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向参加科技大会代表作形势报告说
目前国民经济运行良好
正朝宏观调控目标前进
当前中国的农业正孕育着一个新的发展。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生产性支出比上年增长70%,化肥销量增加35%,粮油种植面积扩大,夏粮可望增产,油料预计增产20%。加上今年进口工作抓得较紧,粮、棉、油、化肥的总量平衡有余,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可以控制和稳定的。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基27日上午向参加全国科技大会的代表作了关于国内经济形势的报告。
朱镕基在报告中指出,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完善去年出台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努力抑制通货膨胀,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目前,国民经济运行良好,正继续朝着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前进。
朱镕基强调,虽然今年一季度物价月环比指数呈逐月下降的趋势,但是,4月份又上升0.7%,必须引起注意。
朱镕基说,抑制通货膨胀,首先必须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过快增长。今年以来,国家明令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国务院基本上没有批准过新的大中型项目的立项和开工,但是,一些地方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乱集资、乱涨价、乱摊派,大量新开工基建项目。1至4月,全国新开工的国有单位投资项目达8325个,其投资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53.5%。各级政府要看到物价上涨的潜在压力还在增加,必须顾全大局,采取切实措施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真正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朱镕基指出,当前中国的农业正孕育着一个新的发展。各级党政领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全党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号召,坚持、稳定和完善中央制订的各项购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生产性支出比上年增加70%,化肥销量增加35%,粮油种植面积扩大,夏粮可望增产,油料预计增产20%。加上今年进口工作抓得较紧,粮、棉、油、化肥的总量平衡有余,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可以控制和稳定的。关键是还要进一步深化流通领域改革,规范、整顿市场流通秩序,加强市场物价的监管。
朱镕基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要求,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且要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由经贸委牵头,在18个城市进行对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和对优势企业兼并亏损企业实行扶持政策的试点。
朱镕基还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真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在这次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执行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要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经济工作和经济发展规划工作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的轨道上来。建立在落后技术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发展,不可能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把企业技术进步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关键。第二,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要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要促使科研院所把科研、开发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现实的生产力。要特别重视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第三,要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建立一支跨世纪的宏大科技队伍。要从各方面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他还说,为了把科研工作搞上去,为科技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邓小平同志曾表示“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他表示要按照小平同志的要求,和各级领导一起大家都来当好科技发展的“后勤部长”。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出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韩村河村发展农业的启示
本报记者曾坤颜世贵
齐整整、绿油油的麦子已灌浆。
照眼下的长势看,韩村河村1700亩小麦如不遇特大灾害,今年再夺丰收已成定局。依这个村农业公司技术员肖树来的权威测算,今年小麦亩产高于去年“没啥说的”。而去年这个村的小麦亩产已冠盖周围地区达485公斤;粮食亩产已连续3年超吨粮,去年达到1135公斤。这一组数字,即便放在全国粮食亩产纪录中,也排名前列。
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竟有如此高的产出率?
到韩村河这个北京郊区赫赫有名的村庄走一遭,现代农业的轮廓便展现在眼前:
土地集中经营——全村2400亩耕地,被整治成几块齐展展的大田,最大的一块500亩,最小的也有80亩。放眼望去,几乎是清一色的麦田。绿浪滚滚,看不见田埂、水渠。田与田的界线是高大挺拔的树林。
全部机械作业——全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重武器”和灭草机、除虫机等“轻武器”近百台(件),除保证从种到收、运、储、加工实现机械化外,还富富有余。村镇建设、绿化、修路,哪里需要往哪派。今年,村农业公司还承包了邻村的130亩土地。
浇水喷灌化——全村有农业用机井11眼,平均200多亩地一眼井。通过喷灌设施浇灌全村所有耕地。
靠科技兴田——种植业良种率已达100%,而且不断地存优汰劣,追求良种本地化的新目标;施肥基本上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根据测试土壤仪器的“需求报告”,进行科学配方施肥。并逐渐加大绿肥比重,粮食作物全部秸秆还田。
管理企业化——全村种田这一块由农业公司包揽,它既有管理职能又具服务功能,下辖两个农场,由公司统一核算。种田的农民已改叫职工,每天8小时工作制,踩着钟点上下班,全部实行工资制。
劳动生产率提高——全村直接从事大田劳动的只有20余人,仅占全村劳力的4%左右,1994年每个劳力创造的农业产值达30万元,农业单位面积产出比1990年以前提高50%以上。
其实,论本身自然优势,韩村河和北京郊区许多农村一样,既不靠山,也不近水,资源贫乏。前些年选择致富门路的时候,村民们思来想去,方找出泥瓦匠多这一条优势。于是,村党支部提出了“要想富搞建筑”的致富思路来。短短四五年时间,韩村河村就在致富的过程中,营造出一个现代农业的氛围来。靠什么?村委会主任郑永明回答,一靠经济实力,二靠好带头人,三靠科技。
郑永明的话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1979年初,韩村河村拉起了一支50多人的泥腿子建筑队,走出韩村河去闯市场。没承想,这一闯闯出了一条致富的路。一时间,村民们纷纷向效益高的建筑业转移。当此关口,突出显示出村领导班子的胆识与魄力来。面对村民不愿承包土地向建筑业涌去的倾向,村党支部一班人抓住这个有利于拓展土地经营规模的机遇,拍板定音,及时实行了适度规模经营,改变了一家一户承包土地的作法,实现了土地集体管理。过去被户界、地埂、水渠分割成零散的农田,现在连结成相对集中的大规模农田,使得平均每亩耕地的利用率由过去的80%达到100%,为向现代农业过渡奠定了基础。
建筑市场的开拓成功,使得韩村河集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1990年光建筑业年产值就达上亿元。从那时至今,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今年建筑业产值预计达到9个亿。在工业高效益的冲击下,村领导头脑异常清醒,丝毫不受“种粮不如买粮”思潮的影响,坚持以农为本。在发展建筑业和村办企业的同时,紧紧抓住农业生产不放。利用建筑业逐步积累起来的资金,给农业吃偏饭,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潜力。近几年累计向农业投资500多万元,使农业的科技、机械含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建立起高标准的农业科技实验室,购置土壤测试仪等农业高科技设备。同时,长期同市农科所和农业局合作,选育适合本村条件的优良种籽。今年,又搞起一块百亩地的玉米试验田,准备使玉米亩产量达到更高的水平。
