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汲取精神营养丰富生活内涵吸引万众参与
吉林城乡读书活动方兴未艾
本报长春5月4日电记者张玉来报道: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性多读书读好书热潮正在吉林大地涌动。
这次活动已历时一年,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军区政治部、团省委等14个部门共同发起,旨在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讲话精神,通过读好书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吉林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这次活动。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他们成立了省、市、县三级读书指导委员会。省读书指导委员会推荐了220种书目。文化主管部门和公共图书馆配合全省实施的百镇文化中心工程建设,重点扶持建设了一批乡镇图书馆。全省90%以上的基层部队与驻地图书馆、新华书店建立了图书流通站,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军民共建读书网。十几家出版社为这次活动捐赠了8万元的图书和资金。新闻媒介也纷纷开辟专栏,为读书活动推波助澜。
一年多来,全省涌现各类群众性读书组织2000多个,拥有读者20余万人。各地还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小型多样的各类读书活动。仅去年全省多读书读好书有奖征文活动收到应征文章就达3万多篇。
结合读书活动,去年全省各地举办的各类读书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故事会、诗歌朗诵、科技制作展览、科技培训班等活动187个,有50多万人次参加活动。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十水言”碑前的思索
萧竹乔
前些时笔者重游了阔别多年的红旗渠。在分水岭景区,被小小的“十水言”碑所吸引,目睹石刻,一字字默读碑文:
“祖祖辈辈缺水盼水,红旗渠引来了漳河水,水库蓄住了山谷水,红旗渠灌满了库池水,浇地渠库池齐放水,一渠水可顶两渠水,平整土地合理浇水,大家都来节约用水,关键保好渠管好水,林县就不再愁缺水。”
碑文为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顾问、原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撰写;红旗渠通水二十五周年之际(一九九○年四月五日)竖立。“十水言”碑,既无博大之貌,又无雄伟之姿,但它却别有凝重庄严之态,不能不发人深思。
思索之一,碑文是林县(现为林州市)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出人间奇迹的真实写照。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林县人民经过十年奋战,劈开太行山,建成长达一千五百公里的红旗渠,引来了漳河水。七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建成后,林县农田灌溉体系基本形成,有效灌溉面积达五十四万亩,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位学者考察红旗渠后感慨地说:“古人讲,‘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如果全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每一方土地都出现这样的壮举,共和国该会发生多么辉煌的变化。”是的,如果全国每一个缺水的市、县,都发扬创造这奇迹的红旗渠精神,实干苦干,开源节流,就会使需水与供水的矛盾得到缓解,造福于人民。
思索之二,碑文描述出以红旗渠为主的灌溉网络遍布林县大地的格局,强调了“平整土地合理浇水,大家都来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呼唤着人们增强节水意识。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山区。旧社会,林县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自力更生,奋战十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实现了“引漳入林”的愿望。现今,“红旗渠灌满了库池水,浇地渠库池齐放水。”这就有一个如何合理浇水、节约用水的问题。大而言之,全国也存在这一问题,碑文的呼唤,很有针对性。它犹如警笛,向人们发出这样的信号:水资源紧缺,合理浇水、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思索之三,碑文指出“浇水”、“用水”的关键,在于“保好渠管好水”。众所周知,开发利用水资源,关系着国脉民运,是件大事。要办好这件事,必须依法治水、管水、用水。一九八八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走上了法制轨道。要全面实施《水法》,有一个落实的过程。“十水言”碑虽说不是法律、法规,但它纪事明理,在默默地劝诫着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警示作用。
面对“十言水”碑,笔者仿佛看到了立碑人的深谋远虑,殷殷之情。


第4版(要闻)
专栏:

