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周末)
专栏:周末谈

  扶植高雅艺术要持之以恒
安地
3月28日,由《爱乐》丛刊编辑部、赛特文化发展公司和北京音乐台共同举办的“中国爱乐交响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落下帷幕,盛况罕见。鉴于目前中国交响乐的整体状况,更由于来自15个乐团的优秀乐手是临时组台,这场音乐会的艺术水准虽非完美,但它终究不失为近几年来中国交响乐界的一件盛事,尤其对关注中国交响乐命运和中国交响乐界改革的人来说,爱乐音乐会作为一个文化事件的涵义或许更为丰富。
近一年多来,中国的交响音乐界似乎有峰回路转、复兴有望的势头。
一方面,国家领导人的特殊关照解决了困扰中央乐团多年的经费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也将对几大艺术院团实施多年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改革举措;另一方面,社会上正在逐渐兴起一股“敬重”、“崇尚”高雅艺术的风气。
几个饶有意味的事迹或可佐证:一是年初以来,几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流行乐队来华巡演,尽管主办者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当初竭尽全力想拉几家赞助商的想法却未能实现,“爱乐音乐会”虽非一帆风顺,但终归在不长的时间内靠民间渠道解决了经费问题,这和几年前的行市恰成对比;二是据说北京音乐厅近来营业状况大有好转,“爱听交响乐的人”比以前多了;再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来各大宾馆饭店里举办的重大庆典常邀交响乐队前去演出,一些大公司大机构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方式,认为唯有高雅、庄重的交响乐等艺术形式才与其地位、身份相配……种种迹象表明,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文化消费时尚有所转变。或许正是这种迹象的出现,才使得“中国爱乐交响音乐会”在客观上能够实现。
这些现象足以让我们欣慰。然而认定中国交响乐振兴的社会条件与群众基础已经形成,为时尚早。一个直接而简单的判断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自然有所提高。但是,中央乐团变“阔”了也未见较大起色的事实提醒我们,人们的文化品位未必随着“有钱”了就能提高。德国人战后勒紧腰带也要听音乐,英国人经济再萧条也要看足球,精神需求一旦融入血脉,就远非“时尚”所能支配。
近一两年,人们经过改革开放初期对各种新奇事物的盲目追逐之后,不同社会阶层也逐渐确定了各自的文化特征。一般来说,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中,总有一种文化在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起引导、支配的作用。今天,在都市文化范畴里,听交响乐、看画展是否也已作为引导性文化,变成一种文化时尚呢?恐怕还要由时间来检验。
偌大中国,偌大北京,恁多文化人里,肯定有足够多真正的爱乐人士,起码坐满音乐厅没问题,只要台上乐队的演奏能令他们满意。这些人是交响乐及严肃艺术赖以生存的真正土壤。如何使这些人保持对高雅艺术特别是“国产”高雅艺术的热情,增进他们彼此间的交流和见识,给他们一块长期欣赏高雅艺术的园地,进而吸引更多的人登堂入室,这恐怕是不比院团体制改革更容易的事。而这对于提高交响乐文化来说,是绝对不可偏废的。
已经颇有影响的《爱乐》丛刊致力的就是这样一种基础文化建设工作。《爱乐》不求闻达,惟愿在自己忠实的读者中联络真正的爱乐精神,使人们从音乐中升华的情感得以用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传诸他人。希望《爱乐》丛刊的宗旨是长久的,而且会为社会所珍重和理解。
扶植高雅艺术要持之以恒。


第10版(周末)
专栏:艺与人

  珍贵的历史纪录
纪希晨
“《小平您好》是珍贵的历史纪录。”
“《小平您好》画册,是一本改革开放的颂歌。”
这是薄一波、宋任穷同志为最近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吕相友大型画册的题词。
历史是一面镜子。新闻摄影又是历史的镜子。摄影艺术家吕相友以“镜下千秋史”为追求目标,为现实写照,为历史存真,拍摄了大量有历史意义和独具特色的作品。
吕相友在长达四十六年的新闻摄影工作里,有三十一年从事中央新闻的摄影工作。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怀着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袖人物的尊敬和热爱,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场合,用他特有的敏感和高超的技术,拍摄了大量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和风采,为历史留下了生动传神的记录。他曾在国外举办过摄影艺术作品展览。《小平您好》画册是继其《吕相友摄影集》、《领袖风采》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摄影集。
《小平您好》(汉英文版)这本具有文献价值的摄影画册,是专为庆祝邓小平九十寿辰编辑出版的。在编辑这本画册的过程中,从一千多幅邓小平的照片里,选择了一百三十多幅作品。这些珍贵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生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反映了他波澜壮阔的政治活动和丰富多采的业余生活。例如,《海边沉思》这张照片表明,老人家在休假期间仍在思考着祖国的明天。
这本画册按内容分类,计有“伟人风采”、“为了明天”、“三军统帅”、“战友之间”、“友好往来”、“国务之余”六部分。这本画册的出版表达了对领袖的挚爱和崇敬。
随着时光的流逝,记录了开放改革史实的摄影画册,越来越增添其历史价值。它将帮助我们深深地理解过去,积极投身到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


