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同伊拉克副总统会谈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张荣典)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同伊拉克副总统兼副总理塔哈·亚辛·拉马丹进行会谈时说,中国一向主张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
会谈中,钱其琛同拉马丹就两国关系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在谈到联合国对伊拉克制裁时,钱其琛说,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中国一向主张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我们认为伊拉克应该全面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同时,联合国也应该客观评价伊拉克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的情况,逐步解除对伊拉克的制裁。
钱其琛表示,希望伊拉克不断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他说,中国将继续为推动海湾战争遗留问题的尽早解决作出自己的努力。钱其琛还说,中国政府决定再向伊拉克提供一批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以表达中国人民对伊拉克人民长期遭受制裁苦难的同情。
在谈到两国关系时,钱其琛说,中国政府珍视两国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和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他说,目前伊拉克仍受到国际制裁。因此,中伊两国交往受到一些限制,但近年来两国关系得到逐步恢复,我们对此感到高兴。我们相信,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中伊友好合作关系将不断扩大和发展。
拉马丹说,伊中两国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伊拉克领导人和政府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他表示相信,伊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拉马丹还介绍了伊拉克关于联合国对伊拉克制裁的立场及有关情况。
拉马丹一行是应中国政府邀请访华,于今天上午抵京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陈慕华接受加拿大记者采访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今天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加拿大电视网有限公司节目主持人洛伊德·罗伯逊的采访,并就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张光明捕杀大熊猫被判无期徒刑
据新华社西安6月26日电(通讯员石磊、记者刘书云)非法捕杀国家珍稀动物大熊猫的张光明日前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案的几名罪犯也依法受到严惩。
1993年12月6日下午4时许,陕西省洋县农民张光明在太白县黄柏乡一山坡发现一头棕色大熊猫,即用改装的火枪及自制的钢筋弹将大熊猫打死,并于次日剥了大熊猫的皮伺机贩卖。1994年3月6日,张光明将熊猫皮带至眉县,随后又与索正乾、韩贵荣将熊猫皮带至长安县马王镇杨振鳌家,由杨通过武功县朱智文联系买主。3月11日,当朱智文欲出卖大熊猫皮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公务员团体负责人表示
钱其琛讲话有助于香港公务员队伍稳定
新华社香港6月26日电香港一些公务员团体的负责人近日表示,钱其琛副总理在预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关于香港公务员问题的讲话,有助于增强公务员的信心,加强公务员队伍的稳定。
香港政府人员协会执行委员、香港海关人员总会主席陈志光表示,钱其琛副总理的讲话强调了18万公务员的重要性,可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前途的信心,增强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他还认为,港英政府也应作出配合,积极向全体公务员推介基本法,使他们提高并加深对基本法的认识,这对增强公务员的信心非常重要。
香港公务员总工会主席张国标认为,中方多次阐述稳定香港公务员队伍的政策,可以广泛地增强公务员的信心。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中方的沟通,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认识,以达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文汇报》发表社论指出
预委会工作得到香港社会认同
新华社香港6月26日电香港《文汇报》今天发表社论说,预委会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香港社会各方面同基本法的衔接,为特区的筹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到香港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接受。
社论回顾了预委会各专题小组的主要工作成绩后指出,这些成果是依靠中央的政策和港人的参与、支持,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通过辛勤、踏实的工作取得的。预委会的工作及其产生的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的平稳过渡,为筹组特区政府和立法会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论指出,预委会成立两年来,顶住了来自港英当局及其追随者的种种干扰、阻挠、攻击,坚定地把“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及基本法的各项规定和人大的有关决定,同广大港人积极参与的实践结合起来,使预委会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广泛的感召力,广大港人也积极向预委会献计献策。预委会的工作成果,凝聚了广大港人的智慧和力量,因而受到广大港人的赞扬、认同和支持。


第4版(要闻)
专栏:

