造机器代替工人的天才,那么,他们就有天才给这些工人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可以想见,21世纪,作为支柱产业的信息产业将成为带动其他产业的火车头,其影响将大大超过铁路和电气化。人们应该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并积极适应信息社会的产业大调整。否则,岂不是要重犯200多年前米德尔马奇人的错误了吗?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退休并不意味着工作权利的丧失,而是人生第二次创业的开始。要想从容面对退休生活,就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退休不忘成功
顾玉清
退休,这是工薪阶层都要面对的现实。然而,当退休的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有些人由于思想准备不足,对未来显得不知所措。相反,另一些人却很从容、创造性地去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在科特迪瓦,退休后获得成功者亦不乏其人。
不少科特迪瓦退休者认为,退休并不意味着工作权利的丧失,而是人生第二次创业的开始。关键是不要等有了多少钱才去安排已定的计划,因为钱永远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开始行动,善于利用环境、条件以及各自的特长,抓住机会,实现与在职时不同的、属于自己的成功。
阿迪埃先生原是科特迪瓦某小学的一名教员,他靠勤劳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星期日种植园主”。在他工作的30年间,他把业余劳动当成一种乐趣,每逢星期日都要到家乡德朗戈博农村去垦荒种地,经过坚持不懈的营造和精心管理,他目前拥有35公顷可可园、16公顷咖啡园和6公顷棕榈林,收入相当可观。退休以后,他除了将多年积攒的资金投入房地产外,还特地在农村建造了一栋豪华别墅,准备最终远离城市,到那里去安享别具情调的田园生活。
杜雷先生退休前是某地区防疫站的兽医,在科特迪瓦好几个城市均有他的私人住宅。他认为,对退休不可以消极等待,而是从参加工作的时候起就要注意留心,积极准备。他是从他的本行,即养鸡、羊、牛开始发迹的。最初他虽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现在,他的畜牧业农场已经初具规模,仅牛的存栏数就达120头,并由过去只搞生产发展到屠宰和销售。他觉得管理自己亲手创办起来的农场特别来劲儿,尽管整天忙忙碌碌,但却活得更加开心、自信。
干了一辈子便衣警察的恩盖尚先生透露,他成功的秘密是:节俭。他说,执行一项已定的雄心勃勃的退休计划,实际上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安排”。然而,作为收入有限的工薪阶层,无论想干点儿什么,都得强迫自己远离那种所谓“潇洒”的活法,而尽量节俭并有计划。他介绍说,70年代,他的月工资只有8.5万非郎(当时300非郎约合1美元),他将其一分为三:一部分用于日常开支,另一部分留作医疗保健,其余部分变成银行存款。多年节俭的结果,加上一些其他收入,使他退休后实现了自己的“梦”。
原担任省长的科德尧先生则将盖“马拉松楼”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他从1967年开始动工盖楼,到1982年完工,每年有多少钱就往上加盖多大一块,前后共盖了15年。但当他把楼房盖成的时候,其“心里美”的喜悦是别人难以体味的。
大巴萨姆城的退休者还自发成立了退休者协会,目的在于依靠集体的力量,更好地组织、协调、安排好退休者各有所得、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此外,他们正准备通过交会费的形式,筹建一个退休者银行,以解决广大退休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难题。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阿拜·《玛纳斯》·帐篷大战
尹树广
今年8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将有1200顶帐篷“从天而降”,纪念诗人阿拜诞辰150周年的活动将以此掀起高潮。千余顶毡房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翩然而至,这该多么令人激动呵。
9月,在中亚的另一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人们将用1000顶帐篷庆祝民间史诗《玛纳斯》创作1000周年。此构思又是何等巧妙。
其实,对两国来说,哪怕再增加千把顶帐篷也是游刃有余,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都是世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帐篷犹如奶茶和馕一样不可或缺。吉尔吉斯斯坦去年就把将要支起1000顶帐篷的数字公诸于世,而哈萨克斯坦日前宣布要立1200顶帐篷,这颇有“后发制人”之嫌。然而,这场“帐篷大战”的引发确有更深层的原因。
阿拜是哈萨克文学的奠基人,哈萨克最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和阿肯(民间弹唱歌手)。他所生活的时代(1845—1904年)恰逢社会大变革。其时,哈族各部落间互不团结,沙皇俄国殖民者疯狂掠夺其土地和草场。阿拜虽家境殷实,但却常闻民间疾苦声。他以自己的诗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著名的《箴言集》中,他写道:高尚者自有生活的远大目标,遇到挫折决不灰心动摇;而庸人只会听任命运的摆布,甘愿在生活的浊流中沉沦潦倒。
《玛纳斯》则是吉尔吉斯最伟大的口头创作史诗,由阿肯们传唱至今。史诗为三部曲,描写了玛纳斯等3代巴图鲁(勇士)与异族侵略者战斗的故事。玛纳斯膂力过人,15岁便被流落到阿尔泰的吉尔吉斯人选为大汗,他最后率领人民收复了家园。《玛纳斯》被誉为吉族的百科全书,其风俗、神话、节日、牧猎和体育等均可在史诗中找到。《玛纳斯》长5万多行,比《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加的总和还多。