  村山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
日本要正视历史反省侵略
本报北京5月4日讯记者孙东民报道:正在我国进行访问的日本首相村山富市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他表示日本要与亚洲近邻各国建立相互信赖关系,正视并正确认识历史不可或缺;日本要立足于过去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行为以及殖民地统治等的深刻反省,致力于创造面向未来的和平。
村山首相说,这次访问期间,与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等中国领导人通过就广泛的问题坦率友好地交换意见,再次相互确认了日中两国对亚太地区的繁荣与和平负有重任,应该面向21世纪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为本地区以及世界的繁荣与和平作出贡献。
村山说,在战争结束50周年的重要年份,我访问了对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具有战争象征意义的卢沟桥,在那里回顾了过去的那段历史,进一步坚定了力求和平的决心。作为日本战后的首相,我是第一个赴卢沟桥进行访问的,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珍惜。我访问的目的是希望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日本人民的这种心情,希望今后两国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他在谈到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问题时说,由于日本的侵略行为和殖民地统治,给中国人民以及对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民造成了难以忍受的痛苦,日本对此要进行深刻反省,日本国民决心在此基础上去创造世界的和平,日本不作军事大国,不重蹈覆辙,再犯过去的错误。
关于日本国会拟议中的通过“不战决议”问题,村山表示不论在3党联合执政时达成的协议里,还是他发表的总理谈话和在国会的施政演说中,都谈到由于过去日本的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给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难以言表的痛苦和悲伤,日本要作深刻反省,并为和平作出积极努力的方针。他说,这个方针非常明确,期待“不战决议”问题在国会作出决定。
当有记者问到台湾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村山再次申明,今年11月预定在大阪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日本作为会议的东道国,有关台湾的与会问题,日本将沿袭西雅图和茂物会议的做法。在谈到日元升值给中国造成的债务负担的问题时,村山说,日元升值受到打击最大的是日本自身,有关国家正在为稳定汇率进行协商与合作。而日元升值有利的一面是它为日本增加对华投资提供了机遇。他希望日中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加强相互理解与合作,以使其得到妥善解决。
村山首相还表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受世界注目,亚洲各国都强烈希望加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为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定,日中两国需要进一步进行合作。
在记者招待会上,村山首相还回答了其它问题。


第4版(要闻)
专栏:

  姜春云会见叙利亚客人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由部长叶海亚·阿萨利率领的叙利亚地方行政部代表团。
姜春云说,叙利亚是最早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之一。建交近40年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姜春云还高度评价叙利亚坚持“一个中国”,不同台湾发生官方联系的立场。
阿萨利说,叙中两国有着牢固的友好合作关系。阿萨德总统非常重视发展叙中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等参加了会见。
叙利亚客人是应对外友协和辽宁省人民政府邀请访华的。阿萨利此行是为探讨两国地方政府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途径。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辽宁省与叙利亚阿勒颇省缔结友好省关系协议书。
日前,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在北京会见了叙利亚客人。


第4版(要闻)
专栏:

  村山首相抵西安访问
新华社西安5月4日电(记者李勇)日本首相村山富市今天下午乘专机从北京抵达古城西安参观访问。
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和西安市市长冯煦初等到机场迎接日本贵宾。村山首相的随行人员以及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等也同机抵达。
程安东今晚在西安宾馆会见村山首相时说,西安是中国最早和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城市之一,在来西安的外国旅游者中,日本游客最多。
村山首相表示,他很早就想到西安来,西安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它与日本的京都、奈良都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他希望能好好看看西安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
会见后,村山首相和程安东省长出席了“接受日本政府文化无偿援助签字仪式”。根据签署的文件,日本政府将向陕西省文物部门无偿提供价值4600万日元的摄像器材。随后,程安东省长设宴款待村山首相一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原由利参观残疾人康复中心
据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陈斌华)陪同日本首相村山富市来华访问的首相之女中原由利女士,今天上午访问了位于北京南郊的中国残疾人康复中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会见了中原女士,向她介绍了康复中心、中国残联和中国残疾人的情况,并高度评价了中日两国在残疾人事业方面的良好合作。中原女士对邓朴方今年10月将率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到日本访问表示欢迎。
随后,中原女士来到残疾人中间。她看到一个截肢患者安上假肢以后步履平稳,非常高兴。旁边的医生告诉她,这位患者仅处于假肢试用阶段,假肢真正安上以后,便会行走自如。中原寄语这位患者:“好好努力!”
康复中心的轮椅篮球队对中原女士的到来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为客人进行了表演。中原为这些顽强、乐观的小伙子叫好,并和他们合影留念。
今天下午,中原女士还游览了天安门。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重申
希望美伊通过谈判解决分歧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中国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来寻求解决,而不应动辄制裁和施压。
当有记者问及中方对美国宣布中断同伊朗所有贸易和投资关系一事的态度时,沈国放回答说,美当前的作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能使美伊关系更加紧张。他说,“我们希望美伊能够通过谈判和对话解决双方存在的分歧。”


第4版(要闻)
专栏:

  葛志成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葛志成同志的骨灰,昨天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赵朴初、钱伟长、钱正英、孙孚凌、朱光亚、万国权以及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民进中央的领导同志参加了葛志成同志骨灰安放仪式。
葛志成同志病逝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委托全国政协秘书长朱训到葛志成家慰问其家属。彭真、李岚清、宋平、费孝通、孙起孟、董寅初等同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向葛志成家属表示慰问。
葛志成同志是因心脏病突发,于1995年4月22日在温州开会时倒在工作岗位上的,终年75岁。
葛志成同志青年时投身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投入民主革命斗争。1948年,葛志成同志到达解放区,1949年6月进入北平,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葛志成同志在教育部门工作,积极从事教育事业。1953年调入民进中央从事党派工作,1985年,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他是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候补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兆国会见香港潮州商会访问团
本报北京5月4日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今天下午在统战部礼堂会见来京访问的香港潮州商会代表团成员。会见期间,王兆国接受了香港潮州商会为内地老少边穷地区助建小学的100万港元捐款,对商会代表们的义举予以赞赏。
应全国工商联的邀请,以会长唐学元为团长、全国政协常委庄士平、全国人大代表陈有庆、香港廖创兴银行董事长廖烈科为名誉团长的香港潮州商会访问团一行40余人今天抵达北京,将进行4天的访问。
(吴亚明)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之首
据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香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居全球之首。香港在1992年首次成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当年处理集装箱达797.175万个;1993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上升至920万个;去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105万个。香港大部分集装箱的往来目的地为华南地区。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书画工艺品在港拍卖受青睐
据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在4月30日开幕的香港佳士得1995春季拍卖会上,中国书画、成扇和工艺品首日成交额达5020.555万港元。当日举行的中国当代油画拍卖,成绩最好的是罗中立的《晌午》,成交额为62.5万港元,比估价高出一倍多。中国古书画拍卖中,倪瓒的《诗草尺牍》由一港商以332万港元买走,比估价高出一倍;现、当代国画中以张大千的《泼彩荷花》成交价376万港元居榜首。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棉花状元镇
本报记者刘杰
范集是安徽省蒙城县最北部的一个小镇,过去以穷“著称”。那年撤区并乡,它由两个小而又穷的乡合并而成。穷到啥样子?有人打比方说,刻大印要付36元钱,还是新任镇党委书记掏的腰包。
“如今三年河东转河西啦,范集变成了县里的首富!”县里同志对记者说起来眉飞色舞,还拿出统计表来看:范集去年财政突破1000万元大关,农民人均收入1200多元。
4月14日记者直奔范集。未到镇里,先跑田头。只见田野里麦苗没膝,春风吹得绿浪翻滚。与别处不同的是,这儿麦苗不光特壮实,还全留着宽宽的空行地,地头也都有着长长的小塑料棚。
“别小看这小棚棚,那可是俺的小金库。”正蹲在田头忙活的李大树老人说。记者不解。老人嘿嘿一笑:“要想发,种棉花,镇上让搞麦套棉,家家都育营养钵苗苗,俺发就发在麦套棉上,你说那不是小金库是啥?”镇党委书记陈传富介绍说,这个地方50年代就是有名的棉乡,周总理授的“植棉先进单位”匾,至今还保留着。1991年卖棉难,伤了农民的心,有的户拿秋棉瓣儿当柴烧。陈传富和镇长李翠云认准棉花是“军需民用不可少”的,让党员干部带头种。他们领着村干部,拉上犁子去麦田里冲出一道道棉花预留行,还手把手教群众打营养钵,育棉花苗。老百姓见干部说得有理,干得实在,大多数是照着做了,也有“硬橛子”死不听的。杂木营村的李桂松看到干部开着带旋耕机的小四轮来了,躺在前头不让犁。镇长和书记闻讯赶来做工作,陈传富拍着胸脯说:“假如秋后棉花收入抵不上小麦,我拿家产补偿。”李桂松很不情愿地种下5亩麦套棉,秋后赶上国家粮棉提价,纯收入2000多元。这一年,全镇棉花由上年的3500亩种到2万亩,人均棉花收入300元。
干部的决断变成了庄稼人的财富,老百姓服了。陈传富发现棉种太杂,赚不了大钱,就跟中科院棉花研究所联系,调进5万公斤新棉种。李圩村村民李大树种下8亩,亩产皮棉60公斤,比原来的品种高出一倍。镇上在李圩村开现场会,大树老人头一个说话:“农业收益高,还得信科学。”去年,镇上把中科院棉花研究所的专家请来,商定在范集建良种繁育基地。镇里又上马了良种轧花厂、万吨棉籽饲料厂、万锭纱厂,把棉籽饼返还群众养牛、养猪。棉花面积由1993年的3万亩再增1万亩。
