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重视和发展妇女教育
陈慕华
人类历史的每一页,都是男女两性共同谱写的。作为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女性,其在教育、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中的作用如何,是衡量当今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妇女教育或妇女受教育程度,不但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直接影响妇女能否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责的一个主要因素。从根本上说,只有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妇女的智力资源和潜能,才能实现人类智慧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充分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妇女以及妇女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大力加强妇女教育工作始终是中国教育制度和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便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家庭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从而使广大妇女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得到了解放,为妇女施展其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天地。为了加速提高妇女的各方面素质,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妇女受教育的政策措施。经过45年的努力,中国妇女受教育的状况,随着整个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的前进,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妇女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妇女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了显著提高。
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群体素质是当今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为妇女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妇女教育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仅与教育内部的改革、发展有关,还与其他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取得这一共识,将十分有利于中国妇女教育事业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向前推进。中国将在发展妇女教育方面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出新的努力。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会议,它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是全国妇女的普遍关注。会议必将有力地推动妇女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教育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为迎接这个盛会的到来,为了让世界各国、与会的朝野人士、各界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妇女教育的进程、成就、特点、困难和面向21世纪中国妇女教育事业的展望,同时也是出于改进、提高和加强中国妇女教育事业的需要,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韦钰女士主持编撰了《中国妇女教育》一书。它较为全面、准确、系统地概述了中国大力开展妇女教育事业的成就和政策,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妇女在教育战线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巨大贡献。我希望此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促进国际妇女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中国的妇女教育工作和深化妇女教育研究也会有所裨益。(此文为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妇女教育》一书的序言)


第10版(书评)
专栏:专家书苑

  喜读科学版《新三字经》
张岱年
传说由南宋王应麟编撰的《三字经》,是一本流传久远、家喻户晓的开蒙书,篇幅不长,而内容丰富,包含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历史知识,可以说是一本微型的小百科全书。到了今天,流传已久的《三字经》当然不符合时代需要了,但是《三字经》的体裁仍是值得注意的。最近,李汉秋同志主编的《新三字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采取《三字经》的体裁,以符合时代需要的基本知识为内容,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的尝试,确实具有很高的价值。
这本《新三字经》,以做人的基本道理为主要内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如此书的《前言》所说,此书“第一部分首先有选择、有重点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第二部分简要介绍祖国的悠久历史、人民的奋斗过程;第三部分赞美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文化。可以说是以爱国主义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融入了构成爱国主义基础的有关基本知识。”书中引用了许多生动的道德故事,将道德原则具体化、形象化,适合于儿童教育。书中择举了许多历史人物、爱国志士、革命家、思想家、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提供了初步的文化史知识。同时配上了许多插图,可谓图文并茂,有引人入胜之效。
书中对于各段经文都加以解说,解说中有很多精彩之处。例如关于“义利”关系,解说认为:“我国传统精神是以义为上,这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见利思义,不取不义之财,……第二层是见义勇为,敢于斗强暴,维护社会秩序,救人于困危之中。第三会是舍生取义,为了正义的事业贡献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这是以义为上的最高境界的要求。”这一解释是十分正确的,是十分深切的。
解说中也偶有可商榷之处,如“程门立雪”一条说:杨时和游酢拜访程颐,“站在大门外雪地里等候”云云,这虽也有史料记载作依据,但是《程氏外书》卷十二记载此事云:“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二程集》第429页)足证游杨是站在门内,并不是站在门外雪中。所谓立雪是立于下雪之时。关于程门立雪的故事,近人每多误传,应以原来的记载为准。希望再版时加以更正。
我看了这本《新三字经》,非常高兴,愿向广大读者同志推荐。
(《新三字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读与思

