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宝葫芦”不应再沉默
——少儿文学创作与出版现状的思索
苏生
一、“鼠鸭猫”与“宇宙英雄”称霸的世界
若问如今的孩子喜欢什么“文学形象”,十有八九给出的答案是这样几个“进口动物”——“米老鼠”、“唐老鸭”及“机器猫”,还外加一个上天入地的“宇宙人”。鸭子的“嘎嘎”、老鼠的“吱吱”,猫的“咪咪”,奥特曼的呼啸,无所不在地覆盖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少年精神疆土,甚至扩而大之,也进入了成人们的精神区域。不仅图书,几乎现代化的一切传媒,都呈现出了这样一个景观,电视、录像,同样是洋猫洋鸭洋太空人在神气活现地淡出浓入。
相比之下,偌大一个中国,几乎找不出一个堪与上述几个“文学形象”较量比拟的少儿心目中的“中华牌”文学形象。尽管我们也有不少少儿图书,少儿杂志,少儿影视片,尽管有一些读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客观地去考察,我们便不难得出结论:外国少儿读物,特别是外国“卡通”一统天下的现象,实在不能不引起关注了。
当然不应一概否定外国少儿作品的引进对于丰富我国少儿精神世界的一定作用。但是,同样应当重视的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少儿读物领地“全盘洋化”。近几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反复呼吁,每年的“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都关注此事,并提出不少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江泽民总书记最近作出指示,要求采取切实措施,繁荣我国少儿文学创作。
二、“小兵张嘎”与“小英雄雨来”曾无比辉煌
我国的儿童文学曾有过十分辉煌的历史,这辉煌的历史的创造者便是一位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以及写过儿童文学的作家们。他们是给孩子们带来知识、智慧、欢乐、梦想的天使。《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小布头奇遇记》、《宝葫芦的秘密》,成了一代代小读者手不释卷、如饥似渴抢读的优秀读物。其中的人物形象,或英勇顽强,正义凛然,或聪明机智,好学上进,或幽默风趣,或活泼可爱,他们不是立足现实,就是有美好梦想,总之,这些少儿文学形象,曾经大面积地覆盖过千百万小读者的星空。他们,与如今风行的唐老鸭及奥特曼比起来,其覆盖面,其知名度,毫不夸张地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他们带给小读者的精神营养,比如正义感、荣誉感、求知精神、奋斗精神,再大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乃至危机意识与挫折意识,一点不比八九十年代少儿读物的“洋形象”逊色。
三、“大林和小林”们为何“滑坡”
说少儿文学创作走入低谷,可能会有人表示不同看法。但无论如何,曾经红红火火风风光光过的“大林和小林”们,与国外的“卡通”大肆泛滥相比,毫不夸张地说,正在严重向下“滑坡”,向下“出溜”。
前不久,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京组织了一次包括党和政府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作家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等各方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与会同志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一是少儿文学创作主体即作家的原因。这些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文学的“轰动效应”正在日渐减弱,读者逐渐减少,加之经济大潮的裹挟,一些作家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家或创作数量减少,或创作浮躁,难出上品精品,或干脆辍笔“另谋出路”,即使在写的,也有不少脱离时代,脱离生活,由此造成四亿少儿无太多好书可读无太多精品可读的局面。
二是现代传媒,一些新的传播手段与形式对文学读物的冲击。这些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电视已全面普及,卡拉OK盛行一时,录像片也不再是希罕玩意。这些有画有声有形的现代传媒,对于读物特别是书报刊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现实的冲击。此外,包括一些不健康但娱乐性较强的玩具、娱乐场所,比如游戏机、游戏室,也是对孩子的极大诱惑。
三是有关方面对少儿文学创作与出版的被动与消极所致。少儿文学创作,为孩子写书,在许多国家都被视为极神圣极圣洁的事业与职业,因而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个方面,给予的“倾斜”也较大,不仅是物质上的,金钱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不少国家作家排名时,首先推举的是少儿读物作家。而我们的少儿文学作家,长时期以来被视为文学大军中的“小儿科”,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创作不受重视,甚至不少少儿文学作家常常面临好作品发表难、出版难的问题。
