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杨圣明
在创建和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发展和培育市场的重点放在何处,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指由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等组成的市场子系统。在市场体系中,它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考察社会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与发展阶段性,分析研究市场体系的发展状况和完善程度,首先注重的不应是消费品市场、证券市场等,而应是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不是任何人虚构的,而是由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
从生产力的视角观察,生产要素的态势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基于劳动资料的这种巨大的历史作用,我们搞现代化建设,首先不是生活的现代化,而是生产的现代化,是劳动资料的现代化,是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生产要素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柱石。正因如此,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创建和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对于生产要素市场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生产要素市场,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要素市场的高低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状况。只有将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起来,并使之完善与成熟,才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神州大地已经生根、开花和结果。
从生产关系的视角考察,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分水岭。生产资料(客观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之一。在当代,一般把生产要素的公有制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而把生产要素的私有制看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构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这种经济生活基础的商品化、市场化,对于发展市场经济的特殊作用,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将市场机制引入私有制内部,把市场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将市场机制引入公有制内部,把市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客观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没有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尤其是没有公有制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将市场机制引入公有制内部,使公有制的生产要素商品化和市场化,我们才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顺利前进并取得成功。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这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对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原因的分析
生产要素市场本应重点发展,优先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却相反,它严重滞后:起步晚,发展慢,障碍多。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是如何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不过也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之点。
其一,旧体制的历史惯性的制约。传统的旧体制根本否定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商品性,那时,谁也不敢承认它们是商品。这样,自然说不上什么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开放后,尽管个别同志首先冲破了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看到了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商品性,主张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但是,社会上仍然否定基本生产要素的商品性,进而否定生产要素市场。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但是,《决定》仍没有解决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商品性问题。而在理论上和观念上承认生产要素的商品性,是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必要前提。这个前提,过去长时期里没有形成。所以,生产要素市场滞后也就不足为怪。改革开放的实践提高了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不仅肯定了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商品性,而且强调指出:“当前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这就为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其二,认识上的偏误。迟迟不能揭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商品性之谜的原因,主要在于认识上的偏误。过去总认为,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就否定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承认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商品性,就否定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种把劳动力商品与主人翁地位对立起来,把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商品化、市场化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已被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其错误的根源在于混淆了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事实上,被商品化、市场化的仅仅是这些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而不是其所有权。在劳动力商品的权属关系上,既有所有权,又有使用权。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结合,充分保证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而劳动力使用权的商品化、市场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土地公有制是必须肯定的,土地的所有权是不能进入市场的,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却可以商品化和市场化。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上的流通和转让,并不否定土地公有制。这已被我国的宪法所肯定,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资本更是如此。资本的借贷只改变了资本的使用权,并未改变其所有权。利息虽是资本的价格,但它不是资本所有权的报偿,而仅仅是资本使用权转让的价值表现。公有资本在市场上的流动,丝毫不意味着它向私有转化。只要我们从认识上把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区别开来,就能把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市场化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公有制统一起来,从而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而达到真理的彼岸。
