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托起高原上那朵白云
—一位藏族少女与中原武警的故事
吕秀国陈春民谷运从
4月的中原,风和日丽,春光融融。
一封饱蘸激情的书信和一条洁白的哈达,带着一颗藏族少女纯洁无瑕的心,跨越万水千山,从祖国的大西北——青藏高原,飞到了中原古城开封市武警支队一大队官兵的手中。信中写道:
“亲爱的武警叔叔:
一年多来,为了我这个素昧平生的藏族孩子,你们从精神上安慰我鼓励我;从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
在你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今年,我的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秀。你们的恩情比日月山还高,比青海湖还深……”
捧着洁白的哈达,读着充满激情的来信,官兵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字里行间仿佛又叠现出那风雪弥漫的场景。
1994年3月的一个早晨,奉命来高原执行任务的武警开封市支队一大队的官兵,迎着漫天大雪外出执勤。
突然,随风隐约传来一阵微弱的呻吟声,循声觅去,发现雪地上,一位衣衫褴褛的藏族少女蜷曲一团,蓬乱的头发上结满了冰凌,一双红肿的小手死死攥着那只脏兮兮的小竹篮。
“快,救人要紧!”教导员申志强来不及细想,急忙脱下身上的皮大衣,将小女孩裹紧背回帐篷。
许久许久,小女孩才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悬在官兵们心头上的石头才落了地。
望着眼前这些既陌生又和蔼的武警官兵,望着他们头顶上那一枚枚金光闪闪的国徽,小女孩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在官兵们的再三追问下,她才讲述了自己家中的不幸。
她叫才旦娜玛,藏族,13岁,全家5口,住西宁市北郊山脚下。父亲前些年因公致残,终生失去劳动能力。1993年,母亲又身患绝症,撇下他们兄妹3人,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尽管当地党和政府很关心,但仅靠父亲每月40多元的伤残补助,供养3个上学的孩子,只能是杯水车薪。
为了哥、姐的学业,小娜玛忍痛辍学。这年她才刚满12岁。多少个夜晚,她偷偷跑到母校,隔窗久久凝视那熟悉的教室,泪水不觉浸湿了衣襟;多少个黎明,她默默伫立在十字街头,羡慕地望着那些肩挎书包,擦身而过的同龄人,忘记了寒冷与饥饿。她是多么的想上学和读书啊!
听着小娜玛的哭诉,官兵们心情沉重。
“武警就是你的亲人,只要有叔叔们一口水,就有你一碗饭!”指导员杨伟替小娜玛擦干眼泪,动情地说。
于是,一个为高原少女“送温暖,献爱心”的捐款活动在武警官兵中掀起。官兵们你3元,他5元,一天内便为小娜玛捐款1080元。
就这样,辍学达一年之久的小娜玛又重新回到了那魂牵梦绕的校园。她又拥有了自己的蓝天和阳光,天真和烂漫。
春去夏来,草原染绿。完成了在高原的特殊使命,这支橄榄绿色的队伍又回到了开封。
“小娜玛学习如何?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
一封封书信,一件件物品,带着官兵们深深的爱,浓浓的情,源源不断地寄到了这位藏族少女的手中。
回开封没几天,班长穆孝杰便悄悄来到书店购买了《小学生作文选》和《小学生复习指导》等一大摞复习资料寄往高原。
赵瑞华,一位新兵,从小没有母亲,和小娜玛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当他得知小娜玛的情况后,踏着泥泞,步行10多公里,把为小娜玛买的衣服寄到了青海。藏历新年、小娜玛的生日,官兵们都记得一清二楚,准时寄去一份美好的祝福。
一年多来,官兵们就是这样用无私的真情,在高原与中原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用共和国军人的一腔热血与赤诚,托起了高原上那朵洁白的云。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今年干部新流向:到西藏去!