四、让“宝葫芦”重振雄风
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少儿文学创作的指示,中央对少儿文学创作的重视,毫无疑问,给我国少儿文学重振雄风,带来了一个极好的契机,“宝葫芦”——少儿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应当格外灿烂而且有理由灿烂地开放。这就要求:
第一,各级领导同志,尤其是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应当十分重视少儿文学创作繁荣问题。应当说,改革开放这十多年来,中宣部、团中央、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协、中国版协、宋庆龄基金会等部门和单位,对于繁荣少儿文学创作与发表(出版),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最显明的便是举办了一系列少儿作品评奖活动。
第二,社会各界尤其是影视、出版、宣传等媒介应大力做好扶持和促进少儿文学繁荣的工作。近几年,不少传播媒介开始重视少儿作品创作、发表、出版与宣传,一些地方给予了切实的支持。
此外,一些电视台还与作家、出版社联手,将优秀作品搬上荧屏。这些,对于繁荣儿童文学创作,都会起到切实的作用。少儿文学作家殷切希望,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出版、影视等,加大对少儿文学创作宣传、报道、发表、出版、扶持的力度,促进好作品问世。
第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新老作家从事少儿文学创作,培养一批优秀少儿文学作家,切实提高少儿文学作品质量,力争出精品。鼓励、提倡少儿文学作家深入生活,深入少儿,贴近社会,贴近时代,写出符合孩子们阅读的精品;着力培养基层少儿文学业余作者,培养少数民族少儿文学作者。
我国有近四亿少年儿童,少儿读物的市场无比广阔。
衷心期望我国的少儿文学创作重振雄风。


第12版(副刊)
专栏:恒安杯巾帼风采散文征文

  申锦英和她的啦啦队
韩征天
听到屯留县财贸部副部长申锦英要求调往市区工作的消息,许多人都感到困惑和遗憾。莫非是山里的林子小,留不住这只金凤凰?
屯留是太行山上的一个小县。50年前,刘、邓首长曾率大军在这里以著名的上党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申锦英是老区人的女儿。太行山的刚强、纯朴和无私,从小就熔化到了她的生命之中。18岁入党,27岁被任命为财贸部副部长。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是全县妇女界的一面旗帜。
但是,申锦英毕竟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过去为了工作,她一古脑全甩给了母亲,自己住进了单位。现在孩子们一天天大了,母亲也一天天老了;她的丈夫也从部队转业被安置到长治市工作。新的岗位,新的环境都需要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她不忍心再给老人增添负担,不忍心荒废孩子的学业。她对丈夫说:“我来长治啥也不图,就为了侍奉好老人,也为了给你和孩子搞好后勤。”
尽管下了最大的决心,要履行起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然而申锦英毕竟是申锦英。调长治后,组织上安排她到供销社系统工作,而且被寄予厚望,在不长的时间内竟先后到五六家公司担任了主要领导职务——几乎是哪里有困难,或者是哪里的困难最大,就派申锦英到哪里去!
申锦英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每当夜深人静,她拖着疲倦的双腿回到家时,带给丈夫和孩子们的只是深深的歉意。直到有一天,丈夫对她说:“我已经想好了,准备调到你们供销系统来,给你当个‘随军家属’。”几个孩子也簇拥到她的身边说:“妈,你就在外面好好干吧,我们和爸爸都给你当啦啦队!”
申锦英心头一热,把孩子们紧紧地搂在怀里。
1993年,一纸调令,又把组建长治市日用杂品集团公司的重任交给了申锦英。
当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把日杂公司推到了一个危亡存活的关键时刻。公司赊销外欠款高达1070多万元。而更让申锦英吃惊的是管理上和财务上的混乱。有一笔为数不小的重复汇款,竟有5人签字而却一直未被发现。申锦英很快找到了公司的沉疴所在,并在上级领导和公司广大职工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公司的面貌得到了初步的改观,但申锦英却由此陷入各种矛盾的漩涡之中,而备受折磨……
她终于倒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在专程前来慰问的省市领导面前,申锦英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她的病情刚一稳定,立即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这一年,日杂集团公司以突出的成绩被评为长治市改革先进单位、纳税先进单位、特级信用度企业。申锦英的荣誉榜上又添上山西省优秀女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事后申锦英说:“当时在医院中真想和领导要求调调工作。我征求丈夫和孩子们的意见,他们却反问我:人生难有几回搏。将来你不会为这事而后悔么?”