第10版(周末)
专栏:荧屏热点

  给中国动画片作史
不同于以往单纯观赏性的动画片,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正在播出的60集系列片《动画大观》,以其鲜明的史料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吸引了许多少年儿童乃至成人观众。该片以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为线索,结合对各种风格的代表片目的艺术赏析,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奇妙绚丽、富于民族特色的动画世界及其独特魅力。
《动画大观》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采访了许多动画界的前辈艺术家和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拍摄了许多在一般动画片中看不到的幕后戏。我国动画片的创始人、古稀之年的万籁鸣、万古蟾兄弟介绍了他们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日本公映时的盛况;执著追求“民族特色”的特伟,曾把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水墨花鸟搬上屏幕,还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堪称动画精品。
中国水墨动画的研制成功,是对世界美术电影宝库的一大贡献。由著名画家张仃担任美术设计的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哪吒闹海》,其风格借鉴了永乐宫壁画和民间年画,造型优美,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凡此种种,无一不诉说着我国动画片过去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动画大观》还帮助好奇的观众了解动画片制作方面的知识,如人物造型、背景设计、原画、动画到逐格摄影等,原来一部动画片的问世,要方方面面的创作人员付出如此多的艰辛艺术劳动。动画片的姐妹片种木偶片、剪纸片、水墨剪纸片、漫画片,还有折纸片等的艺术特点和摄制技术,在这部作品内也有详实的介绍。
小观众熟悉的节目主持人鞠萍和年仅6岁的宫傲也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动画大观》里,她们生动的解说,充满童趣的对答,再加上专家的评介,成为欣赏的绝好向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制作同电脑等高科技的关系日益密切。该片试图以全新的思维观念和审美视角分析当前的“动画现象”,让观众对我国美术片的生产现状有客观的了解,激励创作人员多出动画精品,满足3亿多少年儿童的文化需求。
该片播出的同时,还配合有少儿动画知识竞赛。小朋友们,别错过这个机会哟。(杜英姿)


第10版(周末)
专栏:

  彩墨绘上海 “百景中国画展”展出
颂扬改革开放成就,展示上海新姿新貌的“上海百景中国画展”,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上海,改革开放为她注入新的生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时代的呼唤,激发着艺术家们的创作欲望。上海近百位著名画家和业余画家,深入生活,饱蘸彩墨,把浦江新曲、都市新貌,尽入笔底。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国画,记录了上海的历史巨变。
运用擅长画山水、花鸟、人物的中国画技法来描绘现代都市的风貌,是海派国画艺术的一次探索、创新和改革。在展出的100多幅作品中,具有构思新、题材新、风格新、表现手法新的特点,幅幅画融中西画于一炉,从传统中创新意,显示了高雅艺术的广阔天地和生命力。
这次画展是上海振海艺术品公司、宝钢(集团)和《解放日报》主办,上海银团广告传播公司协办的。(解文)


