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十字街头警花红
余清楚曾庆红
古城赣州,以章贡二水在此交汇为赣江而得名。这里为赣、湘、闽、粤四省之要冲,古代入岭南的必经之地。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千古名句,更使赣州名扬天下。
时光流逝,物换星移。今年4月底,记者踏着绵绵春雨,寻访赣州,车进绿荫如盖、整洁亮丽的红旗大道,在与健康路交叉的赣南饭店交通亭前,我们的视线被一幅新颖而美丽的画面吸引住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女交警,站在红绿灯下。她精神饱满,神情严肃,一招一式,规范准确,潇洒自如,绿行红止,指挥若定,好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指挥家正在指挥一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都市交通交响乐。此情此景令人击节称奇,振奋不已,顿时萌生了采访十字街头女交警的愿望。
三尺岗亭爆“新闻”
叶海燕,今年才19岁,是一位老交警的女儿。在威严的大盖帽下面,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满脸的稚气,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对自己能接过父亲的“岗”感到很骄傲,“我儿时就对父亲很崇拜,对警服很向往,想不到中专毕业后,碰上市里招聘民警,过五关斩六将,还真选上了。”
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长钟志俊向我们介绍了建立江西省第一个女交警班的来龙去脉。1994年初,赣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增加招商引资的力度,决定利用本市丰富的宋文化遗迹和历史资源,于12月18日举办宋文化节,来个以文兴市。由于警力缺乏,市公安局向上级打报告要求增加人手。市领导提出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建议,能不能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女性的特点,组建一个女交警班?
8、9月间,是赣州最热的月份,市交警支队招收女警的消息不胫而走,使赣州城内陡然“升温”,女孩们纷纷根据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招聘条件“对号入座”,以期幸运入选。有人开玩笑说,这次选“警花”促使赣州女性的精神风貌上了一个新台阶。
别说,招聘条件挺苛刻。如:品行端正,思想健康,具有中专以上文化,年龄20岁左右,未婚,身高1.60米以上,漂亮大方等等。据说,报名者有200多人,不少已婚青年也来报名。只是“僧多粥少”,全市仅6个名额,几轮竞争之后,200多人筛剩30多人,又经过反复筛选,最后6名幸运者是叶军蓉、钟菁、熊吉萍、何庆凌、杨晖、叶海燕,加上省警校毕业的李晋让,赣州市交警大队女警班诞生了。
女孩不相信眼泪
有人说,女孩的脸是多变的天,这话不假。自交警七姐妹从去年10月底开始集训后,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让她们尝了个遍。开心时,脸上如灿烂的阳光,痛苦时刷刷的泪水淌成了河。当她们头顶国徽,身着橄榄绿,成为光荣的女交警时,伴随着新鲜和荣耀的便是庄严与责任。
为了让她们如期上岗,市交警大队对她们进行了为期45天的“准军事化”规范训练。白天,不管日晒雨淋,都要体能训练和手势训练;夜晚,上政治、业务课。交警是最艰苦的警种之一,连警校出身的李晋让在回忆强化训练那一段时,也颇有“不堪回首”的感觉。她告诉我们:“训练期间,白天晚上都排得满满的,要在水泥场上一动不动地站着,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一个定型的手势动作一做就是半小时,有的女孩胶鞋底在水泥地上磨出了洞。”谈起军训时的感受,容貌娇美的熊吉萍说:“一天训练下来,两眼发花,腰酸腿痛,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可为了这份光荣、这身警服,任凭摸爬滚打,哪怕皮破血流,我都咬咬牙,坚持着,忍受着。只记着教官的话:没有严格的训练,哪有威武的警容。”