的确要后悔。她身后的那支“啦啦队”正在不断地扩大。除了她的亲人们,还有一向关心和信任她的各级领导,还有逐渐认识和了解她,并愿意和她一起开创美好明天的职工群众……
(作者单位:长治日报社)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捉“城狐”与灭“社鼠”
庄敬
古来有一戒:“城狐不灌,社鼠不熏。”那原因是,狐类多计谋,鼠辈多奸邪。一个把穴筑于城隍下,一个将洞挖在社坛内。你能灌能熏吗?“投鼠忌器”,故有此一戒。但若不灌不熏,则二丑安之若素,又祸害不浅。
古人造这典故,貌似说狐道鼠,实则意在儆人。在《晏子春秋》与《晋书》中均可觅得佐证。二书皆说人间不乏“城狐”者,不少“社鼠”类。他们位居“要冲”,脚踏“关隘”,手握权柄,贪赃枉法。这类“城狐”“社鼠”一般生前臭名昭著,死后“骨朽人间骂未销”。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许多王朝的灭亡,就与这“城狐”“社鼠”有关。
历史与生活告诉人们,“城狐”未断后,“社鼠”有玄孙。如今,我们尽管常常以“少数”称之,但这种丑类数量不在多少,而在其危害性大。试想,那些打着冠冕堂皇的招牌,举着改革开放的旗号,干着贪赃枉法、损公肥私的勾当的“少数”人,其影响有多坏!如果要动他,难免让人产生“抹黑”、“反对改革”的顾忌。正因为如此,那些“少数”才得以肆无忌惮,几十万、上百万元地往自己兜里装,一年两年,甚至10年地不歇手。这从一段时间报刊上披露的部分大案要案中可见一斑。
然而,时代到底不同了。“城狐不灌,社鼠不熏”的古训已经不灵了。如今,是“鼠”就得灭,是“狐”就得捉,无论其“穴居”何处,“洞”在何方。这一点,是没有多少人怀疑的。只是对于“狐鼠”的捉拿法办,人们还嫌不够有力。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行话,还得“加大力度与强度”。有的贤达说得好:就重要性而论,反腐败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换句话讲,清除我们队伍内和思想上的“狐鼠”乃是一项带根本性的工作。倘若徒托空言而不务实,或虽务实却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方面,人们从党中央近期做出的“深入反腐败”的决策和已经查出的并正在查处的大案要案中,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另一方面,也为一些地方忙于抓经济建设,只顾“向钱看”而忽视抓人的思想建设,甚至默认“腐败难免论”而忧虑。


第12版(副刊)
专栏:

  站柜台的女大学生
秋石
初次见到张嫣是在商厦宽大的底层店堂里。透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一位娇小的姑娘推着一辆满载日用品的小车在缓缓地行走着。她目不斜视,手中的车是何等的灵巧而又始终不触碰顾客一分。她的脸上镌刻着一种淡淡的微笑,而正是这微笑,令她干出了连她那些在金融财会文秘岗位上的同学也叹为观止的成就,成为昆山城里以及四邻八乡众多“上帝”心目中的偶像……
与周围的顾客相比,她显得这样的羸弱:身高1.52米,体重41公斤。望着,望着,我真害怕那小车会将她拖垮……
1988年的电大毕业生市里包分配,在旁人眼中,越来越热门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还不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谋个好位子?而最终的结果却大出人们的意料:她成了昆山商业大厦的一名站柜台的营业员,一站便是7个寒暑。
“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为了尽快掌握商品的性能知识,除了向老营业员和厂家请教外,她一有空便记诵商品说明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日用五金柜的数百种商品的规格、型号、性能、价格她全都铭记在心中,这为她日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新模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生来温文尔雅的她,接待顾客时更是多了一分温馨。顾客到她柜台,无论是购买还是咨询,她全都一样热情待之。凡经她手买过东西的顾客无不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们中的多数人成了她的回头客。而张嫣也从顾客的眼神中掂出了自身的价值,更加勤勤恳恳地做好三尺柜台的工作。常常是,同一柜台的同事因病因事无法上夜班,于是,上完日班的她便主动顶了上去。甚至当她婚后处于怀孕期和哺乳期时,她也是处处服从工作需要,坚持和同志们一样上夜班,一样干满干足8小时。