就这样,范集镇的棉花戏越唱越红火。有人编出顺口溜:“范集棉花种得精,科学种田立头功,系列开发深加工,以工补农农业兴。”去年人均棉花收入达到800元,省委书记、省长来贺喜,把范集命名为“棉花状元镇”。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加研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报北京5月4日讯记者萧体焕报道:中国加拿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讨会于5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
来自人事管理、科学研究和企业界的50来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广泛的探讨。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现有人力资源开发不力,利用不充分,对下世纪人力资源的培育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训练和激励工作。
拥有包括加拿大600多家企业、环球3000多家企业的交流咨询网络的加拿大工商研究院副院长帕雷姆先生在会上介绍了加拿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加拿大工商研究院联合召开的。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43个牡丹新品种问世
43个牡丹新品种近日在洛阳初步通过由中国花卉协会和有关园艺专家组的鉴定并被命名。
这次通过鉴定并被命名的有“东海浪花”、“赤阳”、“洛神”、“河洛风采”、“红盘献玉”、“阳红霓辉”等品种。
我国牡丹现有品种已有800多种,红、黄、绿、蓝、粉、白、紫、黑八色俱全。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华阴出土《西岳华山庙碑》残石
陕西华阴市最近在清理西岳庙地基时,出土了部分《西岳华山庙碑》残石,为研究汉代碑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这次出土的华山庙碑残石,大小共30块,462个字,最小的残块上仅有半个字。目前,西岳庙文管所还在进一步清理地基,希冀重新拼对出完整的西岳华山庙碑。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台花莲三天发生地震七次
台湾花莲外海3日上午发生里氏5.2级地震,花莲地区近3天来连续发生的有感地震已达7次。
据台湾地震测报中心测定,3日清晨发生的地震震中在花莲东南方40.3公里外的海底,震中深度为23.9公里。地震测报中心认为,近来台湾岛东部地区地震太过频繁。不过,目前仍缺乏证据来预测是否可能发生大地震。(本栏稿件均据新华社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探讨办好报纸专版征文评选揭晓
本报讯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和深圳商报社联合举办的“探讨办好报纸专版专刊”征文评选日前在北京揭晓。共评出二十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十五篇。(周文华)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电视台推出午间节目《都市阳光》
本报讯继《北京您早》开播三年后,北京电视台又将推出午间节目《都市阳光》。这一杂志性栏目由《多彩空间》、《电视礼品卡》、《瞬间沉醉》、《走向文明》、《棋牌室》、《快动脑筋》六个板块节目组成,每天二十一频道十二点至十三点播出。(战吉)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今昔”摄影展在津开幕
据新华社天津电(记者李道佳)“香港今昔”摄影展最近在天津开幕。这次展览由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香港《紫荆》杂志社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摄影展共展出照片约二百六十幅。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华江山多娇”征歌大赛开办
本报讯由国家旅游局、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轻音乐学会和南京《青春之声》杂志共同主办的“中华江山多娇”征歌大赛近日拉开序幕,开始向海内外广泛征集作品。此次大赛征集是以万里长城等国家旅游局指定的三十九个王牌景点为题材创作的歌曲。作品征集于八月二十日截稿。(魏志军)


第4版(要闻)
专栏:

沪上“流动图书馆”
上海市黄浦区一辆流动图书阅览车近日出现在外滩,向游人提供免费借阅图书服务。黄浦区图书馆用流动图书阅览车,把图书送到流动人员相对较多的公共场所,给许多读者提供了方便。
新华社记者张平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日前,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竣工。这座博物馆建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地区西周初年燕都的遗址。图为新落成的博物馆外景。
新华社记者宋连峰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小“师兄”和大“师弟”
黑龙江省中医学院李仁述教授有两位“弟子”,一个是年仅8岁的大“弟子”裴曦(右一),一个是30岁的博士生关晓光(左一),在李教授(中)的精心指教下,小“师兄”和大“师弟”共同学习中医探病和汤药调制等技艺,比翼齐飞。
新华社记者周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