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竹:一生的写照
李彦春
90岁的陈云走了。身后遗物:3卷《陈云文选》,少量存款、几十盘评弹磁带和对子女的教诲。
陈云生前没留遗嘱,逝世以后,家人为了纪念他于1919—1933年在上海与白色恐怖斗争的岁月,将骨灰的一半留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50年代,陈云就响应毛泽东关于中央领导人要带头火葬的号召,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赞成死后火葬,同时可以解剖遗体,证明医生诊断是否正确。解剖,无损于死者,有益于医学。”
毛泽东生前评价陈云:公道、能干,比较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尖锐,能抓到要点。
他一生不愿宣传自己。1945年,他论功劳:第一,人民的力量;第二,党的领导;第三,个人才智。这个次序不能颠倒了。
1982年,编纂《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49—1956)时,他对编者讲:“有需要讲清楚的几个问题在后记注明。
⒈这个时期所做的重大决策,都是集体决定,是根据毛主席路线提出来的,也是中央批准的。
⒉在具体工作中,薄一波起了重大作用。
⒊如果讲功劳,不要记在我个人身上,我只是做了必要的调查研究。”
一生注重调查研究,是人们对他一致的作风评价。解放初期,他经过调查研究后,平抑了市场物价,结束了国民党12年的通货膨胀,毛泽东评价这一场经济仗的意义:“打得不比淮海战役差。”
老同志遇到问题,“听听陈云的意见”已成开窍的钥匙。
“办事从全国,从党的根本利益考虑,别顾及眼前利益。”陈云生前多次重复这话。他常以有飞龙图案的茶杯做例:“你坐的位置能看到一条龙,我坐的位置也看到一条龙,茶杯转一圈,就看全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他的唯物论;交换、比较、反复,是他的辩证法。
凡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个鼓励人说真话的习惯。他在决定事情前,先假设个对立面。在征求别人意见时,着重说上一句:“你要讲真话。”事情决定后,他对被征求者说:“你的意见是对的。”反之,他也会对持相反意见的人说明:“你错在哪儿……”他的名言是:“有钱难买反对意见。”
陈云不收礼,有口皆碑。他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
他一生简朴。他的卧室内有一只从延安带过来的旧皮箱,晚年,他的食谱多年如此。早餐:面包果酱,豆浆;午餐:一荤一素一汤;晚餐;豆制品、蔬菜、水果。为免浪费,菜汤也喝净。他坐红旗车,穿中山装。临终时,他的工资1300多元。
他每天看两份报纸,《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收听新闻联播。住院前,他从广播中听到中央机关为希望工程捐款的消息,于是,他从不多的存款中取出5000元。他说:“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出现小学生辍学的事,太不应该了。”
他有5个子女,2男3女,均受过高等教育。他对子女的教育,一行无言之教,二抓问题,并且抓结果。
陈云对子女的教育原则是:⒈读好书。⒉做好人。
对部下子女的要求是:⒈遵纪守法,⒉读好书。
1949年,他在给战友儿子的信中指出:千万不可以功臣的子弟自居。
对凡来看他的部下,他首先问:“子女怎么样”?叙旧中,他仍把话题扯到子女身上。他说:“如果生活有困难,孩子上学有困难,我会帮忙。如果孩子出了事找我,你找上门来,我不但不帮,我还会批评你。”部下临行,他仍叮咛:“让孩子一定遵纪守法。”
对身边工作人员,他建议他们学哲学:“根据我的经验,学哲学思想容易开窍。思想方法搞不对,问题就处理不好。”
这次来京悼念他的部下们,提起当年首长陆续送他们出去学习文化的往事,又是一阵唏嘘。
4月18日,京西宾馆,陈云的大女儿陈伟力代表全家对前来参加悼念父亲活动的工作人员、朋友、亲属表示感谢。她情绪激动,声音哽咽:“我的父亲不在人世了,我们都很悲痛,我们子女永远怀念他。怀念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怀念他对我们的教育;怀念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会继承父亲的遗愿。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我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重复两遍)!”
陈云一生爱竹。在他走过的中国大地上,他偏爱杭州一个绿竹掩映的地方,并题字:云栖竹径。他现居的院子里也有一片修竹。竹,陈云一生的写照。