她不但熟悉自己所经营的商品,而且通过刻苦钻研学会了小家电的维修,从而把更多的温馨送到三尺柜台外。5年前的一个寒冬日子,空中扬着雪花。城北乡一位失去双腿的残疾人来信说,他托人在商厦买的一台液化气灶怎么也打不着火。张嫣接信后,当晚一下班便骑着自行车赶了去。在她的反复调试下,将近午夜时分,液化气灶终于吐出了蔚蓝色的火苗。临行时,张嫣微笑着嘱告他:以后需要办什么尽管给她去信去电话好了……
张嫣从来没有把三尺柜台看成是简单的商业服务,她把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营模式作为自己赶超的目标。1990年初,商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日用五金柜台率先成立了“佳丽”QC小组。她把顾客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由她倡导的“增加花色品种、扩大销售”的首轮命题推出5个月便有了收获:经过筛选后的品种每增加20%,销售额便相应增40%,综合效益则提高16.7%。就在这一年底,“佳丽”QC小组被评为江苏省供销社系统首家“优秀QC小组”,由她撰写配有幻灯片的论文受到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其成果得以在全省供销社系统的大中型商场推广。其后,张嫣赴京参加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全面质量管理经验表彰大会”,她领导的“佳丽”QC小组也被命名为“全国商业系统优秀QC小组”。
由于工作出色,张嫣先后被授予“姑苏青年服务明星”、苏州和昆山两级新长征突击手、优秀青年人才、最佳营业员等称号。前年10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年3月,她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内贸易部授予“全国内贸系统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作者单位:昆山县文联)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三十八载教育梦
陈君苏景文
张群英当了38年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做了38年的教育梦。
辉县市吴村乡全乡的四万人民作证,张群英的梦苦尽甘来。今天,你不妨到吴村乡走走,当一幢幢精致、美观的教学楼,耸立在你眼前时,你也许想不到在三年或五年之前,它曾经破烂不堪呢;当你步入校内,那朗朗读书声,从一间间明亮的教室里回旋于你耳边的时候,当你走遍了吴村乡26个行政村,所看到的每个村最好的建筑都是学校时,你会想些什么呢?截至1994年,吴村乡27所学校,全部实现了校舍楼房化,校园规划也都达到了标准化程度。
人们知道每一幢教学楼,都是拌着张群英老师的心血砌成的。其实张老师任吴村乡中心校党支部书记和乡教育组组长十年了。但是曾经在吴村乡任教长达29年的张群英,在农村百姓心中永远是“张老师”。
吴村乡是辉县市最西侧的一个乡。位于修武、获加、辉县三县交界处,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张群英1956年师范毕业来吴村乡报到当教师时,曾心中一震,难道自己将要在这穷地方度过一生?他扔下铺盖想了又想,是走?是留?对当时雄心勃勃的张群英来说成了一道难题。想到农民,想到贫穷和愚昧的重叠,他终于决定留下来。根治贫穷必需从教育着手。张群英看到他所在的学校学龄入学率和辍学人数俱增,这种状况如刀子般刺痛他的心。他找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长去说服,去讲道理。而家长们都有他们的理由,“俺祖祖辈辈都没文化,不是照样生活吗?”张群英作过调查,偌大一个吴村乡,从建国一直到1986年,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升学率在辉县排位次极落后。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实。那时,张群英还是一名教师,他所能做到的,就是去拚命工作。
张群英正式任吴村乡中心校党支部书记和乡教育组长是在1986年。他终于有机会去实施他的规划和设想了。他一上任就对全乡学校作了详细调查。全乡的27所学校,校舍破旧,危房占15%。投资改造,没有经费,乡里又没钱。吴村乡是个农业乡,工业基础薄弱。如果校舍全部改造,别说新盖了,就是修缮费也得几百万呢。