1994年12月8日,她们正式走上岗亭,在红绿灯下指挥交通。三尺岗台,转体,打手势,吹口哨,帮助行人,纠正违章,一天下来,口干舌燥,浑身乏力,回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美美地睡一觉。20岁的钟菁曾是江西省女子曲棍球队队员,但面对1分钟内必须完成40多个动作,仍有吃不消之感。
她们挺过来了。辛劳与汗水化成了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负责。面对全新的挑战,她们选择的不是眼泪,而是自信与坚强。
这里不是风景线
赣南饭店交通岗亭,是赣州交通最繁忙、最拥挤的十字路口,高峰时车流量每小时上万辆,自行车道每小时流量达到2万辆。
记者来到岗亭采访,正是下班高峰时。斜风细雨中,李晋让正站在岗台上指挥车辆,动作优美而准确,柔中有刚,舒展大方。难怪赣南人说看女交警指挥是一种艺术享受。古时赣州有八景为文人雅士吟唱。如今,赣州人把这个女警交通亭称为“赣州第九景”,观者如云。记者有意问她们:“你们穿着警服站在岗亭上,觉得自己美不美呀?”正在交班的几位女警几乎异口同声:“当然很漂亮啦。”
不过,她们对于把这个岗亭称为“赣州第九景”不以为然。她们认为,她们疏导交通,为民服务是来不得半点花架子的。
叶海燕认为,如果既要当警察,又要当“风景”,那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古城赣州的精神文明建设,为赣州走向21世纪增添风采。事实上,她们正是以优质的服务和优雅的风度征服了市民、司机以及周围的看客。
有一天,杨晖值班时,遇上一位小孩走失,下班后,她顾不得一天的疲倦,顾不上回家吃晚饭,硬是帮助小孩找到了自己的家。
钟菁上岗不久,就碰上万安县一位逃学的少年在街上溜达。细致的小钟耐心开导少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他心回意转,重返校园。
也有人对她们不大理解。说她们当警察是为了出风头,有的人违犯交通规则却又拒罚,还有人装酒疯侮骂她们。面对委屈和讽刺,她们要默默承受。她们不能享受时下女孩的那些“特权”,心甘情愿在三尺岗亭奉献着无私的爱。
就在我们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南昌市的女交警也在“五一”劳动节这一天骄傲地走上了交通亭。女交警的出现,为都市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这一新鲜事物也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在我们撰文赞颂这朵文明之花的时候,耳边响起了女交警熊吉萍的诗句:
飒爽英姿女交警,
红绿灯下留倩影。
警容风采显神威,
指挥交通献真情。(附图片)
题图:威武的警容和标准流畅的指挥,来自于严格的训练。
上图:李晋让飒爽英姿地站在岗台上指挥车辆。
曾德平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鹰击长空
本报记者鲍洪俊
几个月前,蓝天上曾经发生过一起令人心惊胆战而后又化险为夷的事情。
那天的傍晚六时四十五分,二十九岁的机长张剑和机组驾驶飞机从海口机场正点起飞,开往广州。至湛江上空,地面指挥:飞机上升七千八百米。接近上升高度时,仪表显示,航线正前方一架飞机相向驶来,正在逼近。同一航线两架飞机相向行驶,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这意味着两机将要相撞。张剑惊出一身冷汗。来不及与地面联系,他立即脱开自动驾驶,加大油门,以人工三十五度坡度紧急右转拉升避让。顷刻间,正前方的飞机从左下方八百米处呼啸而过。地面指挥这才如梦初醒。
机组人员拥着张剑哭了。张剑说,从发现异常情况,到采取措施,他的时间只有六十五秒钟。当时如果反应慢半拍,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的情形在张剑不是第一次了。一次执行海口至香港航班任务,飞至香港上空,正值台风登陆。来自欧美的飞机,有的返航,有的备降。偌大的启德机场空空荡荡。狂风肆虐,暴雨如注,飞机像筛糠似的直抖。降落还是返航?“降落”!这是一个胆识超人的决定。他凭着高超的技术,瞅准跑道,冷静采取“小坡度,提前转,大速度”等应变措施。六十秒、三十秒、十五秒……一阵机轮轻触地面的震颤声跃入耳鼓,飞机安全降落了!