钟仁同
今年2月,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召开了为西藏选派干部工作会议,17个省(市)和中央、国家部委47个干部管理部门以及承担支持干部任务的干部、人事部门负责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首批承担选派干部任务的14个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29个部委,近期将选派1000名左右领导骨干和专业技术骨干去西藏工作,对口支援西藏的44个重点县和区直机关、业务部门。在这批选派进藏的干部中,县处级以下干部年龄一般在39岁以下,县处级以上干部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进藏干部将采取“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办法。
关于为西藏选派干部问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铁林、人事部副部长张柏林说,不少省市和部委的领导已表示,西藏需要什么干部,我们就派什么干部,由此已形成了援藏重要、援藏光荣的声势,形成了全国支援西藏、中央关心西藏的风气。两位副部长要求内地各级党组织从各方面关心爱护选派干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生活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西藏和平解放40多年来,从50年代知识分子支边,到现在国家制定鼓励内地干部、科技人员支援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全国共派出干部11万人次支援西藏建设,这些干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者,如蒋英、王玉山、孔繁森、龚巧明、田文等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孔繁森是山东人,两次进藏,在西藏工作10年多,按规定1993年10月到期,1994年初他又从拉萨调到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11月29日他带领阿里地区工作组在新疆塔城考察工作期间,不幸因公殉职。他怀着对藏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建设西藏、繁荣西藏为己任,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促进民族团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篇章。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不仅在西藏家喻户晓,而且也传遍了齐鲁大地。
从内地选派干部进藏工作是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措施和重大步骤,其意义远远超出这次会议所限的范围。
民族地区成为培养干部的“大学校”。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生活和工作条件相对内地来说比较艰苦,经济发展落后,科技、教育、文化不发达。工作强度和难度大,而且大多数的工作是打基础,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很少。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下,能培育年青干部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事实上,民族地区已经造就出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由于民族地区地广人少,行业齐全,加上工作业务不细分,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干部大多“通百艺而业自精”。从西藏内调的干部中就有这样的同志,他们内调以后,普遍受到欢迎,得到提拔重用。他们在民族地区能做出成绩,在内地也毫不逊色。
通过选派干部“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办法,以“选派”促联系,以“选派”带培养当地干部,使这一形式与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也使内地援藏省市与西藏的有关地市建立稳定的联系。这是民族地区加强横向联系和交往的一个办法,它体现了民族地区“两个离不开”的方针,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往来,更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佤族女县长的“军令状”
本报记者吴兢
面前的这位女性,身着佤族传统的服装,佩带着精致而美丽的银饰,丁当作响。最引人注意的,却是她那张晒得黝黑黝黑的脸,和她纯朴中透着精明的眼神。她叫魏红,今年44岁,是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县长,她不但是西盟自治县的首任佤族女县长,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一位现任正职女县长。