其三,传统管理制度的阻碍。生产要素市场滞后,同传统的管理制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劳动力市场来说,过去冠之以“劳务市场”,提倡过劳动力合理流动,也成立了不少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业介绍所之类的组织,但是离真正的劳动力市场还相去甚远,人才仍然流不动,人才的积压与短缺并存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究其原因,还是传统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住房制度等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有的人想走,单位不放行;有的人想来,单位没有进人指标。当某人办理调离手续时,所在单位提出交住房,“跳槽者”只好又缩回去。老婆的户口、孩子的上学甚至档案的存放地点等等,都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看来,不根本改革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各项具体的管理制度,也很难发展劳动力市场。至于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等也存在类似问题。只有配套改革、协调行动,才能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发展。
关于加快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对策思考
把生产要素市场置于战略的高度和地位。对于生产要素市场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地视同消费品市场。它在市场体系中是关系全局的基础市场。银行是现代化社会化经济的关键和枢纽,而以银行为主体的现代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命脉。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而土地和劳动力的市场化,对于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确有特殊的作用。劳动力商品化及其市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起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简单商品经济的分水岭,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契机,这些已为马克思的《资本论》详尽分析过了。现在的问题是,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历史地位应如何界定?它可能不亚于甚至超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化,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劳动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这项改革是焕发亿万群众智慧和才能并使之配置在充分合理利用的位置上的必要之举。
发展和规范土地市场。自1987年12月深圳拍卖土地以来,土地市场在我国开始起步,但发展缓慢。目前的主要问题是:(1)缺少科学的土地使用规划。哪些土地市场化,哪些土地半市场化,哪些土地非市场化?至今还胸中无数;(2)土地运行机制错位。该用协议批租的,却招标、拍卖;反之,该用招标、拍卖的,却用协议批租;(3)地价“炒”得畸高,助长土地投机,也使“泡沫经济”成分增多。解决这些问题是发展我国土地市场的当务之急。我国地少人多,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在农村,要切实保护耕地;为避免撂荒,可发展土地使用权市场;荒山荒地推行长期承包制。在城镇,国家要垄断一级土地市场。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出让制度。对商业性用地使用权的出让,一律采用招标、拍卖,通过竞争,发现公平合理的价格。对二级土地市场要加强管理,通过土地增值税等措施,防止暴利和国家利益的流失。
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目前供过于求,但结构失衡,高中级人才供不应求。这样的供求关系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出发,对三种劳动力市场要更多地关注:(1)国际劳动力市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内外交流日益增长,外出就业者与来我国谋职者同时增多,这就形成了国际劳动力市场。这种市场急需依法管理。(2)城乡劳动力市场。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必然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形成规模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这种市场目前尚处于盲目、幼稚、极其原始的阶段,有待于引导、管理,并使之向规范化、规模化、合理化方向发展。(3)高中级人才市场或称科技人才市场。这种市场上的“商品”是高级的,相应的管理也应是高水平的。信息要灵,机制要活,手续要简,自由度要大。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我国的科技人才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
发展和规范资本市场。资本的畸缺与资本的惊人浪费同时并存的严峻现实,呼唤着高水平的资本市场问世。邓小平同志1991年初视察上海时曾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搞活金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当前要切实解决借钱不还和负利率问题。工商企业向银行借款,是以偿还为前提的,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企业不还或少还。不改革企业制度,不彻底解决资金大锅饭问题,商业银行就无立足之地。政策银行、开发银行虽刚问世,又有陷入大锅饭的危险。负利率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是不相容的,也是投资膨胀、信贷膨胀的祸首之一,必须加以解决。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不能是负值,而资本的价格——利率为什么总是负值?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第11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领导者要有人格的力量
王晓维
近年来,时常听到一些同志感叹: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教育效果不理想,往往讲了很多道理,“说了也白说”,不起什么作用。究其原因,我认为,与某些领导者的自身形象差,真理与人格的脱节有很大关系。
常言道:“政者,正也,己不正焉能正人?”“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凭借高尚的人格力量去赢得人们的敬佩和信赖,才能对他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读《邓小平文选》,常常被小平同志朴实易懂的语言背后的人格力量所感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搞好党风,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他说:“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因为,领导干部的地位高、责任重、作用大,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群众有很大影响。所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群众的眼睛都盯着他们,他们改了,下面就好办。”“上面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没有讲话的权利,人们会问,你们自己怎样呢?”“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领导:“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在我党我军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发挥优势,我们的领导干部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忠实于党的事业的领导者“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身先士卒的模范行动,这是我们党和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长征途中,某部路过云中山时,一位同志穿着单衣冻死在一棵大树下,有的同志愤怒地要去找军需处长,围在周围的同志们含着泪告诉他说:这位冻死的同志就是军需处长。他把能发的东西都发给了大家,却没有给自己留下应得的一份。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那样艰苦,而延安却成为全国追求进步的青年向往的圣地,究其原因,除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路线的影响力外,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的影响力。在五六十年代,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在国家面临艰难困苦的时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一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就像神州大地的一面面旗帜,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当前正在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活动,因为他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领导干部中的优秀代表,他的感人事迹将会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人虞世南这两句很为后世人称道的咏蝉诗,托物寓意,告诉人们一个真理:蝉声远传,长鸣不已,并非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而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权势地位的帮助而自能声名远播。