艺高人胆大。张剑一九八六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尔滨空军第一飞行学院,曾在美国、马来西亚进修,飞行业务水平在公司名列前茅。全公司成为1/1级国际机长、教员兼国际航线报务员的只有两人,他是其中之一。
一九九一年春天,他父亲已到胃癌晚期,急需人侍候,而公司又离不开他这个业务尖子。他每月先完成一百小时飞行任务,再赶到南通老家的父亲身边。如今父亲已永远阖上眼睛,张剑体会到“忠孝不能两全”的滋味。
张剑没有豪言壮语,平静如常。两年多来,公司已培养出一批国际机长,张剑为之付出了心血。一九九三年七月,张剑被公司评为优秀党员。一九九四年五月,张剑机组被共青团海南省委和海南民航系统树为“青年文明号”示范单位。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稳定农业要落到实处
——临河市委书记赵胜利一席谈
本报记者刘亮明
赵胜利,包头市人,1946年生,196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分配到临河市,一直干到如今。曾当过乡长、乡党委书记、副市长、市长,1994年出任临河市委书记。
临河市是个农业市。作为市委书记,我考虑较多的自然是农业,是如何使农民富起来。
搞好农业的条件自然很多,但落到实处,还是个如何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千方百计寻找切实可行的致富路子,让农民看到种地照样致富。
这几年,我市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很高。根本原因是他们从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里,从实实在在的收获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感到在田里干越来越有奔头。我市马场地乡团结十五社,去年不算养殖等收入,仅粮食、油料两项,全社人均收入就超过1万元。
实践证明,粮食、油料、瓜果、蔬菜间作套种式的“立体农业”,是充分发掘农田潜力,提高农民收入的科学之路。今年,为推广新的小麦穴播套种,更快地帮助农民致富,市财政拨出31万元专款,用于农业科技承包、目标管理奖励和补贴农民购买穴播机具。仅这一项技术,预计每亩就可以使农民增收100元钱。
我们搞了种养结合的“七个一工程”,即一人一亩吨粮田、一亩高效经济田、一亩果树、一口商品猪、一户一头牛、一亩鱼塘、一亩一只羊,已有20%的农户基本达到了要求。我和很多农民算过一笔帐,如果到1998年实现这一致富计划,全市给国家提供的农副产品就会大幅度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就可达到4000元以上。我心里也就踏实些了。(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穷户人”攀上了“富亲戚”
——山西左权县长杨继才访谈录
本报记者段存章
毕业于太原工学院的杨继才,在革命老区左权县埋头工作了25个春秋,他当过工人、技术员、厂长、县经委副主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1990年当选县长。
按照党中央精神,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互派干部,双向交流,加快经济发展。我是山西第五批派去上海的学员,分在宝山区“跟班”实习。我去时带了好几个研究课题,其中“政府如何抓经济建设”,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前前后后跑了200多个单位,主要是看企业。对比左权,想咱老区怎么奔小康。首先要解决思路问题。以往“宁愿戴顶贫困县帽”、“让别人可怜你”,这思想不对头。最要紧的是自己直起腰板,走好左权奔小康的战略之棋!