第12版(副刊)
专栏:

  浚县揽胜
张富民马金章
面对卫河逝水,感悟沧桑岁月留给浚县古城昨天的故事和今天的繁华;去到小街幽巷的古槐荫里,面对拙朴浑厚的民居雕饰和那被踏光了的街面上的石板,寻找散落在石缝苔藓里的黄河浪涛浸润的痕迹。
浚县古代称黎阳。追溯浚县的历史,首先使人记起的便是《尚书·禹贡》里的记载:禹导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古黄河从大伾山下流过,那大伾山,正是黎阳古治的依托。
当笼罩着黄河故道的氤氲之气渐渐飘散,你会惊奇地看到,大伾山下三国时代袁曹官渡会战中关羽斩颜良的白马坡古战场,当年那震天的杀声,似乎还在荒坡土冢间回荡。
公元204年正月,曹操为攻打邺城,在淇河口下大枋木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枋头城遗迹宛在,那条白沟,也正是如今流经浚县城的卫河的前身。
也许是造物主的钟情,也许是先民们在选址造城时独具慧眼,傍城的浮丘山和大伾山,使得浚县这方神奇的土地显得钟灵而毓秀。浮丘山形若龙舟,静静地泊浮于卫河岸边。山上的青峰岩演义着女娲炼石的动人传说,千佛洞中近千尊石像,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期的雕刻艺术,明代的碧霞宫则显庄严宏大,它占地万余平方米,院内碑碣林立,殿宇错落,戏楼、山门、主殿,后楼,位于一条中轴且依次升高,体现了宗教建筑的神秘和严整。飞檐翘角的殿堂廊庑,精雕细刻的檐牙垂栊,集释儒道于一身的文化内涵、熔粗犷秀巧于一炉的艺术特色,俨然是古人在天地间塑造的一座丰碑。登浮丘山顶,遥望落日余晖里的太行山,茫茫苍苍,腾挪奔窜,山的雄壮与雄浑尽收眼底,一刹时,飘浮于原野阡陌上的淡岚轻烟,恰似吞山吐壑的云雾,仿佛这浮丘山也正是那远山近峰中的一员,正随大山的节律而腾挪,如行驰于云间,似飘浮于浪巅,使人在远与近飘与浮之间迷失了自我,一时竟不知身在何方仙山胜境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伾山不以其高峻嵯峨著称于世,却以其平地孤突而气象非凡。曲径石阶,会将你引入禅房花深处,翼然的亭榭,勾画出又一重美妙的风景。汉光武帝刘秀曾在山上筑坛祭天,并谥封为“青坛山”,曹丕、刘桢、杨巨源、王阳明等名人大家竞相登临题诗作赋,摩崖刻石。王维的诗句“霭霭黎阳川,孤峰凌云烟”,至今脍炙人口。李密曾在山顶建点将台,韩世忠曾在山下与金兀朮血战。十六国后赵开凿的大石佛高八丈,被称为“北方第一大石佛”,它双目平视,神情庄严。1600多年来,它俯视着黄河巨变,俯视着人间沧桑,俨然一位超然度外的智者。大石佛周围,寺庙棋布,亭台毗连,千年石刹天宁寺,清静幽雅的吕祖祠,隐现在苍松怪柏间,与蓝天白云、青石危峰组成一幅幅独具风格的画卷,倒也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登大伾极目浚县大地,那散存于乡野间的恩菜坊、升仙塔、子贡、李密墓以及新石器时的文化遗址,战国时代的贵族墓葬、汉代大冢,一处处,都如一首气势恢宏的史诗,让人读来热血沸腾。
自西汉建制,2000多年间,浚县历来是州、府、县所在地。这座名城有着辉煌的历史,如今60万浚县人,正以前无古人的胆略和气魄,再铸浚县明天的辉煌。