1993年2月,已担任了8年副县长的魏红被推选为县长,消息传开,不仅西盟县的佤族妇女为她由衷地高兴,也得到了多年与她共事的佤族男同胞的支持,甚至连邻国的缅甸佤族也来信来电表示祝贺。因为按佤族的旧风俗,妇女的地位极低,至今缅甸的佤族妇女仍处于“第二性”的角色,更不用说领导男性当县官了。魏红对此很是激动:“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我们佤族妇女才有今天的平等地位,我们佤族才有今天的饱暖生活。”
解放前,佤族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全族没有一个识字的人。解放后,佤族人民获得了新生。他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摒弃了种大烟的陋习,开始开荒种田,开始有了自己的工矿业,办起了自己的学校。魏红不无自豪地说:“如今的西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西盟已拥有水田5万亩,粮食总产量2700万公斤,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560万元,边贸进出口总额780万元。全县已建成45所学校,有1万余名各族学生在校学习。”
西盟是一个很偏僻的山区县。得知记者来自北京,魏红感慨西盟不但离首都实在是太远,就算在所属的思茅地区也是偏远郊县,交通极为不便。全县没有柏油路,与外面的世界相连的,也只有崎岖狭窄的土山路。但是,西盟的地理位置却又极为重要。它位于中缅边境,有89.33公里长的国境线,有大大小小74条通道与境外相连。近几年,不但出入境经商、探亲访友等正常交往急剧增多,而且反敌特渗透、防毒品过境等斗争形势也很严峻。西盟县所承担的守卫国境线的任务,相当艰巨。县里及时成立了警民联防队,群防群治。魏红要求全县的民兵们认真执行巡查任务,她还常常亲自下到基层去抓。尽管县里财政很紧张,但魏红尽力保证民兵们的费用,而她下乡办公却连差旅费都自己掏。她说:“守好西南边境,保卫内地的繁荣,是我们西盟人的责任。”
同样是女性,同样是妻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魏红提起自己的家庭,却显得颇为愧疚。她自嘲地说:“我们那里的妇女封我为‘等外婆娘’,意思是我不入流、尽不了做妻子和母亲的责任。”由于公务繁忙,她时常不在家。为人妻,却不能为夫洗衣做饭;为人母,却不能嘘寒问暖、关心两个儿子的生活成长。但是,她却对西盟8万佤、傣各族百姓的生活关怀备至,一心忙着扶贫、忙着管治安、忙着抓计划生育、忙着为县里经济发展要资金找项目……
由于历史差距太大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西盟人民仍未摘下贫困的帽子。作为一县之长,魏红为此很是发愁。但是,这位精明能干的女县长并没有为困难所吓倒,她想方设法找项目、引资金,为唤醒这块沉睡中的宝地而奔波。西盟县有了发挥自己林农业优势的“8542221”工程:到2000年,建成8万亩稳产高产田、5万亩竹基地、4万亩橡胶基地……在最近的一次全县人民代表大会上,她说出了肺腑之言:“西盟人绝不会只想躺在国家身上……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西盟佤族自治县一定会摆脱贫困、走向美好的明天。”
这就是魏红这位佤族女县长的心愿,也是她为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蓝天“雄鹰”
周长毅
6月上旬,随着一架满载鱼苗的军用运输机徐徐降落在内蒙古毕克齐机场,至此,结束了广州军区空军某师今年向“三北”地区空运鱼苗的任务。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抢运,共飞行130余架次,空运鱼苗30亿尾。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该师承担了我国边远民族地区民用货物的空运任务,近三年内,派出飞机2000多架次,运送物资3万多吨,大大缓解了地方航空运力不足的矛盾。我国民族地区的许多重点工程,该师都投入过飞机,帮助空运各种急需物资器材,为保证工程的按期完成赢得了时间。前年,他们接到运送新疆活羊出口的试验飞行任务,空运活羊317只,航行7146公里。他们驾驶的运八飞机首创我国航空史上国产飞机安全飞越红其拉甫—吉尔吉特空中天堑的纪录,为国产飞机打开国外市场和投入国际民航航线飞行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实施“南鱼北调”的“菜篮子工程”以来,该师承担了每年5、6月从江南、中原地区调运数以亿计的良种鱼苗到民族地区的艰巨任务。鱼苗从湖中捞起,必须在24小时内运抵千里之外的湖中投放,10年来,共运鱼苗1000余架次,满足了民族地区和“三北”90余万亩水面鱼苗放养,从没因误飞而发生过一起鱼苗死亡事件。
耕耘蓝天追云雾,缚住苍龙为人民。人工降雨降雪,早已是该师支援地方建设的“传统节目”。到今年为止,新疆地区已连续16年冬季干旱,该师年年都调机进疆进行大面积人工降雪,保证了新疆连续16年夺得农业大丰收。
水火无情人有情,抢险救灾当先锋。近3年来,该师就参加抢险救灾19次,抢运空投物资500余吨,被群众誉为“大水汪洋中的‘天桥’,雪中送炭的‘神兵’”。去年,广西连日暴雨,梧州等地区1400万灾民断粮断水。王志强、任跃民机组奉命飞赴灾区,他们在无机场资料,没有导航设施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十几天里两个机组累计飞行46架次,空运药品、食品等物资50多吨,救助人员百余人。灾民们欢呼雀跃:“解放军万岁!”百色地区将一面绣有“蓝天雄鹰情系灾民,抗洪救灾再立新功”的锦旗送到了部队。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土家山寨也风流