村里能拿出如此多的积累投入农业生产上,还由于村领导班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思想十分明确,始终坚持集体经济积累迈大步,个人分配小步走,坚持生产的增长高于消费增长的原则。凡来韩村河村参观学习的人都会引起注目的是,村里公共设施的档次同村民家庭生活水平交相辉映,公共福利与村民个人收入比翼齐飞。村党委书记田雄说得好,光有村民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村里整个面貌的变化,农村终究还是农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下,农业的持续发展,只有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才能实现。而完成这一转变,虽各有各的招数和作法,但韩村河人的思考与实践,颇有借鉴意义。(附图片)
压题照片:韩村河全部实现大田喷灌作业。
王宏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复旦九十年培养人才十万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等题词祝贺
本报上海5月28日电记者萧关根、田泓报道:“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创办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今年迎来了90周年校庆。来自海内外的5000余名校友汇聚一堂,共庆母校华诞。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荣毅仁、李岚清、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复旦校庆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李鹏的题词是:培养各类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乔石的题词是: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李瑞环的题词是:育时代英才,立百年基业。刘华清的题词是:弘扬传统,开拓创新。
复旦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大学,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0万名各类毕业生。学校目前有技术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文物与博物馆等9个学院、34个系、68个本科专业、32个研究所及30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在校学生1万余人。
在昨天的校庆典礼上,成立了复旦大学校董会,由李政道博士任名誉主席,杨福家任主席。建国后第一任校长陈望道铜像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纪念墙也在昨天正式揭幕。


第1版(要闻)
专栏:

  开始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佛得角共和国总统抵京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佛得角共和国总统安东尼奥·马斯卡雷尼亚斯·蒙特罗今天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正式访问。
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化工部副部长贺国强等前往机场迎接。蒙特罗总统是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外交部发言人宣布
我政府推迟中美导弹核能合作磋商
美国两项访华事宜也被要求推迟
新华社北京五月二十八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这里宣布,五月二十二日,美国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损害了中国主权,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给中美关系造成严重损害。中国政府决定推迟中美关于“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和核能合作的专家磋商。美国军控与裁军署署长和负责政治、军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原分别定于六月和七月来华的访问也被要求推迟。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集会纪念中国计生协会成立15年
李鹏题词胡锦涛宋平等出席座谈会
本报北京5月28日讯记者艾笑报道:今天,首都隆重集会纪念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15周年。
这个以座谈会形式进行的纪念庆祝活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李鹏总理题词:“总结提高,把计生协的工作做得更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等出席了今天的座谈会。
为适应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的需要而诞生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经过15年的成长,现已拥有100多万个基层组织、8000多万名会员。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特别在农村,协会对于动员广大群众自觉计划生育、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计生协会会长宋平、国务委员兼国家计生委主任彭珮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吉炳轩、来自北京的基层协会代表金慧生、国际计生联代表巴兰等在座谈会上发了言。
宋平在讲话中强调,协会能团结群众的关键在于服务。它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工作方法不是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而是结合扶贫、养老保险、提高妇女自主能力来开展工作。他们还特别注意维护群众在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因而很好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彭珮云在发言中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更加重视和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要支持协会按照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要虚心倾听协会反映的群众呼声,努力改进计划生育工作,重视保护育龄群众在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
座谈会后,宋平、彭珮云等考察了北京市海淀区基层协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雷洁琼、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钱正英,中国计生协首席顾问王首道,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谷牧等同志参加了今天的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等为座谈会题了词。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苏丹驻华大使等。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莫教小学生“跑龙套”
刘国琳
“六一”国际儿童节快到了,很多部门准备为儿童们办几件好事。我认为,减轻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负担,当属之列。
眼下,小学生的社会负担多起来、重起来,请看:某工程竣工剪彩,要请小学生到场助兴;某企业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得了什么奖,要借小学生披红挂绿,走街串巷去张扬;某商店、酒楼开业,要租小学生鼓乐队贺庆迎宾;某种小食品、饮品刚投产,也少不得拉小学生们来现身说法做广告……这类形式的社会活动,不仅贻误小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小学生的额外负担,而且难免使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选择环境,鼓励孩子专心致学,成人成才,留下了千古佳话。如今,小学生们被驱使着“赶场”般地参与不必要的社会活动,已发展为普遍现象,家长们又如何“择邻处”、“断机杼”呢!