第10版(周末)
专栏:舞台内外

  站在领奖台上的孙晓军
何士雄
上海芭蕾舞团青年演员孙晓军从芭蕾故乡巴黎捧着鼓励奖(第二名)回来了,虽然这是大会颁发的唯一特别奖项,但与小孙心中的目标尚有距离,因而他显得并不十分激动。其实这是上海自1988年后在国际芭蕾青年组独舞比赛中的第一次获奖。
小孙参加的是去年12月7日至14日第六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来自俄罗斯、中国、法国、保加利亚、西班牙、美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选手参加现代舞和芭蕾舞的角逐,选手实力旗鼓相当,大赛又只设一、二等奖,竞争的激烈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迎接这次比赛,小孙整天泡在练功房,连吃午饭的时间都节省了,以面包和可口可乐充饥,练得左脚心起了一大片血泡,殷红的鲜血粘着袜底。上海芭蕾舞团从兰州参加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返沪,团部决定休息一周,但他天天到团里独自练功,因为他心里憋着一股气。
他相继参加过两次国际芭蕾比赛,1990年8月第一次参加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由于他表演的《无益的谨慎》版本失误,第一轮便落下来,失去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第二次是去年6月参加第五届杰克逊国际芭蕾比赛,尽管进入决赛,但由于现代舞水平不如人家及评委会突然改变原定的累计计分的章程,致使小孙又一次名落孙山。几次败北,小孙并未气馁,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终有一天会拿到奖牌。他这次巴黎之行还是自费参赛,4000美元的费用,对一个月工资不足800元人民币的青年演员来说,从心理和物质上都是沉重的负荷。
也许由于心里过分紧张,也许由于不大适应,第一轮他表演的《堂·吉诃德》变奏发挥不理想,还滑了一跤。不过他出场时的劈腿、弹跳令观众惊讶。评委瓦西里耶夫对芭蕾皇后玛克洛娃说:“这个弹跳出众的人就是孙晓军。”原来瓦西里耶夫也是杰克逊国际芭蕾比赛的评委,他对小孙的高超技巧有着深刻印象。赛后他对小孙说:“在杰克逊你没有得奖,是亏待你了。”
晚上,小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决心卸掉包袱,轻装上阵。第二轮他表演了粗犷豪放的《海侠》和节奏明快的《舞姬》变奏,舞姿舒展自如,动作协调优美,进入决赛的把握十足。第三轮小孙仍然表演《堂·吉诃德》变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结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被俄罗斯选手夺得,小孙得的是鼓励奖。这是除二等奖外的唯一奖项,实际相当于第二名。但瓦西里耶夫却语重心长地对小孙说:“你的技巧不错,但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芭蕾是艺术,不是竞技,乐感还需要加强,希望你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小孙懂得,得奖仅仅是在艺术征途上迈出第一步,以后的路还长着哩!(附图片)


第10版(周末)
专栏:新影片

  《一家两制》拍摄成功
天安门广场上,硕大的香港回归倒计时钟时时告知人们,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正一天天走来。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盛典,它已成为本世纪末世界瞩目的热点。电影人也以时代的使命感和艺术家的敏锐,纷纷关注这一历史题材。紧邻香港的深圳影业公司以其地势之利,得风气之先地拍摄成了第一部以香港回归为背景的故事片《一家两制》。该片透过一位年轻港商和职员之间充满波折、坎坷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出香港人走向重归祖国怀抱的社会心态,借真实可信的生活细节,举重若轻地展示了香港和内地合为一体的时代趋势和历史必然。
电影主管部门认为,这部投资370万的影片,是和深圳特区同时起步的深影公司在成立10周年之际拍成的优秀之作,也是曾拍过《山魂霹雳》、《临时爸爸》、《编外丈夫》等影片的年轻导演陈国星执导完成的成功之作。该片由刘学强和《凤凰琴》编剧桔生共同编剧,汤镇宗和严晓频出演片中男女主角。(西央)


第10版(周末)
专栏:新影片

  “森林女神”的形象
北京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辛娜卓嘎——森林女神》,是以女科学家徐风翔1994年4、5月间考察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的森林生态为主线,穿插采访了她献身高原科研17年的苦与乐,思索与追求。同时片中还以黄宗英和考察队员作为辅线出现,一方面说明,高原生态事业不仅是徐风翔一个人的事业,而且需要一批同心同德的志士仁人共同从事,应唤起社会各界对高原生态研究乃至整个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另一方面,又从侧面烘托出主人公徐风翔所独具的人格力量,从而再现森林女神。
62岁的徐风翔1978年随工作队援藏,创办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也是唯一的专门研究高原生态的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她把挚爱献给了高原的山山水水和高原的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观测、研究。藏民老乡为她取藏文名字“辛娜卓嘎”,意思是森林女神。
(赵燕英)