  历史是一面镜子
桑思奋
“修”者,修养也。自古以来,“修”字所以列在“修、齐、治、平”四字之首,足见修身乃人生的立身之本。
外国人讲的修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是一回事。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修养高深、品质高尚的人。实在说,一个人只要你有几分天才,你就能取得一些成功,然而真正有大成者,则要看一个人的德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名人修身治家宝典》,对我们是一个启示。本书收入了古今外国一些著名人物的修身治家、堪称楷模的诸多事迹。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和科学家们,他们取得了举世瞩目、令人永志难忘的伟大成就,他们惊天动地的事业,早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切,无一不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与非凡的意志品质。尽管人世沧桑,物换星移,然而,无论哪个时代,道德、修养都是有其巨大的继承性的。因此,《外国名人修身治家宝典》所收集的名人们的修身治家方面的经验和事迹,其精华部分,同样也可为我们中国人所借鉴。它将告诉人们,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为人类所共识的,一切真、善、美的优秀品质,一切由此而奠定的文明、事业,都必将永远为人类所景仰。
当然,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尊孔读经的时代了,诸多的外国名人、先哲,也早已成为几百、几千年前的古人了,他们身上的许多东西,可能已为今天的时代所不取,但他们所具有的高尚修养,则无论对任何时代的人们,仍将是做人的崇高准则。因为他们创造过历史,他们就是历史,而历史的回顾,将永远是人类的一面镜子。
(《外国名人修身治家宝典》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新书短评

  自强不息的黄河文化
李淑芹
黄河被尊为“四渎之宗”、“百川之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万年来,她以穿石之功,劈山越岭,奔涌入海,并孕育了自强不息、浩瀚渊深的黄河文化。融会多民族地方文化而形成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的非凡创造,她不仅贡献给世界以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而且也缔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百折不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秉性与民族精神。黄河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共创美好未来的滋养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百余万字的《黄河文化》一书,是一部书写民族历史文化的大书,是一部开掘民族文化气魂的力作。
《黄河文化》一书,可以看作是一部黄河文化孕育、融合、开拓、壮大的发展史,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全书分6编27章,由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史前文化的萌芽始,到晚清时期的黄河文化发展态势终,其中有相当大的历史跨度和历史文化的内涵。对于编者来说,既理清黄河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又阐明黄河文化深邃博大的历史内涵,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但编者力求全面与系统展示黄河文化发展的思想,使全书在两个方面形成特色:其一,横向与纵向的结合。该书在阐明黄河文化所赖以产生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的基础上,基本按照历史朝代的更迭的顺序,描述黄河文化“流动”的历史,揭示不同历史阶段黄河文化不同形态的延续关系,并逐渐展现其不断丰富的内涵,从而使黄河文化的发展具备了“史”的轮廓;同时,编者又针对黄河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进行横向开掘,从政治核心的形成与发展、民族间的矛盾与融合、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科技与文学艺术的贡献、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等,使对黄河文化的描述不仅具有了广阔的覆盖面,而且也具有了广博的内涵。其二,点与面的结合。城市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透过历史的天际线,去考察那依稀可辨的踪迹,就会发现黄河文化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其文化特点与内涵,都集中体现在城市,在我国历史上首都所在的城市尤为重要。该书以首都所在的城市为中心,进行文化发展综述,突出了“以点带面”的原则,以不同时代的都城作为“点”,选择文化发展中各方面的典型事例为“面”,进行论述,因而,从黄河文化中心的迭变中,再一次强化了黄河文化发展的“史”的轮廓。
《黄河文化》一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军事、科技、教育、自然与社会诸多方面的内容,可谓庞而不杂,繁而有序。读之让人感受到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如同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她将永远振奋着我们中华民族,以自信和豪迈走向世界。(《黄河文化》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品书录