我观察上海,对照左权,差距在哪?第一差,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集中不到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上,整日里会来会去,文来文往;第二差,许多职能部门主要精力集中不到经济建设中心上;第三差,不少机关工作人员主要精力集中不到服务经济建设上。人家上海是找上门为企业服务,而我们往往是企业找上门来办不了事。
在上海三个月,我学到人家工作作风四个字:“细致”、“实在”。大上海不摆大架子,宝山富不嫌左权穷,我们与宝山区结成友好区县,签订了互助协议书。上海市派到左权3名领导干部,挂职一年。他们爬太行山,喝漳河水,与我们一起为老百姓寻找脱贫致富的高速路。
左权老百姓说:“我们是‘穷户人’攀上了‘富亲戚’!”在短短几个月里,经过挂职的几位领导同志“牵线搭桥”,已经实实在在办成三件事:上海振泰化工厂帮助左权冶炼厂开发生产氧化镁,上海奉贤县洪庙服装厂帮助左权服装厂新上一条西装生产线,上海奉贤县团委与左权共建“希望工程”,他们捐款4万元,帮助桐峪等地1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上海与左权“攀亲”刚开了个门。宝山有宝山优势,左权有左权优势,优势加优势,还愁经济长不上翅膀!(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为千家万户“圆梦”
——记上海煤气公司经理总李龙龄
钱江杨扬任光明
“我终于分到了高层新住宅,但煤气灶至今没有装上,在电梯里上上下下的居然是一堆堆煤饼……”
“老房子楼梯小,儿子媳妇上班了,我今年72岁,拎着煤球炉楼上楼下跑,腿都软了……”
上海市煤气公司总经理李龙龄的办公桌上,时常堆满了这样的信件。上海——中国最早拥有煤气的城市,在城市煤气发展了125年后的1990年,还有100多万只煤球炉在冒烟,烤得他心头一片焦灼。
李龙龄参与主持制订了《上海市煤气发展八五计划》,果断地提出到1995年,用5年时间完成净增家庭燃气用户110万户,相当于过去125年管道煤气发展的总和,基本实现城市煤气化。上海市政府批准了这一规划,当时的市长朱róng基离开上海时对李龙龄说:“振兴上海的煤气事业拜托你了!”
上海煤气的关键在于供求矛盾突出。李龙龄近年来每年组织一场大战役:1991年浦东煤气厂二期日产100万立方米工程提前一年半竣工,翌年吴淞煤气厂日产60万立方米扩建工程一年完成,1993年又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多项燃气工程,使上海的煤气化一年上一个新台阶。1990年到去年发展用户107万户,其中1994年一年就发展了30万用户,相当于实现了一个中等城市的煤气化。
完成上海老城区豫园的煤气配套,是一件既困难、又要担不少风险的事。这里有大片三四十年代老式住宅,结构陈旧,地下管线复杂,被认为是发展煤气的“禁区”。李龙龄认为:老城区居民的需要就是命令。他与技术人员一起钻小巷、挤楼道实地勘察,征求居民意见,拟订方案。一年来,李龙龄指挥施工人员昼夜不停地开挖了62条老马路,千方百计排管定位,终于把蓝色的煤气火苗带给了豫园的千家万户。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抚摸着煤气灶,流着眼泪告诉人们:自己祖祖代代居住在这里,上辈人到死也没有用上煤气,自己也以为今生是与“神火”无缘了,没想到如今圆了煤气梦。
供求矛盾的突出,致使煤气部门出现“吃拿卡要”现象,居民意见很大。李龙龄提出:煤气施工前统一贴出告示,公布施工人员“六不准原则”和监督电话,对“吃、拿、卡、要”者予以严处直至开除。他从报纸上看到一位经济拮据的中年妇女的孩子身患绝症,由于装不起煤气,连煎中药都困难的消息,立即用急件委托有关部门为她免费安装,并赠送全套新灶具……
今年,李龙龄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依然那么忙。他告诉记者:今年是实现城市煤气化的关键一年,公司倒排时间表,决定提前两个月完成5年净增110万户的任务。他的心有如时钟在摆动:快一点,再快一点,让更多的市民早日用上煤气。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梅花鹿传奇
本报记者汪波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写道:“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益气强志。”