当前,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给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价值观带来的变化,面对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给人们利益关系带来的调整,面对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各级领导应当更好地运用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和艺术,注意自身形象的示范、导向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带动群众,使群众在我们领导者的身上和实际行动中看到:应当怎样对待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应当怎样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应当怎样模范地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政策规定。否则,如果身居尊位教育别人无私奉献,自己却私下里钻营私利,号召群众艰苦奋斗,自己却在搞贪污腐败,那么不论他职位多高、多么能言善辩,影响力也只能荡然无存,说话失去感召力。只有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威信才高,说话才有力量,讲道理才感人至信,讲奉献才自然熨帖,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凝聚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但愿我们的领导者多一点这样人格的力量,这种人格的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所产生的推动力、感召力和渗透力,是权力影响力无法企及的。


第11版(理论)
专栏:

  “三高”农业:农村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王兆林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农业正逐步向高产、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由于广大农民的积极实践,“三高”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内涵和农村生产力新的增长点。
“三高”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必然要受市场供求规律的调节。农业的经营行为,以至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都需要由市场的需求所决定。农产品能否卖到好价钱,获得好效益,完全取决于市场。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与过去的传统农业已截然不同。农业的生产经营,已由计划导向转为市场导向。
发展“三高”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有12亿人口、受农业资源不足制约的大国,对农业稍一放松,市场主要农产品供给就会趋紧,就会影响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因此农业高产的目标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商品质量的竞争,日益富裕起来的群众在越过温饱线后,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档次的要求会逐步提高,因此质量目标必须放在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农业是效益比较低的产业,由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农业生产要顺利发展,核心问题就是要使务农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所以效益目标对农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总而言之,我们所从事的农业,必须是在市场供求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下,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具有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农业。只有这样的农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住脚跟,占有位置,顺利发展。
“三高”农业正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而发展起来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正逐步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商品经济逐渐发育,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比重逐渐增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农村初步建立起来。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以及农业的商品率、经营效益都逐步提高,农业已经从过去自给自足的农业向商品农业、现代化农业转变。就拿茂名市的情况来说,在改革开放前,农业产品结构单一,产量提高不快,商品率低,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市场经济逐步发育的推动,“三高”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呈现出令人振奋的态势。无论是从生产结构还是从经营规模看,都已形成适度规模和区域化、基地化和集约化。产品的品种、质量已由名、优、新、稀品种当家,优质稻、果、菜、鱼和良种猪、鸡取代了传统品种。全市农业总产值从1989年以来,平均每年以15.2%的幅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9年的727元增加到1993年的1338元,平均每年增长21%。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农业今天的发展水平,就没有“三高”农业。
适度规模和区域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对“三高”农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努力推进适度规模和区域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高”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农业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市场交换,获取利润。种什么,不种什么,都需根据市场的供求信息而定,都需要按照市场的要求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保证有效供应,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高”农业必须讲求规模效益,进行区域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因为集中连片,有一定的规模,有利于进行科技指导,推广适用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产量和质量;也有利于形成基地,集中产区,产品形成拳头,形成批量,方便收购和运销,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荒山、荒水、荒滩的开发,有利于“三高”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另外,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带动相关的运输、包装、信息和其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各种市场要素的进一步发育。