  台湾当局纵容“台独”抗拒统一
新华社记者范丽青
由于台湾当局的公开纵容并对“台独”势力采取吸收、利用的政策,“台独”势力近五年来在台湾岛内有了猖狂发展。而今后“台独”势力在岛内的起伏,也将操纵在台湾当局之手。
台湾当局是怎样把“台独”这只怪兽放出笼,并且任它在岛内横行的?
借口“民主自由”变相扶持“台独”
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对“台独”从步步退让发展到变相助长、扶持。将“台独”言行定位于“言论自由”,为“台独”谬论在岛内的广泛散布提供舆论空间;将“台独”分子定位为“异议人士”,借口“政治民主化”把海外老牌“台独”分子放回台湾,为“台独”死硬分子提供岛内公开活动的场所;借所谓“结社自由”,允许成立“台独”组织和听凭海外“台独”组织迁回岛内;允许“台独”组织“在体制内自由竞争”,为“台独”提供政治空间,给予潜在的上台执政机会。
过去30多年间,“台独”分子虽一直得到美、日等外国势力的支持,但只能流亡海外,无由在岛内兴风作浪。到了90年代初,台湾当局高层争权内斗,对“台独”的处理出现分歧,有的派系在内斗中有意借用“台独”之力向另一派施压,李登辉表态称“台独结社权为宪政运作的一环,言论主张部分受宪法言论自由保障”。“台独”分子捧着这根令箭,从1991年开始结合民进党煽动群众,一面让那些寄寓海外的骨干大肆“闯关回台”,同时发动一系列冲击制裁“台独”法律的“街头运动”。台湾当局则步步退让,虽曾以“预备叛乱罪”先后拘捕一批“闯关回台”的和在岛内策动暴力示威的老牌“台独”分子,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相继修正相关法例,并大幅度放宽“台独”分子的入境限制。从此“台独”分子可以自由出入台湾,在台结社;海外“台独”组织可以自由迁台;“台独”言行如没有“以强暴或胁迫着手实行”,就被视为“言论自由”;包括“台独联盟”总头目张灿鍙在内的大小“台独”头目尽数“无罪释放”;民进党制定“台独党纲”成为“政党内部事务”;所谓“人民制宪会议”制定荒谬的“台湾宪法草案”行动因“不具法律效力”不予过问,等等。
台湾当局为“台独”在岛内活动公开化、合法化大开绿灯,是“台独”泛滥岛内之主因。
吸收“台独”主张助长分离意识
台湾当局从抗拒统一出发,近年来更进一步吸收“台独”主张制定内外政策,其结果不仅是为“台独”张目,更起了混淆政治是非、蒙蔽台湾民众、助长分离意识的恶劣作用。
“台独”分子归纳过“台独”的八种内涵,包括:“台湾独立于中共政权之外”;“台湾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中国大陆分属两个不同主权政府管辖”;“以台澎金马为主体从事政治改革与外交突破”;“台湾不受中共的统治”;“台湾与中国大陆永远分离”;“自国际社会宣布台湾独立”;“变更中华民国名为台湾国”。明眼人不难看出,在今日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与对外政策中,对“台独”的吸收幅度有多么大!
岛内舆论不断指出台湾当局下列活动的“台独”色彩:在台澎金马搞“修宪”,搞“国会改选”,还要“直选总统”;李登辉本人不惜借用所谓“台湾来的总统”之称去搞什么“元首外交”;将“台独”分子提出的“台湾命运共同体”改头换面为鼓吹在岛内建立“生命共同体”;将民进党提出的“国民党政权是外来政权”的说法照单全收,等等。
在两岸关系上,近年来台湾当局提出的所谓“两岸分裂分治”、“各为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等口号,都贯穿着“台独”的思想与内涵。它还一步步从“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倒退,从主要官员口中的“现在讲一个中国是自寻死路”,发展到公开提出“阶段性两个中国”,以及所谓“一个中国是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目前两岸存在着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等形形色色的谬论。去年台湾当局发表“两岸关系说明书”,明确提出以“分裂国家模式”使两岸政权成为“对等政治实体”,双方享有“平等的国际法人资格”和“排他性的地区管辖权”;1991年9月“台独”分子开始所谓“宣达台湾加入联合国行动”,到了1993年台湾当局已制定所谓“参与联合国”政策,配合“金钱外交”加以推行,并公开结合“台独”分子一起行动,与“台独”分子分工合作,图谋在国际上共同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台湾当局近些年来在对内政策上也步步迎合“台独”,与民进党合流,一步步地在营造台湾“事实上独立”。比如,1991年民进党从主张“台独”出发提出“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选”等政治要求,以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对立的“台湾利益优先”论,均为台湾当局接受并成为台湾当局正在实施的政策;所谓“住民自决前途”已变体为李登辉口口声声的“主权在民”论;所谓“公民投票决定前途”在民进党的推波助澜下,一再成为台“立法院”的“议案”,去年甚至“完成一读”并为了是否要进入“二读”而扰攘不休。
即使在经济政策上,“台独”的阴影也时有所见。比如,“台独联盟”曾在1992年提出“发展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东盟经济圈”的“行动目标”,而台湾当局则在1993年提出旨在“冷却大陆投资热”的“南向政策”,并不自量力地要推动建立“亚太安全体系”。
养痈遗患自掘坟墓
台湾当局的吸收“台独”政策,造成近年来岛内民众思想混乱,“统独斗争”激烈,族群对立加深,“省籍矛盾”尖锐,国民党分裂衰落,民进党迅速坐大,统一言论和主张统一者遭到围剿,所谓“维持现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而台湾当局津津于此,妄图借这种局面来“扩大国际空间”,抗拒统一。但有识之士认为,其结果必是当局养痈遗患,被“台独”反噬其脐。
从五年来岛内政局发展来看,台湾当局利用“台独”铲除了曾经掌权的“外省籍势力”,“改选”了“国会”,确定要“总统直选”,这些都是“台独”分子想干而干不了的事。但“台独”并不会因为“本省人掌权”而缩手,因为他们的根本图谋是要把台湾从中国的领土上分裂出去。“台独”分子过去曾以恐怖活动炸断“本省籍副总统”谢东闵的手,如今,“台独”分子正加紧与本省人为主体的台湾当局争夺在台统治权,加紧所谓的“变天”行动。老牌“台独”分子张灿鍙、黄有仁等已猖狂叫嚣“台湾独立万事俱备只欠强化台独意识,一旦台湾人彻底抛弃中国意识,不惧中共攻台,国民党就立时闻声而倒”。
近年来岛内的政局还说明,有了“台独”的“言论自由”,就没有了人民的言论自由。不肯收听“台独”广播的民众遭到殴打;反对“台独”的党派集会,一再遭“台独”分子捣毁;近年来岛内的报章已少见批判“台独”的评论,反而“台独”分子和“台独”组织的言论与活动充斥版面,公共电视为“台独”分子举行专场的“政见发布会”……如此“台独言论专制”的局面若任其发展下去,难保不会出现“台独”的白色恐怖。
纵容、支持“台独”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台湾当局若一味地在“台独”路上滑下去,政治上的毁灭是难以避免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沅陵暴发泥石流
六名干部为抢救群众献身
本报长沙6月26日电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沅陵县落坪乡党委副书记罗学宣等6名乡干部和工作人员,为抢救被泥石流冲埋的教师和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6月21日凌晨5点20分后,沅陵县落坪乡突遭暴雨袭击,落坪乡中心完小一栋新建的三层教学楼因山体滑坡被泥石流冲埋,住在教学楼里的教师和民工被困。在抢救中,因泥石流和山体第二次滑动垮塌,乡党委副书记罗学宣、乡武装部长李明贵、乡秘书宋梅洪、乡团委书记罗辉、乡水利员钟志刚、乡计划生育工作队员张宏军等6名同志遇难。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全省防汛抢险紧急电话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向罗学宣等6名同志学习,打好当前的防汛救灾仗,夺取今年抗洪斗争的胜利。


