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重培养重锻炼重实绩 
内蒙古民族干部队伍茁壮成长
本报讯记者傲腾、刘亮明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区少数民族干部仅有7000余人,60年代发展到3.4万人,占全区干部总人数不到13.7%,到1993年末,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已达近16.2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20%以上。
重培养。几年来,自治区把培养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在措施上,一是各级党政领导实行分工负责制,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言传身教;二是利用各级党校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培训。1990年以来,各盟市党校共办培训班30多期,培训县处级后备干部1500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占26.3%;三是选派出国深造或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以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更新观念。1980年以来,全区共选派出国进修、留学人员12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1/3以上;四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培训基地。近年来,自治区和盟市在江苏、广东等地建立了培训基地,共培训干部900多人次,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占32.4%。
重锻炼。自治区党委对少数民族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十分重视。1990年以来,全区派往区外发达省区挂职锻炼的干部1900多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占近33%;自治区、盟市两级共派1500多名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占29%;同时,还在区内盟市、旗县之间、各行业之间广泛进行干部交流。这些措施使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在全面锻炼的过程中茁壮成长,领导素质、工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其中有不少很快就担当起了部门领导的重任。
重实绩。自治区党委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工作中,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的传统观念,特别注重工作实绩,把一大批有能力、有创造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优先选拔到各行各业重要领导工作岗位。目前,在自治区四大领导班子成员和盟市、旗县两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占40%和30%;在全区盟市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一直占50%以上;全区少数民族科技干部达9.8万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60%,已取得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有8.79万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5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昔日当农奴今天成主人
西藏妇女擎起高原半边天
本报讯记者刘伟报道:占西藏总人口50%的各族妇女,在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擎起了高原半边天。
过去,在封建农奴制度下,95%的西藏妇女是农奴或世代家奴,没有政治权利和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连婚姻亦由农奴主随意支配。民主改革以后,西藏妇女有了做人的权利,藏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女教师、女医生、女工程师和女干部。
昔日的女奴巴桑,在党的培养下,先后到西藏民院和中央党校深造,长期担任西藏区党委副书记职务,直接参与西藏自治区最高决策工作。次仁卓嘎是过去的女佣,先后在西北民院医务系和北京医科大深造,长期在西藏卫生部门工作,当了22年的西藏卫生厅副厅长、厅长,人称“西藏当代医疗卫生事业的活字典”。才旦卓玛是农奴的女儿,从小放牧牛羊,共产党打开她的金嗓子,把藏族人民的心声唱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现在她是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文联名誉主席。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还出现了藏族女厂长、女经理、女律师……拉萨市中级法院副院长章峻、拉萨律师事务所律师央金、西藏外贸公司天津分公司经理白曼央宗,都是西藏年轻女性中的佼佼者。扎西、曲珍和普卓玛,分别领导着日喀则、山南和拉萨的一个地毯厂,成绩卓著,成为西藏地毯行业中的“三朵花”。当潘多和桂桑先后登上珠穆朗玛峰,全世界都看到了西藏妇女飞扬的风采。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数十万西藏农牧区的妇女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有9万多妇女参加了扫盲学习,7万余妇女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班,农牧区妇女素质已有显著提高。
近几年,西藏妇联还分期分批将一些年轻有为的妇女干部送到内地培训深造,以提高她们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这些妇女干部回到西藏后,大多成为经济建设的骨干。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人走家搬”——
黑龙江下派干部实行新规定
新华社哈尔滨5月15日电(记者刘玉勋)最近,黑龙江省省直机关的18名干部陆续走向县(市)、乡镇领导岗位。这是今年黑龙江省实行干部交流、下派制度的第一批。这批干部将按省委规定,实行人走家搬。
黑龙江省这次交流下派的都是中青年干部,有8名厅局级干部到县(市)任职,10名处级干部到乡镇任职。
这个省过去下派过几批干部,但大多数人是家留在省城,干部只身赴任。一些人工作不安心,没有长期观念,有机会就往家里跑,影响了工作。为克服这个弊端,黑龙江省委采取了人走家搬的措施,同时规定:下派交流的干部调离原单位,下派干部一律到县(市)和乡镇任职,对这些人不规定任职期限。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阳谷县干部带头救助失学少年
本报讯五月初,山东省阳谷县的三十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救助失学少年,与来自全县十三个乡镇的三十名贫困失学的少年儿童结成了“手拉手”对子。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已有五百一十七名失学少年儿童得到救助,重新返回校园。(訾士勇)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延安希望小学举办党旗传递活动
本报讯为纪念党的“七大”召开五十周年,延安希望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于日前举办了党旗传递活动。活动从当年召开“七大”的中央大礼堂开始,直到宝塔山顶,接着孩子们还举办了“党旗下说心里话”主题中队会。延安希望小学是由中央直属机关捐资建立的。(汪卫红景延梅张秀香)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军艺组织纪念抗战胜利歌咏比赛
本报讯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根据总政文化部推荐的十六首历史革命歌曲,于近日进行了歌咏比赛。参加这次歌咏比赛的有将军、老教授,也有学员。(陈家银)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吴建军入选《当代中国书法家辞典》
本报讯西安陆军学院学员二队副队长吴建军近日被编入《当代中国书法家辞典》。吴建军自一九七九年入伍以来,在工作训练之余精研颜、欧、柳、赵等多家碑帖,被誉为“军营墨痴”。几年来,他先后九次在全国、全军书法大赛中获奖。(刘明松郑述飞)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德州市蔬菜局帮驻军丰富“菜篮子”
本报讯山东省德州市蔬菜局,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帮助驻军某部丰富“菜篮子”,近四年来共为部队培训种菜技术骨干二百零六名,传授蔬菜种植技术三十六项,提供优良品种三十四项,帮助建起了六个蔬菜大棚。(惠培法刘明松)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后勤指挥学院用典型教育师生
本报讯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党委用典型引路,对师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该院杨少俊对事业执著追求,接连取得三项重大科研成果。院党委抓住这个典型不放,先后组织了四次杨少俊先进事迹报告会。(李欣周广翔)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奖匾挂在百姓心坎上
本报记者李杰人民公安报记者刘灿
前不久,河南省宁陵县桥北村1000多人在村党支部书记韩守礼的带领下,给县公安局送了一块奖匾,上面写道:“人民群众相信您”。
桥北村群众何以给公安局送匾,这还要从一件不该发生的事件说起。
1月27日早晨,该县柳河镇派出所民警方金光驾摩托车从县城回所值班,路上不小心撞伤了8岁儿童刘松。刘松父亲刘华要方金光去医院给儿子治疗。前往医院途中,刘华为防其逃跑,要拔摩托车钥匙,方不让,双方发生争执。这时与刘华同路的韩志华将方金光拦腰抱住,刘华趁机照方的面部打了两拳,致方鼻口流血。方金光挣脱后拔出手枪连开6枪,刘华当场毙命。方金光携枪到附近石桥派出所投了案。
在群众喜气洋洋备年货,迎接传统佳节之际,不该发生的事件发生了。桥北村群众情绪激动,他们要看公安局如何处理后事,怎样惩处犯罪分子。公安干警也心情沉痛。
干警们知道,2月初,全省公安系统表彰大会就要召开,他们用汗水铸就的金匾就要抱回。可就在这时发生这一突发事件,奖匾被取消,心情怎能不沉痛?