  壮志难酬强国梦
李仕强
读完于峪的新作《黑旗军魂刘永福》(《八桂俊杰丛书》)之一,得到的感受是这部传记作品既体现了他以往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又深层地拓展、把握了英雄的主观与客观、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英雄主义与悲壮感有机地联在一起,融为一体,从而表达出了一种苍茫的历史感和壮怀激烈的精神追求,活现了一个撼人心魄的历史人物形象。在《黑旗军魂刘永福》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民族英雄刘永福从青年到老年半个世纪的独特的人生历程:从投奔农民起义军,竖起黑旗军的大旗,出于国家民族大义,以微弱的力量抗击不可一世的法国侵略军,到惊天动地的台湾保卫战等。透过刘永福大半生的悲壮的人生历程,折射出了中国近代社会内忧外患的曲折历程。作者在严格把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对传主刘永福的人格刻画和作品的故事性、可读性,写得扑朔迷离,险象环生,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悲壮的气氛。
《黑旗军魂刘永福》最为精彩的当推纸桥大战和台湾保卫战几章,而最能体现作者创作意图,也最能揭示作品思想蕴涵的则是后半部分。在纸桥大战中,作者遵循历史的轨迹,把战争的波谲云诡、变幻无常及其悲壮激烈描写得绘声绘色。黑旗军大败法兰西侵略军,斩了敌酋,而当战斗的嚣声沉寂下来,刘永福和黑旗军的将士们并没有因为获胜而特别欢呼激动。台湾保卫战的几章中气壮山河的战争场面,无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昂扬气息。作者不惜给作品赋予浓郁的传奇色彩,描写台湾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鲜为人知的台湾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世态习俗。然而,作者高明之处,恰在他没有仅仅停留在这种表层摹写观照和艺术技巧方面的追求上,而是进入一个更深层次:挖掘人物的(也是民族的)思想、感情、心理、愿望,通过台湾本地少数民族在清政府把台湾岛断送给日本帝国主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迅速聚集在刘永福的黑旗军大旗下,结成民族的统一战线,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以自己的鲜血、自己的生命捍卫中华民族的每一寸土地,进而讴歌了民族传统的美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美。
(《黑旗军魂刘永福》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辞书选介

  一树繁花照眼明
樊洛平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散文诗,有其独立的文学形象与文体特点,有自身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也不乏众多的名篇佳作,但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国内对它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这使得散文诗的形象,不是跟随于诗歌之后,便是湮没于散文之中,难以确立自己的位置。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的心理世界的变化,随着变革时代多种生活感受的频频触发,散文诗的创作日益兴盛起来,名家精品与新人佳作联袂而出,作家专集与丛书、选集纷纷涌现。散文诗创作仿佛林间路边的小草,虽不为人特别关注,却执著地蔓延开满眼绿色。在这种情形下,出版一本内容翔实、附有鉴赏文字、有分量有品位的散文诗鉴赏辞典,对于检视散文诗创作实绩,梳理与廓清散文诗发展的线索,以及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和熟悉散文诗,自然具有一种推动作用。
《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共选入三百四十三位作家的七百余篇作品,从古到今、由东方到西方,可谓博采众家精英,荟萃名篇佳作。就作品的选编而言,这部辞典不仅着力于汇名篇于一书的全面和丰富,更注意了学术眼光下的严格筛选。乍看上去,这是一部散文诗作家作品的汇集;细细品味,从古今中外众家的入选面,到力求篇篇精品的创作重点,再到散文诗发展脉络的贯穿,可谓散文诗创作的点、面、线皆在其中。书中甲、乙、丙、丁四编,分别概括了中国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当代、外国的散文诗创作风貌,给读者以全景式的了解。在散文诗发展的过程中给作家作品定位,名篇佳作的背后,又隐伏了散文诗发展的历史底线;因而,不同的读者层可以读出不同的收获。广大青年读者能多方面欣赏到优美的散文诗,从先秦的《庄周梦蝶》,到近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波特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到鲁迅先生的《野草》;从郭风的《叶笛》,到台湾痖弦的《庙》,名家名篇,尽入眼帘;真情美文,沁人心脾。而对于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和专业人员来说,这部辞典所梳理的散文诗作品线索,又为他们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方便。
散文诗那种具体而又空灵、充实而又飘逸、富于内在音乐美和情绪流的美学特征,给人以美好的精神启迪和情感陶冶。《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犹如一树繁花,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
(《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程思远主编)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
封面设计:张迅


第10版(书评)
专栏:

山的馈赠(漫画)毕传国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