鹿,民间视为凤之姊妹龙之兄弟。相传松花江畔的双阳县是块风水宝地,所以玉帝便把犯了天规的鹿仙发配到双阳境内的盘古屯,从那以后,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双阳山上开始有了鹿群出没。
据《双阳县志》记载:150年前,盘古屯有人筑起栅栏圈养梅花鹿。如今,古老破旧的栅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幢幢鳞次栉比的红砖鹿舍。
说起鹿,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经济动物专业的韩坤有说不完的话。
大学毕业30年了,韩坤就在这甩湾子小屯养育着这些天上来客。他采取单公小群配种,长期进行大群闭锁繁育,选种选配,经过20多年的纯繁育成,使“神鹿”又增添了一个新伙伴——双阳梅花鹿。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培育出的鹿科动物的定型品种,韩坤因此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他任场长的双阳县国营第三鹿场由此成了全国唯一的种鹿场。
双阳县现有5家国营鹿场,35家集体鹿场,个体养鹿更是遍布全县16个乡镇、87个村、250个自然屯,3600个农户的家中响起了神鹿之声。双阳梅花鹿名扬八方,其存栏数、产茸总量、单产、出口创汇、优质品率等5项指标,均居全国之首。4月6日,从北京又传来佳音,在“首届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上,已有4.6万头鹿的双阳被评为梅花鹿之乡。
“要想富,快养鹿”。天时、地利、人和,双阳人抓住了“天赐良机”。
“嘀——”一声长鸣,汽车停在了双阳县鹿乡镇一栋别墅似的小楼前。这是农民侯玉田的家。
60岁的老侯病了,正躺在床上打吊瓶呢。
“对不起了,倒着唠吧,”床上的老侯没有一点先前农民那种拘谨的样子。了解老侯的人说,上至省长,下到乡长,大报小报,带电带影的记者们,来鹿乡镇,都要到这小别墅里来,老侯不以为奇。
鹿改变了老侯一家的形象。400平方米的小楼里,摆放着彩电、冰箱,家里还买了汽车,谁要用,说开就开走。他把儿子侯鼎送到三鹿场韩坤那学技术,这叫“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在身”嘛。今天,儿子已学成,在养鹿上超过了父亲,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致富突击手。女儿出嫁,老侯陪送了13头鹿,把女儿婆婆家乐得一蹦老高,娶媳妇当天就成了养鹿户,女儿在婆家简直成了公主。
鹿乡镇已今非昔比。砖瓦房,小楼房,柏油路,汽车忙,新郎新娘伴鹿旁……
“养鹿赚得钱多吧?”“不多,不多。”回答者笑了。不知是真的不多,还是不愿说多。说不说,记者的心中已有数,昔日这里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元,今天已到3000多元。家有存款3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全镇有250多户。
记者在全国劳动模范、养鹿大王刘长生的家,对“养鹿致富”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刘长生今年50岁,是鹿乡镇一名农民党员。
“说起我养鹿致富还得从1983年谈起。那时分鹿到户,是赔是赚,政策变不变,群众心里没底。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不管怎样难,可总得有人领个头吧。我想,咱是党员,就为群众这致富的路。这样我就第一个从外地买进了鹿。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作为党员,我甘愿做铺路石。从1983年到现在,我义务为群众买鹿,去过10多个省市,行程近万里。对于想养鹿而又缺少资金的村民,我没有看笑话,一年中就无息借出资金6万多元,扶持困难户养鹿。看到群众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我就出钱打了一眼公用水井。扩建镇中心小学,我赞助5000元。我还给自己立下个规矩,我的鹿茸要全部卖给国家。几年来,仅卖鹿茸一项我就少收入8万多元。我想,是党员就应真心实意地想着国家和群众。金钱如粪土,党格值千金啊!”
养鹿致富让人欣喜,刘长生的话让人深思。
走过双鹿亭,绕过鹿鸣园,遥望鹿鸣山庄那天然的鹿场,百里的双阳河畔不时地传来“呦呦”的鹿鸣,继续讲述着梅花鹿的故事……(附图片)
双阳梅花鹿是世界首例由人工培育的定型品种。 王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