谭国文(土家族)
久居土家山寨里,仿佛觉得离喧嚣繁华的大城市很遥远似的。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山区的公路修通了,山里人手头也有钱了。于是,山里人便想走出去领略领略外面大城市里纷繁的景象,而城里人呢,这时却希望到深山老林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去体味一下那种古朴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当我和友人还在回故乡的长途汽车上时,友人们便向我打听着土家人的乡土风情。在我们愉快的交谈之中,车已停靠在石柱土家山寨。
石柱土家山寨地处川鄂交界线上,坐落在一个大峡谷底的盆地中央,被一条名曰“玉带河”的小河将小城一分为二,两岸绿树婆娑,吊脚楼的倒影在水中微微荡漾,显得格外幽雅。
第二天,我们在一个新雨微蒙的早晨来到了方斗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寨。小寨悄悄地隐藏在一大片竹林之中,一排排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一直从山脚分布到山腰。吊脚楼下面是用几根硕大的木柱支撑着楼的三个角,吊脚楼之间有宽敞的巷道,楼上四周则建有封闭式的走廊和阳台,楼的下面则是分布的猪圈、牛栏、鸡舍和兔场。
吊脚楼全由松柏木和枫香木镶嵌而成,地板、墙壁还不时散发着清新的木香味。从楼上望去,村外小河边有一村姑正汲水而归,头顶上的花头巾和裙裾在微风之中徐徐摆动,一个牧童正骑在一头大水牛背上,手中的长笛不时飘来一段纯美的乐曲。我和友人们都被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所感动,只有身在遥远的土家山寨之中,才会产生这样一种反璞归真的感觉。中午的饭菜特别丰盛,主人还端来一坛热气腾腾的土家人常饮的咂酒。按照土家人的习俗,我和友人们咬住那插入坛中的翠绿的竹管往嘴里轻轻一吸,顿时,一股蜜一样的温热的浓汁涌进口里,咂酒浓浓的醇香弥漫了我们的感官。土家人因为山地多水田少,盛产各种杂粮,土家人喝的就是用高粱酿制而成的咂酒,色泽呈淡黄,那泛绿的悬浮在酒坛里的一颗颗像珍珠状的东西便是高粱。咂酒可像茶一样地饮泡三次,其第二次的口味为最佳。相传唐代香山居士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到江州做官时,替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当地的老百姓十分感激他,就给他送了许多高粱,嗜酒如命、生性豪爽的诗人白居易,将盛高粱的坛坛进行蒸煮,发酵,酿制出了咂酒,常常独自一人插上一根小竹管,豪饮起来并以咂酒为题写下了五言绝句《问刘十九》:“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862年2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统兵十万由鄂入蜀时,义军进入石柱土家山寨,军纪严明,赢得了群众“清如水,明如镜”的赞誉。当土家人听说义军要开拔之时,家家户户从家里抱出咂酒为义军送行,翼王石达开饮了咂酒之后,即席作了《咏咂酒》一诗曰:“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起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这些诗篇犹如广告沿着滔滔奔流的长江流传开来,咂酒形成了一种文化,每逢土家人“赶年”、敬奉祖先、婚嫁迎娶、添丁壮口、栽秧打谷等大事,家家都要酿制咂酒。
几位友人对咂酒这一奇特的古老的酒类深感兴趣,越“咂”兴味越高,几坛下来,一个个都显得有些飘飘然。好客的土家族人又于摆手堂前跳起了欢快的名叫“舍巴日”的摆手舞。摆手舞源于土家族迎宾、祭祀、祈祷的一种专门的活动,每逢族内有喜事庆典仪式之时,就要通宵达旦地跳上三天三夜。“舍巴日”的气氛感染了我们,我们也随着那特有的古朴的音乐节奏跳了起来。我想着,土家人也许就是这样摆出了潇洒、摆出了豪爽、摆出了土家人爽朗的笑声……
次日清晨,我们才依依告别土家人回城。汽车沿着河畔而行,望着那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吊脚楼、石拱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祝愿——那就是美好的未来属于纯朴善良的土家人民。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羌族雄鹰”余志荣
我国第二代少数民族飞行员余志荣(羌族),入伍16年来,在部队培养下已成为团级飞行指挥员,曾先后圆满完成了云南抗震救灾、西藏抗雪救灾、卫星回收、保护大熊猫等20多项急、难、险、重任务,被誉为“羌族雄鹰”。 刘学海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自治乡的鄂伦春人护林队,每年都入山护林,使全乡3000平方公里森林30多年来从未发生火灾。图为护林人员在林区巡逻。 赫重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