第4版(要闻)
专栏:

  于永波会见罗马尼亚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上将今天在这里会见了由科·伯多尤院长率领的罗马尼亚军事法院代表团,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罗马尼亚军事法院代表团的来访旨在增强中罗两军司法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促进两军友好关系的发展。会见时,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子玉在座。该代表团是于6月25日抵达北京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的。代表团还将访问深圳和上海。


第4版(要闻)
专栏:

  上海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热点
本报华东版分析安徽人为什么开进上海
本报上海6月26日电记者谢卫群报道:今天上午,浦东第一幢由外省市投资建设的大楼——裕安大厦落成,安徽人在浦东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窗口”和基地。以这一大楼的落成为契机,安徽省派出了数千人组成的代表团来到上海,举行一系列的招商、经济技术协作恳谈、展览、交流等活动,省委书记卢荣景、省长回良玉也同期率省党政代表团访问上海。
安徽人给上海带来了一股“安徽热”。与之巧合的是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近日也率湖北省代表团来到上海,与上海党政领导畅谈鄂沪两地如何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一系列迹象表明,以浦东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合作,正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
本报27日在华东版第九版刊登长篇报道《眼光向东——安徽人为什么开进上海》,具体分析安徽为什么要把眼光投向浦东、投向上海。其中有安徽省党政领导、16个地市的主要负责人对此的认识和见解,阐述了安徽1995年的经济发展形势,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


第4版(要闻)
专栏:

  两岸报业经营研讨会在台北举行
本报香港6月26日电由中国报业协会与台北市报业公会及台湾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两岸报业经营研讨会”,6月20日至6月26日在台北举行。两岸报界人士就报业经营、采访业务、广告、发行、印刷和电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以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经济日报副总编辑罗开富为团长的中国报业代表团10人参加了会议并发言。会议期间,中国报业代表团还参观了中国时报、联合报等近十家报社和有关电视台、电台,并会见了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农民卫振山,去年向国家交售小麦5.2万公斤。最近,他被山西省政府授予全省十大“售粮模范”称号。图为卫振山开着省政府奖给他的农用三轮车回到村里。雷宣义 王建军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宣部等举办香港形势报告会
周南说未来七百多天中心任务是保证香港“九七”平稳过渡和稳定繁荣
本报北京6月26日讯新华社记者赵卫、本报记者傅旭报道:今天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形势报告会,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就香港问题向驻京党政军机关1300多名司局级以上干部作了报告。
周南在报告中介绍了后过渡期香港形势的发展。他说,从今天起,到1997年7月1日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只有736天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未来700多天的中心任务是保证香港“九七”的平稳过渡,保持香港的稳定繁荣。
他说,最近中英双方签署了香港终审法院问题的协议。这再次表明,只要中英双方都能从两国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稳定繁荣,并严格按照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办事,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周南指出,本月22日,钱其琛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宣布了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七项基本原则和政策,这是中央人民政府保持香港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九七”以后处理香港涉台问题的指导方针。这项重要政策的制定,为按照“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和发展港台间各项民间交流关系指明了方向。
周南还就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理论谈了自己的体会。他强调指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够早日实现统一,任何分裂祖国的企图都是完全违背民族意志的,也是不能得逞的。他说,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体现了坚持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原则性与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性的高度灵活性的统一。在“一国两制”理论体系中,国家主权是第一位的,“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两种制度都不能变。周南表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决心也有能力,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认真履行香港基本法,按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且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这一历史进程。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翟泰丰主持了报告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八届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
审议担保法等四部法律草案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刘思扬、贾奋勇)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连日来分组审议担保法、保险法、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节约能源法四部法律草案。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这四部法律草案几经修改,已经比较成熟,建议进一步审议修改后尽早通过。
关于担保法草案,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是好的,但在经济运作的很多方面,当事人的责任心不够强,因此制定担保法对保证、抵押、质押、定金等进行规范是极为必要的。李灏委员说,改革开放以来,担保、抵押这类经济行为越来越多,急需一部全面、严密的法律来规范这方面的活动。一些委员在审议中提出,国家机关不能当担保人的规定原则上是正确的,但一些政策性投资贷款属政府行为,以后很难找到担保人,对此类工程的担保应有一个办法,以利重大建设项目的进行。在不允许某些事业单位做保证人、不允许单独抵押土地使用权等方面,一些委员也提出了修改意见。
在审议保险法草案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中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制定保险法极为必要。有的委员认为,草案只是规定了商业保险方面的内容,应该定名为商业保险法。一些委员提出,保险法草案对减灾抗灾方面的规定应更具体、全面,对科技、农业等方面保险应作出更明确的规定。李沛瑶副委员长说,保险应遵循自愿原则,对与行政部门结合进行的强制保险行为,应加以制止。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节约能源法草案时认为,我国能源相对缺乏,能源浪费严重,要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还必须采取措施节约能源。但一些委员认为,节约能源法草案的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对综合部门和各工业部门没有具体指标要求,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中难以执行。迟海滨委员说,我国能耗高,除技术落后的客观原因外,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节约能源法草案应明确规定国务院哪个部门主管节能工作,并对其职责有具体规定。
在审议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草案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总体上看,这部法律已比较成熟。一些委员提出了修改意见。吴树青委员认为,决定草案对玩忽职守的规定处罚太轻,应适当提高。他说,非法吸收存款和以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后果可能是一样的,但出发点不同。草案对此应有区别性规定。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强调
切实提高现有干部素质
推行公务员制度高级研修班结业
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刘思扬)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今天强调,要全面提高现有干部素质,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张全景在今天结束的推行公务员制度高级研修班上说,全面提高干部素质,是形势任务的需要,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是反腐倡廉、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
他强调,提高干部素质,要以党章和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为目标。当前首要的是抓好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使广大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张全景说,当前,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要加强教育,坚持干部的德才标准,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处理。他强调,干部要经受住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必须过好“五关”,即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
张全景认为,提高干部政治素质,还必须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反对言行不一,提倡言行一致。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干部学习理论,学习先进,加强实践锻炼,并严格管理,加强监督,使干部素质有较大提高。
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刘思扬)今天在京结束的推行公务员制度高级研修班提出,要加快公务员制度实施步伐,尽快建立起激励竞争、新陈代谢和勤政廉政机制,造就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这期研修班共八天,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人事工作的省长、副省(市)长参加学习。研修期间,国务委员李贵鲜和学员进行了座谈。中组部、人事部有关负责人就公务员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学员们还就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讨。
学员们认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是做好公务员制度实施工作的关键。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重大变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实践表明,公务员制度实施进展的快慢,效果如何,与领导重视程度直接相关。他们表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实施公务员制度真正作为一件大事,摆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
学员们提出,推行公务员制度,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树立公务员形象上下功夫。一些学员认为,实施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要突破传统封闭式的选人用人方法,真正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二要突破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陈规陋习,建立健全新陈代谢机制;三要突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管理状况,严格考核、严肃纪律、整顿作风,树立公务员勤政廉政新形象。
河南省副省长范钦臣、黑龙江省副省长马国良、福建省副省长王建双等,在结业仪式上介绍了学习和研讨体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出席结业仪式。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桂世镛作了总结讲话。毕业仪式由人事部部长宋德福主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