第10版(周末)
专栏:海外艺苑

  时装大师卡布奇说:“中国不要丢弃自己的文化”
罗晋标
早春二月的北京城,日丽风和。来自意大利罗马的时装设计大师罗贝尔托·卡布奇在贵宾楼举行的时装展示会,把人们带进了春天的花园。在意大利驻华大使亚历山德罗·冠罗尼为此次展示会的圆满成功而举行的晚宴间,卡布奇大师曾接受过我的采访。
卡布奇大师1930年12月2日生于罗马这座艺术之都,自幼喜爱艺术,在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罗马美术学院。1950年在罗马开设了工作室,1951年首次时装展在佛罗伦萨取得成功,引起轰动,自此,他在世界时装舞台上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荣誉,曾荣获威尼斯金奖、美国波士顿时装奥斯卡奖、布雷拉美术学院院士称号。他在意大利许多城市以及巴黎、伦敦、纽约、维也纳、慕尼黑、科隆等举办时装展,他的作品还在佛罗伦萨、威尼斯、伦敦、维也纳的博物馆中永久收藏。他视其工作为对人体的探索,把时装变成艺术符号,以创新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风格,使服装成为多姿多彩的“布料雕塑和建筑”、“充满幻想的人生”。他因此而被誉为当今世界杰出时装设计师之一。
卡布奇大师曾于1981年春首次访华,他称之为“旅游考察”。谈到此次来华举办时装展示会,他高兴地说:我非常激动,我带着好奇心而来,看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走出北京机场就看到人们面带微笑,精神轻松愉快。
接着,卡布奇满意地描述了他的这次时装展示会。他说:参加这次表演的64位模特都是中国姑娘,她们个个漂亮、安静、自然,忘记了这是表演。我看着她们,心情激动不已,要知道,我的时装是美的创造,是很难表演的,但她们每个人表演出色、完美。64个模特犹如64幅非常美丽的画,这个展示会真是一个梦,美极了!
谈到这里,卡布奇突然严肃起来,对记者说:中国应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不要丢弃自己的文化特色、民间艺术。中国要发展,但是不要丢掉自己的传统。中国的时装文化是古老的,不要放弃自己的世界,同时还要学习他人的长处。我们在意大利,也要向中国学习,我们的设计就有许多东方特点。中国应当保持纺织品、陶瓷等方面的传统特色。
谈到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卡布奇大师说:中意两国人民都有着伟大的文化和古老的传统,这把我们两国人民联系在一起,数千年的文化是这种联系的根。诚然,不能忘记我们两国文化的差异,但是有着许多共同点。在意大利,许多人的家里都有中国的东西作摆设,表示美,这已成了意大利人的传统。
夜深了,为这次北京时装展示会多日操劳的卡布奇大师却毫无倦意。最后他欣然命笔题词:“深情地向《人民日报》读者致意,但愿早日回到这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来,文化上的许多共同点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附图片)
图为卡布奇设计的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七年秋冬晚会时装


第10版(周末)
专栏:

  三峡纤夫走上屏幕
海南国际影视公司三峡影视制作中心同中国新闻社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片《三峡纤夫》,经过长时间准备,终于在瞿塘峡凝重的气氛中开机。一队赤裸着上身的纤夫,吼着高亢的号子,震撼沉寂的高峡……
在与大自然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三峡中走出了纤夫族。纤绳悠悠,凝结着无穷的艰辛和苦难,陡峭的江岸,刻印着粗犷坚实的足迹。纤夫的喜怒哀乐,永远铭记在三峡古老文明的史册上。
1992年周康林成立了三峡影视制作中心,一开始,就以讴歌三峡胜景、揭示其深厚的历史内涵为己任,策划了拍摄百集《长江三峡风光传奇电视系列片》的工程。在香港大辉集团和海南国际影视公司、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鼎力相助下,迄今已拍摄了《鬼城丰都》、《神农架》第8部作品。
《三峡纤夫》这部长达60分钟的电视片,由成都教育学院教授王忠愈撰写,四川电视台导演马龙骧导演,施万春作曲。
摄制组除了三峡,还将去大宁河、神农溪等三峡支流拍摄。
(赵贵林)(附图片)


第10版(周末)
专栏:畅销书

  美化生活的助手
——《室内装饰品制作一百二十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对居室的美化越来越重视。而在居室美化中,各种小工艺品、小摆设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房间里摆上几件精美别致、引人注目的小工艺品和小摆设,不仅可以把房间点缀得舒适、优雅,而且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体现出主人高雅的情趣和手艺的灵巧。
为满足读者的要求,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金盾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室内装饰品制作一百二十例》,提供一百二十种小工艺品和小摆设的制作方法。这些作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既简洁、明快,又有各自的艺术个性。书中各种各样变形、夸张、逼真或幽默的艺术造型,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使人看后会产生动手制作的欲望。制作这些作品的材料,相当一部分是随手可得的旧物,这也会给您的制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书适合各种年龄、各种层次读者的需要,尤其适合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通过制作小工艺品和小摆设,不仅会使您成为美化家庭的设计师,而且会举一反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手工作品。(袁文)


第10版(周末)
专栏:周末谈

浦江彩虹宋冶平(上海)


返回顶部