在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中,有条件的地方要切实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种养业向区域化、集约化和企业化发展,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好办法。茂名市在这方面曾作过一些尝试。全市根据各地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的不同划分生产区域,由县、镇、村分别制定规划,实行集体兴办、农户承包、合伙经营、股份合作等“多轮驱动”,把发展项目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办,从而把适度规模和区域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目前,全市已在不同的地域形成年种植面积410万亩粮食、50万亩花生、12万亩糖蔗、708万亩以马尾松和速生桉为主的林木、50多万亩香蕉、80多万亩荔枝、近50万亩龙眼、90多万亩商品菜、8万亩蚕桑、21万亩南药以及480多万头生猪、1亿多只三鸟、30多万亩水产等13大种养生产基地。全市的农业商品率已达到73%。“三高”农业不论在生产规模或质量档次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依靠科学进步,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是“三高”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是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三高”农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举世公认的,但我们农业的耕作技术仍比较粗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仍然不高。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农业有比较快的增长确实是靠了这三条。农业要真正达到“三高”,在市场上站得住脚,除了靠政策和投入外,主要靠现代科学技术。如果我们不依靠科技发展“三高”农业,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仍然是品种少、质量差、成本高、价格贵,那么不仅难以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利地位,而且连国内消费者也不欢迎,原有的国内外市场就都有被洋货挤占的危险。这种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潜在威胁,正是我们不能不重视靠科技发展“三高”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三高”农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
要把“三高”农业的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需要抓紧做好许多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级农科机构,解决好农科部门特别是基层所、站的实际困难。第二要抓好粮种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使“三高”农业建立在可靠的物质基础之上。第三要大力推广科学耕作技术,搞好规范化栽培、因土配方施肥、科学使用农药等。第四要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教育,搞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普知识和适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和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三高”农业上更高的水平。


第11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一套引人注目的基础工程
——评《人权研究资料丛书》
张国祚
人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也是当今国际政治、外交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长期以来,西方某几个大国一直利用所谓人权问题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把人权问题弄得混乱不堪。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一段时间内对人权理论研究重视不够,有关人权研究的资料残缺不全。因此,尽管建国以来我国在人权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却没有对之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概括,使我们面对西方某些国家咄咄逼人的人权攻势,不能及时组织更有力的反击。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有关领导严肃指出,要加强人权研究,从外交上和理论上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图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而通俗地解释民主、自由、人权等,使我们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受到教育,这是四个坚持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1991年,在中宣部组织下,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外交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上百名专家、学者投入了紧张的编撰工作;其间多次召开关于人权问题的理论研讨会,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这套七卷本计400多万字的《人权研究资料丛书》。最近,这套丛书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
这套丛书涵盖的内容几乎涉及当代人权问题的所有方面。由主持编写这套丛书的靳辉明教授撰写《总序》。由李洙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选编了马恩列斯及毛泽东有关人权问题的论述,为理解和研究人权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由苏明主编的《中国人权建设》,选辑了我国现行宪法、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公民各项权利的条文,并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典型事例及有关材料详尽论述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实际状况。由黄枬森、沈宗灵、刘楠来、吴雄丞、张中云等分别主编的《西方人权学说》(上)、(下)、《发展中国家与人权》及《社会党与民主社会主义人权观》等4卷,则精心选编了西方社会自17世纪以来古典和当代有关人权问题的著述和理论观点,发展中国家有关人权的基本主张、观点及文献,以及社会党和前苏联、东欧各国有关人权的纲领、论著、宣言及讲话,基本上反映了当代世界几种主要力量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由董云虎主编的《世界各国人权约法》是一部国际人权约法全书,它将135个国家宪法中有关人权的章节、法案共160多份文献,按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编在一起,系统地反映了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各国人权立法和制度。
这套丛书主要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⒈内容丰富、全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参考价值。其历史跨度达400多年,涉及世界各类国家、各种制度、各个阶段关于人权的思想观点和法律制度。其中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并解决人权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⒉资料翔实,确凿可靠,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其中许多文献资料或由有关政府部门提供,或从最新外文版本直接翻译过来,或对以往的译本进行了重新译校。这套丛书可为人权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外交活动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清晰的政策比较。
⒊这套丛书不单纯是资料性工具性丛书,也是研究性丛书。这套丛书每一卷有一篇颇有分量的长篇导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所涉领域的人权问题,作出全面、科学的概括和分析,为读者全面把握和利用这些资料、进一步研究人权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指南。
这套丛书为我国进行国际人权斗争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武器和背景材料,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对人权问题的高度重视,展示了中国人权理论建设的丰硕成果。


第11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一九九四—一九九五经济分析与预测》出版
董辅礽名誉主编、萧灼基主编的《一九九四—一九九五经济分析与预测》(经济金皮书)近日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一九九四—一九九五年中国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台、港、澳及世界经济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全书分为五编: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析与预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分析与预测;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分析与预测;台、港、澳经济分析与预测;世界经济分析与预测。该书还附有部分中国经济统计表。该书由有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写作而成,大多资料丰富、论述严密、分析精辟、预测有据,是各类经济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和政策决策的有益读物。(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