请有关部门、行业别再打小学生的主意,学校也别为蝇头小利“出租”小学生了,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安心地求知识、长身体,健康茁壮地成长!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江西春熟作物大幅增产
江西今年春熟作物又获全面丰收。据农业部门初步预计,今年江西省油菜籽总产可达73.5万吨,比去年增产25万吨,增长51.5%,为历史最高年;大小麦总产10.95万吨,增加1.2万吨。
(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仪化三期工程涤纶长丝投产
年产2万吨差别化涤纶长丝的仪征化纤涤纶五厂,28日投料试车成功。这是仪化三期工程中最先建成投产的主体项目。三期工程于199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全面开工建设。涤纶五厂投资8.27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吐鲁番葡萄节将于8月举行
由国家旅游局、新疆人民政府等共同举办的“95中国民俗风情游”新疆吐鲁番葡萄节,将于8月25日至30日在吐鲁番市举行,葡萄节将开成融旅游观光、文化艺术、经贸洽谈为一体的盛会。(辛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广州保税区已初具规模
广州保税区封关运营3年来,已协议引进资金50多亿元,区内实现了“六通一平”,目前已有15个国家的近两百家企业在保税区落户,到位资金约20亿元人民币。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今日朝阳沟
60年代初,一出现代豫剧《朝阳沟》,使这个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偏僻山区的小村庄一举成名。30多年过去了,朝阳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的朝阳沟青年以银环、拴保为榜样,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帮助和带领全村农民走科技兴农、劳动致富的道路。《朝阳沟》一剧中银环的原型,如今在朝阳沟所在乡主管计划生育工作的赵银环,正在向人们讲述当年扎根山乡、改造山乡的经过。 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编者的话

多下功夫攻单产
先说说《韩村河村发展农业的启示》这篇报道产生的经过。韩村河村承包建筑工程,以优质高效取胜,在北京市是很有名气的。记者原得到一个信息,这个村的党委有一立党信条:让群众通过我来认识党。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村里的群众,当今共产党人在干什么,请看韩村河村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这里的共产党人有气魄,敢于说这样一句庄重、深刻而又形象的话。这句话,也给村里每位共产党员一副千斤担,要多办为党增光的事,不可办给党抹黑的事。记者为了具体了解他们党的建设的情况,去了这个村。
进村后先参观展览室,突然看到墙上图表的醒目数字:小麦、玉米亩产数量,从一九九一年以来,忽忽地往上长。小麦亩产一九九○年为三百五十公斤(注:这已是很高的了),一九九四年达到四百八十五公斤;玉米在同期由三百五十七公斤上升到六百九十公斤。亩产增长幅度如此之大,有何妙计?引起记者极大兴趣,向主人问个究竟。于是,产生了这篇报道。
这个村的粮食生产形成现在这种良性循环的路子,是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得来的。学习韩村河,目前许多地方还缺物质条件。但他们实践中走过的路,却提供了值得重视的经验。第一,条件成熟时进行规模经营,把分散经营浪费的土地,重新解放出来,平整土地,增加每亩的实际种植面积;科学规划,实施喷灌等新技术。第二,与科研部门联合,在攻单产上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大作用。第三,对农业要多投入,就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韩村河村正是有日益壮大的村级集体经济,近几年对农业投入才能不断增加。
我们这里强调多下功夫攻单产,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全国耕地有限,可开荒地不多,但现有耕地中的中低产田却很多,提高单产潜力很大。若到处都像韩村河村那样,使单产不断跃上新台阶,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不必发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