张群英失眠了。这些天来,他一直在琢磨着搞社会集资办学的方案。夜里,睡不着觉,干脆,穿上衣裳,推上他的那辆破自行车,顶着一路寒风,叩开了乡党委书记的门。两个人聊呵聊,从校舍改造到资金筹措,直议到五更鸡啼。书记感动了,当即召开了全乡捐资办学动员会。会上,张群英足足讲了三个小时,从改造贫穷到全民族的希望;从眼前利益讲到百年大计,讲到子孙后代,句句不离教育。全乡四万人开始骚动了。张群英又趁热打铁,走村串户,到工厂企业,乡直机关;从田间地头,到各家各户;哪里有人群,那里就有张群英的影子。他跑遍了全乡各个角落,人们终于感动了。全乡人一起行动,有捐钱的,有捐砖瓦水泥的,乡、村干部带头,姑娘们拿出了嫁妆钱,老太太拿出了卖鸡蛋的钱,孩子们拿出压岁钱……有三千五千的,三百五百的,也有三块两块的。在张群英的宣传、号召下,全乡掀起了全社会捐资办学热潮,村村谈教育,人人谈教育。村支书们,把学校的好坏,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绩。
从1986年以来,全乡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修建学校。如今,全乡27所学校全部实现了楼房化。在吴村乡,教师一切待遇从优。乡财政紧,先给教师发工资;化肥供应,凭教师证优先,教师在这里首先受到尊重。尊师重教,在全乡已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了。
张群英的教育梦实现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烽火故地

  黄崖山水情
梁陆涛
去山西黎城之前,只知道有个黄崖洞,知道有个建于抗战时期的兵工厂,那是我军第一座造枪炮弹药的工厂。
一路上见到的都是荒凄凄的秃丘,突然就有一道伟岸的山门屏风般挡在眼前。绕过屏风,嗬,两座兀立的山峰拔地而起,刀切斧削般地整齐利落,抬头仰视,眼都看晕了。
进得“门”来,举目四望,远眺的视线被坚硬的石壁毫不留情地挡了回来。嘿,这才叫做山呢,一座座、一排排挺挺的峭壁前簇后拥,仿佛一队队训练有素的将士夹道而立,把那条通向山里的石板路挤得窄窄巴巴,曲曲弯弯。当地人给这条狭窄的山间通道起了个挺形象的名字:“瓮圪廊”。人入其间,头顶似有似无漏开一线细若游丝的天,便会觉得那喧嚣的尘世陡然变得那么遥远,那么陌生。手抚石壁摸索前行,耳畔渐渐响起潺潺流水声。再往里去,山的夹缝渐渐宽了,那流水声便也渐渐增大,哗哗啦啦,丁丁冬冬,猛可间峰回路转,便有一道直泻而下的水帘垂挂在眼前,那水声也便在轰轰然中达到顶峰。
跨过小石板桥,沿着一条不足一米宽的陡坡拾级而上。那坡又被一条深沟拦腰截断,全靠陡壁上高悬的一块木板吊桥放下来才可通过。1941年11月,日本鬼子纠集5000之众进攻黄崖山,企图破坏八路军的兵工厂。17岁的八路军战士崔振芳就是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孤身一人,阻击了上千之众的日本鬼子,用青春之躯掩护了兵工厂的顺利转移。
从瓮圪廊出来,面前豁然开朗了。苍苍茫茫的山岭各自逶迤远去,像几队列阵的士兵整装待发。“士兵”脚下是一泓幽静的深潭,几股清冽的泉水从“兵阵”里淙淙流下。潭旁突起一座竹笋样的山峰,气宇轩昂的“镇倭塔”傲然屹立在峰顶,仿佛一位久经征战的将军,在向他的群情激愤的士兵行注目礼。更叫人称奇的是在太行山区极难见到的那满坡满岭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
我被这绮丽的山景陶醉了,以至头差点碰上一间低矮的小草屋而浑然不觉。小屋建在半山腰,屋前一张石桌、两条木凳为过往行人提供了一席小憩之地,一棵苍郁如盖的苹果树把小屋前巴掌大一片平地遮得严严实实。小屋的主人是个40多岁的妇女。听说我们来自石家庄,高兴地直喊“老乡”。她说她的妈妈也在石家庄,已经70岁了。她的丈夫、儿女都住在县城。她抬手指指头顶嵌在石壁上的几栋缺门少窗的石屋,她说那房子是她家的老屋。在半个世纪前的那场黄崖洞保卫战中,她家14口人被鬼子杀了13口,仅她母亲一人死里逃生。她说妈妈让她留在这里,初一、十五好给亲人的坟培培土、烧烧纸。她真的就留下了。向村里承包了房前那一片几成直角的坡地,种上玉米、谷子、土豆,盖了这间小屋……
在黄崖洞纪念馆前,我们还遇到一位七旬老人,腰背虽然在当年的战火中留下残疾,但嗓门依然洪亮如古钟撞响。在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中,他曾经作为八路军特务团的向导,与敌鏖战7个昼夜。离休后他自愿回到故乡,每日带着女儿身背凉粉、茶叶,跋涉10余里,来纪念馆前为前来瞻仰先烈遗迹的游人送上一碗雪白的凉粉,斟上一杯清香的茶水。令人惊诧的是,他那身穿鲜艳衣服的20岁的女儿,项链戒指耳坠子耀眼地晃动着一片灿烂,竟然也耐得住这山野的寂寞?我问她,她冲我抿嘴一笑:“你说俺这黄崖山美不美啊?”