但是,干警们很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把奖匾挂在百姓的心坎上。鉴于死者父母年老体弱,公安局立即将他们送县医院治疗,并派专人护理。1月30日,死者家属和桥北村群众300多人陆续到医院看望。并准备将棺材抬到县公安局。公安局副局长李守先赶到医院,面对数百名群众,含泪讲了公安局应承担的责任,表明公安机关依法惩处罪犯的决心,使在场的群众很快散去。2月11日,罪犯方金光被依法判处死刑并执行。案件从发案到宣判仅用15天时间,是“两法”颁布以来,商丘地区处理死刑案件中最快的一起。家属和桥北村的干部群众听到宣判后,心情非常激动。一位8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感慨地说:“天还是共产党的天、公安局还是共产党的公安局。”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就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
中组部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不断增加党的新鲜血液。加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的工作,重视培养和吸收青年和妇女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采访了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
问:当前,为什么要强调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答:培养和吸收优秀青年入党,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培养和吸收大批优秀青年入党,是培养跨世纪的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需要,也是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使党保持蓬勃生机、提高战斗力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多年来,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积极培养和吸收了一大批优秀分子入党,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是,当前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还很不平衡,一些地方,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青年党员少的问题日渐突出,影响了党组织活力的增强和作用的发挥。这种状况不利于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我国有几亿青年,他们思想活跃、奋发向上、朝气蓬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在全国近一千三百万名申请入党的人员中,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就有七百二十多万名,占一半以上。把那些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仅需要,而且可能。
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那些决心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章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要注重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着力解决农村和企业生产一线青年党员数量下降的问题。力争经过二三年的努力,使党员队伍中三十五岁以下青年党员数量实现逐年稳中有升。
问:培养和吸收优秀青年入党,当前需要加强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答:一、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有凝聚力、战斗力,对群众才有吸引力、感召力。做好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首先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全面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坚决清除腐败分子,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将更多的青年吸引和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二、要抓好对青年的培养教育。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入党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但党组织不能消极地等待青年“自然成熟”,而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对青年的培养教育工作。对青年的培养教育工作,应立足于培养教育一批人、一代人。要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要教育党员牢固地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自觉地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同青年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启发青年的入党愿望。
三、要继续支持和指导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推优”工作的领导,逐步完善“推优”工作的各项制度,重视吸收团干部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要继续坚持二十八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推优”的规定。真正使“推优”工作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四、要注意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在流动过程中培养的衔接工作。入党积极分子升学、毕业、参军、退伍,以及工作岗位变动等过程中,无论是原单位党组织,还是现所在单位党组织,都要按有关规定及时接转有关材料,建立联系制度,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避免由于党组织工作上的原因,出现入党积极分子流失和培养、教育、考察工作脱节。
问: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当前,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尤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要根据各行业特点,突出重点。在农村,要同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和处于瘫痪状态的村党支部,调整和充实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的工作结合起来。在企业,要同解决一些生产班组没有党员的问题结合起来,逐步做到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班组中有党员,有条件的建立党小组。在科、教、文、卫等单位,要注意把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学术和科技带头人、业务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要重视在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青年中发展党员。
第二,强调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并不是只吸收青年入党。对于三十五岁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生产和工作一线的骨干,也要积极进行培养教育,“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只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就应当及时地把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第三,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必须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决不能因为强调了这项工作,就片面地追求数量,降格以求。更不能另立其他标准来替代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党员的数量与质量相比,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三代“娘子军”喜相逢
湘西吉首市边远山区的苗族妇女转变观念,将昔日只绣给情郎的花带打入市场。图为她们在切磋挑花技艺。向民航摄三代“娘子军”喜相逢红色娘子军的第一任指导员,今年84岁的王时香(右三)和她的老战友、多年隐姓埋名的欧花(左二)及其他女战士常常相聚一起互诉情谊。这是海南椰子节里老战士与海南驻军女代表三代“娘子军”相逢时的情景。 李显煌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湘西吉首市边远山区的苗族妇女转变观念,将昔日只绣给情郎的花带打入市场。图为她们在切磋挑花技艺。向民航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