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泡沫经济与日元泡沫
冯昭奎
据日美有关研究机构估算,目前反映日美整个制造业平均实力对比的“均衡汇率”约为100日元兑1美元。如果看购买力平价,平均来说,同样的商品在美国卖1美元的话,在日本要卖180日元。以上述的100∶1和180∶1这两个数字作对照,现在的日元对美元汇率确实过高了。
也许是前些年日本的“泡沫经济”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现在又有人把日元过度升值也称之为是泡沫——日元泡沫。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泡沫经济”与“日元泡沫”的共通之处在于两者都是“投机的泡沫现象”。在泡沫经济的场合,人们主要是跟股票、土地较劲,在揣摩股票、土地价格即将上涨时,就争相购入,以期获得“增值利益”,其结果,股票、土地的价格被越炒越高,大大脱离了真实价值。在日元泡沫的场合,人们主要是跟各种货币较劲,在估摸日元对美元的汇价还将上涨的心理下争相购入,以期获得“日元升值利益”,其结果是日元的价格被越炒越高,远远地超出了其应有的价值。
当然,无论是泡沫经济还是日元泡沫,都不会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投机力量能够把泡沫吹起来,也需有个“吹气孔”。这个“吹气孔”,在泡沫经济时是游资过剩和政府的“超缓和金融政策”(即将官定利率降得过低);而在日元泡沫时则是日美贸易不平衡和这种不平衡背后的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投机者的作用则在于以高度的敏感和夸大的手法,以股价、地价、汇价等等作媒介,抓住实际经济存在的扭曲并将它暴露出来。
因此,无论是在出现泡沫经济的场合还是日元泡沫的场合,仅仅对兴风作浪的投机活动“口诛笔伐”是无济于事的,真正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循着问题的根源去“顺藤摸瓜”。就日元泡沫而言,决策者的文章恐怕是应该做在日本居高不下的贸易黑字、美国居高不下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以及这种“黑赤对比分明”背后的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上。当然,对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日益脱节的国际金融制度的改革也应提到日程上来。
货币泡沫现象并非日元的“专利”。自70年代初进入浮动汇率制以来,在日元对美元升值的“基调”之上,1982年至1986年,也曾出现过美元过度升值即美元泡沫的现象,当时美元升幅最高达40%,泡沫膨胀期达4年之久,招致美国产业的空洞化和贸易收支的迅速恶化。现在还很难说这次日元泡沫的程度是否会达到甚至超过十多年前的美元泡沫,但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泡沫总是要破灭的。所谓“破灭”的意思,就是货币“过度”升值的部分会降下来。鉴于日元对美元升值的“基调”还将保持,直到日本巨额的贸易黑字消失。因此,估计即使这次日元泡沫破灭,日元对美元的汇价也不至于降到上一个低谷,即1990年的160∶1以下。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贸组织总干事表示
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刚上任的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3日表示,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要保证乌拉圭回合全球多边贸易协定得以实施,而且要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亚贸易增长迅速
1994年德国对亚洲出口增长18.4%,是德国总出口增长率的一倍;从亚洲进口的增长率为8.8%,同其他地区持平。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西限制进口汽车
巴西工商和旅游部2日决定,巴西今年只进口35万辆汽车,比原计划减少近一半。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艾滋病毒
感染者逾百万
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世界被发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达125.07万人,其中美洲地区52.66万人。


第7版(国际)
专栏:

  墨证券市场
外资流入下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流入墨西哥证券市场的外资大幅下降,流入量仅及去年同期的1/28。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12国将联合
考察南极
12个欧洲国家的科学家3日在伦敦宣布将联合考察南极,以研究全球变暖的趋势。


第7版(国际)
专栏:

  蒙政府要求
控制失业人数
据蒙古《政府通讯》报道,蒙古政府最近作出决定,要求各地领导人采取措施,实现到今年底使本地区的失业人数不超过劳动力总数5%的目标。


第7版(国际)
专栏:

  扬州木偶剧团
访问玻利维亚
扬州木偶剧团一行12人最近在南美的高原之国玻利维亚成功地进行了访问演出,受到该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纪念二战答客问
萧乾
萧乾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和新闻工作者。1910年生于北京。1939年9月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国特派员,此后又专任随军记者。萧乾先生在欧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是当时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后,他曾随美国第7军踏访莱茵战线,此后又采访了美国旧金山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审判,并采访了盟军占领下的德国,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通讯。萧乾先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一、您是曾从头到尾经历了欧洲二战的记者吗?
是的。整个经过,我已经写在一篇题为《一个中国记者在二次欧战中的足迹》一文中了(见3月21日的上海《文汇报》)。我是1939年9月去的英国,1946年6月回的上海。1940年和1944年两次伦敦大轰炸我都在场。头5年,我曾兼《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4年我就全职任随军记者了,跟随盟军由法国挺进莱茵河,后来又采访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大会,战后采访了波茨坦会议、纽伦堡审判,并且踏访了盟军占领下的德国。
二、二次欧战是怎样开始的?
二战的前奏,就是慕尼黑协定——英国当时的首相张伯伦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出卖。30年代后期,希特勒就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开始了他的侵略。当然,是他的同谋墨索里尼先在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动的手,那是1935年。看到侵略者居然得了逞,于是,1938年希特勒就首先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又向捷克斯洛伐克扑来。英国首相、绥靖主义的头子张伯伦看到形势不妙,就去慕尼黑同希特勒签了个协定,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希望能以苟安自保。希特勒拿到了那个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时曾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的领土要求了!”张伯伦也恬不知耻地举着那可耻的协定站在唐宁街前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可是转年那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就又向波兰扑来。9月,纳粹轰炸华沙的第二天,英法才迫不得已对德宣战。
三、对欧战正式爆发前的那段历史,您怎么看?
很显然,一个国家绝不可以成为另一个国家(往往是大国)手里的筹码。事实上,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就没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却交给了老奸巨猾的张伯伦。在3年内,先后遭到纳粹侵略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3个小国之间也不曾有过任何联合,以致让纳粹各个击破。
我认为,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可听任大国摆布。另外,处于同样命运的小国,要紧紧团结起来,切不可让侵略者一口一口地吞下,各个击破。
四、当时英、法是强国,又有美国和苏联为后盾,怎么就遏制不了一个纳粹德国?
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要查查纳粹的扩军史。一次大战后,凡尔赛和约本来规定,德国在海陆空方面都不许发展。1932年,德国全年总共才生产39架飞机。可是3年后(1935年),就猛增到3183架!希特勒把凡尔赛和约对它在军备上的限制全打破了。他为什么能得逞?因为希特勒那时天天嚷着要当反苏的急先锋,而对苏联既恨又怕的英、法以及美国,以为正可以借希特勒之刀来扼杀苏联。于是,对希特勒的扩军不但不加以制止,还暗中加以鼓励。他们万也没想到希特勒等翅膀硬了,却首先扑向西方。这是自食其果!
五、那么您认为二次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对。不但我这么认为,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他那大部头的《二战回忆录》里,也认为那原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战争。但我不同意他的论断。他说是由于英国“太诚实”、“太忠厚”,以致战争最后变为不可避免。我认为,是由于当时欧洲大国领导人都只想着自身的眼前利益(直到1940年纳粹占了西欧,兵临城下,英国还有不少人——包括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和军火生产大臣比沃布鲁克——从保住大英帝国出发,想与纳粹媾和),根本没从全局考虑,小小的纳粹就是这样一下子成为巨患的。
六、您对所经历的两次伦敦大轰炸有些什么感想?
所谓两次,第一次是1940年冬天,当时还没有发明火箭与导弹,德国每晚派来成千架次飞机(有轰炸机,也有战斗机)飞临伦敦上空。白天由于英国依靠雷达用喷火式战斗机在英吉利海峡截击,伦敦上空又布满气球阵,纳粹轻易不敢来。可是1942年,导弹(当时叫无人驾驶飞机)的袭击不但数量更大,而且日夜不停。希特勒称火箭和导弹为甲乙秘密武器。英国之所以能战胜两度空袭,一是靠自己的战斗力;二是由于伦敦的地铁为民众提供了最好的防空设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靠的是民众素日养成的良好纪律;在空袭躲警报时,市民仍保持镇定和秩序。我记得,只有一回,在地铁入口处由于秩序乱了,一个人栽倒,后边就全堆了起来。结果没人被炸死,却因拥挤,许多人压在底下窒息而死。所以每次见到北京人挤公共汽车的那种争先恐后的劲头儿,我就想,万一打起仗来,这可怎么得了!
那时我往重庆《大公报》写通讯(已收入我的《人生采访》),就曾特别强调伦敦市民在轰炸中的举止,希望我们自己的人民在患难中也能保持良好秩序。其实,大轰炸时我写的十几篇通讯,写的是英国,心里想的却是国内。这可以说是我所有通讯的写作动机及倾向。
七、您是怎样采访战时德国的?
我一共去了3趟德国。第一次是跟美军第7军由法国西部向莱茵河挺进。当时,纳粹已成了强弩之末。我是坐在美国人开的运黄色炸药的卡车由法国南锡进入德境的。当时,我们车队共50多辆,我就坐在装炸药的木箱上。倘若纳粹飞机炸中一辆,那整个车队就全完了。然而当时碧蓝的天空不见一架纳粹飞机,因为希特勒迷信他的秘密武器。战争后期,他倾全力去发展导弹、火箭,没有足够的飞机来阻挡盟军的前进。
第二次去德国,是在我从美国联合国成立大会赶回英国采访大选,然后又飞往德国去采访波茨坦会议和刚解放的柏林。
第三次是去踏访战后的德国,特别去看看占领区。当时还以为日本战败后,中国也会去参加占领工作。另外,我还去纽伦堡采访了战犯审讯,当时我也以为日本战败后,中国也将参加审讯战犯呢。
八、戈林等那些纳粹大头目受审时,您在场吗?
没有。当时,《大公报》中只有我这么个记者在外边闯,我不能陷在一个地方,盯住一个方面。战犯审讯先后用了将近1年时间,我只采访了一些预审场面及低级战犯的审讯,但我采访了审讯的整个布局。
九、内容如何?
美英与苏联最初除了审讯地点(苏联主张在他们占领下的柏林举行,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纽伦堡)之外,更大的分歧是准不准许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允许战犯自我辩护。照苏联的意见,既然已经确定为战犯,就枪毙或绞死了事。
但多数盟国认为,必须恪守法律程序,应当准许被告做充分的自我辩护,并且还要为他们分别聘请经他们本人同意的律师。自然,同时也要充分调查他们所犯的罪行,在法庭上充分提出人证物证,迫使他们无可抵赖。
战犯最后分别被判了刑:有上绞刑架的,也有坐牢的。但50年间,至今没有一个需要平反或改正的。我由此懂得对战犯的审判必须恪守法律程序,多费点时间并给被告以充分自我辩护的机会是值得的。因为那样既对历史负了责,又使审讯真正起到了教育群众的作用,而不是反作用。
十、您对采访波茨坦会议有什么感想?
二战期间,几乎不断在开大国巨头会议。当时为调整战略,协调盟军之间的关系,这种会议是必要的。然而这种大国会议往往有个极恶劣的倾向,即背着有关国家对战后世界做出种种不尽合理(但有利于大国)的安排。例如,法国在欧洲是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可是,多次巨头会议商谈战后欧洲事务时,法国(由于它当时实力弱)却被排除在外。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还对雅尔塔会议特别反感。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中国自然也未能参加),与会国竟然背着中国作出有损于中国的决定。中国抗战八年并不图占有什么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无论如何也不应反而要丧权失地。这是强权政治的露骨表现。
我希望,今后联合国或任何国际组织都应明确做出这样一条规定:不论多么大的国家都不许背着有关的国家(不论多么弱小)做出涉及那个国家领土主权和利益的任何决定。
十一、日本有舆论认为二战中是他们解放了东南亚,你对此怎么看?
这是十足的强盗逻辑。如果是那样,岂不可以说是希特勒解放了阿尔及尔和大半个黑非洲了吗?这只能说,历史有它自己的规律,并不由侵略者的意志所左右。无论希特勒还是东条英机,他们想要干的都是奴役,而历史的规律则正相反。
所以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一反对,二不怕。(附图片)
作者像