第12版(副刊)
专栏:

  实践出真知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有感
关山月
文明古国我中华,
造化争鸣期百家。
实践开来师讲话,
心源二为放鲜花。
注:外师“造化”,中法“心源”及以形“写神”是前人借景抒情的依据,是座谈会讲话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生活实践的主要精神。
一九九五年五月于羊城


第12版(副刊)
专栏:恒安杯巾帼风采散文征文

  翠翠
卓然
风,吹着山野的草茎嘶嘶作鸣,太阳给大地铺上一片金黄。
翠翠走在田间小路上,望着在秋风中摆动的沉甸甸的谷穗,望着型煤厂高高的烟囱,望着如诗如画的晓庄,昨夜自编自演的晚会节目的歌声尚在耳畔回响。她的心脏的每一次搏动,都和着晓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频率;她的血管里的每一滴血,无不饱吮着晓庄蓝天黄土的恩德。谁都知道,没有晓庄,就没有翠翠,没有翠翠也便没有晓庄的今天。
当王翠翠登上省人代会主席台的时候,当她胸前佩戴上金灿灿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时候,每一次她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怎么能不感动呢?8岁那年,她在风雪中将饿死的娘掩埋在黄土中的时候,她能做到的,也仅能将一掬清泪洒到白茫茫的雪地上。她哪里会想得到她翠翠会有这么一个今天,使她和她的乡亲们意气风发地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把他们的晓庄村高高地托起在太行山上,给这座有着光荣传统的大山又添上一笔永难磨灭的光彩!
晓庄,这个距晋城市区不到三公里的村子,到1969年都解放20多年了,四个自然村还像四条老光棍,背靠背懒洋洋地蹲在白马寺山下,百无聊赖地晒着早春的太阳。2000余亩土地,豁豁牙牙像一块块烂席片,颠三倒四地覆盖在晓庄村的山岭沟壑之间;一千多颗心带着蹉跎岁月刻下的难以抚平的创伤,饥渴而又焦急。4万公斤返销粮像一顶老毡帽极不光彩地扣在晓庄人的头上。种庄稼人吃不到自己地上收获的粮食,那种苦痛是谁也难以抚慰得了的。
“前两位支书都是堂堂七尺男儿,因经不住世俗的挑战相继翻身落马,一个身小力薄的‘女流之辈’,昨天还在舞台上身着凤冠霞帔,面搽胭脂桃红,杨柳身段,舞姿翩跹,隔夜就能成为中流砥柱,擎天大梁?”有人怀疑。
女儿家怎么就不行呢?木兰替父从军,红玉击鼓抗金,听说过吧?“拚将十万头颅血,誓将乾坤力挽回”的“鉴湖女侠”秋瑾,高唱“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的红色娘子军,还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都听说过吧?……既然中华历来不乏巾帼英雄,我们的翠翠怎么就不行呢?更何况我们的翠翠13岁入团,17岁入党,她是党久经考验的干部啊!
偏见打消之后,肯定胜过了怀疑。
翠翠毅然从县文工团回村担任支书的第二年,晓庄一下就甩掉了那顶耻辱的“老毡帽”,还卖给国家10万公斤余粮……
此后的晓庄,是一年一个新脚印,一年一个新模样。在春风吹绿柳梢杨芽老槐枝的时候,晓庄竟如晦暗日久的废园,陡然鲜花满树,香播万里。
当年,翠翠在她爷爷拉着她走在逃荒路上的时候,她大概绝不会想到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年过八旬的康克清同志会拉着她的手对她说:“翠翠,你们晓庄的集体企业很好,你一定要坚持办下去。”她也很难想到陈慕华同志听了她的汇报之后,会带头为她鼓掌,并赞扬说:“翠翠,你们走共同富裕道路很好。”
至于翠翠,她仍然在忙,她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人们一个更圆满的回答。
(作者单位:山西晋城市城区文联)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书法饶贵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