由于历史原因,在苏联时期,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说的是俄语,读的是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独立后,当他们蓦然回首,却发现原来自己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的确,说起法兰西,人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伏尔泰和雨果等文化巨擘的形象;谈起大不列颠,我们马上便会联想到莎士比亚、狄更斯等文坛泰斗。哈、吉历史上首次建国,所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世界级大师。于是,阿拜和《玛纳斯》便成为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大旗。
走进阿拉木图的政府机关和厂矿企业,你会发现办公桌上摆放着哈萨克斯坦国旗。而在吉国,国旗图案更是被印在全国所有汽车的牌照上。
一个多月后,古老的中亚大地将出现1000多顶帐篷连天接地的壮观场面。哈、吉人民将在这里回顾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展望自己的未来。独立来之不易,在每个公民的心灵上构筑一座自尊自强自爱的丰碑,是独联体各国面临的又一大课题,实现它比摆脱经济危机要复杂得多。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你好,这里是总统办公室”
——记曼德拉办公室总机盲人接线员
温宪
按照南非政府新闻局提供的通讯录,我拨通了曼德拉总统办公室的电话。几声清晰的蜂鸣之后,传来了和缓热情的接话声:“你好,这里是曼德拉总统办公室……”,“我想和阿萨比·迪加利先生谈一谈”,“我就是……”
在此之前,我已经从南非《星报》的一则报道中知道阿萨比·迪加利是南非总统办公室的总机接线员,但他从来没有真正见过曼德拉,因为他是一位盲人。
今年39岁的迪加利是在18年前失明的。事情发生在约翰内斯堡东南郊外黑人城镇索韦托。当时正值学生暴动的高潮,当迪加利随着示威的人群涌出索韦托时,一个警察在极近的距离冲他的脸上投来了一枚催泪弹。一阵剧痛之后,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他眼前消失了。
迪加利说,刚刚失明之后的一段时间,昏天黑地的世界给他带来的是极度的沮丧,但他最终又重新振作起来。对他帮助最大的是同样在索韦托学生暴动中双目失明的约翰尼斯。约翰尼斯安慰他,鼓励他,兄长般地照顾他,进而帮助他补习文化,一点一点地教他学会了盲文。1982年至1986年,迪加利又进入一所学校学习打字。走出学校大门后,他失业达3年。后来他在一家专事培训超级市场售货员的公司当打字员。不景气的经济迫使这家公司于1994年大量裁员。被裁减下来的迪加利摸到了位于约翰内斯堡市内的非国大总部大楼。在那里,有人向他透露了一个内部消息,曼德拉总统办公室正在招聘总机接线员。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得到这份工作,”迪加利说,“接到录用通知时,我激动极了!”但是,这种激动很快被即将面临的巨大困难带来的沉重所代替。比勒陀利亚的联邦宫是南非政府所在地。这座位于山丘之上的建筑物气势恢宏,总统办公室就在联邦宫的西侧楼。生疏的环境会使任何一个刚到那里工作的人感到两眼一摸黑,更何况是一位盲人。迪加利忘不了今年2月13日,那是他进入联邦宫西侧楼第16号房间总统办公室总机室工作的第一天。他说,那一天他真是紧张得无所适从。
4个月后的今天,在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磕磕碰碰之后,迪加利闯了过来。现在,他对联邦宫西侧楼内各办公室的情况了如指掌。如同其他许多盲人一样,迪加利的记忆力和对声音的辨别力是惊人的。政府各部门内每个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和每个人讲话的声音早已储存在他的脑内。在他的办公桌上,除了那部电话交换机外,还有一台盲文打字机。每当政府工作人员外出时,他就把打来的电话内容用打字机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将这些信息送到有关办公室内。
迪加利知道他每次拿起电话听筒时的分量。他和另一位同事平均每天要接300个电话。尽管他每次都以微笑和周到向对方传出一分和悦,但打来电话的人并不总是和颜悦色。“我每天都能接到从世界各地打来的电话,有些人很客气,另一些人就不是。还有一些人,大概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身份很不一般,一上来就硬邦邦地要求把电话直接转给曼德拉总统。另有一些人总是打错电话,认为这里还是德克勒克(原南非总统、现南非第二副总统)的办公室。每到这种时候,我都保持着冷静与和气,尽量使对方的火气消退。”迪加利说。
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的迪加利在恪尽职守的同时,正在利用业余时间攻读经济学学位,他还打算学习使用计算机。“我要做一些新的尝试。”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他能够得到目前的工作和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出色地完成工作,这一事实本身便是在鼓励其他残疾人也应愈挫愈奋、自强不息。
迪加利说:“我知道,按照常人理解的语言,我不可能看见曼德拉,但就我来说,我真的见到了他。那天,我们彼此握手问候。曼德拉说他没有想到一个盲人也能做这个工作。我感觉着他的手,聆听着他的话语,听起来他是一个极和善的人。”那短短的几分钟至今使迪加利激动不已。当询问什么是他现在最想实现的愿望时,他说,除了能为两个孩子攒钱盖房外,那就是能够再次“见一见”曼德拉,“我想和他再多呆一会儿,或许他能多告诉我些大自然、人生社会和那些我再也无法用眼睛看到的东西。”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护城神——巴拉勃。
相传,从前有一恶霸霸占了渡口,向来往的船只索取买路钱。巴拉勃砍断了恶霸的手,将其投入海中。为纪念巴拉勃,人们在市政厅前为他建造了塑像。 奚维祺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乌克兰首都基辅是一座美丽的历史古城。相传一千五百多年前,这座城由基伊、谢克、霍利夫和蕾比德同胞四兄妹奠基。图为坐落在第聂伯河畔的基辅奠基人纪念碑。 慈汝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