第7版(国际)
专栏: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重大战役(之二)
敦刻尔克大撤退
吴东风
1940年5月10日晨,德军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发动突袭后,仅在几天之内,英法联军的北部战线就被分割,从比利时撤下来的约40万联军被逼到敦刻尔克周围的一小块环形地带。当时,被包围的英国远征军9个师、法军10个师和部分比利时军队三面受敌,背临多佛尔海峡,处境十分危急。
但正在这时,希特勒却于5月24日中午突然下令要德军装甲部队“停止前进”。英国远征军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奉命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划。英国海军部筹集了693艘舰船,加上盟国的船只,共有860艘之多。从巡洋舰到小帆船,凡是能用来航运的都加入到撤退“舰队”的行列。
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首先是德军炮火的轰炸和飞机的空袭,使得撤退行动异常困难,3小时的航程往往需要10多个小时。为了躲避德军炮火的袭击,英国“舰队”不得不放弃仅39海里长的最短的“Z”航线和55海里长的“X”航线,改用航程为87海里的“Y”航线,这样势必影响撤退的速度和时间。其次是人多船少,特别是吃水浅容易靠岸的小船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英国海军部把大量的小船派到第一线,通过它们把军队运上大型军舰,然后再由大型军舰把撤退军队转运回英国。5月27日黎明之前,当德军装甲部队恢复进攻时,英国已撤出了大量兵力。5月31日和6月1日是撤退成效最显著的两天,尽管德军的炮火连续不断,英国船只白天无法靠岸,但还是撤出了13.2万人。
6月4日下午2时23分,经法国政府同意,英国海军部正式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敦刻尔克大撤退从5月26日开始到6月4日结束,短短10天,一共有338226人绝处逢生,撤回了英国。其中英军有21.5万人,法军12.3万人,还有少量的比利时部队。在撤退中,243艘船只被击沉,英军的重型武器和军用物资损失严重。
这次撤退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法联军英勇顽强的抗敌精神和援救人员的英雄气概,英军的周密组织和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撤退中出现的风平浪静的好天气也在客观上为此次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希特勒的重大战略失策——“停止前进”的命令,使联军赢得了死里逃生的宝贵时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重要意义在于,英军在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成功地保留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后来这支部队成为解放欧洲大陆的盟军核心力量。这次成功的大撤退,被人称为“敦刻尔克的奇迹”。(附图片)
在紧急而危险的大撤退行动中,英军官兵在敦刻尔克海滩涉水登船。


第7版(国际)
专栏:

  人民币市场汇价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外币名称  中间价
100美元837.94
100日元9.9256
100港币108.13
(据新华社5月4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