“美啊!”
“这不结了!”
噢,原来美是可以让人忘情的。而美的含义又不只在山水。


第12版(副刊)
专栏:

  腾飞的精灵
俞律
南京的明故宫决不像北京清故宫那样为世人所景仰。道理很简单:清故宫博大精深,称得上是一座历史博物院;而明朝的那个故宫,如今只剩得一块荒地了,如果不是南京的学者考证,甚至连那块遗址的界限也划不清。
现在南京明故宫的遗址终于确定,已经用围墙周围圈好。大门口高悬一块大横匾,上面请名人题了七个大字:“明故宫遗址公园”。这就是说,明故宫既然只留下一个影子,充其量也只能在此广植花草树木,布置小桥流水,辟作公园而已。
600多年前,朱元璋扫荡群雄,推翻元朝,建立了一统的皇朝,把南京作了都城。高筑墙、定年号,准备像秦始皇当初那样,要把他的家天下世代相传到永恒。又谁知他死后才四年,他的那个家天下就出了大乱子:儿子和孙子厮杀,南京成了战场,终于迁都北京了事。后来清兵入关南下,南京福王成擒,这个明朝的皇宫就算彻底完成了历史任务。至于清兵把它派了什么用场,不得而知。总而言之是废圮了。所以康熙皇帝南巡,谒过明孝陵这个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之后,不免上明故宫看看,而看到的无非是断壁残垣了。康熙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就以《金陵旧紫禁城怀古》为题,做了一首感叹前朝的诗。其中有一句“宫墙断缺迷青琐”,便把明故宫当时的惨状写得很具体了。最后又写了“治理艰勤重殷鉴”这样有分量的句子。意思很明白:从前殷朝灭了夏朝,殷朝的子孙应该以夏朝的亡国为鉴戒,现在我们清朝灭了明朝,我们的子孙也要以明朝的败亡吸取教训的!然而康熙似乎也只是为作诗而作诗而已,他和他的子孙连明故宫这具体的历史镜子也不曾保管好,以致今天即使想看看明故宫的具体内容也无从着眼了。
历史上有些现象非常有趣。就说这个被历史定为外有虎踞龙蟠形势,内涵王气的古金陵,虽然有十个政权在这里定都,却一概都是短命的。有一位南京文艺界的朋友开玩笑说:“从前有个传说:秦始皇听说金陵有王气,赶快派人挖一条秦淮河出来,把王气泄掉。王气既已泄光,在这里做皇帝哪能混得长呢?”
这也未必全属玩笑,因为古人编造迷信传说总是一本正经的。
在明故宫遗址上建立公园才是真正的永恒的事业,因为它不属于家天下。任何一个寻常百姓只要买一张门票就可以挺胸而入。于是这里从此热闹起来了。今年春天这里成了风筝世界,男女老少的游人一齐把老鹰、蝴蝶、蜻蜓、燕子等等的风筝放上湛蓝的高空。这时大家胸中境界也和天空一般的高旷,什么洪武皇帝、康熙皇帝这类概念,一概都付之汪洋了!代之而起的是象征普通百姓的腾飞的精灵。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黄康俊的两部长篇小说《热带岛》、《南中国海佬》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范以本著的报告文学集《大潮启示录》,已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
▲田企川新著《冰壶集》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金田名胜》(作者陈雄权、应斌)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成志伟的文艺评论集《百花竞放》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杨山的《雨天的信》由成都出版社出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长风破浪济沧海王明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